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思考
——基于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2018-01-23刘贞伶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手工艺技艺

刘贞伶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近年来,“工匠精神”一词引发社会热议,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种精神传承的重要性,工匠精神已然成为各项事业的一个方向标。如何传承工匠精神也在更深层次上引起了公众的共鸣和思考。

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苏州博物馆为“苏裱”技艺保护单位。2015年6月6日,“苏州工艺美术学会苏裱技艺研究会”成立。2017年2月,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苏裱技艺研究会一届理事会三次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顺利召开,名誉会长范广畴为会议致词,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成为其必经之路。近年来,苏州市对于苏裱技艺也非常重视。2016年苏州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专项资金项目支持。2017年2月1日苏州市实施了全国首个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规范性文件,更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但研究甚少,主要集中在苏裱技艺的操作流程和人才培养这两个方面。陈廉贞[2]从装裱人手艺和人才需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吴天跃[3]从历史沿革和传承状况对镇江丹阳苏派裱画技艺进行调查;何伟俊、张金萍、陈潇俐[4]探讨了南京博物院中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实际操作方法;徐胜利[5]探究了《寒山胜迹》双面异色装裱艺;姚瑶[6]具体阐述了对洪范《水墨竹石图》轴的修复。多数研究未将现代技术与苏裱技艺本身相结合,并未对传统手工艺本身传承和发展进行探讨。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笔者通过深度访谈,与苏州市6家苏裱技艺相关的代表性单位地点中的工艺传承人进行交流,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苏工艺美术名人、文博系统专家等,并亲身体验和学习工艺。每个深度访谈大约持续90 min,笔者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1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

1.1 公众认知不足,传承环境欠佳

目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生产的冲击,大量工业产品出现。相对于工业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低。社会追求即时利益,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工匠精神所赋予的深层次内涵。但大部分公众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缺乏深入的思考,不太愿意去传承传统手工艺,传统工艺人呈现老龄化趋势,新生代人才不足。这也反映了苏裱技艺这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如何让大众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工匠精神并运用到实践?青年一代人中,谁来传承?老一辈的手工艺者退出之后,是否能够有新鲜的血液加入进来?

1.2 传承人专业意识薄弱

苏裱技艺的传承人,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工艺传承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们也通常会接触具有丰富文化历史价值的书画等作品。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两个普遍现象:一是技术封闭、交流少,相对而言,想要学习的人也难以学到;二是对于修裱物件,未考虑其是否具有归档保存的价值。尤其是对于修裱时损坏的物件,通常是直接丢弃。

工艺传承人需要有良好的建档保存意识,对自身的技艺和有价值的修裱物件进行归档,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使得修裱物件的价值得以提升。除了苏裱技艺,扩展到其他传统手工艺,也还需要提升对自身品牌的保护意识,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

2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思考

2.1 发展对策构想

2.1.1 建设教育数据资源库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社交平台、交互平台日益发展壮大,网民数量也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为更好地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平台,产品生产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即时获取用户体验情况,对产品进行调整与改善,更好地服务用户,满足用户需求。

建立一个教育数据资源库,工艺人对传统手工艺进行系统整理与存录,并上传到这一平台上,使其成为教师、学生、企业及传人教学、传习、研究、创作的资源平台。人们对这些资源获取所产生的数据,通过后台反馈给工艺人,使工艺人可以实时获取市场需求和社会文化需求,从而不断地改进工艺,让传统手工艺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这些工艺中,为工艺的发展不断增加新鲜的血液,由此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2.1.2 开发经济效益大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手工艺的商业模式,有效地将线下体验与线上沉淀有机结合。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一个受众互动平台,能够了解公众需求,可为传统工艺品带来很大的市场潜力。在保留手工艺的原汁原味基础上加以创新,可以让个性化、可订制的模式渗透到传统手工艺领域,从而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个性化的苏裱工艺品,不仅体现了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了用户服务水平。工艺者应充分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

充分利用这个信息平台也能给工艺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缓解工艺者生存压力。但是工艺者们需要保持“工匠精神”的初心,以传承和发扬技艺为第一要务,坐得住、沉得下,练就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匠人们要做一行爱一行,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亲自实践,钻研修裱技巧的规律;要有德,对得起良心。尊重自然,敬畏技艺,在传授运用技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和坚持的精神。

2.1.3 运用新媒体拓展宣传

新兴的社交媒体与传统的社会大众媒体相比,服务和功能更加多元化、便利化,广受现代年轻人的使用。而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这一类的社交媒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受众愈加广泛。通过社交媒体等网络通信技术来对苏裱技艺进行宣传,所涉及的大众范围更广、效果更显著。例如,在网络上发布有价值的苏裱技艺纪录片、开发与推广基于传统工艺的互动程序游戏等。

2.1.4 结合现代机器与传统手工

现代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生产车间从原来的纯人工转变为现在的机器化生产,这不仅仅节省了时间、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使生产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在书画装裱修复领域,目前主要体现在“烘干机”的应用,它能够大大缩短自然晾干所占用的时间,减弱了气候状况对作品的影响,并可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修补机”相对笨拙,只能按照程序进行修补,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助机器化生产车间模式,结合不同手工产品的实际生产流程情况及侧重事项,准确且适宜地将产品的一些生产过程通过机器化实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2.2 发展模式构想

2.2.1 整合学校科班和民间培养渠道

苏裱技艺的传承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个是学校科班培养;另一个是民间培养,即师徒制。在这个行业里,表面上存在很多装裱的人员,但真正深度修复人员却很少。传统的非遗传承人具有丰富的经验,但至少要学习8~10年的时间,这就出现了生存问题。在高校里能够系统地学习知识,却过于偏向理论。那么未来如何更好的传承工艺?

笔者认为,应当把两种方法相结合,技艺层层教学化。但将“非遗搬到学校去”有一个最大的难点是老师傅们不知道如何去上课、如何编课程。如何把技艺传授变成课程?这就需要行业人士,既了解传统的苏裱技艺知识,又能够作为传统工艺人的助教。也更需要通过基础文化教育来增强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保护和培养。有工作、有收益、能生存,这样的传承才可能会更好、更稳固。与此同时,单纯依靠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还是要靠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给予传统工艺更多的发展机会、拓宽发展空间,这是一个社会项目。

2.2.2 细化、拓宽学校教育内容

青年力量是促进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创新源泉,如何培养青年人才,激发青年的活力?第一,学校的教学应当让学生有“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的概念,师生之间应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老师应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珍惜学习机会。第二,教学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范畴,而应更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思路。装裱为书画作品服务,是伴随着书画作品发展起来的传统技艺,书画装裱修复专业作为系统学习的代表,更应该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了解装裱修复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材料的出产地、装裱修复的工具、门店等。老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展览地学习,并引导学生自发去实地学习,而不是仅仅线上网购或者机械呆板地学习,这样会导致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第三,大量练习,量变产生质变才是真正掌握。老师应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学,鼓励学生去工作室实践。

3 结束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如何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新的活力?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手工艺产业相结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把传统工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并拓展传统工艺在当今社会的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手工艺,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手工艺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