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2018-01-23雷宝燕石晓岚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畲族代表性名录

雷宝燕,石晓岚

(泉州师范学院宣传部,福建 泉州 362000)

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古老民族,畲族人自称“山哈”,195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宣布畲族为单一民族。福建省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56个民族成份齐全,其畲族人口为全国最多,共有36.55万人(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网页),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1.58%,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5.87%。全省共有18个畲族乡,1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主要分布在福安、霞浦、福鼎、宁德、古田、连江等地。

1 福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民族语言。畲语,又称哈话,属汉藏语系。②宗教信仰。主要包括盘瓠传说与祖先崇拜、畲族巫师、祭祀仪式、巫术活动等。③风俗习惯。主要包括饮食、服饰、起居、生产、婚姻、生育、丧葬、节日等。④文学艺术。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等方面。

2 福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扶持的力度,出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之下,福建省通过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在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静态保护

(1)出台法规制度,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早在1999年,福建就出台了《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提出要继承、发扬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对少数民族文物的保护。2004年又颁布实施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0年,为加强非遗保护,规范非遗项目的申报和评定工作,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传承活动,福建省相继出台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两份指导性文件。为加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又于2016年出台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7年,地方性实体法《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出台,这是宁德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实体法,从立法层面开启了对畲族文化保护。

(2)通过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机构,征集、陈列、展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实物。宁德市的闽东畲族博物馆(1988年建)和中华畲族宫(2004年建)都是以陈列和展示畲族文化为主的社会公共机构,主要从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产用具等方面展示了畲族的婚礼、传统服饰以及其他生产、生活习俗等面貌。除此之外,宁德霞浦县半月里村的畲族民俗博物馆由该村人士雷其松自费兴办,馆中收集了相当数量涉及畲族人民风土人情的历史文物,为了解畲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直观且生动的场所。

(3)做好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确认。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通过申报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各省、市、县也相继开展申报工作,建立非遗名录。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的指导下,福建省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推动畲族文化申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其中,7项畲族文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20项畲族文化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32项畲族文化入选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

(4)设立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加强畲族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有效措施。2007年,福建省在获批设立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后,编制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由此,福建省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一个活态的、整体性保护新阶段。福建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争取设立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4年,宁德市公布以30个条件比较成熟、生态保护良好的村(保护单位),作为第一批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2015年,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等15个条件比较成熟、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较好的村镇(单位)被省文化厅评为第一批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

2.2 活态传承

(1)推动畲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实现延续和传承。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从2007年起至2015年,文化部共公布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1 986名,福建共109人上榜,其中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3人。在福建公布的4批共704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就有29人。作为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宁德市也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先后公布了5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保障。

(2)形成畲族非遗文化进校园传承体系。学校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场所,福建省积极推进畲族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各县、市、区的民族学校也经过多方尝试,形成了以学校为阵地、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的传承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福安市康厝中心小学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上注重结合畲族文化元素,设计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标、校徽、校旗,编写凸显畲族文化精神的校歌[2]。 福安市坂中中心幼儿园在走廊上陈列畲族特有的工具木桶、斗笠等[3]。宁德市民族中学编制《畲族文化简说》《畲族文化读本》《畲族文化常识》等三本畲族文化校本教材,供全市各民族中小学试用[3]。泉港区民族中学开发《校本系列之畲乡文化》课程,其中包括《畲族风情》《中华民族概况》《国家民族政策法规》《山腰盐场文化》《蹴球文化》《陀螺文化》等[4]。上杭县庐丰中心小学打造畲情教育品牌,形成“分年级实施6门,全员参与5门、学生选修4门”的完备校本课程体系[5]。宁德民族中学成立畲族歌舞队、畲族武术队,通过教学生唱畲歌、打畲拳、踩高跷、参加全国民运会表演等形式传承本民族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打造“三月三”畲族文化活动品牌。“三月三”是畲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省全力打造“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品牌,把“三月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关于贯彻落实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实施“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11个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建设项目。至今已经连续举办7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有力地推动了畲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成为了集中展示福建畲族文化的重要品牌。

(4)组织开展畲族非遗文化传承培训活动。福鼎市、南平市、顺昌县等地政府以及相关民族宗教局多次以学习培训为抓手,聘请专家和畲族非遗传承人授课,组织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相关人员,以及各乡镇文化站站长、民族中学师生等,学习相关民族法律法规,学习说畲语、唱畲歌、跳畲舞,通过培训使其了解畲族历史文化,体验民族礼仪习俗,传承发扬畲族优秀传统文化。

(5)开展畲族学术理论研究。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自1956年畲族被认定为单一少数民族之后,学术界就对其展开了相关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畲族研究,主要包括畲民民族识别调查与社会历史调查及综合研究、畲族的来源与迁徙、畲族与其他族群的关系、畲族文化、畲族语言、当代畲族社会经济发展[6]。据统计,2006—2015年,以“畲族”为主题词的著作有53部,学术论文868篇[7]。改革开放以后,以福建畲族为主题的研究专著有50余部,这些专著主要集中在地方史志以及畲族文化方面的研究和社会调查报告;学术研究论文有390多篇,主要是社会类基础研究,其次是工程技术和政策研究。

3 福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福建各地畲族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裂。工业文明影响了整个世界,促使世界各国相继进入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给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人对于本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认识度大大降低,更有甚者影响到了民族语言的传承。

(2)非遗保护项目数量少、种类不齐。在福建获批的495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包含世界级7项、国家级124项、省级364项,畲族非遗仅27项,约占0.05%。国家级7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各1项,民俗3项;省级20项,传统技艺5项,民俗5项,传统医药2项,传统舞蹈1项,传统音乐5项,民间文学1项,杂技与竞技1项。传统美术和曲艺类项目缺失,无一入选。

(3)传承人队伍结构不合理。传承人是非遗项目得以保护和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传承人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福建畲族非遗传承人队伍结构存在4个不合理之处:①数量少。在109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畲族非遗传承人仅3人,占总数的0.03%。70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中,畲族非遗传承人29人,占总数的0.04%。②男女比例失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男1女;省级非遗传承人19男10女。③老龄化严重。30~39岁1人,40~49岁5人,50~59岁8人,60~69岁7人,70~79岁仅8人。④梯队建设不合理。畲族小说歌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直到2016年,其传承人才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录。畲族小说歌省级传承人仅有两位,分别是为第一批的雷国胜(1961年出生)和第二批的雷翰琳(1955年出生)。在之后几批省级非遗传承人中,没有畲族小说歌传承人入选,传承人的断层对畲族小说歌的保护和传承极为不利。

(4)数字化保护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国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和“国家非遗数字博物馆”项目,福建省也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畲族博物馆和畲族宫。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推进速度缓慢,福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数还是采用传统手段。这种手段只是简单地将收集到的有关畲族的宗教祭祀、服装首饰、生活用具以及工艺品等陈列出来。各县、市、区在开展保护传承工作,特别是对一些有声的、靠口传心授得以传承的非遗项目进行保护时,囿于各种等因素,甚少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极大地阻碍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 福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策

(1)加强教育,提高畲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就其本质而言,文化传承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而且是一个教育过程。”[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文化学习和实践,才能有效帮助畲族人民提升文化自信,为畲族文化传承提供源源不动的动力。第一,要通过在民族学校中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等形式,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提升广大畲族中小学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深入了解并学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打好基础。第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民族传统文化寓于日常生活中,通过家庭环境的熏陶,家长的言传身教,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第三,在依靠政府的组织和推广之外,还应结合社会教育,允许并支持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体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去,整合资源,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的繁荣兴盛。

(2)凝练特色,提高非遗项目申报的通过率。畲族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从文前提到的数据来看,已经入选国家、省级名录的项目仅是其中小部分,无法反映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风貌和水平。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民族非遗项目纷纷入选各级保护名录,国家对新一批非遗项目的认定和审核标准愈高,申报门槛也越来越高。为此,要组织专家学者,根据“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开展项目普查摸底,采集相关资料,针对不同的项目特征、生存状态以及传播途径等属性,凝练项目特色,认真撰写项目申报书、编辑项目申报片,确保提高项目的通过率。

(3)用好政策,加强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为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2008年文化部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福建省也在2015年出台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落实好这些政策,提高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尽快完善传承人评选、申报制度,建立健全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保护机制,解决传承人数少的难题。第二,要更新理念,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吸引培养女性传承人。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定期开展传承人培训活动、设立传承人补助经费、设立非遗传习所等方式,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梯队。

(4)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畲族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来记录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成了现代人的一项优势。第一,要通过照相、录音、录像等手段,运用电子声像技术对畲族非遗项目,特别是畲语、畲歌等有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将其转化为声像档案加以保存,以便后期研究、展示和宣传使用。第二,要尽快建立非遗数字化分类和技术的国家标准,推进畲族非遗项目数据库的建设。第三,通过网络直播、手机APP、手机游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激活畲族非遗的活力。

5 结束语

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畲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历史,凝聚着畲族悠久的文化记忆,是少数民族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保护传承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实现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提升,才能让畲族非遗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猜你喜欢

畲族代表性名录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呼光华
永安“三月三”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陶行知教育名录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