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修文化长城的“集成代
——关于河北省民族音乐集成工作者群体的思考

2018-01-23胡小满

人民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歌河北音乐

■胡小满

音乐先哲王光祈说“盖中华民族者,系以音乐立国之民族也”。中国是文明古国,出土于中原大地的舞阳骨笛以八千岁“高龄”,展示了中国音乐文明的悠远灿烂。岁月漫兮,先人们凭借相应的律、调、谱、器等音乐机理,应和着华夏乐理及其指导下的表演技艺,满足着宫廷、民间、宗教、文士诸阶层多彩生活之需。20世纪以降,这些音乐积久成传统多借“民间音乐”名义存活于世。然西方文化东渐、科技进步引发的工业化、城市化及其生活方式的慕新从艳,造成了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传统音乐亦渐式微。

鉴此,我国文化部门于1979年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遗产的集成工作,建立了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集成机构。在河北省,以省文化厅、群艺馆、音乐家协会、艺术研究所以及各地市、县的音乐工作者为主体会聚起一支集成的队伍。他们是王玉西主编的《民歌卷》及其434位记录者(另有53首作品采集者佚名);王杰主编的《器乐曲卷》及其68位记录者;马龙文主编的《戏曲音乐卷》及其85位记录者;江玉亭主编的《曲艺音乐卷》及其14位记录者①。按照国家编辑方针,对传统音乐收集、整理、研究,历时十余载,克服了观念、标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河北“四大集成”圆满完成。

传统是一条河流。20世纪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应该说音乐本体中心特征的探讨是为主流,成绩是巨大的。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中国音乐学终于有了今天的面貌”②。如果说研究音乐文化“脱离不了音乐本体”,全面收集整理、编辑出版民族音乐遗产就是一项重要的且对象广泛的初步的“本体”研究。它以音乐学的方式——对音声旋律、词曲合动、节奏节拍、调式调性、曲体结构、嗓音技巧、乐器及演奏等乐象进行了声、曲、形、型的多维性采存,且各个品种撰有研究性文述。由此使“我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传播,将为了解和研究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提供丰富的有声的形象资料”③。这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的一项丰硕成果,为后人“保存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④。

用音乐家的眼光和手段收集、研究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学的现代性体现。1930年代,章枚在北京采得民歌《小白菜》,配以四部和声与简介,发表在《音乐教育》。延安的“中国民歌研究会”将收集的数十首河北民歌汇成《河北民歌》专辑。抗战期间以至新中国伊始,音乐工作者在河北陆续采录一批民歌,于1951年辑成《河北民间歌曲选》,是为新中国首册“民歌选集”。1947年张鲁等人到定县子位村调查吹歌,1950年该吹歌会赴中央音乐学院演出,杨荫浏、李元庆等研究人员“为其录音,同时调查了乐器、演奏法及乐社情况”⑤。此后,杨荫浏、曹安和合编了《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1961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民歌集成,至1964年初《河北卷》编成⑥,石家庄地区、昌黎县还为全国提供了集成经验⑦。“文革”结束后,国家发出《关于收集整理民族音乐遗产规划》通知,重启集成工作。河北“四大集成”的参与者不负重望,呕心沥血践行使命。其中器乐曲卷作为国家试点,“普查搞得很认真,很深入,很普遍;组织录音录像……很有价值。《河北卷》的工作为全国各省、市开了个好头,做出了示范”⑧。1985年12月国家再次肯定河北“为全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创出了路子,拿出了经验,在全国完成了第一个试编本,推动了全国的工作”⑨。

李江先生是河北民歌集成副主编,他曾讲过这样的话:“河北民歌资源太丰富了,‘文革’以前收集了八千多首,‘文革’时全找不到了。70年代才重新开始收集,积淀太深厚了。”“我们这一代人做的事,只是收集整理民歌,我们做了20年。”⑩透过其言,可凝练出一个关键词“集成代”——主要指1970年代至1990年代参加“收集整理民族音乐遗产”的一代音乐工作者;其纵深,可连接到1930年代以来在多个时空中对燕赵音乐开展收集、整理与研究的音乐工作者。

河北音乐“集成代”是一个颇具文化修养、有着良好专业素养,勤奋工作、团结协作、默默奉献的群体。他们中“不少同志参加过实地搜集、调查、记录和整理工作,包括对民歌、民间器乐、歌舞、曲艺、戏曲等种类的民族民间音乐,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的感性资料”⑪。因此在国家开展集成时,能够快速、高效地投入工作。

首先,深入民众开展初始性的发现和收集,做好基础性工作。郑庆魁先生1975年到抚宁县文化馆工作,负责收集、整理鼓吹乐。1977年7月,馆里请来6位鼓吹乐艺人录音,他负责生活:遇雨天,准备雨具;艺人爱抽旱烟,阴天烟叶反潮时他就在电灯泡上一点点地把烟叶烤干。他虚心拜艺人为师,学习鼓吹,学习工尺谱、“借字”与“反膛”理论。在艺人帮助下,昼夜记录,整理出一本《唢呐曲集》。后来,他担任了器乐曲省卷编委。再后来,又用3年时间撰写、出版了《冀东唢呐曲36首》⑫。无独有偶。巨鹿县文化馆潘忠禄先生多年调查、研究当地道教音乐。为强化认识,阅读大量理论书籍。为真实收集诵词,从沟通感情入手,消除道士疑虑,使“高工”们(专门唱诵词的道士)将所知诵词悉数唱述。他常以一辆自行车为伴,跑东乡串西村,累计行程二万公里。有一次,采访返途遇大雨,他冒雨奔波个把小时,雨水汗水湿透周身。当然,长期的田野工作也使他学会了利用天气。刮北风时,就到城南下乡;反之则到城北。有时奔波几十里,所获往往只言片语,甚至劳而无获。凭着顽强毅力,他掌握了当地道乐的分布情况与形态特征。又运用音乐学、文化学知识开展研究,撰文《巨鹿道教音乐》发表在《中国音乐》。以后,他收集的巨鹿道乐收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河北卷》,引得学界关注。如中央音乐学院袁静芳教授据此对巨鹿道乐展开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使这一古老乐种载入国家艺术档案⑬。

其次,做好集成的编辑工作。将田野所获大量音声转记成纸质曲谱,分门别类,文以叙之,是重要的案头工作。“省卷”即集成的“国家版本”,代表着国家的学术评价。因此省卷编辑,尤其“主编”“副主编”及其撰写的各个品种“综述”“概述”,都有较高的理论性。王杰撰《河北民族民间器乐曲综述》,洋洋5万字,阐释了河北器乐曲的历史概况、民间器乐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与姊妹艺术的关系、分类及其艺术特色等四大要义,成为认识燕赵文化滋育下乐器及其艺术合动的一篇纲领性文献。李江执笔《河北民歌概述》,围绕着民歌与燕赵文化、与民众社会生活关系、体裁与题材特质、民歌与方言、河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等话题,深入浅出,是数十年来河北民歌采集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文释,成为认识河北民歌的一把“金钥匙”。此外,王杰撰《鼓吹乐述略》,刘荣德撰《锣鼓乐述略》,马达撰《吹打乐述略》,孙汉章撰《丝竹乐述略》,吴菁群撰《承德离宫音乐述略》,潘忠禄撰《道教音乐述略》,温冰、张浩玲撰《佛教音乐述略》,张松岩撰《乐亭大鼓》,范颖撰《永年小曲》等文,乐象具体而微,是了解河北音乐细节的佳作。

如果说四大集成的“综述”“概述”属于多种乐象浅描,那么在此基础上问世的专著,则是更富学术张力的深论。乔伦、江玉亭著《河北民间歌曲研究》(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刘荣德著《冀东民歌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韩溪著《唐剧音乐创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等著作,堪称河北集成的另一类学术成果,或说是集成的重要“辅导读本”。如《河北民间歌曲研究》围绕河北民歌特点;体裁;题材;曲调及其结构;变异与发展;旋律特点等六题深入探讨,揭示了河北民歌的基本规律。音乐评论家李凌赋序指出,有不少地方“提出了他们独到的见地”,“是有启发性意义的”⑭。实践证明,这批著作代表了河北集成研究的一个时代性的学术高度。

承德作为清代陪都曾是国家的政治舞台,上演过多种乐舞“情景剧”。承德市于1978年成立“挖掘民族民间音乐小组”,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整理出《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宫廷·寺庙音乐》一书。收录乐曲两类共108首,尤其吴菁群、温冰执笔《关于承德宫廷音乐》、温冰撰写《关于承德寺庙音乐》二文,梳理了封建社会末期雅乐与燕乐、藏传与汉传佛教音乐在当地多种社群中的流布,对认识礼乐、佛乐、俗乐的相须为用与历史演化,弥足珍贵⑮。义和团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来侵略的运动,地处京津间的廊坊乃重要战场。廊坊地区群艺馆王学武用自己新买的录音机,采录反映义和团斗争的器乐曲,使流存当地的义和团音乐得以发现、记录。国家编辑部对“军芦村《义和团》乐队及乐曲的调查,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⑯。

有哲人说,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集成工作的成功,建立在相应的理论指导之上。

民族音乐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新兴的一种理论,河北集成工作及时接受了该理论指导。1983年,乔伦倡导用民族音乐学开展集成研究。他根据民族音乐学之“整体观念”,强调研究包括“对技术方面、思想方面”两个维度的观照。即对音乐本身的音律、音阶、调式、旋律、复调、曲式等方面作技术性分析;也对与音乐本身相联系的各方面,如文化脉络、地域环境、地理分布、流传时间、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具有跨学科倾向,还要对与其有影响的诸如人文学、人类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因素进行考察。如此方可“从整体及因果上加以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论述,”“从对繁芜的具体材料的研究中,发现更多规律性的东西”⑰。

如果说乔先生之见体现着河北集成理论建构的时尚性,那么李江在《音乐研究》发表的相关文章则是解决集成编辑必须面对的“禁区”难题。民歌中常有抒唱男女情爱的“酸曲”“粉歌”,这是百姓情感的历史之作,是一种传统的群众音乐文化现象。集成如何处理这类“糟粕”,时任全国民歌集成编辑部领导的晓星先生适时撰写了《编辑民间歌曲的取舍标准——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部分省卷初稿的几个问题》⑱,回答各地编辑中的疑惑。晓文核心提出了“用‘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来对待民歌遗产”(注:即“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及采取“去伪存真、弃粗取精”的编辑标准。(注:“去伪”是要把非劳动人民的创作或虽在民间流传但却被统治阶级意识明显篡改坏了的作品剔除。)该文立足于“阶级分析”审视民歌“糟粕”,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重要的艺术审美准则。为落实国家提出的编辑一套“有充分的时代性、文献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质量高、范围广、品种全”⑲的民歌集成目标,时任河北卷副主编的李江先生,面对编辑中遇到的“荤段子”类作品的去留,亦为回应“晓文”,撰写了《民歌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兼与晓星同志商榷》一文⑳。主张民歌作为一种特殊地伴随着历史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精神产品,其“一切有参考价值的民歌,不论其是否优秀,也应该成为《集成》保存的对象”;“糟粕并不一定无用。毒草尚可肥田,糟粕亦可供后人批判与认识,从中汲取反面教育”;“简单的‘丢弃’并不是收集保存遗产中对待糟粕的正确态度”。李文在盛行“阶级分析”的年代提出,颇显另类,需要胆识,却符合音乐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他提出“古代一切文化遗产都已成为不可任意改变的历史事实。我们对于这些作品的评价与鉴定,必须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把它们放在其得以产生的那个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实事求是的、辩证的分析、比较,而不应按照我们今天的政治、伦理、道德、美学观点给所有民歌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之说,闪烁着深邃的学理思辨之光㉑。旨在为更多样化题材的作品入选《集成》争取机会。多年后,围绕民歌“精华”与“糟粕”的两篇论文,均收入《人民音乐》编辑部所编《1982年音乐争鸣文选》。回首此事,蔡际洲教授指出:关于如何收集民歌的不同意见,“看似方法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对待民间音乐遗产的观念问题”㉒。

21世纪以来,在“守护精神家园,留住民族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声中,以“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为特质的“集成”时代亦落下帷幕。当集成归于沉寂,当年的工作者多步入老年,离职赋休。如何看待他们与集成、与民族文化的贡献,我们的学理认知或因文化工作的更新换代而开启。回顾“集成代”,成就甚多:

其一,为中华民族续修了文化长城。历经千辛万苦,“集成代”将一批传统音乐辑集成书,刊布于世,上升为一种国家记忆和时代记忆。今天,我们彰显“中国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谱写有“中国气质”的作品,一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即是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典。李江先生为有幸参加集成而自豪,他将参与集成工作喻为“为中华民族铸就新的文化长城”㉓。其言代表了广大“集成代”的心声。有学者倡导“从整体意义上认知区域音乐文化”㉔。如果说集成是三十多个“省卷”共同实施的一次“整体性”护佑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本文试说河北集成的点滴特色与收获,实则讴歌全国“集成代”在续修“文化长城”中的劳苦功高。

其二,颇具“动手”能力的楷模。人们常说“干什么吆喝什么”。集成是一项以乐曲的采集、记写、分析为特质的文化活动。“集成代”大多是吹拉弹唱、撰词谱曲的“高手”,群众文艺工作经验丰富。由于集成偏重于技术性解构,他们在听音记谱、分析调性、厘弄结构等音乐“本体”方面表现出很强的驾驭能力。小到数小节的儿歌,大到几十分钟的器乐曲,无论怎样的合头换尾、循环变奏、支声复调、声腔润饰,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打谱”。在我们这个崇尚“文化学研究”的时代,回望他们在“音乐理论研究”中所展现出的知音善作的“本事”,万不可小觑,颇值我辈学习。

第三,一往情深投入“后集成”研究。“集成代”的许多人对一方传统音乐知之甚深,虽集成程序完结,但对多种乐象的探究不辍。李江曾任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集成结束后,一如既往地思考着河北音乐的继往开来,提出了“后集成时代燕赵乡土音乐系列研究”十大命题。即“燕赵乡土音乐的学术定位是什么;燕赵乡土音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燕赵乡民音乐审美心理研究;冀中笙管乐的传承以及生态环境的研究;河北秧歌研究;我国平原地区的汉族民歌研究;河北梆子唱腔的同种研究;从同宗民歌的变异看音乐地方风格的形成;与宗教、民族的关系;从时调与山野小曲的比较看农民音乐与市民音乐的比较”等等。笔者在多个场合聆听李先生阐释其说㉕。此乃一份灼见,中肯而深刻,吾辈当思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集成代”为我们植起一株文化大树。他们与我们是时空与学缘关系最亲近的师者;然作为后学,我们认识师长却存在着“灯下黑”的问题:对他们的集成贡献知之甚少、或不理不问。我们需要补课:他们大多受过“老艺人”“老先生”教诲,熟谙传统;他们的艺术世界中,存有传统文化的余温。透过他们的集成,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音乐的“老腔老味儿”,感受到一种“中国人的音乐气质、中国的时代精神”㉖。由此而论,“集成代”承上启下,是最值得我们敬仰的一代。

上述拙见旨在学习、认识“集成代”及其历史贡献。因本人的资料、见识、学识所限,本文多有挂一漏万,敬请方家斧正。

①此数根据河北省“四大集成”统计,因采集者的姓名时有简繁,故数值或略有误差。

②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自序”,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③伍雍谊编著《人民音乐家吕骥传》,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④同③,第131页。

⑤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杨荫浏全集》第六卷,“编辑说明”,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⑥河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办公室编印《河北文化艺术大事记(1919—1993年)》,石家庄:河北省新闻出版局1996年版,第312页。

⑦《民族音乐工作参考资料》第五辑,1964年版,第11页。

⑧王杰《河北省民间器乐曲录音录像工作成绩显著》,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河北音讯》1985年第1期,第66页。

⑨曹成章《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1984和1985年的工作报告》,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河北音讯》1986年第1期,第17页。

⑩㉓㉕李江在河北省会音乐界“乡愁与乡音座谈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地点: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年3月28日。

⑪乔伦《重视音乐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河北音讯》1983年第1期,第69页。

⑫郑庆魁编《唢呐曲36首》,“后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⑬ 胡小满《情注古郡觅古音》,《河北经济报》1997年2月13日。

⑭乔伦、江玉亭《河北民间歌曲研究》,李凌撰“前言”,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⑮承德市挖掘民族民间音乐小组编《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宫廷、寺庙音乐》(前言),《中国音乐》1979年增刊。

⑯王杰《“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工作会议在河北省召开》,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河北音讯》1984年第1期,第112页。

⑰ 同⑪,第 70、71 页。

⑱《音乐研究》1982年第1期,第22—29页。

⑲参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北卷》“编辑说明”,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第1页。

⑳《音乐研究》1982年第4期,第101—104页。

㉑本人曾撰有《不应忘却的“江星之辩”——河北音乐界践行民族音乐学理论的一次成功范例》一文,刊于河北省音乐家协会《河北音乐家》2011年夏季刊,第21—23页。

㉒蔡际洲主编《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㉔项阳《从整体意义上认知区域音乐文化》,《人民音乐》2013年第2期,第42页。

㉖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猜你喜欢

民歌河北音乐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孙婷婷
穿花衣 唱民歌
音乐
秋夜的音乐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