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财务会计》琐记

2018-01-23吴敬斌

农村财务会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良师农经拜师

□ 吴敬斌

第一次与《农村财务会计》邂逅是在1995年的冬天,也是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年。谁曾想,它竟成了我二十多年来不离不弃的导师、挚友。

拜师

记得初次下村查账,看到村会计的记账凭证装订很松散且不美观,随即指出。当村会计把凭证拆开让我帮助重新装订时,看来挺简单的事,可真的做起来却不容易,好半天时间我也没能装订得更好,算是现场出了“洋相”。偶然间,《农村财务会计》上一篇《记账凭证“对角二孔装订法”》的文章帮我解决了难题,该文既有文字表述,又有操作流程,教我学会规范装订。同时,更告诉自己一个道理:要指导好别人,自己得先掌握。我暗下决心,要敬业、专业,成为农经工作的行家里手。从那以后,我便把《农村财务会计》当作无言的老师,每期必读,读必认真,并进行摘抄。虽未进行拜师的仪式,但我心中已将其视作终身的“师傅”。

圆梦

《农村财务会计》上的文章速传政策和贴近现实,既有理论指导性,更有实践操作性。我是常读常新、受益良多。工作时,自己习惯记工作笔记,并利用业余时间对一些业务问题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措施。心想:什么时候自己的这些文字也能刊登,那将是多么美的事呀。

曾经,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农村财务会计》投稿,一连数次均如“泥牛入海”。直至2002年,《出纳须记好日记账》一文被刊于《农村财务会计》当年第1期,这可是自己的处女作。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虽只是300多字的“豆腐块”,但那份喜悦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它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和思考、笔耕不辍。一直以来,读刊、投稿从未间断。由于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立足于农经工作实践,从我县、镇实际出发,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于是,《出纳报告单小帮手》《要公开更要监督》《合作社要守法》《一例跨年度账务差错的更正与启示》等业务文章陆续在《农村财务会计》上刊登。

2012年,自己有幸被评为高级农经师,兴奋之下撰写《农经“两刊”伴我成长》(刊于《农村财务会计》2012年第10期)向“恩师”报喜。评上职称离不开领导、同事的鼓励支持,也有自己努力向上的因素,更得益于长期以来《农村财务会计》和编辑老师们的指导、帮助,让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

牵挂

前两年,因工作需要,我被借调到县农业局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办完工作交接手续后,我向接任的同事反复叮嘱:每期的《农村财务会计》都要保管好、千万不能遗失。见我如此“认真”,同事开玩笑说:不放心,那就转寄你单位去好了。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自己进入了不惑之年。乡镇经管部门新考录的年轻人是一茬接一茬,虽说都是科班出身,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个“磨合期”,如何让他们尽早“上手”,我这农经“老兵”自有义务向“新人”们推荐《农村财务会计》这一良师。当有的同行问我如何才能写好业务文章并发表时,我以个人的工作、成长经历告诉他们,多做业务工作,多学习《农村财务会计》,多思考总结,多写稿投稿,假以时日,文章刊登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算是心得体会吧。

弹指一挥间,《农村财务会计》迎来60华诞,实乃可喜可贺!更可喜的是她非但丝毫无老态,反而愈显年轻、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首先,她的封面,四时美景、清新脱俗,让人赏心悦目;其次,她的内容,顾问指南的宗旨不变,涵盖面更广,并更加丰富多彩;最后,她的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电子刊形式在中国农村网上发布,大气又“潮范”、接地气,让人能适时拜读。

《农村财务会计》,是我的良师挚友,她见证我的成长成熟,伴随我放飞青春梦想、并继续在农经道路上砥砺前进!她必将愈办愈好、愈来愈精彩,永葆青春!

猜你喜欢

良师农经拜师
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一种让良医成为良师的有效探索
良师“林黛玉”——《香菱学诗》教学杂想
湍河之畔拜师记
浅析当前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经》杂志2018 征订函
《农经》形象
良师·阶梯·加油站
良师高柳
欧阳修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