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发声与共鸣技巧在声乐中的运用解析

2018-01-23

北方音乐 2018年19期
关键词:歌者声带吸气

赵 键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一、发声技巧

(一)呼吸方法

“歌唱是门呼吸的艺术”,掌握了歌唱时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发声也涉及到了呼吸的运用,但这都是人们下意识的行为。专业的歌者进行演唱时则需要不断调整频率,有意识地控制呼吸。掌握了呼吸技巧,就完成了90%的歌唱学习,受先天条件的影响,歌唱时的独特呼吸方式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一般训练时,会将口、鼻、胸腔等器官协调使用。对呼吸技巧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练习初阶段可从缓慢的音阶开始。吸入气体后尽量控制用较低音量发出长音,当气息在体内分布较为均匀后再逐渐加强声音强度,保证音阶准确。

看似简单的气息切换发声,实则蕴含着不少人体工学原理。将人体呼吸原理掌握后,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换气训练。为呼吸提供能量及动力支撑的是位于身体不同位置的两组肌肉群,一组负责吸气,另一组则负责呼气。吸气肌肉群一般分布在腰部附近,这也正是人们进行吸气动作时感觉腰部发紧的原因。当需要吸气发声时,不需要用力,只跟随自然动作紧闭口鼻,大口深吸即可。负责呼气的肌肉群在歌唱中的应用不大,主要是对吸气起协调配合的作用。

(二)站立姿势

人们在进行发声训练时往往只注重呼吸方法的运用,却忽略了站立姿势对发声质量产生的影响。人体发声时需要气道通顺笔直,如果歌者的站立姿势歪曲扭捏,势必会影响到气体在人体的运行,进而影响到声音的质量。不良的站立姿势在舞台上极不美观,会给观众留下消极拖沓的坏印象。长此以往也会形成用错误呼吸方式发声的坏习惯,很难改正。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自然站立,肩、头等在一条垂直线上,眼睛自然目视前方,下巴微仰,给观众一种自信向上的感觉。

二、共鸣技巧

众所周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人们主观意识想要发声时,通过声带与胸腔等位置振动即可发出声音。而当两个不同位置,发出频率相同的音叉时就产生了声音共鸣现象。本文即从口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三部分来概述发声时的共鸣技巧。

(一)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最容易被人体感知也是最容易人为控制的共鸣区间。发声时,以吸气或打哈欠的状态自然张口,舌头与喉头自然放下,吸进来的气体冲击声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许多声乐学习者在初学阶段尚未掌握口腔共鸣要点,盲目地靠声带与喉头振动发声,会造成喉头疲劳,更有甚者会对声带产生永久性的伤害。口腔共鸣的学习意在减轻歌者的声带负担,且通过口腔共鸣产生的声音浑厚长久,较为饱满。

(二)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是与口腔共鸣配合产生的,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自然下放舌根,同时抬高上牙床,让气体在由口、鼻、胸腔形成的气体通道中自由游走。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声音直接从鼻腔中发出,否则将会产生人们常说的“鼻音”。一般高音演唱家需要熟练掌握头腔共鸣的技巧,因为通过头腔共鸣产生的主要为高音音阶,发出的声音音色透明、清脆有力。

(三)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的运用与口腔共鸣、头腔共鸣相比较难掌握。胸腔共鸣的发声方法与口腔及胸腔共鸣恰好相反,要求将舌尖移动到下牙床处,更多靠气管振动发声,再将气体传输到胸腔中去,这也正是人们在发出胸腔共鸣时会感受到胸腔振动的主要原因。胸腔共鸣振动发出的是较低音阶,应用范围较窄,由于运用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往往被歌者所忽略。

三、结束语

美妙动听的歌声在给人们带来听觉盛宴的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心灵、舒缓人心的作用,声乐便是这般独特艺术魅力的所在。人们可能受到语言或地域的界限,无法随心所欲地沟通交流。但音乐无国界,任何悦耳动听的声音都能直击人心,产生心灵交流。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音乐梦想,想要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光彩,但这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底。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声乐运用时的发声与共鸣技巧,具体叙述了如何通过调节呼吸以及改正站姿来正确发声,并剖析了口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三种共鸣方式的使用方法,希望能为歌者发声训练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歌者声带吸气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歌者和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