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息患儿肠道菌变迁与肠局部免疫及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2018-01-23曹向可钱庆增王维王彬刘海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白介素双歧生长因子

曹向可,钱庆增,王维,王彬,刘海燕

(华北理工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2.公共卫生学院,河北 唐山063210;3.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河北 唐山 063000;4.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喘息是临床常见病症,高发于<3岁患儿[1-2]。如果不能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有可能形成反复喘息,进展为哮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婴幼儿期喘息的发病率一直处于高位,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状况,及早揭示喘息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3-4]。本研究探讨喘息患儿肠道菌变迁与肠局部免疫及炎症的相关性,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4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岁喘息患儿178例作为观察组,均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中喘息的诊断标准[5]。其中,男性102例,女性76例;年龄1~3岁,平均(2.0±0.6)岁;体重8.1~17.3 kg,平均(12.9±3.4)kg。选取同期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7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5例,女性73例;年龄1~3岁,平均(2.1±0.5)岁;体重8.0~17.5 kg,平均(13.0±4.2)kg。纳入标准:患儿无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史,无个人及家庭过敏性疾患,无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史。排除标准:入院前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患儿,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活动性肺结核、先天性气道疾病等肺部相关病症,近期使用过益生菌制剂的患儿。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取得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数量值的比值(以下简称B/E值)]检测:将新鲜粪便0.5 g加入到无菌氯化钠溶液中,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菌种包括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以每克粪便湿重中菌落形成单位数的对数值表示lgCFU/g,然后计算B/E值。

T淋巴细胞(CD4+、CD8+及CD4+/CD8+)检测: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加入到肝素抗凝管中,采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巍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检测: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加入到肝素抗凝管中,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炎症因子(白介素-17、C反应蛋白)检测: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加入到肝素抗凝管中,采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前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记录白细胞计数。

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加入到肝素抗凝管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购自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肠道菌群的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值分别为(6.73±0.94)lgCFU/g、(8.61±0.72)lgCFU/g 及(0.78±0.26)。对照组患儿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值分别为(10.28±1.13)lgCFU/g、(7.10±0.65)lgCFU/g及(1.45±0.23)。两组患儿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17、5.127和12.674,均P=0.000),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B/E值低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CD4+、CD8+、CD4+/CD8+及IgA分别为(23.81±0.57)%、(22.10±0.76)%、(1.08±0.13)及(0.64±0.37)g/L。对照组患儿CD+、CD+、CD+/484CD8+及 IgA 分别为(32.75±0.83)%、(24.92±1.05)%、(1.31±0.20)及(1.12±0.42)g/L。两组患儿CD+、4CD8+、CD4+/CD8+及I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39、4.276、5.129 和 10.502,均P=0.000),观察组患儿CD4+、CD8+、CD4+/CD8+及IgA低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与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白介素-17、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分别为(179.43±21.69)ng/L、(13.72±1.20)mg/L、(10.26±1.57)×109/L 和(73.62±10.34)pg/ml。对照组患儿白介素-17、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分别为(103.65±17.81)ng/L、(2.01±0.45)mg/L、(5.13±0.81)×109/L和(112.45±15.73)pg/ml。两组患儿白介素-17、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6、8.903、13.541和8.403,均P=0.000);观察组患儿白介素-17、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而转化生长因子-β1低于对照组。

2.4 肠道菌群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双歧杆菌与CD4+、CD8+、CD4+/CD8+、IgA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呈正相关(r=0.408、0.380、0.417、0.424和0.509,均P=0.000),与白介素-17、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331、-0.428和-0.392,均P=0.000)。大肠杆菌与CD+4、CD+8、CD+4/CD+8、Ig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呈负相关(r=-0.327、-0.379、-0.293、-0.305 和 -0.412,均P=0.000),与白介素 -17、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26、0.382和 0.463,均P=0.000)。

3 讨论

<3岁喘息患儿是特殊群体,由于身体机能状况较差,发育并未完全,更易成为喘息易感者[6-7]。不同于成年人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案较为棘手,一旦处理不佳,就有可能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会长期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喘息的病机尚未完全清晰,如何治疗便成为了临床医生讨论的热点话题。

诸多研究显示,喘息患儿体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衡[8-9]。机体内肠道含有大量肠道菌,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可高达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这些肠道菌不仅参与了宿主的营养物质吸收,还参与了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是宿主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刺激物[10-11]。

当喘息发作时,患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缺血,会造成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而使得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这会诱使肠道内病原肠道菌聚集。其产生的毒素也将在局部释放,可直接损害肠黏膜,造成肠道细菌与内毒素移位,引起应激反应,机体肠道内环境改变,不利于肠道正常菌群定植,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衡。

目前,肠道菌群主要为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其中双歧杆菌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分布在胃肠的数量随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在母乳喂养儿肠道内大量存在,对婴幼儿有许多好处,包括营养、免疫及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及调整肠道功能等作用,可以预防腹泻,减少便秘,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各种肠道疾病的效果。而大肠杆菌是寄生在人体大肠里对人体无害的一种单细胞生物,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是无害的,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帮助合成维生素K2,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大肠杆菌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危及患者健康[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D+4、CD+8及CD+4/CD8+低于对照组,说明喘息患儿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又称为免疫系统的辅助手,能指挥身体对抗肠道菌,能够直接反映人体免疫功能。CD8是作为协同受体的T细胞受体的跨膜糖蛋白,其受体主要表达在表面的细胞毒性T细胞,但也可以发现自然杀伤细胞、皮层胸腺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通过分析炎症因子,观察组白介素-17、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而转化生长因子-β1低于对照组,说明喘息患儿的体内存在炎症反应。白介素-17是T淋巴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早期启动因素之一,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白介素-17可诱导平滑肌细胞表达白介素-6和白介素-8,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白介素-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C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白细胞有抵御和消灭外来病菌的作用,因而认为,白细胞计数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化生长因子-β1属于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TGF-β超家族,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4-15]。在机体内,还可发挥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调节细胞表型、抑制淋巴细胞的分化、抑制细胞因子产生等作用。

经相关性分析,双歧杆菌与CD+、CD+、CD+/484CD8+、Ig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呈正相关,与白介素-17、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大肠杆菌与CD4+、CD8+、CD4+/CD8+、Ig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呈负相关,与白介素-17、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因而认为,<3岁喘息患儿肠道炎症反应增加可能与双歧杆菌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减少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陈广道, 陈爱欢.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喘息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10): 756-759.

[2]金蕊, 邱灵芝, 袁文霄, 等. 反复喘息患儿外周血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基因表达水平的意义[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 29(21): 1618-1620.

[3]姚苗苗, 王克明, 许群英, 等. 婴幼儿喘息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3): 195-198.

[4]徐艳娜, 顾剑华, 李永莲, 等. 反复喘息婴幼儿维生素D3水平及与Th1/Th2细胞平衡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4): 264-266.

[5]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172-1177.

[6]方骞, 梁庆红, 郝明明, 等. 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肠道菌群变化与CD3+CD8-IL-17+细胞关系的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 34(8): 908-911.

[7]范飞, 鲍一笑, 华丽, 等. 婴幼儿喘息急性期联合降阶梯治疗方案中氯雷他定的作用[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4):274-277.

[8]韩红. 喘息急性发作期儿童肠道菌群变化与免疫耐受关系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 2010.

[9]温玲. 喘息急性发作期儿童肠道微生态学变化及Th9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 2012.

[10]YUAN M, SHI D Z, WANG T Y,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trollioside and isoquercetin by human intestinal flora in vitro[J].Chin J Nat Med, 2016, 14(3): 220-226.

[11]YANG X W, WANG N, LI W, et al. Biotransformation of 4,5-O-dicaffeoylquinic acid methyl ester by human intestinal flora and evaluation on their inhibition of NO produc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products[J]. Food Chem Toxicol, 2013,55(1): 297-303.

[12]郝明明, 张琳, 方骞, 等. 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变化与免疫耐受关系的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25(3):303-305.

[13]吴惠强, 陈惠敏. 探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喘息患儿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 23(4): 45-46.

[14]BIANCHERI P, GIUFFRIDA P, DOCENA G H, et al. The rol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 -β in mod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andfibrogenesis in the gut[J].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 2014, 25(1): 45-55.

[15]LOUBAKI L, CHABOT D, BAZIN R. Involvement of the TNF-α/TGF-β/IDO axis in IVIg-induced immune tolerance[J]. Cytokine,2015, 71(2): 181-187.

猜你喜欢

白介素双歧生长因子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