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届“长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论坛”会议综述

2018-01-23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博士报告音乐

●孙 熠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一、开幕式及主题发言

论坛开幕式由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教授主持。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乔建中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音乐学博士的培养历史进行了回顾,他指出博士论坛对青年学者的不断成长与本学科的未来建设都有深远意义。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韩兰魁教授则在致辞中寄望论坛能够汇聚优秀的科研力量和创新成果,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在开幕式主题发言中,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叶明春教授以《打破学科壁垒增进学术交流——第二届长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论坛的发起与会议主旨》为题,介绍了论坛缘起及首届论坛在学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兼容并包、选题自由、各抒己见、各美其美、各取所得的论坛宗旨。在发言中他强调,博士论坛应倡导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自由探索,应关注音乐与舞蹈学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性意义的学术命题。他还谈到,当下的专业音乐教学分工越来越细,研究的视角越来越高精尖,分科而治已经达到了艰深的水平。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扩展学术视野,需要通过全国各地博士群体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学术共同体,这对于共同推动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他期望本届论坛能够共论学术议题、共享学术盛宴,成为一场排除门户之见,打通学科壁垒,增进学术交流的盛会。

随后,上海音乐学院邹彦教授作了题为《分析与演奏中的音乐体裁》的主题发言。邹彦教授首先对风格原型理论作了介绍,然后对演奏中针对音乐体裁的辨识方法进行了说明,随后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与肖邦马祖卡舞曲部分案例中的“隐性体裁”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他谈到:研究音乐的体裁,首先要理解体裁的本质属性、历史属性和民族属性(特别是舞曲);其次应关注音乐作品中的“体裁变体”。他还提出辨识音乐作品的“隐性体裁”之于演奏所具有的三项意义,即:可以确定作品的速度、力度和整体性格;可以判断作品中体裁的变体和“复合体裁”;可以通过体裁分析来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二、学科论域之“民族音乐学”方向

在各分场单元的研讨中,“民族音乐学”研究方向是当中最受关注的学科论域,期间共有22篇研究报告进行了宣讲。其中,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是最为热门的议题,与会报告内容涉及蒙古族、土家族、畲族、布依族、藏族、羌族、苗族、维吾尔族等八个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如佟占文博士在《文化认同与部落“边界”——科尔沁音乐文化的特质及生存空间》中提出,科尔沁文化不仅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认同过程和结果;而李佳音博士的报告以“蟒古思因·乌力格尔”为研究对象,对科尔沁英雄史诗音乐的嬗变过程作了神性阐释;李红梅博士通过对“族群语境”下变迁与认同、探析与考量、历时与共时、主位与客位的结构模式分析,探究仪式音声与“族群、地方、官方”的维系与认同,就“现代性语境”下成吉思汗祭祀仪式音声的变迁与民族文化认同的论题进行了阐述;洪艳博士在《畲族古歌音乐研究》的发言中,对其古老大型仪式“传度学法”进行正名,并对仪式音乐唱词中畲族特殊词格“三条变”的原型与变型进行了阐释,报告还为畲族族源考证之一的“源出河南夷”的学术猜想提出了一份音乐上的佐证;孙婕博士的发言,根据历史、地理条件讨论了贵州省内布依族音乐色彩区的相关问题;次仁朗杰博士的报告,分别从族群迁徙、文化语境、村落仪式等方面对西藏陈塘夏尔巴人的“嘛呢”戏剧进行考察;李松兰博士的报告,先从历史渊源、生存环境和语言生态三个方面介绍了羌族的地理分布情况,然后介绍了羌族音乐的多元构成,最后对不同地域羌族音乐的分布情况作了分类说明;刘振涛博士以黔东南苗族民歌为研究对象,对黔东南苗族民歌色彩区的形成背景与区域划分、姆色彩区内部色彩片的划分与特征、嘎闹色彩区内部色彩片的划分与特征、两大色彩区与两大迁徙集团及其风格层次等问题展开陈述;王慧博士的报告,探究了维吾尔族“吐鲁番木卡姆”的旋律生成规律,回答了“木卡姆是什么,它是如何生成的”本质问题;而曾金寿博士的报告,主要探讨了维吾尔木卡姆的录音、资料收集与研究历程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三位青年学者的发言是以跨界田野调查为基础,将研究视角聚焦于跨国界、跨地域少数民族音乐生活的考察。如李巴达拉胡博士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语境出发,关注分居中蒙俄边境的布里亚特人如何通过传统民歌来重建族群历史与身份认同,及其传统民歌又是如何被建构的问题;吴云博士的发言是从曲调互文现象出发,阐释跨界乌珠穆沁部长调的本质属性;向婷博士则运用后现代反本质主义理论,梳理土家族、汉族跨族群语境中三棒鼓文化身份的嬗变过程及文化认同的变迁,并阐明土家族艺人运用“地方性知识”对其文化身份的重构及构建中的三棒鼓音乐文化的差异性特征。

基于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考察报告有五篇。其中,有三篇报告聚焦于黄河流域的传统音乐,如尚建科博士从社会文化语境、形态特征、文化内涵等层面,对集歌、舞、乐三位于一体的民间歌舞表演“通渭小曲”作了研究;刘清博士运用音乐地理学的方法对陕西佳县四个村落进行考察研究,探索了陕北沿黄村落中传统音乐交融性的形成与变化;杨高鸽博士的《河津丧葬锣鼓与乡村社会秩序》,分别从丧葬锣鼓组织结构设置与组织方式中所展现的乡村社会结构秩序、丧葬锣鼓的用乐原则所展示的乡村社会伦理秩序、丧葬锣鼓音乐形态与乡村秩序结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而另外两篇则关注台湾地区的传统音乐,如曾宪林博士的报告,分别从陈美娥创立汉唐乐府的始末、汉唐乐府现代南音艺术的发展脉络、汉唐乐府现代南音艺术的模式转化三个方面,就台湾汉唐乐府与新古典南音乐舞艺术的话题展开论述;而严永福博士的报告阐述了台湾野台歌仔戏乃至社会文化存在着多重张力的二元对立性。

此外,还有四篇报告涉及民族器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艺术研究等论题。杨琛博士的发言,以云南楚雄彝族“哔噜”、西双版纳傣族“班啰”和文山壮族“莫贝诺安”为例,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单簧类双管乐器的音响特性;高贺杰博士就1954、1959、1961三年间举行的乐器改革座谈会的相关改良活动进行了发言;孔庆夫博士的发言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生态与衍生态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说明,并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作了学理逻辑上的辨析;辛雪峰博士的报告以三意社、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个案,分析了20世纪秦腔改革的三大模式,即“戏曲改良型”、“名角挑班型”与“政治实用型”。

三、学科论域之“中国古代音乐史”方向

在本届论坛中,“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向也是备受关注的学科论域,期间共有12位青年学者宣读了报告。其中,报告内容涉及礼乐研究的有两篇,如袁建军博士的发言,将清中叶徽州婺源二儒汪烜和江永两位徽州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比较,揭示了他们礼乐研究的异同以及清中叶礼乐学术发展的态势和徽州礼学的研究特点;孙小迪则试图从三礼经书关涉的注疏与唐代礼典会要记录中礼乐祭祀的改制活动之间发生的关联为研究视角,对唐代礼乐郊祀制度的变革问题进行史源学的梳理。关于断代史研究的报告有四篇,如刘晓伟博士就北朝政权的正统建构与隋唐音乐的转型问题进行发言,他认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具有王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极大地变革了中原的主流音乐形态;黄艺鸥博士的发言,以宋徽宗时期汴京御街的音乐文化为研究个案,探讨了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市民音乐等不同文化属性的音乐形式如何共同构建北宋都城声音文化的问题;党岱博士的报告梳理了多元一体的汉代音乐文化面貌,评估了它在中国音乐史乃至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钟芳芳博士的发言,对隋唐宫廷高句丽乐舞的使用乐器、演出形式及此乐舞在隋唐宫廷经历的变迁情况进行了阐述。

另外六篇报告内容涉及古琴、音乐文献学、戏曲、佛教音乐、乐律学、音乐史教学等论题,如宋佳博士以两汉音乐文化思潮中古琴艺术是否“以悲音为美”的观念论争问题为切入点,对汉代音乐美学和音乐社会功能进行了阐释;潘江博士基于对《宋史·乐志》、《金史·乐志》的再解读,对北宋徽宗时期的音乐家魏汉津“以君指节为尺”的乐律理论进行了说明;赵君博士以曲牌《耍孩儿》在元杂剧中之嬗变为题,得出《耍孩儿》由“上下片”之词体形态向“单片”之曲体形态转变等研究结论;孙云博士的发言从“三武一宗”灭佛的历史来讨论佛教伎乐供养的俗、僧流变问题;宋克宾博士在《五声十二律旋宫:曾侯乙钟磬“正声”加“新钟”乐律铭文体现的先秦旋宫实践》中,谈论了曾侯乙编钟的乐律学问题;陈婧雅博士的报告以隋唐音乐史的教学为例,提出古代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史料,要从史实出发,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做到史论结合,以体现历史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形式。

四、学科论域之“音乐美学”方向

本届论坛共有七位博士就“音乐美学”研究方向的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其中,有五篇报告涉及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如王学佳博士在《分析美学视野下的表面情感论探析》的发言中介绍了基维和戴维斯的相关学说,并分析了“表面情感论”对于“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这一美学论题的意义与缺陷;王晓娜博士的发言,通过分析茵加尔顿对音乐作品的意向性解读,阐述了“音乐作品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这一观点;王文卓博士的报告立足音乐身体美学的研究,通过探讨“身体转向”、“客观身体的去身性”等具体问题,对音乐表演和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朱玉江博士的报告,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发展面临着从意识哲学转向后意识哲学的身体哲学转型,并提出在后现代哲学的语境下,“人”的教育是对音乐教育本质的回归;崔莹博士的报告,对传统音乐语言和后现代音乐语言中的音乐质料—形式关系进行探讨,并指出,后现代文化逻辑下的音乐作品总是将感觉引向对声音物因素的感知,而不是形式理念的认知,声音作为存在者本身被感知是后现代文化逻辑下音乐作品“还原”策略的意义所在。另外,叶明春博士从学科发展角度出发,就音乐美学学科集群及其学术整合的可行性提出自己的设想;而孙月博士的报告,结合了塔鲁斯金对贝多芬 c小调作品的史学叙事与韩锺恩教授关于 c小调表情研究的相关学说,阐述调性在音乐作品中的结构立场与意义表征问题。

五、学科论域之“西方音乐史”方向

本届论坛共有六篇“西方音乐史”研究方向的报告进行了宣讲。其中,有三篇是音乐作品的个案研究,如杨晓琴博士的发言,分别从乐队编制、和声、调性安排、主题发展、体裁等要素出发对马勒《第二交响曲》中的极繁主义风格特征进行阐述;宋戚博士的报告,对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在 20世纪70年代之后作品中所体现的复古元素作了详细的分析;王晶博士借鉴了美国音乐学家苏珊·麦克拉蕊所提出的女性主义音乐批评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性别理论,对歌剧《卡门》的结构设计作了新的阐释。还有两篇涉及风格与体裁研究,如祁宜婷博士从基督教的教仪界定、主要节日、仪式类型等方面,讨论了中世纪圣咏与仪式之间的关系问题;黄键博士以17世纪初的意大利世俗单声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厘清该体裁的形成理念和实践渊源,并系统梳理了该体裁的发展脉络。另外,张晨博士的《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跨界”视角——符号学、叙事学与文本批评理论的启示》,则试图从“新音乐学”的观察视角重新审视西方音乐的文本研究。

六、学科论域之“作曲技术理论”方向

在本届论坛上,涉及“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向的报告也有六篇。其中,有四篇针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展开专项讨论,如张智军博士以作曲家周龙的代表作品《大曲》为研究个案,分别从材料、节奏、配器及曲式等语言要素出发,对该作品展开细致地分析;孙熠博士的报告,主要基于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斯《第六交响曲》的相关音高实践,试图对“十二循环音对”的组织设计进行理论抽象,并对该理论体系的应用情况进行例证;明虹博士则以俄罗斯当代作曲家谢尔盖·斯洛尼姆斯基的交响曲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观念、作曲技法、风格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雒鹏翔博士对我国作曲家王西麟音乐作品中所存在的三音调式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另外两篇报告则基于更为宏观的研究视野,胡筱铮博士的发言是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当代音乐作品为依托,对其中应用的现代复调技法进行分类与研究,并剖析了现代复调技法形成的地域特征、社会背景、历史根源、美学基础及与作曲家个人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康长安博士从构建基础、基本概念和架构关系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大卫·列文所创立的“广义音程与变换”理论,为列文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线索。

七、其他议题

除了上述五个学科论域以外,另有七篇报告涉及音乐学理探讨、音乐心理学、音乐表演研究、歌词创编、口述史等议题。这些报告的题目如下:《近代以来中国学术话语中的“音乐”概念研究》(陈培刚);《篇章层面上的音乐结构与情感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车新春);《演唱技法的特色与表达民族心声的关系》(李艳双);《跨学科与音乐研究——再拓宽钢琴表演的研究范域》(孙钰);《〈二泉映月〉的社会认同与符号构建》(张春蕾);《以日文歌曲为背景的中文歌词创作》(金中);《口述史对音乐家人物传记写作的重要性》(于晓菲)。

八、结 语

“长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论坛”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为音乐与舞蹈学专业所设立的博士论坛。相较于2015年召开的首届论坛,本届论坛的参会人员数量增长了一倍,而且学缘结构更趋多元。就参会报告的选题来源而言,一部分报告选自新晋博士的学位论文,而另一部分则是往届博士在完成学位论文之后新开拓的研究专题。这体现了青年学者梯级成长的发展路径。正如乔建中教授在论坛闭幕式上所言,博士学位的获得是学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青年学者们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深入学术,他期待参与论坛的博士学者能够持之以恒,在学术的生涯中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但是,从参会报告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本届论坛仍然存在学科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与会学者的发言多集中于“民族音乐学”与“中国古代音乐史”两大方向,有关“西方音乐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向的报告相对较少,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教育学”等方向的研究报告则更为鲜见。我们寄望在未来召开的论坛上,与会报告的学科分布更为广泛,以进一步提升“长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论坛”在业界的学术影响力,进而推动相关专业青年学者的学术之路逐渐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博士报告音乐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报告
博士蚊
音乐
报告
报告
润博士问答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