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对河南文学的影响
2018-01-23李春阳
李 春 阳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基础部,河南 郑州 451191)
文学产生于文化,与文化同步发展,在文化活动过程中流淌着文学活动的因子,同时,文学又用它姿态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着文化的方方面面乃至特性特质。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中生长发展起来的河南文学带着它独有的印记,升腾着变革的光华。
一、河南文学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描摹
中原文化丰厚久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代表,在中华文化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具有“根本”和“原点”的作用;在12世纪之前,中原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先进水准的代表;她崇尚和合之美,即所谓兼容并蓄,多元一体……中原文化的这些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河南作家,他们在创作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中原文化进行了相当多的表现,世间百态、风俗民情、中原历史、民众理念……既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河南文学的描摹对象。
以河南现当代小说为例,周大新的“盆地系列”小说就把南阳的民俗风情、神话传说、文化人格都融合到他的小说中,构建起一个“文化南阳”的形象。在他的笔下,南阳的历史人物、山水风物、民歌曲子、汉画像石等比比皆是,这些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南阳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田中禾的小说《印象》中,二哥娶了一位四川媳妇,这位“蛮子二嫂”与二哥如影随形,即使在婆婆的面前也依旧与二哥亲亲热热,而这样的举动之所以给我留下印象,最关键的原因是中原文化作为正统文化的代表,对女子的要求是端庄大方、内敛守礼,如果在外人面前与男子拉拉扯扯,就会被认为很轻浮,会被人笑话。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使得蛮子二嫂的行为异常突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李准的《黄河东流去》中,凤英和春义逃难来到咸阳,发现咸阳当地的男人一张嘴就是脏话,根本不顾及周围有没有女人。而“在河南乡下,对着年轻妇女,男人们是不准说这些脏话的”。阎连科的小说《黑猪毛白猪毛》中,人们吃饭不在家,都端着碗到场头吃饭,吃一碗孩子回去端一碗,如有不愿意端的大家就会一起指责,这样的风俗和教育方式也是与外地不同的。
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对有的作家是内在的潜在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是不知不觉的流露,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关照,但是对另一些作家,那就是直接的影响了。譬如,小小说之王孙方友的小说就明显打上了中原文化与民俗人情的深深烙印,《陈州笔记》《小镇人物》等为读者展现的简直就是颍河流域人民的文化史和生活史。河南作家的领军人物李佩甫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的《李氏家族》开始,就致力于“平原风格”的打造。20世纪末以来,《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原的文化土壤与人的密切关系。中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他的作品里有的是直接呈现,就像中原大地上特有的植物,河南老百姓日常的生活习性等,但是更多的是潜在的影响。2015年1月20日,开封作家王少华的新作《门神门神扛大刀》更是依托开封地域文化,以开封朱仙镇年画、开封盘鼓、官瓷作为故事展开的大背景,描写了当年的开封人是怎样保护、继承、发扬地域文化的,有着尤为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
二、河南文学直面现实、关注疾苦、质朴无华的创作风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的山水形成一地的文化,作家生活在特定的地域,日日濡染,风情浸润身心,其创作风格必然渗入所在地域文化的影子,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中原地区四季分明,无东北的酷寒,也没有东南的台风,广阔的原野、蔓延的丘陵、温和的气候,非常适合农业劳作,自古以来农业就十分发达。种地需要人踏踏实实地耕种,需要人坚持不懈地管理,即使面对天灾也要学会忍耐,所以河南人崇尚朴朴实实、讨厌花言巧语,不会弄虚作假,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务实而本分,特别能忍受,特别能吃苦。这些思想对河南作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得河南文学过分地关注现实,描摹现实,表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这在李佩甫的作品中有尤为明显的表现。在《李氏家族的第十七代玄孙》中,他有一句评论:从大李庄走出来的娃子都是能忍的。他们什么都能忍:贫穷、屈辱、婚姻、情欲、苦难,等等。所以《城的灯》中冯德昌忍耐着枯燥的生活、良心的谴责、道德的批判,把自己挚爱的、为自己原生家庭做出极大牺牲的刘改香抛弃,把几个弟弟一个个弄进城市。再如他的《羊的门》中,他借胡天成的话表达了河南人根深蒂固的观点:“你越小,就越容易。你要是硬撑出一个人的架势,那风就招来了。”
务实求本的文化也使得河南文学特别擅长表现民间的疾苦。回看河南的历史,苦就是其现实性的集体体现。黄河流经中原,使这片土地生发出生命和文明,也带给这片土地无穷的灾难。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河道改变引发的水灾,多日无雨的旱灾,问鼎中原的战乱,权力博弈的人祸,常常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河南作家生活其上、感受其中,于是,他们大多以其出生、成长的中原乡村为描写对象,表现底层民众苦难的生活,以及他们面对苦难时所展现出的令人震撼的韧性。这种韧性既是民众的也是作家的,他们在苦难面前表现出强大的韧性,表现出一种柔性的美,甚至生发出一种人生哲学。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全国轰动,不少评论都认为电影拍得过分悲惨了,但更多人却看到了故事背后所反映的河南人面对苦难的不屈不挠,那种带泪的笑。刘震云也说:“这本书……是三百万人死后我们对事件的态度。我们河南人在临死时总会为世界留下最后的幽默。”
质朴尚简的文化使得河南文学呈现出“土”的面貌,这份“土”主要指它的土气,既指河南人的憨厚、质朴、节俭、本分,也指河南人的窝囊、闭塞、守旧。河南作家面对这份土气,没有回避或者讳饰,而是工笔直书,把这份土气写得既真实又传神,把河南人的优点和缺陷都毫无遮掩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文化贡献。
三、河南文学对中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两面性,中原文化也不例外。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脉,其厚重博大震惊世人,然而其冗杂繁复、泥沙俱下也是现实。河南文学对古老的中原文化中正面的积极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全方位的展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勤劳善良、柔韧顽强、正义感强、祖先崇拜等,在李准的农村题材小说、姚雪垠的历史小说、魏巍的报告文学、王怀让的诗歌、齐飞的剧本中,都有生动的表现。中原文化中负面的东西可以追溯到远古,并且影响深远、深入人心。例如历史上中原地区长期位于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历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为此,中原文化中有明显的唯上思想、等级观念、随风倒习气,官本位思想更是深入到最底层的民众之中。对于这些陋习,河南作家有清醒的认识,并在作品中都进行了有意识的揭露,像张宇的《活着》、李佩甫的《羊的门》、阎连科的《黑猪毛白猪毛》、刘震云的《官人》等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中原文化的负面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描摹,并让读者从中看到其丑陋,进而自省和改变。
河南文学对中原文明的理性反思、批判揭露,不仅是河南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更引人深思,促进中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渐进、生化,甚至新生。《河南文学史·当代卷》认为,乔典运、刘震云作品对奴性意识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他们不仅仅展示了河南人身上这种令人憎恶的奴性,而且分析了这种扭曲人格、奴性文化产生的原因,使人在读的过程中,既愤恨其政治理念的不坚定,又不得不惊醒,反思自己是不是也身处这样的环境,自己是否也在不由自主地异化。世易时移,时间流转到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仅吹绿了河南的经济,而且也改变着中原人的思想。从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剧电影《倔公公与犟媳妇》《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程婴救孤》的屡屡获奖,我们可以看出,走出旧思想、接受新事物、承担新挑战的中原文化新风尚正在河南文学的影响下慢慢形成。特别是徐光春书记、卢展工书记在任期间,非常注重河南的文化建设,号召全省的文艺工作者要用优秀的作品影响人、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卢展工书记曾亲自作词戏歌《河南人》——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包容宽厚河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这既是对河南人的褒扬,也是对中原文化新风尚的认可和宣扬。
四、河南文学对中原文化的讴歌
一种文化能久而弥坚、历久出新,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可或缺,那就是有韧性,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历史上,中原大地一直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黄河经常任性泛滥的重灾区,苦难是必须经常面对的一个现实,生活在其中的河南作家深受其苦,身边民众面对苦难的种种姿态,使河南作家比别的地区的作家对苦难多了种感受,添了份体验。为此,河南文学中多了许多表现苦难、诉说苦难,描写苦难面前乡亲们的表现的作品,换句话来说,苦难成为河南作家笔下的永恒的主题。那么面对苦难,从古至今的河南人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阎连科的《耙耧天歌》、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张宇的《乡村情感》,我们就会明白,面对苦难,河南人的态度一直是不屈服,奋起斗争,而作家作品中不由自主也会流露出一种斗争的自豪和欣慰。
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解读,我们明白了这种面对苦难顽强抗争精神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历史的原因,从最早产生于中原地带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中原文化就笼罩着不甘屈服、英勇抗争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延及后世,当再遇到重重灾难时,中原人民就拥有了抗击灾难的更强大的信心和能力,长时间的抗争,代代相传的传统自然而然成为一种韧性十足的地域文化。正是在一次次苦难的洗礼下,中原文化中顽强拼搏、愈挫愈勇的精神更加强烈,这种文化传统愈发深入人心,不仅体现在民风之中,而且也成为河南文学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
在苦难中艰难生活的河南人民,对命运进行着前仆后继的抗争。几代河南作家一边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着民众的苦难,一边在不懈地探寻着、发掘着、颂扬着河南人身上那质朴、率直、豪爽、侠义的精神,塑造着甚至是硬汉的形象、民众原始的生命力。这些艺术形象以不同形式的果断勇敢行径,应对着生活中一层层的磨难,在抗争中历练心志、淬火成钢、蜕变成蝶,勇敢地摈弃身上不良的习气,形成好的文化素养,开创新的生活。这样的过程、这样的姿态无疑会鼓励更多的读者以实际行动去应对一个个难题,为美好生活的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