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山西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
——以舞剧《一把酸枣》为例

2018-01-23卫晨靖

黄河之声 2018年6期
关键词:花鼓酸枣秧歌

卫晨靖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一、山西民间舞蹈文化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古称“三晋”。位于我国华北西部,居黄河中游,在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山西舞蹈文化。”山西的传统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三晋舞蹈的艺术之根。不同的地域文化塑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受三晋文化传统历史的影响,其形态、表现形式、内在情感都烙上了地方的印记。主要形成了以小花戏为代表的晋中舞蹈文化,踢鼓子秧歌为代表的晋北舞蹈文化,和以花鼓为代表的晋南舞蹈文化。

小花戏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一种歌舞小戏,以“左权”最为有名。依据人民的生活劳作特点,生活趣事,情感交流为基本,通过歌舞相结合的形式,贴切的,形象生动的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其特点即为“小”,演员年龄小,演出场地规模小,节目时间短小,时间基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花”,动作花,步伐花,扇法花俏。有四十多种基本扇花和二十多种基本舞步。灵活多变的身姿配合运用自如的道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感;“戏”有人物有情节的的戏剧形式。不仅有完整的剧情,还有风趣幽默的台词。花、走、跳、拧是其主要特征。其动律特点为,“踮颤靠膝脚,扭摆靠腰胯,花哨靠彩扇,颤踮拧扭带飘摇”;“颤颠跳,扭摆甩,双手蝴蝶扇。”

晋北的踢鼓子是山西秧歌里著名的一种,主要流传于山西以朔州为代表的晋北地区,因舞者手腕系小鼓以脚踢之而得名。是一种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正是由于其处于黄河中段,且地处塞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古代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当时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和战乱的影响,使得踢鼓子这一民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吸收了蒙族等北方地区刚毅,豪放的特点,以及一些武术元素。因此,踢鼓子秧歌在作为山西歌舞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把握了山西秧歌的总体特征的同时,又保留了自身别具一格的特点。

晋南地区的花鼓是源于社火文化的一种民间艺术。始于唐朝,盛行于明朝。历史悠久,现主要流传于以翼城等晋南地区。其中翼城花鼓又称为“闹花鼓”,这是一种以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有时还会融入一些杂技的元素来增强观赏性。迄今为止,山西花鼓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现已完全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民间祭祀活动中,以及重大的节日中,都少不了这一“重头戏”。不仅为人民生活增光添彩,还很好的传承了民间文化艺术,传播了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花鼓还具有丰富的舞姿。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在舞蹈中用到一个、甚至多个鼓来当作道具。艺人们经常把鼓绑在胸前,腰间,大腿等部位,通过使用手中的鼓槌有节奏的敲击鼓面,发出或重,或轻,或亮或闷的声音。使音乐节奏丰富多变,增强气势,还起到带动观众情绪的作用,激发人们的参与欲。动作上则有上身“花”,下身稳的特点。下半身多以半蹲状,弓箭步等形式出现,动作简单,节奏清晰,简易,突出稳,沉的特点,显示出一种粗旷,豪放的气势。当表演人数多时,还会结合杂技的技艺,通过凳子等道具相垒,堆砌起“高台”,艺人们在高台上进行表演,也如履平地,整体上则更显现出一种辉煌蓬勃的气势,看过的人都赞叹不已,印象深刻。

二、《一把酸枣》中的山西民间舞蹈

舞剧《一把酸枣》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三晋大地,是一个有着晋商文化背景的哀婉、凄美爱情的故事。以山西特产“酸枣”为作为引子,展开叙述。酸枣不光是女主人公的名字,还是她和小伙计的定情信物。“这部舞剧对题材的选择充分把握了地域文化的特征,并全部浸润在山西晋商文化的历史底蕴之中,将时代景观、文化氛围、历史面貌通过封建社会里普通的一对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折射成积极进取,勤奋开拓的晋商精神。同时,作为山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

全剧共有五幕,在舞剧一开始,一堵大墙,一个荷包,一把酸枣,以及人物的服饰,将山西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幕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殷家大院内,为殷家少爷庆生的热闹场面;其中《青碗舞》活泼欢快,《团扇舞》婀娜多姿;《伞头秧歌》激情如火;第二幕主要为我们展现的是小伙子勤奋刻苦的学习;三幕主要讲述小伙子学成归来的欢愉,与酸枣在一起的美好,对未来的憧憬。但第三幕也道出了管家投毒,为后面的悲剧做铺垫;第四幕中,殷家内,酸枣与傻少爷的婚礼,《红灯贺喜舞》《盘鼓舞》震慑人心。但盖头揭开,被捆住的酸枣,被封住的嘴巴以及脸上的哀怨,都为我们展示了悲剧的气息,殷氏撒手人寰,酸枣得知投毒的事情,一系列的打击,让一个心存美好,等待爱人的少女疯了;第五幕,《驼队舞》雄浑壮观,气势宏大。小伙子归来在期盼与憧憬中与酸枣相遇,得知心爱的人疯了,为了换回往日记忆,小伙子吃下有毒的酸枣,西口古道,残阳如血,一对恋人用生命书写了千古绝唱。

《一把酸枣》中舞台场景、服饰、道具、背景音乐既显示了山西地区的风格特色,又有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在舞蹈中,主要采取独双群的舞蹈形式。小伙计的独舞彰显男子的力量,双人舞表现两人之间的深情,不舍与对未来的憧憬。群舞的段落,融合山西舞蹈元素,姑娘们含蓄微笑,内心羞涩,欢快都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手执道具,舞蹈队形流畅通顺无不体现了山西民间舞蹈“扭的律动”、“线的流动”“情的神韵”和“道具的妙用”等风格特色。第二幕的男子群舞《伞头秧歌》,源于山西吕梁地区。因“伞头”在秧歌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而得名:伞头秧歌。相传由古代祭祀活动演变而来。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的形式。剧中《伞头秧歌》部分由男性来演,有“过街”“走场子”等主要形式。舞剧中的扭动,夸张的表演、步伐,热情,壮观,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三晋文化的精神气质与风貌。

三、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尧舜制乐作舞,敦化民风,在山西也曾盛行过。《威风锣鼓》民俗活动中,歌颂尧舜的禅让,可以看出,山西舞蹈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奴隶社会时期,山西舞蹈主要与祭祀祖先,神灵崇拜结合。到了西周时期,三晋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光辉灿烂一页。汉代山西民间舞蹈,武术,杂技等人体动作形式融合为一体;唐代是整个舞蹈发展的高峰,也是山西民间舞蹈发展的高峰,宋代山西舞蹈已经极具规模;到了明清,因为山西的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富裕,在全国舞蹈衰弱的情况下,唯有山西独强。新秧歌运动后,是山西民间舞蹈的新生,民间舞蹈与抗战结合,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之后,山西民间与时代紧密结合。也渐渐从民间广场走向舞台。一直到今天,山西民间舞蹈仍在不断发展。

目前山西民间舞蹈逐渐从广场走进课堂,走向舞台。如《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水》《黄河水长流》等作为具有山西风土人情的元素搬上舞台。晋中的《小花戏》的发展较为广泛,过去的群众性自发活动到如今进入课堂,编为教材。在最新的十一届荷花奖舞蹈比赛中,以小花戏为动作元素的《剪鱼儿花》还作为参赛剧目,走上舞台,这些都表明山西民间舞在不断发展。晋北的踢鼓子是山西省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受到群众的喜爱。如今,有《晋北踢鼓子秧歌.拔泥步组合》等,这些表演组合都是从各地提取的原生态动作。它们不仅作为舞蹈动作进入课堂,展示着山西民间舞蹈基本的形态,也展示山西非遗民间舞蹈的在不断发展与传承。晋南的花鼓在2011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政府与人民的大力保护。在万荣,传承人王企人老师将花鼓带入小学,成为小学音乐的必修课,为的是不让民间艺术失传。

发展的同时又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老艺人的去世,舞蹈将面临无法继续传承的风险;今天信息化,利益化的社会,电子传媒等替代了传统的节日文化,元宵节的活动也如同走过场。舞剧《一把酸枣》体现了山西风格与元素,但是像《伞头秧歌》这样的民间舞蹈,只有出现在元宵节等喜庆节日中,并没有真正的走进课堂。与汉族秧歌同样的东北秧歌、胶州秧歌等已经作为教材,在广大院校推广,山西的民间舞蹈,除了本地的一些院校:如山西大学,太原师范等院校在学习,复排以外,并没有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先对非遗民间舞蹈资源进行挖掘,与整理。比如:对老艺人的拜访,让非遗从民间走入课堂;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多的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己去实践去实地考察;在上课的过程中,知道其动作的“源头”;其次,对山西非遗民间舞蹈进行传承与宣传,不仅是让非遗民间舞蹈走进大学舞蹈专业的课堂,还可以让中小学的学生也进行学习,大力宣传与保护;最后就是在舞剧的创作方面,将民族艺术注入更多的创新,让非遗舞蹈从民间走向舞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山西的民间舞蹈,是山西省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今,我们需要提高对山西非遗民间舞蹈的保护程度,在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普及山西非遗民间舞蹈;在专业的院校中,大力发扬山西非遗民间舞蹈。让山西的民间舞蹈能够真正的走出去,让我们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蓝花花.舞坛一把酸枣,满台三晋风情[J].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报,2005.

[2]赵丽.山西民间舞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建议[J].黄河之声,2016,06.

[3]《中华舞蹈志》编委会.中华舞蹈志(山西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

[4]赵洁.从一把酸枣中看山西地域文化在舞剧创作中的体现[J].北京舞蹈学院院报,2016,03.

[5]张立华.论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以山西晋城为例[J].黄河之声,2015,23.

[6]纪广.山西民间舞蹈在“非遗”保护中的发展考略[J].山西财经大学报,2012,S5.

[7]赵林春.山西民间舞[J].山西文联出版社.

猜你喜欢

花鼓酸枣秧歌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酸枣刺》教学案例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昌黎地秧歌
酸枣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