APP下载

让逻辑暂时走开

2018-01-23胡中惠

乐活老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写文章形象思维老干部

胡中惠

诗词写作的本质是感性的,所谓“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每个时代每位作者每件作品不尽相同,难求一致,但总体还是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刘勰《文心雕龙》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基本上说的是写文章,而诗词创作不完全是这样。吟诗不能像写文章那样,先将主题想好,然后再分上几个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我有体会,凡是写得顺手的诗或词,都仿佛是话堵在嗓子眼,不吐不快;凡是想了半天,又要这样又要那样的作品,反倒是写不顺写不好。

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诗词写作要讲形象,二是诗词写作不能直白。其实,好的散文也不是“直说”的,“文贵曲,不贵直”,毛泽东是相对而言之。“形象思维”也复杂也简单,复杂说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形象思维的另一面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又是什么呢?书中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简单说就是理性思维,是老百姓说的“靠谱”。

因之我认为,诗词写作一般是拒绝逻辑的。有些诗词专门言理,但不是诗词写作的主流。结构上讲,诗词写作有时很跳跃,比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没有问题,但从逻辑上讲,怎么也不可能“欲与天公试比高”。修辞上讲,夸张、词类活用、名词动化等都是不逻辑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谁量的?“我欲乘风归去”,可能吗?“一日看尽长安花”,什么马这样快?……最典型的是李贺、李商隐的诗,全不按照“套路”出牌,恰恰是这些个“不逻辑”,成就了他们诗歌作品的氤氲美。

前些年,诗词界反对“老干部体”,弄得一些作者不敢说自己曾经做过管理工作。在我看来,所谓“老干部体”,除了语言直白立意肤浅外,大都失之于太逻辑太理性。这些老同志在领导岗位工作经年,思维缜密,表达理性,本来是好事,可是一入写诗之道,好事即变成坏事了———不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就是慷慨激昂作口号语。

诗词写作暂时让逻辑走开,也并不是要让理性走得太远,否则,过犹不及。在很多方面,诗词也要讲逻辑的,比如七绝的起承转合,比如词的先抑后扬,几乎形成规律。仅举耳熟能详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先写小的近的;“小桥流水人家”,再写远的大的;“古道西风瘦马”,又再写大的动的;最后结穴点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谓逐层剥笋,渐次入神。这些,是形象的,也是逻辑的,如同书法家写字,说不安排,谁不安排?高手的能力在于本来安排了又像没有安排一样——随意不是随便,自由不是乱来。

猜你喜欢

写文章形象思维老干部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离题万里
医院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探讨
庆“七一”老干部书画展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