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降b小调奏鸣曲》演奏分析
2018-01-23刘菁菁
刘菁菁
(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21)
一、《降b小调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降b小调奏鸣曲》作为肖邦个人创作过程中,成熟时期的优秀钢琴作品,是他众多钢琴作品中,研究价值较为丰富的曲目之一,该作品无论是在音乐艺术的展现方面,还是在钢琴演奏的技巧方面,甚至是在自我情感的释放上,都是令人称赞的精妙之处艺。肖邦的整部《降b小调奏鸣曲》作品创作于1839年,其中,葬礼进行曲创作时间较早,创作于1837年。在此创作期间,肖邦不仅身体状态良好,精神状态上也受到了极大地抚慰,因此,此时的肖邦作品产量极高,作品质量也极好。《降b小调奏鸣曲》的创作被大家认为是肖邦毕生创作中最另类的一首作品,以至于许多熟知肖邦及其作品的友人都倍感惊奇。肖邦曾向好友提及过本作品,并有将葬礼进行曲纳入其中的意图。由此可以看出,肖邦的创作灵感源于早期所创作的葬礼进行曲,这首葬礼进行曲表达的是肖邦在他乡的爱国情怀。因此,我们在探究中也可以视这首奏鸣曲为葬礼进行曲的扩大。尽管肖邦及其作品在法国名声大噪,但是他的心还是深深扎根在沦陷中的祖国波兰。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有带有诗意、甜蜜的夜曲,也有技法娴熟的练习曲,但是《降b小调奏鸣曲》却像是绵绵阴雨中的压抑情绪,像灰暗天空吹过的冷空气,人们表情冷漠地游荡在灰色天空下,远方的丧钟久久回荡绵延深远,他们缓缓地移向墓碑,这是身为钢琴作曲家对国土沦陷的哀痛、是对民族兴亡的担忧、更是失去家园的哀嚎,让听众身临其境,倍感伤怀。
二、乐章与演奏分析
《降b小调奏鸣曲》这一作品分别由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的谐谑曲、葬礼进行曲和急板的短小乐章组成。这种由四章乐曲组成的结构与古典奏鸣曲的早期结构相似,但本奏鸣曲不同于古典奏鸣曲的乐章性质,这便是肖邦钢琴作品创作的特色。
(一)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是降b小调,2/2拍,在本作品的四个乐章中最为庞大。本章全程被不着痕迹的悲壮填充塞满,开始缓慢而带有庄重感,所以在弹奏时要留意弹奏力量的使用,小臂应含有力量的快速传至中指来弹奏第一个音,让声音尽量沉下去,用来表示战争的即将开始。在第三小节时,右手的分解和弦音要与左手同步拉伸。前四个小节以庄重的序奏形式,来提醒听众后续故事的感情色彩。
在第一主题的弹奏技巧上,要注意将左手的音型铺宽、前两个四小节运用古典演奏方式弹奏,其他部分的力度可以根据肖邦作曲中的标注来演奏。其中力度之间的对比以及踏板的使用十分关键。本首奏鸣曲的特别之处在于,演奏的初期动机是以不和谐的音程来推开的,从而可以尽全力的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奏鸣曲开端部分的几个小节,大多是以即兴创作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内容,但因自身缓慢的速度,所以会与之后愈加强烈的第一主题有所照应。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的复三部曲式的谐谑曲是降e小调,3/4拍。此谐谑曲有别于传统含义的诙谐轻松,主要以隐射出来的威严庄重为主,并且伴随着洋溢的热情。本乐章整体上与第一乐章的风格相近,肖邦巧妙的将两个相似风格的乐章串联起来,对音乐素材进行创造性的搭配。
演奏本乐章需要掌控好力度的对比,第一段便以左手的汹涌推进为开端,力度也依据踏板的增多而逐渐加强,所以要克服其他的不确定因素来更好的阐释乐曲。在快八度音程的演奏时,要保持手指的八度框架,尤其要注意和弦上方音的旋律。为了更好的体现本曲风格的轻盈以及强弱的转化,小指的掌控是否清晰是关键,要以充实有力的节奏,保证声音的饱满动听。只有对力度的变化精准拿捏,才会在根本理解作品风格的演绎和肖邦情感的表达,还应在前期主题形象和性格的分析上处理作品,深谙力度符号背后的情绪转化,在渐强的梯度和定点的饱和力度的控制上,要立足自己功底来巧妙把握。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的葬礼进行曲是降b小调,4/4拍。本乐章是整个奏鸣曲中最先创作的部分,有大部分人将整个奏鸣曲视为第三乐章的扩充。本乐章是以肖邦痛惜民族起义失败,祖国山河破碎为叙述内容的一首哀歌,此章节肖邦以音乐为依托表达自己对遇难者的追悼之情,尽管葬礼进行曲的音乐以深沉为主,但其间所传递的并不是炼狱般的悲伤灰暗,而是天堂的美好祝愿。葬礼进行曲以丧钟的敲击缓缓开始,描绘了祖国波兰的儿女正迈着缓慢平稳的步子,在风雨中顶风直上,为墓园中的死难英雄送葬。在弹奏本乐章之前,要刻意的留出时间空白。葬礼进行曲中的哀乐要在绝对安静的背景中流淌出来,以无声虚幻又似由远及近的步伐为回声。本乐章不仅是肖邦创作整套奏鸣曲的依据,而且本乐章的基调也决定了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情感色彩。
(四)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的急板是主调,2/2拍,是四个乐章中篇幅最短,特点最鲜明的,结构上与练习曲更为相似,以八度三连音为主要音型,但要明确本乐章不同于练习曲,不可用均匀的弹奏来呈现作品。双手同时弹奏的三连音,像战争过后的阴霾天空,在脚下的断壁残垣中翻滚的烟尘,阳光微弱的穿过,大地上笼罩着一片死气的灰色,苍凉的场景下音乐徐来。因此,我们在演奏此段时,要注意和声层次的不同变化,尤其要注意力度音色变化在间隔上的长短,如此才能生动的再现此番场景,左右手不停的一起弹奏八度,营造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快速连贯又层层深入的递进感来弹奏,表现压抑的情感,让听众感同身受的体会到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纵观全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在结构的安排上与古典奏鸣曲、浪漫主义奏鸣曲都不相同。肖邦将两个相似的乐章串联起来,这是音乐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以往无论是何种奏鸣类的套曲,都会注重乐章之间的比较,而肖邦对《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材料的设置方式,让大家对此套曲身份产生严重的模糊感,尽管肖邦在创作之时,受到了许多责难和质疑,但肖邦在奏鸣曲方面的大胆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他冲破传统音乐创作思想的束缚,根据自己的灵感和思路去推动设计乐曲,在宣泄悲怆之时,不忘抗争的信心与希望,他以新的形式来表达他诉诸无门的悲痛,饱含惊奇的魄力。而诗性又是肖邦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所以尽管在《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这种激进的情感作品中,我们也要保留作品中其中相关段落的诗意的表达。
三、结语
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与其他传统奏鸣曲截然不同。在本奏鸣曲中,肖邦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描写,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最具肖邦个人风格的奏鸣曲。在本奏鸣曲中他将保国英雄陨落的愤慨化为反击抗争的动力,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内心的情感变化,所展现的情感冲劲也令人惊叹。作品中洋溢的是英雄归来的气魄,其间戏剧性的矛盾也夹杂着诗性的抒情旋律。本奏鸣曲主要以悲壮的情愫为艺术表现特征,尽管第三乐章葬礼奏鸣曲才是本作品的核心,但第三排列的曲式结构中的悲伤情绪,却横跨整部音乐作品。所以,我们在弹奏本曲时,要注意把握情节之间的变化,在诗意的抒情部分演奏不必过于浮夸,主要以平静的内心来阐述自身对生命的感悟。同时将肖邦个人的性格及人生阅历作为参照,要在高强度的音乐中,将矛盾进行鲜明的对比。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主要以对祖国动荡的悲怆情感及自身漂泊人生的回想,在彰显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也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