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8-01-23徐光辉
徐光辉
(丹东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0)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肿瘤,近些年,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式,青年乳腺癌患者由于术后形态的变化,导致其更易出现负性情绪[1]。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期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年龄20~30岁,平均(26.62±2.21)岁。观察组年龄20~30岁,平均(26.64±2.25)岁。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术后加强心电监测等。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经历、文化特点、性格,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组织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渡过心理适应期,使患者相信行乳房切除后不会影响其以后的社交、工作及生活,并告知患者将来行乳房重建的可能性,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青年患者具有群向性,且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应根据这一特点,尽量将这些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注意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谈心。②家庭支持:大多患者均担心乳腺切除后其配偶对其的看法,因此应指导患者配偶关怀、爱抚、体贴患者,以消除患者的压力。其他家庭成员应相互协调,共同战胜疾病。③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性格特点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及住院制度,并将乳腺癌的相关知识详细的解释给患者,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指导患者进行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若患者行手术治疗,告知患者手术后5年内应尽量避免人身,以防止乳腺癌的复发。同时鼓励患者相互之间加强交流,注意多读书看报听音乐,以分散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分别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状态。SAS量表、SDS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其中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分别为(64.42±4.24)分、(61.16±4.12)分;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分别为(64.58±4.32)分、(61.21±4.19)分;经t检验,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分别为(61.69±3.35)分、(60.94±2.64)分;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分别为(43.32±2.98)分、(40.09±2.26)分;经t检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
3 讨 论
近几年来,青年人群已经成为乳腺癌的高发人群。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青年乳腺癌患者由于手术切除,导致乳房缺失,而乳房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影响患者手术的效果[2]。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性格特点,将乳腺癌的相关知识详细的讲解给患者,提高了患者的相关认知,增强了治疗的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组织恢复良好的病友,并指导病友加强交流,让患者了解到乳腺癌手术后仍可以正常生活,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3]。
综上所述,在青年乳腺癌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