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兵学的概念和体系特征
2018-01-23南兵军于敬民等
南兵军 于敬民等
一、齐鲁兵学的基本定位
齐鲁兵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山东,与先秦其他“百家”学说相比,齐鲁兵学是一个在学术、实践和影响方面都占优势的文化体。它既是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本源和核心,也是齐鲁文化极为重要的支脉,还是山东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因。
(一)齐鲁兵学是探讨山东古代军事文化的学问
山东古称齐鲁。齐鲁兵学文化,是指在齐鲁大地上的先人们创造的一切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文化存在。就地域范围来说,齐鲁兵学界定为现在划定的山东省行政区内的古代兵学文化现象。
“世界兵学看中国,中国兵学看齐鲁”,“齐鲁兵学甲冠天下”。齐鲁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礼仪之邦,文武皆秀。从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时代,齐鲁地域曾发生过诸多著名的战争,产生了一个人才济济的兵家群体,涌现出一批蔚为大观的兵学著作,保存着数不胜数的兵学遗址遗迹等,充满着深厚丰富的兵学智慧,在中国军事史上写出了精彩的篇章。探讨山东古代战争和军事文化的学问,便是齐鲁兵学的宗旨和题中应有之义。
(二)齐鲁兵学是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核心
纵观上下五千年,山东不仅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诞生于中国先秦时期的齐鲁兵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兵学的源头,并在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国兵学的核心,影响了中国的军事历史。
齐鲁兵学最早为中国传统兵学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兵学原则。这些兵学原则为中华兵学思想的确立,提供了有本之木、有源之水。特别是姜尚、管仲、孙武、吴起、孙膑等提出的系统的兵法原则,成为齐鲁兵学文化的核心内容,也确立了齐鲁兵学在中国传统兵学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齐鲁兵学著作在中国传统兵学著作中,数量最多,理论性最强,其影响和流传也最广,超过了国内其他区域性兵学;齐鲁的先秦诸子著作中所包含的兵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兵学文化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齐鲁大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齐鲁地域曾发生过的战争不胜枚举,其中镌刻青史的著名战争遗址遗迹达100余处。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中都奠定了中国兵学文化之最的地位。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在《司马法浅说·序》中说:“先秦兵家之学,以齐国为最盛”,“齐国存在着兵家传统”。历史证明,齐鲁兵学是中华传统兵学文化的核心。
(三)齐鲁兵学是齐鲁文化的重要一脉
齐鲁文化是齐鲁兵学的母体。所谓齐鲁文化,就是西周初年至东周末年,泰山南北两大诸侯国所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齐鲁兵学的母体。随着西周的建立,姜尚被封到齐地,成为齐国第一代君主。姜尚既是后世道家推崇的人物,又是后世兵家的开山鼻祖。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国,忠实遵行周礼。后来,孔子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讲学传道,创立了影响中华几千年的儒家学说,儒家对兵学也有着独到见解。先秦时期齐鲁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齐鲁兵学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成长。齐鲁兵学的完善归功于齐鲁文化的开放性。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两次文化高潮:一次是孔子在鲁国讲学,创建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另一次是齐国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使道、儒、法、兵、名、纵横、阴阳五行等诸家学派百花齐放,相映成辉。在这极其活跃的学术氛围中,齐鲁兵学的视野越来越广阔,内容越来越充实,进而达到前无古人、启迪来者、独树一帜的境界。
齐鲁兵学是齐鲁文化的璀璨明珠,两者不仅呈现诸多共同特点,比如重道义、重民本、重务实、重兼容、重创新等,而且齐鲁兵学丰富了齐鲁文化的内涵。突出体现在:其一,齐鲁兵学的形成为齐鲁文化开拓了新领域。齐鲁兵学涉及国防观、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问题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几百年间诸侯争霸,几乎无日不战。战争的丰富实践为军事家构建军事理论体系、指导战争实践创造了契机,既推动了齐鲁兵学理论的不断成熟,也为齐鲁文化开拓了新的领域。其二,齐鲁兵学的架构体系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支柱。齐鲁兵学伴随着齐鲁两国800年的历史(齐国825年,鲁国797年),形成庞大而又完善的体系。仅就《孙子兵法》而言,虽只有6000字,但言简义丰,体系庞大,思想深邃。齐鲁文化所以能够成为中华地域文化中的强势文化,与它拥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和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学有很大关系。孔孟儒学和孙子兵学共同支撑着齐鲁文化这座大厦,使它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其三,齐鲁兵学的丰富实践为齐鲁文化结出丰硕成果。齐鲁兵学不仅使齐国富国强兵,使鲁国文武兼备,而且促进了齐鲁大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越国上将军范蠡在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兴越灭吴后辞官来到齐地,他将吴越兵学与齐鲁兵学相结合,寓兵于商,富至千金,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北宋名相王安石说过:“孙子兵法,得一两句,便可成功名。”齐鲁兵学的这一特征,弘扬彰显了齐鲁文化。
(四)齐鲁兵学是山东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因
山东革命(红色)文化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军事文化,但它同时也流淌和渗透着齐鲁兵学的文化基因。齐鲁兵学在齐鲁大地的长期流传、辐射、互融和发展,无形中浸润着这一地域内人们的精神风貌,并积淀于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红色)文化之中。
1.“安国全军”意识。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孙子·计》),“明主”“良将”应恪守“安国全军之道”(《孙子·火攻》);管子认为“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管子·参患》);孔子认为“执干戈以卫社稷”(《左传·哀公十一年》);吴起认为“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刘向 :《说苑·指武》);孙膑认为“战胜而强立”(《孙膑兵法·见威王》),等等。千百年来,“安国全军”“富国强兵”的思想文化意识在齐鲁大地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2.和平与民本意识。在齐鲁兵家中,和平思想占有一定地位。孙子强调“全胜”“全争”“全利”“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等概念,实现“全”的最好途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他倡导的“全胜”思想,是以“保民”与“利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即使“非危不战”时,也要做到“有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孙子·计》)。《六韬逸文》讲:“利天下者取天下,安天下者有天下,爱天下者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墨子的“兼爱”“非攻”与《司马法》的“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等,都是以民本思想为前提的。这些思想与儒家文化相融合,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崇军尚武意识。《司马法·仁本》曰:“故国虽大,好战必危;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孔子讲:“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史记·孔子世家》)管子主张:“外以诛暴,内以禁邪”(《管子参患》)。吴起倡导“举顺天人”“禁暴救乱。”(《吴子·图国》)《曹刿论战》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孙子主张培养士卒“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九地》)的精神,等等。齐鲁大地的文化特质虽然是崇文重教,但在齐鲁兵家崇军尚武思想的浸染下,习武练拳、投笔从戎的不乏其人。
4.守信崇义意识。齐鲁兵家几乎无不崇尚信义。《孙子·计》篇提出为将的必备条件是:智、信、仁、勇、严 ;《孙膑兵法·将议》视“义、仁、德、信、智”为将帅的基本素质;《司马兵法·严位》认为仁、义、智、勇、信是将帅的必备要求。齐鲁兵家对信义的弘扬、传承和恪守,无疑对山东人守信崇义性格起着重要影响。
5.群体意识。中华民族崇尚集体主义,强调团结协作,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齐鲁兵学中尤为突出。姜尚、管仲、孙武、墨翟、孙膑等齐鲁兵家,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无一不重视集体的力量。《六韬·文韬·文师》认为“亲和而事生之”;《管子·法禁》认为“三千而一心”;《孙子·谋攻》认为“上下同欲者胜”;《吴子·图国》认为“和”是作战胜利的首要条件。上述思想无不包含着集体主义精神、团结的力量和群体意识,无不在齐鲁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齐鲁兵学的“安国全军”“和平与民本”“崇军尚武”“守信崇义”“群体”等思想意识,在山东革命(红色)文化里都得到充分体现。山东是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在历次革命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山东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一系列有地域特征的红色文化。例如,以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成立、八路军115师和129师一部进入山东开展军事斗争、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等为标志,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逐步形成的沂蒙精神,其精神实质就是爱党爱军,爱国爱民;同心同德,军民一体;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它所表现出的“一口饭做军粮,一尺布做军装,一个儿子上战场”的无私无畏精神和对党对人民军队的赤胆忠心,多么像“州郡高其义”等典故的传承。沂蒙精神是山东红色文化的代表,是上升到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同等高度的国家级民族级的精神文化。再如,以天福山、黑铁山、徂徕山等地抗日武装起义为标志,以“台儿庄大战”和“范筑先血战聊城”等“全民抗战精神”为标志,以鲁南“运河支队”“微湖大队”“铁道游击队”精神等为标志,所形成的“抵御外侮”山东抗战文化,渗透着齐鲁兵学“外以诛暴,内以禁邪”“举顺天人”“禁暴救乱”等文化基因。再如,以在解放战争中从山东“走出去”解放军12个军为标志的爱军文化;在解放战争反击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的诸多战役中,由军民共同创造的济南战役精神、莱芜战役精神、孟良崮战役精神;以及“老渤海”精神、“冀鲁豫”精神等,都与齐鲁兵学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二、齐鲁兵学的体系特征
(一)齐鲁兵学典籍文化
齐鲁兵学,经典突出,其数量之繁富、思想之精粹、范围之广泛、个性之鲜明、影响之深远,在先秦诸侯列国中乃至其后的两千年是首屈一指的。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不仅是儒家思想和经典的写照,同样也是齐鲁兵学思想及典籍文化的体现。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兵学经典大部分诞生于齐鲁大地,如《六韬》《司马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黄石公三略》等。在《尚书》《管子》《论语》《墨子》《晏子春秋》等经典著作中,也有大量齐鲁兵学经典内容。先秦以后齐鲁兵学的典籍也是不胜枚举,著名的有诸葛亮的《隆中对》《将苑》《便宜十六策》《后出师表》等,以及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等。齐鲁兵学典籍不仅揭示了战争和军事的本质、规律,为各类政治家、军事家所钟情,还在华夏民族乃至全球发挥着难以估量的独特作用。
齐鲁兵学典籍之所以为经典,最突出的就是有“兵道乃天下至道”思想为引领。《孙子兵法》讲,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是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将受命于君”“上下同欲者胜”“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吴子兵法》讲:人君“必内修文德而外治武备”。《孙膑兵法》讲:“战胜,则所以存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这便是高人至道。所以,齐鲁兵学典籍的突出文化特征是因政(国)言兵,达于至道。
齐鲁兵学典籍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为支撑。从春秋时代起,齐鲁兵家就有成熟精到的相对论和两分法,就能辩证地认识和解决问题。齐鲁兵典认为:攻守、进退、实虚、众寡、强弱、专(合)分、曲直、勇怯、利害、奇正……都是相对应存在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道家是主张等待和顺应其变化,兵家则积极主动地按照需要促进这种转化,充分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改造世界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就必须“形人我无形”“致人而不致于人”,从而造成交战时的“我专而敌分”、我强而敌弱的有力态势。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明审虚实,巧用奇正,使正中有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这是军事指挥艺术的魅力所在。所以,利害相权,奇正相生,是齐鲁兵典的重要特征。
齐鲁兵学典籍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有唯物主义认识论奠定基础。夏、商、周三代以来,迷信鬼神,遇事卜筮,在上流社会成风。武王伐纣时,姜尚是最早站出来坚决否定天命鬼神的。《孙子兵法》中明确指出:“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主张从实立言,因情设谋,认为“实”首先是所“知”要“实”,对天地敌我的情况,要去伪存真,要求实;其次立言“实”,战争该怎么打,该怎么指挥,就怎么写!敢于把“兵者,诡道也”公然写进兵书!这需要唯物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至于因情设谋,就是要根据战争环境之实情(不能是假象)设谋,战场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不断地掌握发展变化之情况,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方略,这就是“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齐鲁兵学典籍之所以为经典,还在于在语言艺术上的精炼警策、辞如珠玉。如《孙子兵法》,其诞生时代,我国文体还远未成熟,私家著述才开始萌芽。当时的老子《道德经》、孔子的《论语》,虽经弟子整理,依然是语录体,就是说,还不是真正的“文”体,而同时期的《孙子兵法》,却由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十三篇构成一部完整的著作,虽然还有语录体的痕迹,但向成熟文体方向大大前进了。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程器》中赞誉:“孙子兵经,辞如珠玉”。再如《吴子兵法》《孙膑兵法》,也是文采飞扬,辞句警策、畅快、爽朗、明丽,节奏感强。就连戚继光为了便于士兵阅读而用当时口语写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也有不少充满文采的佳句,等等。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正因为齐鲁经典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化素养,所以历千年而弥香。
(二)齐鲁兵学战争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古代发生在山东有典籍记载、有据可查的主要战事175次①仝晰纲、周建生著:《山东省历史地图集》,山东地图出版社,2016年版。。这在《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经典著作中有或详或略的叙述,使齐鲁战争文化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引为经验教训和受到启迪的有如下几点:
1.“备豫不虞”以预防战争。战争的发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就必须充分做好战争准备,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才有可能避免战争或战胜敌人。春秋时的莒国,不修城池,不做战备,12天内连失三城,受到了时人的严厉批评。君子曰:“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左传·成公九年》)历史证明,任何力量和行为都不可“恃”,对战争,惟有“备豫不虞”可以预防!
2.消除隐患,以减少战争。如果说外部入侵是难以把握的,那么内部引发的战争,则是统治者自己政策和行为的结果。为了防止内战,就要消除隐患。孔子在鲁国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堕三都,虽然引发了费人袭鲁,但消除了鲁国的内战隐患。汉朝的吴楚七国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都是地方势力坐大引发的内战。清朝主动平定“三藩”,则是孔子堕三都的翻版。
3.“无礼”会引发战争。公元前684年,“冬十月,齐师灭谭。”齐国为什么灭谭?《左传·庄公十年》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国的被灭,无论是“抑强扶弱”的《春秋》,还是《谷梁传》《公羊传》,都没有表示怜悯和同情。齐顷公时,晋卿郤克来访,顷公让妇人帷中观看腿有毛病的郤克上台阶,宫女们笑出了声,气坏了郤克,引发了著名的鞌之战。与邻为善,相互尊重,以礼相待,是减少国与国之间摩擦、减少战争的基本原则
4.以“非战”方式对待战争。有些战争问题,是可以用“非战”方法解决的。公元前634年齐孝公伐鲁,鲁僖公让展喜受命于“和圣”展禽,带礼品去慰问齐军。面对齐孝公的专横,展喜说之以齐鲁世代友好,示之以鲁国已有战备,责之以侵鲁是对齐桓公齐鲁友好路线的背叛。齐孝公感到伐鲁既无趣也未必能取胜,遂撤兵而去。鲁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完胜。再如,明宣宗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今惠民县城)谋反。明宣宗朱瞻基率军亲征,并写信劝其投降。八月十九日大军到盐山,皇帝力排众议令全军在高煦与薛禄约定相战前赶到乐安,把高煦困于乐安城中。朱瞻基第三次写信劝降高煦,并在城内外施压。“高煦狼狈失据”,心理防线被攻破,三十年桀骜不驯,终被降服。用和平方法解决战争问题,既可以避免将士伤亡,又能不伤及无辜百姓,还能免除对城市和经济的破坏,绝对是善之善者。
5.“执干戈以卫社稷”。要完全避免战争是困难的,不得已之时,特别是在面对外敌侵略之时,勇敢的站出来“执干戈以卫社稷”是每个国民的义务。孔子对少年汪锜的赞扬,激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几千年。
6.战争获胜重在指挥有方。战争是瞬息万变的千军万马生死对决,正确的指挥是重中之重。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灭莱之战、马陵之战、齐燕即墨之战、耿弇与张步临淄之战等,都主要是缘于指挥正确、方法得当而取胜。
(三)齐鲁兵学将帅文化
齐鲁大地将帅云集,灿若群星。例如,被誉为中华兵学始祖的姜尚,被誉为文治武功的一代名相管仲,以布衣统兵救亡的名将司马穰苴,长勺之战三鼓胜敌的军事家曹刿,被誉为兵学圣祖的孙武,一生出将入相、奉事三国的军事家吴起,创造千古用兵绝唱“围魏救赵”战法的身残智高的“齐孙子”孙膑,以火牛阵大破燕军的复国功臣田单,以《隆中对》和《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享誉后世的智圣诸葛亮,民族英雄戚继光,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左宝贵等等,都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齐鲁的将帅风采。
战国时期兵学家尉缭子说:“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武经七书·尉缭子·制谈第三》)而齐桓公、吴起、孙武都是出自齐鲁大地。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齐鲁大地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军事人才,仅有史册记载的就有540多人①赵承凤主编:《齐鲁兵学》,济南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3页,实际上还不止这些。
《孙子·作战》篇说:“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将帅是战争的组织指挥者,其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军队和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齐鲁将帅所表现出的敢战善战的无畏精神、忘家忘身的牺牲精神、慎战备战的负责精神、不忘根本的爱国精神、重视兵道规律的科学精神、应用兵学于修身治国的内省精神,等等,形成了具有齐鲁兵学特色的将帅文化,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正确对待战争的用兵方法,是真正能影响后人的兵学精华。
(四)齐鲁兵学遗产文化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齐鲁大地战事频繁,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兵学遗迹、遗址、遗物、遗存,形成了独有的兵学遗产文化,其鲜明特征:
1.年代久远,影响深远。在齐鲁大地上,三代以前,自黄帝之后,在古代汉族传说中黄河流域就出现了尧、舜、禹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其中舜就是诸冯(今山东诸城)人。这一时期出现了年代最久远的兵学遗址即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东夷族首领少昊陵墓。又如,齐国战马殉坑,反映了春秋时“千乘之国”齐国的强盛和统治者的奢侈,为研究春秋战国史,尤其是齐国军事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再如,齐长城遗址。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世人皆知,但还有比万里长城还早约300年余年的长城,这就是横亘在山东境内的齐长城。还有,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齐吴水军琅琊之战、孙膑“围魏救赵”之战、即墨之战、韩信灭齐之战、曹操平定兖州之战、清同治年间高楼寨之战、中日甲午威海卫之战等著名战役遗址,在历史上都有重大影响,有的战役被毛泽东在文章中多次引用。
2.数量巨大,朝代齐全。据不完全统计,齐鲁大地从先秦至清代就有战争战事遗址、故城故里遗址、古代兵家将帅遗址等达200余处,而古代兵学著作等遗产遗物数不胜数。华夏民族源远流长,中华大地从夏朝起到清朝止,共有25个朝代。在齐鲁大地上的兵学遗产文化,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兵学遗址最多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共71处,最少的朝代也有一二处。
3.史料价值大。据史书记载,汉初张良、韩信整理兵书,曾收集到182家军事著作,经过删取,选定了35家。北宋神宗时建立武学,元丰年间正式颁定《武经七书》为武学必读之书。在这7部著名的兵学著作中,《孙子》《司马法》《吴子》《六韬》《三略》这5部属于齐鲁兵学,连同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孙膑兵法》以及数量可观的兵书残简等,这些都是中国兵学文化最珍贵的研究史料。另外,《管子》《晏子春秋》中保留了数量可观的兵学论文。《尚书》《论语》《孟子》《荀子》《墨子》等著作中也有大量兵学论述的真知灼见。
4.具有现实教育意义。齐鲁兵学遗产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一定的形式,将齐鲁传统兵学文化遗产和军事文化资源,直观地展示给生活在当代的人们,使他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升华爱国思想,加深爱国情感,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齐鲁兵学军制文化
齐鲁兵学军制文化根植于齐国“作内政而寓军令”(《管子·小匡》)的治国纲领。齐国的军事编制制度,体现的是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
1.“定民之居”。即将国都之居民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之乡为六;士农之乡十五,齐王管理和率领五乡,国子、高子分别率领管理五乡(《管子·小匡》)。
2.制定政令。即将居民(指士和自耕农)按照统一的标准组织起来:“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国语·齐语》)使居民形成了轨、里、连、乡四级行政领导层次和机构,各级的官员分别称为轨长、有司、连长、良人。一个轨长统率五家,一个里有司统率十个轨,一个连长统率四个里,一个良人统率十个连。
3.确定军事编制,“以为军令”。即“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国语·齐语》)。齐国军队的编制规模和人数为三个“军”,十五个“旅”,一百五十个“卒”,六百个“小戎”,六千个“伍”。合计一个军一万人,三军总兵力为三万人。
4.逐级管理。即军帅统领所在军各旅良人部队;良人统领所属各卒连长部队,连长统领所属各小戎有司部队,各有司统领所属各伍轨长所属伍部队,轨长管好自己的五个兵。整个编制军都属军帅统领,三军由齐王统领。
5.指挥方式。共有三种:鼓、金、旗。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指挥信号。《管子·兵法》曰:“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有三令而兵法治也。”这种管理方式在春秋曾得到普遍推广。故孙子在兵法中有浓笔论述:“《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孙子·军争》)。齐国军队的军事训练,训练时间选在春种前和秋收后。大部队训练一般一年分为两次:春季以春猎的名义进行练兵,秋季以秋猎的名义进行练兵。“卒”以下的“小戎”“伍”等小部队的训练和整顿,在自己的本“里”就可以进行;军、旅这两级的训练地点则选在城郊进行。按编制进行训练结束后,参加训练的人就不能再迁移住处。“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国语·齐语》)
此军制在中国军制史上曾发生过重大影响。它使一个“伍”内的人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同甘共苦,欢乐与共,步调一致,战争中能顽强御敌,“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疆”。(《国语·齐语》)
三、齐鲁兵学的独特魅力
(一)《孙子兵法》是齐鲁兵学的最大亮点
齐鲁兵学中虽然有《司马法》《六韬》《吴子》《孙膑兵法》《三略》《诸葛亮集》《纪效新书》等重要兵书和《管子》《论语》《墨子》等有论兵内容的著作,但最有分量的兵书还是《孙子兵法》。因为《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性的军事学术著作,是对春秋以前中国古代战争经验的最高理论总结。它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军事规律,包容了丰富的兵学学术思想,而且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特有的人文意识。所以,《孙子兵法》不仅代表了齐鲁兵学的最高水平,也是古代东方兵学智慧的结晶。正是因为有了《孙子兵法》,才奠定了齐鲁兵学在中国兵学文化中其他区域兵学文化无可比拟的地位。
自汉代开始,对《孙子兵法》的注疏、解诂、考订、诠释,历代延续,直至明代达到了高潮,出现了一大批关于孙子研究的著述。历代关于孙子研究的著述计有482种,其中有137种已成为佚书,仅见于各家之著录。这些著述涉及各个朝代,其中先秦有3部、汉代5部、魏晋8部、南北朝2部、隋朝2部、唐朝8部、宋朝27部、元朝3部、明朝152部、清朝172部、民国98部。
《孙子兵法》作为齐鲁兵学的最大亮点,还表现在它是中西军事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早在公元前663年前,朝鲜半岛百济的兵家就将《孙子兵法》经朝鲜带到了日本,后陆续传播至世界各地。《孙子兵法》先后被国外以多种文字翻译,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逾千种,涉及美、澳、欧、亚四大洲数十个国家。孙子研究的兵学著述和翻译著作如此之多,足见《孙子兵法》在齐鲁兵学、中国兵学和世界军事文化中的影响之深。
(二)“儒法墨兵兼容”是齐鲁兵学的鲜明特色
在思想学术领域,齐鲁文化中的儒家、法家、墨家、兵家成为主流学派。兵家研究的对象与儒家、法家、墨家有很大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着重研究国家政治、人伦关系、民众教育等问题,法家着重研究治国理政、法律制度等问题,墨家则是更加关注民生和科学技术等问题。但是,儒、法、墨三家都非常重视富国强兵问题。齐鲁兵学上承战神蚩尤的东夷兵学文化渊源,兼收夏、商、周军事文化成果,并取炎帝、黄帝兵学思想,兼容道、儒、法、墨家兵学精华,对当时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则进行了挖掘性探讨。
齐鲁兵学“儒法墨兵兼容”的鲜明特色,从《孙子兵法》中可窥豹一斑。《孙子兵法》提出的“智、信、仁、勇、严”为将五条中,其中“智、仁、信、勇”四条和儒家所主张的完全一致。儒家提出的“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道盛德至善”(《大学》),孟子后来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的理念,与孙子提出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民不畏危”(《孙子·计》)等思想,也完全相符。《孙子兵法》所提出的“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的思想,与孔子所提出的“不教而杀,谓之虐”,有异曲同工之妙。《孙子兵法》提出的“修道保法”“道、天、地、将、法”“法令孰行”等思想,以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等思想,同样体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孙子兵法》提出的“非战”“非攻”“善守”“善攻”等思想,与墨子的“非攻”“兼爱”“守御术”等思想,恰如“英雄所见略同”。
(三)“故里文化”是齐鲁兵学的外在体现
齐鲁大地名人辈出,“故里文化”是一个突出特征。济南泉城广场矗立的12位历史名人的塑像,有11位(管仲为安徽颍上人)故里在山东。其中除贾思勰、王羲之、李清照、蒲松龄分别以农学、书法、诗词、文学著称外,舜、管仲、孔子、孙子、墨子、孟子、诸葛亮、戚继光等,或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帝王,或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或是对兵学不乏真知灼见的思想家,其他在中国历代创造了辉煌战绩的齐鲁兵家更是不胜枚举。如姜尚、司马穰苴、曹刿、吴起、孙膑、田单、羊祜、檀道济等,其“故里文化”亦是历历在目。
姜尚作为齐国的第一代国君,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有“姜太公衣冠冢”。在风景秀丽的日照海滨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中心地带,还建立了姜太公文化园,设立姜太公纪念馆、太公文化广场、姜太公钓鱼中心和娱乐中心,其“姜尚故里”文化显而易见。
在山东,尽管曾经对“孙子故里”有争论,出现过“惠民说”“广饶说”“博兴说”“临淄说”等,但“孙子故里在山东”却没有异议。目前,在山东滨州惠民和东营广饶每年组织孙子文化节和相应的“孙子文化论坛”,并建立了“孙子兵法城”“孙子文化园”等大型纪念设施。山东菏泽鄄城孙老家村建有孙膑家祠和孙膑纪念馆。“孙膑故里”与“孙子故里”一样,其文化气氛同样浓厚。也正因为孙武、孙膑两位著名军事家的故里都在山东,所以促进了以孙子文化为代表的齐鲁兵学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现在定陶、曹县都有对吴起及其思想的宣传和弘扬,打造并形成了“吴起故里”文化;司马穰苴作为春秋晚期齐国将军,在临淄区留有“田穰苴墓”;山东莱芜设有“长勺之战遗址”,“曹刿文化”得到传承;山东费县、新泰均有对“羊祜故里”的宣传;山东济宁金乡已建立“檀道济纪念馆”,形成“檀道济故里”文化,对檀道济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由于在齐国面临灭亡之际,田单敢于挺身而出,带领即墨残兵败将奋力反击,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击败了燕军,使齐国转危为安,所以历史上有“田单复国”之称。现在临淄区留有“田单墓”、即墨故城有“田单复国”等遗址。
诸葛亮的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故城遗址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沂南县现建有“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孔明文化旅游区和“卧龙公园”,定期举办全国性的纪念诸葛亮文化活动,“诸葛亮故里”文化产生较大影响。
为表彰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的杰出贡献,明朝廷于登州城内特意为他修建了“母子节孝”“父子总督”两座牌坊。现在山东烟台蓬莱市在市区建立“戚继光故里”,传承和弘扬戚继光文化。
齐鲁兵学的“故里文化”还体现在对齐鲁兵学文化有重要贡献的“晏子故里”(山东潍坊高密)、“孔子故里”(山东济宁曲阜)、“左丘明故里”(山东泰安肥城)、“墨子故里”(山东枣庄滕州)、“孟子故里”(山东济宁邹城)等“名人故里”的文化传承中。
(四)“银雀山竹简”是齐鲁兵学的“品牌”
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市区东南的银雀山西汉古墓发掘出一大批竹简,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全部整理完毕后,分三集出版了《银雀山汉墓竹简》:第一辑有:《孙子兵法》13篇,孙子佚文5篇,《孙膑兵法》16篇,《尉缭子》5篇,《晏子》16章,《六韬》14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10篇;第二辑为《佚书丛残》,含论政论兵文章50篇,以及阴阳时令占侯、相狗作醤等杂书;第三辑包括全部散碎竹简木牍,及《元光元年历谱》等。
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是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20世纪70年代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世纪90年代被列为“新中国50年最有影响的考古成就”之一,21世纪初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银雀山汉墓竹简”作为齐鲁兵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品牌”,不仅“揭开了千古之谜”,而且成为研究兵学文化的权威史料。
1.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厘清了《孙子兵法》的作者问题,即《孙子兵法》为孙武所作。宋代以前,传统的说法认为《孙子兵法》乃春秋时孙武所作,宋代对此提出了疑问,有人说《孙子兵法》是孙武所作,有人说是孙膑所作;有人说是无名氏所作。自此,关于《孙子兵法》作者问题就一直存在意见分歧。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了《孙子兵法》竹简233枚,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与传世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内容基本一致,证明《孙子兵法》确为孙武所作,同时也证实了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是正确的。
2.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纠正了孙武与孙膑为同一人、《孙子兵法》即《孙膑兵法》之误。也是宋代的学者,认为孙武与孙膑为同一人,《孙子兵法》就是《孙膑兵法》。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了孙武《孙子兵法》和孙膑《孙膑兵法》,说明孙武、孙膑各有兵法流传于世。这就使孙武即孙膑、《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为同一书的说法,不攻自破。
3.银雀山汉墓竹简证明《孙子兵法》确系十三篇。孙子的兵法论述和《孙子兵法》本身不是一个概念。《孙子兵法》是最早孙武献给吴王阖闾的著作。阖闾首次对孙武说的“子之《十三篇》”就是指的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银雀山汉简《见吴王》两次提到孙子书为“十三扁(篇)”,《史记》几次提到《孙子兵法》十三篇,曹操为《孙子兵法》作注也明确说到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银雀山竹简更进一步证实《孙子兵法》确为十三篇。
4.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使失传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所作,曾广泛流传于战国末和秦汉时期。《汉书·艺文志》记载有89篇、图4卷。至隋代,《孙膑兵法》失传。银雀山发现了《孙膑兵法》竹简,使之重见天日,也使一千多年的未解之谜得到澄清。
5.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为历代《孙子兵法》篇章不一的现象,提供了佐证。《史记》记载《孙子兵法》为十三篇,而《汉书·艺文志》记载孙子兵法82卷,图9卷。令人惊奇的是,银雀山汉墓竹简,除了有确凿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之外,另有孙子所著《孙子兵法》之外的《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5篇。学界把这五篇孙子著作称为孙子佚文。这些佚文中的有些记述,与东汉问世的《吴越春秋》《越绝书》的记载大体一致。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即:孙武的专门著作《孙子兵法》为十三篇,而他的其它如吴王问对内容等,是另外行世的“佚文”。
(五)“海战文化”是齐鲁兵学承前启后的“坐标”
甲午海战是发生在清朝末期的包括威海卫之战的战争。由于发生在山东东部海陆之上,因此它属于齐鲁兵学研究之范畴。甲午海战前,齐鲁兵学的内容框架主要围绕冷兵器时代的特点而构建。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齐鲁兵学被注入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兵学因素。甲午海战是齐鲁兵学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过渡,它既有冷兵器时代的特征,也有热兵器时代的特点。
甲午战争失败给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近代中国历史处处可以见到甲午战败的影响,使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甲午战争的赔款助推了日本的贪婪,掠夺他国为日本发展经济提供了基础;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一次次对中国发动进攻,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甲午战争也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欲望,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宗藩体系彻底瓦解,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甲午战争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在于,它使中国举国反思:为什么一个人口众多、国土广大的大国却被一个蕞尔小国战败?它给中华民族以猛烈的警醒:振兴中华、救亡爱国,居安思危、加强战备。“甲午海战”作为文化现象,成为近百年来中国人,特别是学术界关注度最高的课题之一。研讨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研究成果之丰硕,在中国战争和军事研究史上都是少有的。与此同时,“海战文化”也成为齐鲁兵学承前(古代)启后(近代)的文化“坐标”。
(六)“赢秦文化”是齐鲁兵学的重要补充
2011年9月,莱芜市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召开了以探讨“嬴秦始源”为主题的“中国(莱芜)首届赢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莱芜为“嬴秦始源”达成共识。2013年7月,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嬴秦始源》首发式上说:嬴秦文化是戎狄以暴力武力为基础的落后文化,还是先进的进步文化?这是嬴秦始源应该探讨的重大事情。并指出“我们秦人最早的先人”“是从东方来的”,“是由于商奄之民当时曾经反对政府体制(指反周)然后被强制迁到这里来,这一点是过去任何史料都没有的。”“整个嬴秦文化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过程。在这点上过去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它是一个大融合的过程。它是以东方包括殷商和一部分东夷文化的基础,然后吸收了戎的文化,再吸收了周的文化。最后移到了宗周的废墟上继承了周人的传统。这个过程反应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大的特点,这是一个互相融合包含而且有多元化特点的文化传统。所以秦统一全国不是偶然的,特别是从文化组成来看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继续了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延续和进步的一个过程。”①《嬴秦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李学勤的观点澄清了以往对秦统一六国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这就是只看到秦发动军事战争武力统一,没有看到秦的西迁与东征也是中华文化的大融合。首先赢秦有着深厚悠久的东夷文化基因,同时又是殷商文化的承载者,在西戎长期打拼又吸收了西戎文化,在统一六国的长期拼搏中融合了周文化,此时的秦国军事实力与文化实力均占据了最大优势,也就具备了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条件。这同时也告诉我们,齐鲁文化和齐鲁兵学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嬴秦文化和赢秦兵学。虽然赢秦兵学文化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研究,但从莱芜境内发现的古代文明遗址来看,已充分证明嬴秦文化在齐鲁大地的存在。其一,赢城遗址。位于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遗址。遗址面积200多万平方米。遗址功能分区明显,分为居住区、冶铸区、墓葬区等部分,该遗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青铜器、铁器等。秦置赢县县城即在此。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二,汶阳遗址。位于莱芜市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汶阳村,南北长670米,宽420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秦、汉出土文物皆有,比如,石器有斧、锛、凿、刀、箭镞、球等。是山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三,牟国遗址。位于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为周至汉代古城遗址,南北长620米,宽520米。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在大汶河畔之大汶河上游就是发掘并流经莱芜境内的牟汶河和赢汶河(大汶河主要支流),而汶阳遗址在莱芜城南,距牟汶河北岸不到1000米,赢城遗址在赢汶河南、西岸,三者相距不足百公里。且赢城遗址、汶阳遗址出土文物自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时期至商周秦汉延续未间断。由此可见,三者应为同根、同源、同宗、同期,且汶阳遗址、赢城遗址居上游,赢城遗址早在春秋时期就是赢邑,人类文明的发育也应于大汶口相当。这一发现、挖掘和研究证明,嬴秦文化、赢秦兵学与齐鲁文化、齐鲁兵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赢秦文化、赢秦兵学是齐鲁文化、齐鲁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嬴秦文化、赢秦兵学是对齐鲁文化、齐鲁兵学的丰富和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