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浒古村“敦五堂”楹联作者及其行谊考
2018-01-23穆昭阳
穆昭阳
当下,保护村落文化传统、守住乡土记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江西省拥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86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89个。2012年以来,为传承历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牵头,江西省分批次开展对传统文化村落进行村史馆的建设工作。这对弘扬本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有着积极影响。村史馆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5月10日,毛泽东就中共东北局与河南省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告中,提出“村史、家史、社史、厂史”的四史建设,用以教育青年群众。今日的村史馆,作为新的乡土文化景观,不仅记述了当地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的演变,还承载了村落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成为乡村建设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湖江明珠夏浒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湖江乡的夏浒古村,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村史馆建设项目。地处赣江上游的夏浒,位于十八滩河段西岸,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地形周边高中间低,形似锅,故名“下釜”。据“清宣统元年赣县舆图”记载:“清宣统元年,下釜隶章水乡,时有下釜圩。”后来将“釜”改为“浒”,浒即取“赣江水边”之意。清同治《赣县志》载:赣郡城外设“墟”二十:下湖。“下浒”名沿用至抗战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当时乡绅创办赣南第一所私立中学,请时任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兼赣县县长的蒋经国先生题写校名,将其改名为与“下浒”谐音的夏府,取自中学校歌歌词“美哉夏府,华夏天府”,村名也就改为“夏府”。后来为避免游人误解为“夏”姓府第,于2010年改成今用名“夏浒”。夏浒村后列入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又成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早在南北朝时期,夏浒已有人在此居住。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肖观德从吉安泰和迁至此处建村,后又有刘、欧阳、李、谢、戚等姓陆续迁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凭借独有的水路交通优势,元明之际,夏浒各姓都建了自家的码头,泊舟或停放货物,夏浒村也因此而繁盛。明代中期发展成为有两万多人口的繁华之地,19世纪末因京广铁路通车、赣江水道不再便利而逐渐衰落。1938年,国民政府在夏浒分别建立“江西省保安处军械修造所”(即谢氏房祠“报本堂”),工厂产品供应抗日前线,后于1945年日军战败撤退时被炸毁。同时在夏浒李家祠堂建立了“江西省保安处纺织被服厂”,为抗战做出了贡献。20世纪90年代初,因万安电站建成蓄水,夏浒古村整体移民,繁华的夏浒老街不复存在,建造精美的十八花厅和部分祠堂被拆除,对夏浒的历史原貌也造成了一定损毁。如今,在这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仅剩三座完整的古祠堂可供凭吊。这些遗迹成为夏浒历史最直观的见证,也成为通往那段辉煌历史为数不多的桥梁之一。目前夏浒有22个村民小组,总农户604户,总人口2612人。夏浒有着深厚的文脉资源,名人墨宝、楹联文化、宗祠遗迹、特色建筑,都给夏浒增色不少。其中谢氏宗祠“敦五堂”内,有我们要追溯和考辨的一幅楹联。
二、蔡元培为谢氏宗祠“敦五堂”题联之说
现存的敦五堂,始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于清宣统乙酉年重修(1909)。占地1000多平米,气势宏伟。主体风格属徽派民居,青砖墙体,牌坊门面。虽然建筑规模较小,但装饰丰富,内部结构不拘一格,有二殿一天井。“敦五”的意思,是敦劝五常。“敦”即厚道、笃厚之意,也有督促的意思。“五”,主要是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以忠、孝、悌、忍、善等德性为依归。祠堂为三开间,正门正对象山,两侧抱鼓石为石狮子,隐喻九狮拜象或九士拜相之意。祠内前厅上方的如意斗拱分作五层,不用钉子,全为木工榫合。斗拱做工精美,空隙间还有代表吉祥如意的各种图案。斗拱下方的四根倒悬木柱,端头各有全镂空雕花圆球甚是精巧,别有特色。
谢氏三支族人分三堂:东山堂、陈留堂、宝菽堂。夏浒谢家为“东山堂”后裔,是自中原谢水迁南京后,在宋嘉泰年间由南京乌衣巷迁到夏浒的客家人。谢氏祖先有理学家谢晋,出过宰相谢安,于是祠堂石门牌坊上方刻有“理学名臣”四字。字的上方两只麒麟献瑞,牌坊式门头东西两角沟檐水出口处的两只大红鲤鱼雕塑得栩栩如生。敦五堂前厅的藻井为八角形,绘有青龙图案。祠堂内石柱子上都刻有楹联,凸显了谢家浓郁的文化气息。而正厅红色石柱上镌刻了最为引入注目的一幅对联:
先人有燕翼贻谋,无论为文德为武功,承绍允推贤子弟;
地势得象山灵秀,从此产英雄产豪杰,勋名彪炳泰东西。
楹联落款为“悔奄蔡世信敬撰,宣统己酉元年孟冬月立。”在村史馆调研的过程中,村里老支书给我们介绍,蔡世信便是蔡元培,悔庵是他的别号。而在1991年编纂的
三、意外的发现,蔡世信另有其人
笔者带着这个疑惑,一直寻找蔡世信到底是谁。在调查中,我们也访谈到了一位谢家的退休教师后人,他也亲口告诉我们,蔡世信并非蔡元培,但也不了解此人的具体信息。通过网络检索,也有一些文章对这一对联做了介绍,但其中一篇发布在“谢氏宗亲网”的《为谢氏敦五堂撰联的蔡世信》,作者谢燕颉详细地列出蔡世信的个人生平。蔡世信(1848—?),字悔庵,号青水山人,赣州府赣县(今赣州市章贡区)人,中医世家,曾为慈禧御医,赣州城区最后一个进士、学者、诗人、书法家。有没做过御医并无考证,但对他的诗人、书法家、进士的身份肯定,可以知道他在清末是赣州城内一位比较重要的文化名人。而阅读姜传松博士论文《清代江西乡试研究》,在附录里找到了蔡世信的信息,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中举。光绪二十四年(1898),参加戊戌科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二名。同年授文林郎,分发广东即补县正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歙县知县。荣宝斋《光绪戊申春《赣县志》中,也将此幅对联的作者写做蔡元培。还认为是夏浒谢氏族人“国立京师大学教授谢成珪”请蔡元培在谢氏祠堂重建时所题,而且在很多宣传报道中一再出现。当地的百姓也都这么认为,著名的民国大学者蔡元培先生为他们题写对联。这就让人不免怀疑,蔡元培为什么会给地处偏远的一个村落中祠堂重修题词呢?是历史记载的遗漏,还是故意有人为之呢?笔者经多方查找,也未发现关于国立京师大学谢成珪的片言记载。即使有此人,但是否与蔡元培有交集,更加让人不解。夏两季爵秩全览》和清内阁《宣统职官录》中,也有相关记载。《歙县志》中提到他的任职时间是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这期间,他在歙县有所政绩,重视教育、扶持新学、禁烟禁赌,发展商业和茶叶生产。
那么,蔡元培自然就和蔡世信是不同的两人。蔡元培是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位列二甲三十四名。1907年蔡元培前往德国,开始留学生涯,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才回到国内,1916年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那么,前文所言谢氏宗祠敦五堂1909年重修落成之时,蔡先生还在德国居住,自然这幅对联是蔡世信所题。蔡世信精于书法,赣县宝华寺大觉殿长联也为他所撰:
大弘佛法三菩提,住尘八秩春秋,宝华寺中金光普照;
觉度众生千世界,历运六朝日月,龚公山上殿宇重新。
清朝灭亡后,蔡世信以行医为生。也曾受到江西督军方本仁、观察使薛梦梅的关照。并号“青水山人”,著《谷园集》四卷,后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南昌慈灿轩出版铅印本。内容多为其在安徽任职时候的诗文、随笔,均以记事为主。卷一分别为文72篇,如河图洛书解、论天地人之类,卷二为《臆说随笔》,卷三《论语管见》,卷四为《诗四百另八首》。《谷园集》序中有“光绪戊戌成进士,官笺投歙县署,旌德卓异□明。……岁辛亥清廷鼎革,解组归田。遂绝意仕进,隐于医以自给。其志操之坚贞,固别有在也。民国十八年,避地虔州,适路硬塞不得归。”的记载,这里提到了旌德,那么,蔡世信还与旌德有交集吗?笔者翻阅1992年黄山书社出版的《旌德县志》,果然找到了相关记录,显示蔡世信在宣统二年(1910)年曾任旌德代理知县,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灭亡后,才辞官卸任。
至此,蔡世信这一人物的形象和履历愈发清晰。巧合的是,笔者在2016年做赣州经开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时,在第一个调查点赣州蟠龙镇杨边村有了重要发现,直接为蔡世信其人提供了更为真切的历史记录。杨边村以蔡姓为主,在翻阅《蔡氏族谱》时,被访者提到了族中历史名人,并翻到那一页。蔡世信的详细介绍跃然纸上,苦苦寻找的蔡世信的线索终于出现。据2000年的《蔡氏联修族谱》中的记载,显示为营前(上犹县地名)起渭公世系长房,堂号济阳堂。蔡世信还在宣统三年(1911)作为十九世孙为四修族谱做了序。族谱载蔡世信:
字以成,号玉孚,郡廪生,光绪乙酉科举人戊戌科进士,诰授奉直大夫同知衔。赣州府阳明书院南康县蓉城书院山长,安徽歙县、旌德县知县。气量深沉,学问淳博,著有谷园年谱、诗文集,臆说抗议、四书管见,训蒙白话、诗抄家训、医方集要,卫生集要传、青主男女科浅评医案等书。生于道光乙酉年八月二十三日巳时,殁于民国丁丑年十二月十八日子时,享年九十一岁。葬本境珠子岌,祥云捧月形,首北趾南,内藏自撰墓志。元配康邑黄龙曹嘉祺女,例赠恭人。
蔡世信生平在族谱中的记载,直接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据,纠正了夏浒谢氏祠堂由蔡元培题联的说法。但族谱记载也难免有误,按照公元纪年换算,道光乙酉年为1825年,民国丁丑年为1937年,蔡世信的年龄算起来有112岁。依照前文所载判断,蔡世信在1848年出生,卒于1937年的说法较为合理,实际年龄为89岁。在蔡氏祠堂里,我们看到了蔡世信的画像,其介绍还添加了“一生襟怀磊落、为政清廉、扶贫济困,是位深受代代世人敬拜的好清官”的语句。另还有一篇“缅怀光绪进士世信公诞辰164周年”的文字内容,由蔡声葟供稿、蔡声通撰文。并提及蔡世信还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名誉校长,但在文字内容中也多有纰漏,如将蔡世信的年龄写成100岁,捐助大洋重修蔡氏宗祠的时间缺失等。但总的来说,将蔡世信的基本情况较为完整地反映记录下来。
四、身在徽州的蔡世信
那么作为一任地方官,又是在知名的徽州府下辖的歙县、旌德两个县城任知县,蔡世信在这段时间里又有什么功绩呢?根据历史记载和学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重视教育、禁烟禁赌、发展商业和茶叶生产等方面。其中重视教育体现在扶持新学的事情上,即与今日位于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歙县呈坎(古名龙溪,又名潨川)景区中的潨川小学堂有关。
(一)重视教育
潨川一地重视教育,在清末废除科举、兴办新学的潮流下,当时留日回乡的罗会坦、罗运松等倡导,由罗会坦之父罗凌轩于1905年创办潨川小学堂。学堂开设新学,男女同校,采用商务印书馆印制的统一小学教材,如国文、算术、历史、自然、地理、图画等科目,成为安徽省推行新学的先行者之一。但遭到村里守旧派的反对,1906年3月发生毁学事件,一班人聚集起来打砸学堂、破坏学堂物品,遭受了很大冲击。时任知县的蔡世信,给予学堂有力的支持,采取措施平息事态,迫使幕后主使者自愿认错,赔偿损失。事后重修校舍,恢复学堂原貌。蔡世信亲临开学复课典礼,亲自题写“私立潨川小学堂”校名匾,并题书“学堂重地 闲人莫入”的字样。《申报》1906年9月1日和10月1日,分别发文《补记潨川毁学情形》《皖抚批徽郡闹学案》记述此事。陶行知先生也曾赞扬潨川小学是徽州办学的楷模,歙县解放后,改为公办小学,改名呈坎完全小学。
蔡世信重视教育,扶持新学,在筹集、管理教育经费方面,也用力颇多。光绪三十二年(1906)劝学所成立,为普及国民教育,增开花捐。在徽州知府刘汝骥《陶甓公牍》卷五中有载,歙县蔡令世信禀批:
“据禀:此项花捐,拟以六成拨劝学所,以四成拨入南乡学堂。妥协之至,事关公益,地方官不能不统筹全局,如此委曲求全,当亦为明白晓事人所共谅。萧政彪如再固执不遵,则是有意抗违,当摈之学界之外。至近日财政困难,罗掘四出,不肖士绅往往藉办学题目,以自私自利又何怪纳捐者之啧有烦言乎?学堂无论官立、民立,地方官皆有监督考察之责任,非实力撙节不可仰,即传谕凛遵速行,妥议定案,并谕劝学所一体查照,毋违此缴。”
而1908年6月16日《申报》文章《兴学不准抽收渔捐》,也让我们对当时的教育办学经费事项有了更多地认识。
针对歙县教育会劝学所经费不裕,地方士绅拟抽收渔梁上水杂货捐以资挹注,遂联名禀请歙县县令蔡世信转呈安徽巡抚冯煦,结果被驳回,“所请抽收渔梁杂货捐之应毋庸议”。理由是歙县此前已经因兴学抽收箔捐,认为既有此项捐款,尽可酌拨教育会、劝学所之用,余款可再拨入学堂。
(二)发展商业
刘汝骥在《陶甓公牍》卷三《批判·户科》中,在给蔡世信的公文中记载:“徽州商业,以茶为大宗。闻近岁茶行亏折,每至数十万元之鉅,大半为日本、印度茶所夺。”加上咸丰同治兵燹浩劫,徽州生计艰难,商贾不如以前,蔡世信按照刘汝骥的公文指示,以茶为重心,大力发展徽州商业。
(三)劝诫禁烟
光绪末年,刘汝骥奉朝廷旨意,严令禁烟,要求“阖属士绅人等一体查照劝劝禁,其以烟馆为生涯者速速改图他业。”歙县知县蔡世信设立戒烟局,制定了“减价售药、限期戒烟”的政策,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令戒烟。
在蔡世信做知县的短暂几年内,也有所功绩,相关的记载在刘汝骥《陶甓公牍》中更为详细。综合历史记载与田野调查、宗族族谱多方的文献材料,大致还原了蔡世信其人其事,也从多个角度和文献证明他与蔡元培是并无关联的两个人。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夏浒村人心中,却存着这个“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九江学院编.江西历代进士总名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 郑翔主编.江西历代进士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 姜传松.清代江西乡试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 江西省赣县志编纂委员会.赣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5] 旌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旌德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2.
[6] 魏志龙 张雪琼.村史馆建设在江西:理念、实践与反思[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4).
[7] 兴学不准抽收渔捐[N].申报,1908-6-16.
[8] 江西赣州杨边村.蔡氏联修族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