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属东非殖民地的昏睡病防治及其影响

2018-01-23赵晓红李鹏涛

安徽史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非洲人殖民地病防治

赵晓红 李鹏涛

(1、浙江大学 历史系,浙江 杭州 310028;2、浙江师范大学 非洲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昏睡病(sleeping sickness)又称锥虫病或嗜睡性脑炎,是一种由布氏锥虫经舌蝇(俗称“萃萃蝇”)叮咬而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针对人类传染的锥虫病被称作“昏睡病”,而牛畜之间传播的锥虫病被称作“那加那病(nagana)”。殖民时代是昏睡病流行的高潮时期,当时很多档案文献将这两种锥虫病通称为“昏睡病”。[注]Maureen Malowany,“Unfinished Agendas:Writing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of Sub-Saharan Africa”,African Affairs,Vol.99, No.395(2000), p.330.对于当时非洲东部和中部的热带医学研究者和殖民官员而言,没有其他疾病比昏睡病更为紧迫和严峻。各殖民地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试图根除昏睡病,并且以前所未有方式实现国际合作。[注]Michael Worboys,“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Sleeping Sickness in East and Central Africa,1900—1914”,History of Science, Vol.32, No.1(1994),pp.89—102.

昏睡病的内史研究可以追溯至殖民时期西方科学家对于昏睡病的观察研究。[注]Rubert Boyce, “Etiology of Sleeping Sickness”,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Vol.2,No.2235(1903),p.1184;David Bruce,“Sleeping Sickness in Africa”,Journal of the Royal African Society,Vol.7,No.27(1908),pp.249—260.昏睡病的外史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正值非洲疾病社会史研究刚刚兴起。1971年,生态学家约翰·福特(John Ford)提出锥虫病蔓延与殖民主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观点。[注]John Ford, The Role of the Trypanosomiases in African Ec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受到福特观点启发,非洲学家开始探讨昏睡病对于非洲殖民地社会变迁的影响。这些研究强调殖民主义与昏睡病蔓延的关联,主要关注殖民时代锥虫病蔓延的政治和流行病学原因,认为昏睡病防治拓展了殖民统治范围。[注]MaryinezLyons,The Colonial Disease:A Social History of Sleeping Sickness in Northern Zaire,1900—1940,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Kirk ArdenHoppe,Lords of the Fly:Sleeping Sickness Control in British East Africa,1900—1960,London:Praeger Publishers,2003;James Giblin,“Trypanosomiasis Control in African History:An Evaded Issue?”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Vol.31,No.1(1990),pp.59—80.近年来,非洲史学家的研究集中关注殖民地国家在推行强制性医疗和社会重构政策方面的角色,强调透过殖民地国家的防治措施来理解殖民者与非洲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非洲史学家日益认识到,昏睡病历史应当放在环境史框架内加以理解,深入考察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蝇虫、锥虫及其聚集地之间的复杂关系。[注]Helge Kjekshus,Ecology Contro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frican History:The Case of Tanganyika 1850—1950,Oxford: James Currey,1996;Luise White, “Tsetse Visions:Narratives of Blood and Bugs in Colonial Northern Rhodesia,1931—1939”,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Vol.36, No.2(1995),pp.219—245.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较少对于英属非洲殖民地昏睡病防治的起源、演变及其影响进行概况总结。

在非洲的殖民宗主国中,英国对萃萃蝇的研究和防治位于前列。而乌干达和坦噶尼喀这两个东非殖民地又是英国投入资金和精力较多的非洲殖民地。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英属东非殖民地的昏睡病防治措施,试图揭示非洲殖民疾病防治与环境、文化和经济殖民化之间的关系,以期深入认识殖民统治与非洲社会之间复杂关系以及非洲社会剧烈变迁。

一、殖民主义与昏睡病流行

昏睡病的分布与萃萃蝇分布范围密切相关。环境、植被和野生动物影响到特定地区存在的萃萃蝇和锥虫类型,从而决定该地区究竟会发生人类锥虫病,还是动物锥虫病,抑或两种同时发生。萃萃蝇一共有20余种,并非每种都会传播锥虫。萃萃蝇滋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东部,而温差较大的高地则没有萃萃蝇。非洲的昏睡病已经存在数百年,到19世纪初,非洲社会已经形成与当地环境状况相适应的农业技能,并且对于周边的疾病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某些强大的非洲城邦国家,它们的经济生产正是在萃萃蝇地带发展起来的。前殖民时代的非洲社会并未根除萃萃蝇,而是与萃萃蝇地带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主要通过密集居住和集约耕作,以及清除人类定居地区的灌木丛和野生动物。[注]Helge Kjekshus, Ecology Contro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frican History, p.25.为了躲避萃萃蝇,非洲人会在不同季节将牲畜迁徙到没有萃萃蝇的地区,或者在危险程度相对较低的夜间穿过萃萃蝇滋生地带。牲畜主要分布在锥虫病较少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范围较小,因此前殖民时代的牲畜数量较少。[注]James Giblin,“Trypanosomiasis Control in African History: An Evaded Issue?”pp.63—64.

19世纪80、90年代,随着殖民入侵以及殖民主义所带来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动,非洲发生大规模的昏睡病流行,尤其是在维多利亚湖北岸和刚果河流域。1900年至1905年,维多利亚湖北岸一共有超过20万人死于这一疾病,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1904—1905年,苏丹和德属东非发生昏睡病流行,1908年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爆发昏睡病流行。[注]MaryinezLyons,“African Trypanosomiasis”,in Kenneth F.Kiple,ed.,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p.552—561.昏睡病所造成的死亡率无法准确判断,不过学者保守估计这一时期有75万至100万非洲人死于昏睡病。[注]Helen Tilly,“Ecologies of Complexity:Tropical Environments,African Trypanosomiasisand the Science of Disease Control in British Colonial Africa,1900—1940”,Osiris,2nd Series,Vol.19(2004),p.24.殖民主义和非洲昏睡病的大规模流行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19世纪80至90年代的殖民战争以及对于非洲民众反抗的镇压,直接引发生态灾难,导致萃萃蝇和昏睡病蔓延。殖民征服战争导致饥荒和环境破坏,乡村和可耕地遭受破坏,非洲民众被赶出原有居住地。在非洲人迁出地区,农田牧场荒废,灌木丛滋长,萃萃蝇扩张。随着进入或者穿过昏睡病地区的难民数量增多,更多非洲人与萃萃蝇接触。正因为如此,塞内冈比亚、赞比西河流域、大湖地区和尼罗河流域都曾发生过昏睡病大规模蔓延。

其次,殖民主义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加剧了昏睡病蔓延。当时欧洲殖民者辩解称,昏睡病传播是土著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客观结果,因为非洲人口迁徙和贸易活动在殖民统治确立后趋于活跃,寄生虫随之进入新地区。然而事实上,昏睡病蔓延并不只是殖民统治的客观结果,更是由殖民政府特定的经济与社会政策所导致的。殖民政府的强制劳动需求、经济作物出口配额,以及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废除,这些因素导致非洲人的生产方式发生重要转变。农民常常需要出售比以往更多的剩余农产品,并且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而非生计作物。这些殖民政策导致非洲土著经济体系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雪上加霜的是,1896年开始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非洲稀疏草原地带普遍缺少雨水,很多地区直至20世纪20年代降雨量才有所恢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饥荒爆发,人口随之锐减。萃萃蝇和野生动物逐渐扩散到之前的种植区,这些地区在前殖民时代是没有萃萃蝇的。

再者,19世纪末的牛瘟助长了昏睡病传播。牛瘟在欧亚大陆已经有数个世纪的历史,但是由于地理阻隔直至19世纪末才传播到非洲。对于非洲社会而言,牛瘟作为一种全新疾病引发灾难性后果。在东部和中部非洲,牛瘟导致90%以上的牲畜死亡。起先,牛瘟能够杀死传播萃萃蝇的野生动物,从而抵消牛瘟的破坏性影响;但是野生动物的恢复速度远远快于驯养牲畜。随着野生动物数量迅速增多,萃萃蝇也随之传播。更重要的是,这场牛瘟使得能够忍受锥虫的牲畜大量死亡,因而加剧了昏睡病的破坏性影响。此外,天花、鼠疫和沙蚤等人类疾病限制了人口增长,而疟疾伴随着玉米种植范围扩大而造成严重伤亡,因为花粉成为蚊虫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媒介之一。[注]James C.McCann,Maize and Grace:Africa’s Encounter with a New World Crop,1500—2000,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牲畜数量锐减,人口增长放缓,并使得萃萃蝇和灌木丛得以滋长。

在关注殖民统治时期昏睡病对非洲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客观分析昏睡病对非洲殖民地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阻碍作用。殖民统治时期,昏睡病尽管造成严重挑战,但是非洲农业生产总体上仍然不断扩大。

二、英国的昏睡病研究

19、20世纪之交,欧洲当局需要加强对于新获得的非洲殖民地的控制,而流行病为强化殖民统治提供了借口。20世纪前20年里,乌干达殖民政府将昏睡病视作最紧迫问题之一。[注]Harvey J.Soff,“A History of Sleeping Sickness in Uganda: AdministrativeResponse,1900—1970”,Ph.D. dissertation,Syracuse University,1971,p.24.很多西方科学家和医学专家投入到非洲昏睡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之中,包括昆虫学家、寄生物学家、医生和生态学家等。他们在帝国本土政府和研究机构支持下,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来研究非洲昏睡病的病因。昏睡病的病原学研究成为热带医学重大成就之一,这与19世纪末以来的科学进步密切相关,尤其是细菌理论。热带医学正是在殖民地环境中形成的,成为殖民统治的有效工具。[注]Carol Summers,“Intimate Colonialism: The Imperial Production of Reproduction in Uganda,1907—1925”,Signs, Vol.16, No.4(1991), pp.787—807.1899年,伦敦和利物浦分别建立热带医学学院。万巴德(Patrick Manson)曾经担任伦敦热带医学学院主任,1897年成为英国殖民部医学顾问,是当时英国殖民地医学权威。

热带医学研究主要关注自然史、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形态生物学以及寄生环境。昏睡病爆发前,殖民医学主要关注热带地区的疟疾研究与防治,主要服务于白人定居者。昏睡病爆发使得热带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将非洲人健康问题视作影响非洲殖民地公共卫生的首要问题。[注]DeborahJ.Neill,Networks in Tropical Medicine:Internationalism,Colonialismand the Rise of a Medical Specialty,1890—1930,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1902年,乌干达殖民政府报告称,殖民地南部发生灾难性的昏睡病流行。殖民者认为昏睡病蔓延对于乌干达劳动力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从而影响到乌干达作为原料产地和英国商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并且危及英国在乌干达的殖民统治。昏睡病很快成为德国和英国殖民政府以及热带医学研究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万巴德等具有重要政治影响的科学家极力强调研究和防治昏睡病的紧迫性,希望以此提升科学家在英帝国的权力和影响。[注]Douglas Haynes,“Framing Tropical Disease in London:Patrick Manson,Filaria Perstans and the Uganda Sleeping Sickness Epidemic,1891—1902”,Social Science of Medicine,Vol.13,No.2(2000),pp.467—493.在各殖民地政府建立之初,各殖民地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卫生问题,包括黄热病、疟疾、天花、鼠疫、雅司病和性病,甚至包括殖民地民众心理疾病。然而,就当时整个非洲大陆而言,锥虫病受到的关注程度最高,各殖民宗主国在锥虫病方面的投入远多于其他传染性疾病。

早在1880年,科学家已经通过显微镜在哺乳动物血液中发现锥虫。1894年,戴维·布鲁斯(David Bruce)证实了锥虫是牲畜疾病的病因。在疾病尚未爆发之前,各殖民政府分别向非洲派遣调查队研究昏睡病病因。1901年至1913年,欧洲宗主国一共向非洲派遣了15支科学调查队,其中包括英国的8支。这些欧洲科学家与殖民政府合作建立研究站,进行实地研究。殖民科学家发现,根据寄生虫种类的不同,昏睡病可以分为布氏冈比亚锥虫昏睡病和罗得西亚锥虫昏睡病,是由不同种类的萃萃蝇所传播。罗得西亚锥虫是英属东非的人类昏睡病的主要感染因素。科学家逐渐明确昏睡病的基本情况。[注]Gregory C.Knight,“The Ecology of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61,No.1(1971), p.28.布氏冈比亚锥虫昏睡病患者可感染数月甚至数年,但没有患病的明显体征或症状。当出现症状时,患者常常是疾病晚期,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相比之下,罗得西亚锥虫昏睡病更为致命,发展更快,在感染后数月或数周可观察到最初的体征和症状,疾病迅速发展并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萃萃蝇控制一直是非洲社会昏睡病防治的首要手段。萃萃蝇和携带昏睡病的野生动物主要生存在稀树草原灌木丛和森林。当人们清除灌木和树木而扩大农耕和定居地区时,萃萃蝇滋生地带面积也就相应缩小。昏睡病主要分布在农民、牧民和渔民等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地区,这些非洲民众居住地靠近萃萃蝇滋生地带,或者时常需要穿越这些地带。当人们放弃耕地牧场,或者逐渐扩张到萃萃蝇滋生灌木丛时,很容易引发昏睡病流行。在这一意义上,昏睡病传播与非洲社会土地利用的边界变化密切相关,而萃萃蝇活动范围与人类流动存在密切联系。经济和政治变迁推动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萃萃蝇肆虐范围不断扩张与收缩。反过来,萃萃蝇滋生地区的消长也影响着人口流动、经济与政治变迁。[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8.

自殖民时代以来,英国殖民政府一直试图遏制萃萃蝇蔓延,并为此投入大量资源。英国殖民政府将四分之一的殖民地研究开支用于昏睡病防治,其中包括遏制萃萃蝇滋生以及针对民众的大规模防治。[注]D.J.Rogers & S.E.Randolph,“A Response to the Aim of Eradicating Tsetse from Africa”,Trends in Parasitology,Vol.18,No.12(2002), pp.534—536.1929年至1939年,非洲昏睡病防治方面的拨款占到殖民地发展法案中英属非洲殖民地拨款总额的将近一半。1940年至1960年,在殖民地发展基金中,英国拨给生物医学的四分之一用于锥虫病,这是英属非洲在疟疾防治方面投入的3倍,是黄热病、伤寒、麻风病和肺结核等合计的11倍。

相比于非洲的其他殖民宗主国,英国处于昏睡病研究和防治的前列。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英帝国本土政府为多个非洲殖民地提供公共卫生和医疗拨款,主要是通过帝国销售局(Empire Marketing Board)和殖民地发展基金(Colonial Development Fund)。这些计划将坦噶尼喀、尼日利亚、加纳和苏丹等殖民地变成长期研究的试验点,其中获得殖民地发展基金拨款最多的是坦噶尼喀。1925年至1940年,坦噶尼喀是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昏睡病(以及肺结核和疟疾)研究中心,获得英国政府的生物医学拨款的45%,其中75%用于昏睡病研究。1927年,坦噶尼喀萃萃蝇研究部成立,由博物学家和昆虫学家查尔斯·F.斯维纳顿创立。坦噶尼喀萃萃蝇研究部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英属东非昏睡病防治政策奠定基础。英国一共为萃萃蝇研究部投入286037英镑。就当时英属非洲而言,没有其他公共卫生项目获得英帝国政府如此大规模支持。[注]Helen Tilly, Africa as a Living Laborat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1, p.174.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殖民政府的传染病研究与防治能力大为增强。新的热带医学学院和新成立的殖民地卫生部门强化了殖民地国家的传染病防治能力,而英国殖民部和外交部以及新成立的国联卫生组织推动殖民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由于昏睡病蔓延,非洲殖民地在生物医学领域开始跨国合作,1907年国际昏睡病会议在伦敦召开,次年成立昏睡病研究局。1921年国联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前身)成立后,很快就把昏睡病作为它在热带非洲工作的重点。伦敦、巴黎、南非以及各殖民地召开的国际会议,为殖民宗主国在昏睡病研究方面进行协作提供了有效平台,从而为昏睡病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英属东非殖民地的昏睡病防治措施

昏睡病防治与英国殖民统治政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建立后,萃萃蝇和昏睡病肆虐问题对于殖民统治构成严峻挑战。一战前,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昏睡病防治主要集中在乌干达,昏睡病防治成为英国针对殖民地边缘地区强化控制的手段。一战后,英国殖民政府认定乌干达的昏睡病危机基本结束,将昏睡病防治重心转移至新获得的委任统治地坦噶尼喀。20世纪20年代起,萃萃蝇控制成为英国在坦噶尼喀西北部强化殖民统治的重要途径。昏睡病防治成为这两处殖民地环境和社会管理的强有力机制,界定着非洲环境,并且对非洲人口的地理流动和资源获取做出全新安排。昏睡病防治手段的变化与英国殖民统治理念的演进也存在密切关联。二战前,英国所采取的防治手段主要包括划定无人区、强迫民众撤离、清理灌木丛、消灭野生动物、诊治昏睡病患者等。二战后,随着殖民统治理念的转变,英国更积极介入非洲殖民地发展,大规模的重新安置计划成为英属东非殖民地独特的昏睡病防治手段。

1. 划定无人区

划定无人区的设想源自微生物学家戴维·布鲁斯。布鲁斯建议将非洲人与萃萃蝇隔离,然后通过消灭萃萃蝇滋生地以及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从而达到消灭萃萃蝇的目的。1906年赫斯基·贝尔就任乌干达总督后决定采取这一手段。昏睡病防治计划主要针对乌干达南部,尤其是南布干达、南布索加、锡斯岛和布武马(Buvuma)岛。1906年底,乌干达政府强迫原本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民众搬离,并且禁止非洲人随意进入。1907年,乌干达政府颁布昏睡病条例,要求所有非洲人从沿湖(包括岛屿在内)地带迁至距离维多利亚湖岸两英里的内陆地区,并且禁止在这里捕捞鱼类或者狩猎和砍柴。坎帕拉港虽对非洲人开放,但需接受医疗检查和登记。

殖民地国家划定无人区的借口是,非洲人是造成昏睡病蔓延的主要原因。当时的流行病学认为,非洲人既是昏睡病蔓延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昏睡病的传播者。1906年《恩德培镇法令》(Entebbe Township Ordinance)规定,卫生部门有权对离岸和到岸的独木舟和民众进行检查。倘若卫生官员发现独木舟上有萃萃蝇,船主和船员都受到惩处。处罚标准为100卢比或者1个月监禁,或同时判处两种惩罚。[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60.乌干达政府划定的无人区曾经历过多次变动,政府分别从1910年和1912年开始放开对于维多利亚湖区的陆地和岛屿的控制。到1920年,殖民政府卫生官员认定该地区的昏睡病蔓延已经停止,并于1924年重新开放大多数地区给民众居住。1939年,该地区再次发生昏睡病蔓延,殖民官员重新将布索加南部和某些岛屿划为无人区,一直持续到乌干达民族国家成立以后。

2. 强迫民众撤离

1906年11月,乌干达殖民政府授权维多利亚湖沿岸的布干达族和布索加族酋长将民众搬迁至内陆地区,并且限期3个月以内完成。殖民政府对民众撤离过程进行严密监管。在1907年3月最后期限之前,人们获准返回以前的家园收割粮食。1907年3月起,殖民地警察烧毁废弃房屋和庄稼,以阻止迁走的非洲人重新返回。在重新安置完成之后,一些非洲人仍然需要穿过定居点之间的萃萃蝇地区,到殖民地矿山和种植园务工。殖民政府为此划定了昏睡病定居点以及进出萃萃蝇地区的主要道路。殖民当局还设置路障和检查站来限制非洲人旅行。殖民官员还试图界定、限制并规范非洲人的经济活动,尤其是需要在野外劳作的经济活动。殖民政府认定的非洲人高危经济活动包括,采集蜂蜜和蘑菇、砍柴、炼铁、捕猎、贩运、制盐和木炭烧制等。非洲人在从事这些活动时需要穿过萃萃蝇地区,因此殖民政府要求从事这些职业的非洲人向殖民当局登记备案,接受医学检测,并且携带许可证和身份证。[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119;p.148.

3. 清理灌木丛

清理灌木丛是控制昏睡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以及人类定居地附近。根据坦噶尼喀殖民政府统计数据,到1944年,大约有1000平方英里土地重新变得适宜居住。1947年,乌干达殖民政府建立萃萃蝇控制部。乌干达北部、中部以及维多利亚湖沿岸是萃萃蝇控制中心。昏睡病防治官员不再试图建立无人区以阻止疾病蔓延,而是着眼于萃萃蝇防治,试图通过清除灌木丛以建立萃萃蝇屏障。总督约翰·霍尔(John Hall)在1946年乌干达发展计划中写道,倘若不采取大规模的萃萃蝇防治措施,“乌干达将毫无经济或者社会发展前景可言”。[注]John Hall,Uganda Development Plan for 1946,Kampala:Uganda Government Publisher,1946,p.3.清理灌木丛尤其需要大量征用非洲劳动力。英国在非洲殖民地一直面临着强制劳动的合法性问题。英国政府以非洲人的落后为强制劳动制度进行辩护,并于1930年推动各宗主国签署《强制劳动国际协定》,旨在规范私人企业招募和对待非洲劳动力,并且对自由劳动力和强制劳动力做出明确区分。[注]Frederick Cooper,Decolonization and African Society:The Labor Question in French and British Afric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27—29,43,212.殖民政府辩称,强制劳动是文明而道德的,强制劳动政策对非洲民众有利,因为萃萃蝇扩张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洲人所造成的。

4. 消灭野生动物

围绕着是否消灭野生动物,殖民统治者内部存在巨大分歧。野生动物消灭论者认为,野生动物是锥虫的藏匿处,也是萃萃蝇的携带者。而英国殖民地总督和殖民地高级官员反对通过消灭野生动物来遏制萃萃蝇滋生。1903年成立的帝国动物保护协会(Societ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Fauna of the Empire)积极反对将消灭野生动物作为萃萃蝇控制手段。[注]John M.Mackenzie, “Experts and Amateurs:Tsetse,Nagana and Sleeping Sickness in East and Central Africa”,in John M.Mackenzie,ed.,Imperialism and the Natural World,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7, p.199.在动物保护主义的影响下,坦噶尼喀殖民政府强调坦噶尼喀是有着大量野生动物的广袤地区,因此应当实行野生动物保护,而不是把消灭野生动物视作消灭萃萃蝇的手段。

乌干达情况有所不同。乌干达殖民地政府极力推动非洲小农经济发展,因此和传教团共同抵制动物保护主义的压力。它们抱怨野生动物保护地面积过大,以及野生动物对于安可莱(Ankole)和托罗(Toro)等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到20世纪40年代,乌干达政府坚定支持独立的非洲小农经济作物生产。乌干达萃萃蝇控制部招募白人和非洲人在规定的萃萃蝇屏障地区射杀特定的野生动物。萃萃蝇防治部统计数据显示,1947年至1963年,整个萃萃蝇防治计划一共将7000平方英里原本萃萃蝇滋生地区变得适宜生产和生活,其中仅通过消灭野生动物就夺回了5000平方英里。[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119;p.148.

5.诊治昏睡病患者

昏睡病控制手段还包括建立隔离营来医治昏睡病患者。1906年,乌干达的昏睡病控制机构共设立4个昏睡病隔离营。传教士和殖民官员报告称,非洲人将昏睡病患者遗弃在灌木丛中挨饿等死或者被动物杀死,这些手段并不人道,也不科学,因此应当建立隔离营。然而,由于这些隔离营实际状况较差,病人死亡率较高,因而被当时乌干达人称作“死亡集中营”。殖民官员依靠当地酋长来控制病人或者限制非洲人的活动自由,因而加剧了非洲人对于医学检查和治疗的反对态度。当时昏睡病诊治所需时间较长,且有较大的副作用。在坦噶尼喀和乌干达的昏睡病定居点,医疗人员通常是卫生部非洲雇员,一般不是当地人。殖民政府训练这些非洲人作为野生动物保护部守卫、教师和医疗诊所助手。这些非洲职员需要由当地首领提供给养,并且依靠当地人来开展工作。由于无法得到殖民政府充分支持,他们只能与当地人合作,作为殖民地国家代理人的身份来介入当地事务。昏睡病防治措施与殖民地政府最初的计划和设想有很大出入,并且超出殖民地政府的控制之外。[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73;pp.3,110—114.

6. 大规模重新安置计划

人口大规模重新安置是英属东非独特的昏睡病防治措施。20世纪30年代后,殖民统治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开始实行更为积极干预的发展策略,主要表现为1940年殖民地发展与福利法案。1940年至1942年布索加地区的昏睡病爆发成为重要诱因。1935年萃萃蝇委员会曾向英国议会提出建议称,最佳的昏睡病防治方式是将非洲土著人口重新安置到新建的村庄之中。坦噶尼喀萃萃蝇控制部根据萃萃蝇肆虐地区及扩张方向,以及被感染者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点,同时还会考虑道路状况、地形和植被等诸多因素,以确定安置点的选址。1935年至1945年间,科学家和殖民官员确定了人口密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即每处安置点至少需要1000户家庭,每个家庭需要5至15英亩土地。直至20世纪50年代之前,尽管没有发生大规模昏睡病流行,殖民国家仍然试图迁徙成千上万的民众,尤其是在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的民众。[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73;pp.3,110—114.英国殖民政府希望通过大规模重新安置计划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来改造非洲社会。昏睡病防治是理性化和标准化的现代主义国家计划的典型案例,殖民地国家试图根据“清晰性的国家地图(state maps of legibility)”来组织臣属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实现对于非洲社会的监管和控制。[注]詹姆斯·姆斯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四、昏睡病防治措施的社会影响

殖民地政府的昏睡病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减轻了昏睡病对于非洲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有助于维持殖民地社会稳定。到20世纪30年代,昏睡病数量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殖民地政府的某些昏睡病防治措施可能加剧萃萃蝇蔓延。殖民地国家试图将非洲民众聚集居住,从而将他们与萃萃蝇隔离开来,其负面效应是萃萃蝇活动范围扩大。在政府所划定的无人区,灌木丛重新占据废弃的村庄、田地、牧场和道路,使得这些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和萃萃蝇滋生地。比属刚果很快放弃集中居住政策,而英国在整个殖民时代一直推行这一政策。

1.昏睡病防治与殖民统治的强化

昏睡病防治构成殖民主义“文明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疾病使得殖民者面临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从而为强化殖民统治和科学干预提供理由。倘若殖民地列强无法防控这一疾病,西方生物医学的有效性将遭受质疑,殖民主义的合法性也将受到挑战。殖民者和技术专家认为,西方医学科技能够克服“原始”社会未能消除的疾病。殖民者为此所投入的资源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英国在东非的昏睡病控制计划,通常是殖民地国家对偏远地区最早采取的经济和社会干预手段,对这些地区社会变革影响也是最大的。通过推行人口重新安置,强制清除灌木丛,并且在昏睡病肆虐地区周围设置隔离带,英国殖民政府对于非洲人口流动、资源利用和定居模式做出限制。殖民政府声称,昏睡病防治目的是遏制疾病扩散,保护非洲人身体健康,保障非洲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昏睡病防治强化了殖民地国家对于殖民地社会管控与干预,并且重构了非洲社会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英国殖民政府试图通过消除昏睡病,从而控制经济和政治上的边远地区。1900年,英国正式确立对于乌干达的殖民统治。通过人口迁徙,殖民政府能够获得充足粮食和劳动力供应,并且征缴更多税收。一战后,乌干达的昏睡病流行逐渐减弱,英国在非洲大陆的昏睡病研究和控制转移至新获得的委任统治地坦噶尼喀。1924年,殖民官员认为三分之二的坦噶尼喀领土,尤其是远离殖民统治和经济中心的内陆地区,受到萃萃蝇的严重威胁。随着殖民统治由征服转向占领,殖民科学家及其所采用的科学手段的影响力日益明显。疾病防治和医学发展成为实现殖民统治的手段。英国的昏睡病防治完全依靠控制人与萃萃蝇的接触,但由于非洲人的不信任,很多人宁愿选择待在家中。20世纪30年代初,“拜耳205(Bayer 205)”成为医治昏睡病的主要药物,疗效非常明显,但需要在染病后8天内及时诊治。殖民医疗官员认为,单凭病人诊治无法阻遏昏睡病传染,因为病人治愈回家后可能再次被传染。殖民官员担心这些迁延不愈的病例将会导致非洲人对于西医疗效的怀疑。因此,殖民官员强调对哈族人实现重新安置,以控制昏睡病蔓延。

2.昏睡病防治与非洲社会结构变化

19世纪末是干达人针对布尼奥罗人、布索加人和布武马人的军事扩张时期,这些地区同时也是昏睡病防治重点地区。1890年之后,布干达与英国人日渐接近,英国人将布干达视作乌干达殖民地的中心,而把周边国家和民众视作乌干达殖民地的边缘。英国与干达人实现联合,以对抗邻近的布尼奥罗人、布索加人和布武马人。1900年,英国与布干达签署乌干达协定,布干达国家负责为英国殖民政府征缴税收,并且推行殖民统治。作为回报,英国政府支持干达人精英维持自身地位,并且从殖民政府获得土地和薪资。[注]D. A.Low,The Mind of Buganda: Documents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an African Kingdom,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32—36.该协定成为干达国家与英国殖民者合作的基础。英国人通过干达代理人推行昏睡病防治政策,从而巩固帝国权威。干达精英试图借昏睡病,实现对于布索加、布武马和锡斯岛等边缘地区的控制,而民众拒绝将集中居住作为疾病控制手段。针对殖民者强制实行的昏睡病防治措施,非洲人的反应还折射出当地社会内部的权力关系。例如,向外迁徙还包含着代际关系和性别关系因素在内。年轻人希望通过重新安置来摆脱原有家族酋长的控制。[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120;p.101;p.119.酋长之间也围绕着重新安置地区的土地和人口而发生争夺。一些定居点土壤肥沃,水资源和鱼类资源丰富,或者地理位置优越,例如乌兰雅(Ulanya)和比哈拉穆洛(Biharamulo),这些地区很快发展起来,当地酋长也获得财富和权力,而失败定居点的酋长,或者无法说服自己辖区民众接受重新安置的酋长,则会失去民众支持。坦噶尼喀情况类似。坦噶尼喀曾为德国殖民地,一战后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英国殖民部和殖民地政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现有的非洲政治制度来建立殖民统治,并由此推动非洲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120;p.101;p.119.

3.昏睡病防治与非洲社会反抗

由于昏睡病防治措施对于非洲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招致非洲民众反抗,这在重新安置计划方面表现尤为明显。1933年,16700户家庭被安置在基戈马(Kigoma)地区,殖民官员报告称,其中18%的民众已经迁徙到其他地区,另有16%的人口下落不明。1935年在布科巴(Bukoba),24%的家庭并未出现在预先划定的安置点。1943年,维多利亚湖省专员写道,15%的逃跑率在各安置点十分常见。[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120;p.101;p.119.非洲人频繁进出定居点,到萃萃蝇滋生地带工作或旅行。他们忽视或者躲避通行证制度,或者干脆声称通行证已经丢失。人们憎恨定居点的经济和社会限制以及严密监视,英国地区官员也承认这一计划在当地人中间并不受欢迎。新居住点的密度甚至是原先居住区的上百倍,因而很难维持灵活多样的耕作体系。被迫重新安置,再加上战时对于谷物的巨大需求,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严重饥荒。很多地区民众被迫再次迁徙。[注]Jamie Monson,Africa’s Freedom Railway,how a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 Changed Lives in Tanzani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 p.76.非洲精英和农民认为政府的昏睡病控制措施是在争夺土地和资源。例如乌干达国民大会(Uganda National Congress)反对殖民政府的昏睡病重新安置计划,声称这些意图剥夺当地人的土地分配和控制权。在坦噶尼喀,位于昏睡病防治地区的盖塔(Geita)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多次发生民众反抗,成为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简称“坦盟”)成立的重要背景。[注]Richard Waller, “Health Policy from Above”,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Vol.45, No.3(2004), p.511.

总而言之,英国殖民政府的昏睡病防治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极为复杂,而且还受到财政资源限制,推行昏睡病政策的殖民政府部门之间观点也有着较大差异,实地研究者和帝国本土专家、白人移民和环保主义者也存在较大差异。殖民统治者将西方医学视作强化统治的工具,但是其实际效果往往超出殖民者预想。[注]Helen Tilley,“African Environment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The African Research Survey,Ecological Paradigms, and British Colonial Development”,in William Beinart & JoAnne McGregor,eds.,Social History and African Environments, Oxford: James Currey, 2003, pp.111—112.包括重新安置计划在内的昏睡病防治措施加速了非洲社会关系变化,这包括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政治精英之间、政治精英及其支持者之间,以及非洲人和殖民官员之间。非洲民众并未完全接受殖民者对于非洲人流动和经济活动所施加的限制,他们并未放弃政府划定的无人区,而是不断调整活动范围。尽管殖民政府的昏睡病控制对非洲人与土地和资源的关系产生影响,但非洲社会的反应迫使殖民政府不断做出调整,从而显示出殖民政府对于非洲社会和环境的控制是有限度的。[注]Kirk Arden Hoppe, Lords of the Fly, p.5.

结 论

昏睡病是非洲各殖民宗主国普遍面临问题。乌干达和坦噶尼喀等英属非洲殖民地主要采用环境手段,以实现人与萃萃蝇的分离。另一种则是医学手段,通过针对锥虫来医治昏睡病,以避免病原体扩散到健康人群,这是比属刚果和法属赤道非洲所采用手段。尽管昏睡病防止手段方面有显著差异,但都意味着殖民地国家对于非洲社会更大程度的控制。由于昏睡病发病时机、地点和流行病学机制等因素,昏睡病控制在殖民时代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公共卫生、自然科学和环境干预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殖民时代结束时,昏睡病已经不再是英属东非殖民地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如同鼠疫情况一样,帝国主义最初推动了这一疾病的扩张,但从长期来看,殖民地国家的昏睡病防治机制以及殖民地社会经济变迁共同消除了昏睡病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滴滴涕和杀虫剂成为防治昏睡病的重要手段,殖民政府以及独立后的非洲民族国家政府每年都在萃萃蝇滋生地带大规模喷洒药剂,使得昏睡病传播范围进一步缩小。

猜你喜欢

非洲人殖民地病防治
2022年普利兹克奖:弗朗西斯·凯雷成为首个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非洲人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头顶神功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误解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