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2018-01-23陈哲瑜
陈哲瑜
(浙江省诸暨市文化馆,浙江 诸暨 311800)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就目前而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调查分析,发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有待优化,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任何建设都需要大力的投入,基层文化同样如此,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对基层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并且加大投入,使其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需求。现如今,虽然文化娱乐中心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是在广阔的农村地区,这些文化设施却没有建设,农村基层群众基本都是靠打牌以及饮酒作为生活的乐趣,而这主要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到位所引起的,究其根本原因,便是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完全难以满足建设的需求,导致文化设施满足不了基本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团队建设不足
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又一个阻碍因素,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团队的力量还显得薄弱,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是建设人员数量不足,没有及时吸取人员进行填充。其二是团队成员质量方面,也就是说当前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团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加强,还无法达到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所细分出来的各项子工作需要建设人员担任,而建设团队力量的不足,致使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形式
基层群众对文化建设的第一反应就是过分流于表面形式,虽然随着基层群众对文化认知的加强,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相关职权部门以及组织只是将文化建设作为艺术的修饰物,不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方面去看,都没有寻求基层群众的意见,而最终的结果便是达到要求,所发挥出的效果有限。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国家的底蕴,是国家的灵魂,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他的独特特色文化。基层群众文化作为国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以及发展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形成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众多组成中的一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其难以满足社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区域,其基层群众文化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而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设。基层群众文化作为搭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它的建设就显的尤为重要,关乎着体系构造的稳定性。
(二)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不断的崛起,在此种情况的影响下,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与社会没有很好的融合,致使国民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偏颇,不良习性的提升,其结果便是国民文化素养的降低。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该加强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帮助基层群众修正他们的价值观取向,削弱甚至杜绝不良风气的崛起的苗头,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
(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而言,社会是否和谐主要与基层群众直接相关,因此,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引起不和谐因素发生的几率。并且,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基层文化的影响,基层群众会自觉的吸收文化的精髓,从而在潜意识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各种不良因素也就自然而然的破灭。
三、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创新策略
舞蹈作为基层群众文化众多类别中的一种,承载着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其具有自娱以及群众和非职业等特性。基层群众舞蹈文化与人们生活有着难以割舍的关联,由于它们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应该重视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创新,充分发挥出舞蹈文化的作用,促进基层群众创作综合能力的提升,普及基层群众对舞蹈文化的认知,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组织以及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创新,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使其满足现代人对其的需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创作意识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宣传工作,有利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而以创作为指导核心的基层群众舞蹈文化,创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创作意识,所创作的文化舞蹈才能符合现代化创新要求。基于群众舞蹈的各种特性要求,在舞蹈创作创新过程中,要对此加大宣传,强化基层群众对舞蹈文化的创作创新意识。并且在培养基层群众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着重于培养他们的市场以及时代意识,促使舞蹈文化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发展,由于文化具有保守以及传承两种特性,因此,基层群众应该大胆创新,创作出符合当前时代的舞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舞蹈文化也应该进行调整,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衔接,积极开展创新工作,运用不同的方式,从多个方面去引导基层群众参与到舞蹈文化创作过程中来。
(二)培养专业人员,打造创作团队
基层群众的生活可以通过舞蹈文化灵活的体现出来,而为了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质量,那么,打造专业的舞蹈创作团队就非常有必要。编舞团队除了要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外,还必须拥有强烈的创作意识以及编舞能力,尤其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寻找创作的灵感。舞蹈创作者独特的创作模式以及思考方式,能够对舞蹈进行全方位的挖掘,使当地各艺术元素融入到舞蹈中来,在舞蹈中显现,以此所创作的舞蹈更容易与基层群众产生共鸣,更符合舞蹈创新理念。
(三)重视表现手法,贴近群众生活
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素材的选取应当慎重考虑,所选素材应当符合健康、带有正能量,能够将基层群众对生活的热情在舞蹈文化作品中显现出来。其创作原则也应该遵循大部分基层群众的意愿,能够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的热情,真实的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为所创作的舞蹈搭配合适的音乐,对于舞蹈的结构设置也应该简单明了,以保证基层群众能够体会到舞蹈的内在。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地域,比如凉山等地,其基层群众中少数民族居多,舞蹈较为鲜明,元素比较传统,因此,在创作的时候要广泛征询基层群众的意见,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所创作的舞蹈作品符合当地的特色。这样所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不仅拥有完整以及统一性,还具备了传统以及现代的艺术美感,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人文面貌,促使传统舞蹈得以延续,不断传承下去。
(四)创新组织方式,培养骨干人员
想要增强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力量,那么培养舞蹈骨干人员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组织舞蹈表演、创办舞蹈培训班等都能够加强对骨干人员的培养,还应该鼓励企业以及单位多组织相应的文化艺术竞赛,利用各种资源来创造舞蹈表演机会,来扩展舞蹈范围。相应的,要加强舞蹈创作骨干力量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创作骨干,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落实好骨干培养工作,让舞蹈创作者有足够的动力,为舞蹈爱好者提供应有的创作平台,让他们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还应该为创作者提供与其他地域创作者以及舞蹈艺术专家等领域人士交流的机会,让其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对当前的时代趋势信息能够及时的了解。与此同时,对于舞蹈文化,还需要及时的进行推广并普及,可以以开展讲座的形式,像基层群众普及舞蹈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舞蹈文化意识,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以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辨别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文化作为基层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对其创作进行创新,便于正确引导基层群众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基层群众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国家以及民间相关部门以及组织应该依据新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完善,通过融入各种新型创作元素,促使创作出的舞蹈作品更贴近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色,符合现代群众对舞蹈的审美观点,大力提倡基础群众积极参与舞蹈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1]余胜群.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文艺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