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1-23张艳秋
张艳秋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导致慢性胃溃疡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对其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由于该疾病和患者的饮食结构以及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关键所在[1],而此次研究旨在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的患者的临床影响,因此特选择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2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慢性胃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有精神障碍等患者,上述患者均同意此次研究,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例数为60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为(44.2±3.1)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0∶30,对照组患者例数为60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为(43.1±3.2)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1∶29,上述患者的病程均在1年以上。上述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以下5点:①健康教育:由于多数患者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到时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慢性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因素以及治疗方式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帮助其树立对疾病的信心,也可以通过手册、讲座等方式进行宣教[2]。②心理干预:由于慢性胃溃疡的治疗疗程较长,同时复发率较高,因此很多患者会出现焦急、悲观等心理障碍,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心理进行沟通,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态度和蔼,语气温柔,耐心的倾听患者感受,解答其疑问,消除患者负性情绪。③针对性生活指导: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改善,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以及进餐,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指导患者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告知其要做好保暖,适当的增减衣物[3]。④药物指导: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的服用药物,避免擅自增减药物剂量,并向其介绍药物的具体用法,同时告知不良反应情况,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使用重要性。⑤锻炼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锻炼恢复计划,积极的鼓励患者应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患者的体质,可帮助病情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上述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护理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指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下溃疡面积愈合;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下的溃疡面积缩小超过50%;而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其胃镜下溃疡面向缩小不到50%或者增加[4]。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较大,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会生活、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分值为(9.1±0.2)、(8.7±1.3)、(8.1±0.6)、(9.3±0.1)分,对照组患者的分值分别为(7.5±1.4)、(5.8±2.1)、(6.8±0.7)、(7.1±1.3)分,观察组的分值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较大(P<0.05)。
3 讨 论
慢性胃溃疡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多,综合来看与其饮食、心情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属于临床中较为普遍的理念,相对于常规护理,该护理模式有一定的针对性、个体性以及全面性,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胃溃疡正确认知,而在生活方面进行指导,让患者正确的认知到饮食、用药等重要性,指导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会生活、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分值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进一步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慢性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