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音乐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018-01-23王婷
王 婷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一、我国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民族文化,从狭义上讲,是由中国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发展、沿承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从广义上讲,是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民的饮食、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和艺术、风俗、传统等精神文化的总和,反映该民族的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水平。像藏族的燃灯节,回族的开斋节,瑶族的盘王节等都属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即祖祖辈辈中国人民在其生活的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的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每个门类又涵盖各种体裁和风格的作品,形式丰富,内容多彩。
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联系是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民族文化包含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又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天然载体。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历史阶段的见证,它所保存下来的风俗特点及音乐多样化的形式无时无刻不反应着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慧思想及人文风貌,对民族文化的沿承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简而言之,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音乐,若忽视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定会造成民族文化的缺失,所以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二、我国民族音乐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民族文化涵盖艺术、哲学、宗教、风俗等广泛内容,每个内容都占据民族文化的一定地位,其中民族音乐的地位及其重要。因为民族音乐不仅可以反映当时历史时期的各项发展水平及状态,如生活条件、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审美情趣,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内容紧密相连,它并不是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单一元素,而是充斥在民族文化发展元素的方方面面,如民族音乐与美术、宗教、文学、表演、风俗等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早期诗以诗、舞、乐三位一体,《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是描述葛天氏的祭祀活动的情景,其中“八阙”是诗词,“歌”是音乐,“投足”是舞蹈动作。祭祀活动是宗教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这足以证明音乐贯穿其宗教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观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等,都肯定了音乐教化人的品行修养、思想意识和文化风俗重要性。这也足以力证民族音乐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简而言之,民族音乐是贯穿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要角色,其地位仍然属于重要甚至核心的位置。
三、我国民族音乐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民族精神文化都深刻影响的历史发展。而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外在标识,代表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印证了劳动人民真实而聪慧的民族性格。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不熄,民族音乐对每个时期民族文化的推动和影响也都不容小觑。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大音希声”认为道生万物,有生于无,无声乃至乐,是一切有声之乐的本源。还有庄子“对自然之乐推崇”的观念,无一不合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这些质朴睿智哲理思想。《乐记·乐本篇》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该观点认为,所有音乐的创作起点、创作源头,都来自于人的内心,人心被外界的物体刺激所动就体现在声音上面了。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其对哲学发展的微妙作用。《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乎?曰:不若与众。”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众乐乐”,是从侧面劝谏梁惠王不要加重人民的负担,让百姓和君王能同欢乐,这就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以音乐欣赏的例子提醒君王要注重政治的和顺、人心的安乐。在1977年中国古曲《高山流水》中的《流水》被录入27首代表地球人类的音乐由美国“航行者”号宇宙飞船发射在太空,代表着我国在世界上的优秀的民族形象、民族影响力。
四、结语
民族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培养民族精神的必然选择之一,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在如今信息技术都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在吸收其他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更注重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的推动力量不可忽视。我国所提倡的文化自信对我国发展,不管是自身还是对外,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音乐,对推动民族文化进程、达到自信的目标才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