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信息化能力教育改革研究
2018-01-23唐英姿
易 敏 唐英姿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湖南 湘潭 411101)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护理工作信息化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信息化的作用逐渐突出[1-2]。在高职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而要使护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必须着重培养护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提高护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唯有这样护生在毕业后找寻与自己专业对口工作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满足职业能力岗位要求[3]。高职护理专业承担着为医院护理团队输送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4]。因此,结合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要建立健全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在护理专业教学中,不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护生信息化能力。
1 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护理院开始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护理教学中,并取得来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理念是以护生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护生职业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方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教学信息化,加强职业教育与对接产业之间的联系,使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3]。通过全面贯彻与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专业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优化专业课程教学的资源,使高职培养的护理专业人才可以完全满足护理服务产业的需求,加强工作阶段的职业标准、教学过程、护理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与服务过程的有效连接。
2 高职护理教育的现状问题
在信息化产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护生可以通过操作智能设备享受3G与4G的网络服务。同时,高职院校的图书资料化逐步实现电子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其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课程的网络化建设进程也越来越快速,数字化教学平台日益完善[5]。在信息化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培养护生信息化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中,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多媒体、PPT、视频等,且在网上也可以搜寻到非常丰富的可耻资源,比如慕课与微课等都逐渐进入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
2.1 教学观念落后:纵观以往的高职护理教育情况,发现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护理专业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均存在教学的内容与过程过于刻板化、抽象化,很多护生对其内容的理解仅停留在浅显阶段,这对于经常接触自媒体的90后高职护生来说,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不具备任何的吸引力,这也是当前高职护理教学效果一直未得到明显提升的重要原因[6]。而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对教育的活动、环境与信息化进行数字化,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与有序管理,并进一步推动高职护理教育模式、学习与教学的方式发生根本变革,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系列过程[7]。
2.2 高职护生的信息化素质差:从上述的内容中,理解到高职护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护生。信息素质作为衡量学习护理专业护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关键因素,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信息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学信息化环境也越来越完善,但护生的信息化能力却一直未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护生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接触信息化教学手段。虽然在护理专业教学中,通过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护生与教师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学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质量却未得到有效的保障[8]。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关系教师的教学形式、数字化教学平台、课程资源的创建、慕课与微课,忽视了护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要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升护生的信息化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基于护生学习效果给予高度的关注,不断提升护生的信息化诉我,使护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化医院。
3 提高护生信息化能力的策略
3.1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增设护理信息学课程,并将医院护士工作组软件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比演示文稿与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简单的计算机维护、文档的编辑排班、PAD及打印机的使用等,具有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4类:①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基本操作。文件的归类整理、简单的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外设的安全与使用[9]。②熟悉计算机操作中应用较多的办公软件,比如Excel、PPT、Word这些基本学习管理软件的编辑。③电子病例信息整理归档。④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医院护士工作站。
3.2 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学生信息化能力的过程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推动高职护理信息交易的改革。模块化教学主要分为演示文稿制作、Excel电子表格、简单的计算机维护、文档的编辑排版、医院常用软件这五个模块。而基于教学的知识点,又可以将大模块分为小模块[10]。在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应用护理供岗位所需的真实案例。在实行模块化教学中,要注意每个大模块都需要在一个阶段内完成,在每完成一个模块后,要对其进行考核,确保教学效果。
3.3 加强较差建设,完成自编教材:在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环境下,其专业内容越来越细致化,加上高度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的教育内容及教学重点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在建设高职教育阶段教材中,应突出高度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如何突出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编辑符合其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的教材使现阶段,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当前,国内大部分的医学院校有医学信息学教材,但适用于护理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计算机教材非常少。因此,必须加大教材的建设力度,结合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情况与社会需求,并以医疗卫生行业的护生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与技能要求,完成自编教材[11]。
3.4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促进教育课堂与教学主体双方的信息素质教育,要明确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在制作教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吸引护生的注意力,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12]。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医疗行业也不例外。高等职业学校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教学导向,要为医疗行业提供更多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与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到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