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17年安徽地区猪群主要疫病病原检测分析(续完)

2018-01-23陈宏达张乃嘉储霞飞

猪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病原猪群安徽

陈宏达,张乃嘉,储霞飞,李 郁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上接第5期84页)

3 讨论

2016年董雅琴等[1]调查我国猪群的 PCV2、PRV、PRRSV、CSFV、PEDV、HPS、E.rhusiopathiae 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3.66%、11.81%、24.69%、6.7%、38.45%、13.02%、5.59%。2014年郭龙等[2]对21个省市送检的12 452份临床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3 926株致病菌,其中,SS、HPS、E.rhusiopathiae的占比 依 次 为 37.42%、22.49%、2.39%。2009—2010年廖启顺等[3]报道云南地 区 猪 群 中 PCV2、PRV、PRRSV、CSF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30%、46.99%、26.23%、22.46%。2011—2012年师保浚等[4]报道安徽和江苏两省 猪 群 中 PCV2、CSFV、PRRSV、PEDV的感染率分别为37.1%、10.6%、27.6%、46.67%。2013年 王 洪 光 等[5]对贵州的部分猪场进行HPS、SS、E.rhusiopathiae鉴定,阳性率分别为 25.5%、32.3%、9.5%。 本 次 调查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病原为PCV2(40.52%)、PEDV(38.28%)、SS(21.67%)、PRRSV(19.28%)和PRV(17.37%),尽管检出率与相关报道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但同全国大部分地区相似,安徽地区猪群中普遍存在着PCV2、PEDV、SS、PRRSV、PRV的感染,且为主要病原。而TGEV、HPS、CSFV、E.rhusiopathiae的 阳性检出率依次为7.69%、5.78%、2.91%、1.81%,均低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报道,尤其是HPS的阳性检出率仅为5.78%,分析其可能的原因,该菌十分娇嫩,分离培养成功较难,故其真实感染率应比实际检出率高10倍之多。

近年来,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越来越普遍,使得猪群疫病的控制更是“雪上加霜”。2011年舒相华等[6]报道云南地区猪群中,病原的二重感染比例达26.13%,以“PCV2+PRV”混合感染最多,占二重感染的70.27%;三重混合感染比例为8.05%,以“PCV2+PRRSV+PRV”混合感染最常见,占三重感染的18.04%。2014年韦显凯等[7]对广西猪群混合感染情况分析发现,混合感染的比例达37.7%(66/175),其中二重混合感染占80.3%(53/66),主要以PCV2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类型为主,而“PRRSV+PCV2”最常见,比例为37.73%(20/53)。本次调查中混合感染率为15.65%,其中二重感染占82.22%,与我国许多地区的调查结果相似,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占主导,且以“PCV2+PRRSV”为主要感染模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和2017年虽然均以二重混合感染为主,但2016年检测出混合感染样品包括二重和三重,2017年不仅检测出二重和三重混合感染样品,而且出现了四重混合感染情况,表明混合感染程度有所加重。PCV2、PRRSV均具有免疫抑制特性,感染后不仅使猪体抵抗力下降,而且削弱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进而对各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容易引发临床上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董雅琴等[1]报道2012-2016年我国猪群中PED流行率从2012年的70%逐年下降到2016年的40%,而PCVD、PR、CSF、PRRS的流行率均保持平稳。熊加明[8]报道2012-2016年江西省猪群中PR流行率均在31%~38%之间。杨汉春教授[9]指出近几年我国猪群中PRRS一直居猪病之首,而PED、PR、CSF的流行均较平稳,HPS、SS是猪场常见菌,而E.rhusiopathiae较为少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与2017年安徽地区猪群中PCV2、CSFV、TGEV、HPS、SS、E.rhusiopathiae的阳性检出率均没有显著差异,而PRV和PED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由23.46%和45.74%降至12%和30.10%,表明现今对这两种病原引起疫病的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和有关专家对其预测的流行趋势一致[10];PRRSV的阳性检出率则由4.76%升至31.35%,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主要与检测操作有关,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高敏感性、准确性,故其检测数据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其次与被检样品的送检来源有关。

PCV2、PRV、PRRSV的流行具有季节性特征[11]。2014年胡帅等[12]报道春季广西猪群中PCV2阳性检出率较高(44.44%),2015年董烨[13]报道辽宁地区冬季PCV2阳性检出率最高(68.31%)。2014年张显浩[14]等报道我国集约化猪场PRV在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为20.27%;同年郑霞[15]报道山东地区规模猪场冬季和春季的PR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92%和53.54%。2014年刘晓东等[16]报道浙江部分地区第三季度PRRSV阳性检出率最高(56.16%);2015年赵永祥[17]报道四川地区第三季度PRRSV阳性检出率最高(59.09%)。本次调查中,PCV2在第一、二、四季度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46.24%、35.85%、48.94%;PRV在第一季度阳性检出率最高(29.11%),表明安徽地区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相似,冬、春寒冷季节是PCVD、PR的高发时段,其原因,一是第一、四季度天气相对比较寒冷,易导致猪群产生冷应激,进而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疫病的易感性增强;二是保温与通风矛盾,猪舍内空气流通不良,有害气体增多,促进疫病的传播;三是低温环境适合多数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尤其是病毒。而PRRSV在四季中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表明安徽地区猪群中PRRS的流行无季节性,这与王海丽等[18]检测结果一致。此外,SS、HPS在四季中也均有检出。SS、HPS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健康猪也能带菌,主要寄生于上呼吸道,发病的诱因常与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如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空气污浊、通风不良、拥挤、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气候突变、天气骤冷骤热等,尤其在PRRSV、PCV2、PRV等感染后更易继发。SS、HPS不仅是猪群中重要的细菌性病原,而且在猪群的混合感染和发病致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2011年PED在国内暴发以来,一直危害产房仔猪,尤其是在冬春寒冷季节。2011-2015年王伟等[19]报道贵州省腹泻仔猪PEDV阳性检出率为31.4%,其中以冬季阳性检出率最高(47.1%),其次是春季(30.6%)。2015年赵志敏[20]报道陕西省腹泻仔猪PEDV阳性检出率为36.36%,其中以冬季阳性检出率最高(54.55%),其次是春季(48.9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年四季PEDV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表明安徽地区PEDV不仅冬、春季节在仔猪中流行严重,夏、秋季节也严重影响到仔猪的健康,这与牟迪等[21]对2015-2017年PEDV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相似。保育阶段的仔猪由于母源抗体的逐渐消失,饲养环境的改变,使得猪群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疾病,其中多以呼吸道疾病常见。2004-2009年刘远佳[22]等统计全国部分猪场,在具有呼吸道疾病的猪群中PCV2、PRV、PRRSV、S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27%、23.73%、4.94%、4.75%。2011年舒相华等[16]调查云南地区呼吸道疾病患猪的PCV2、PR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99%、45.15%。2015年殷松[23]调查四川地区表现呼吸道症状的猪群,细菌性病原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SS(69.81%)。在本次调查的306份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的被检样品中,PCV2、PRRSV、S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29%、28.13%、24.74%,其中250份来自保育猪群,表明PCV2是引起安徽地区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最主要病原,其次是PRRSV和SS。近年来,猪繁殖障碍类疾病严重地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叶健毅等[24]从福建猪场52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中分离出72株细菌,其中链球菌占23.6%。2014年刘琳[25]检测我国中西部地区猪繁殖障碍性病原PRRSV、PRV、PCV2的阳性率分别为19.39%、9.18%、40.82%。2015年沈永恕等[26]对河南省120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进行细菌分离,分离出链球菌44株,阳性检出率为36.6%。2016年宋玉慧[27]调查河南地区猪繁殖障碍性病原,PRV、PRRSV、PCV2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41%、20.55%、28.08%。本次调查,在临床表现为繁殖障碍类的种猪中,PCV2、SS、PRV、PRRS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88%、18.75%、15%、12.87%,表明PCV2是引起安徽地区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其次是PRV、PRRSV。而SS的自然感染部位包括上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生殖道,是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常见菌,PCV2、PRRSV的存在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引起SS的继发感染,故在加强防控生产中引起猪群繁殖性障碍疾病的同时,应重视SS的免疫预防。

注释:

① 2×GC-rich PCR Master Mix只用于PRV PCR反应体系

②546bp是变异株目的片段,635 bp是经典株目的片段

③CSFV第二次扩增模板为第一次扩增产物5 L加95 L ddH2O稀释后取4 L

④表中的细菌代表一个细菌

猜你喜欢

病原猪群安徽
《安徽记事》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猪群中暑咋预防
5.回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