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好家园建设者
——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
2018-01-23
本社记者 蒋 钊
以茶兴业,带领茶农走上致富路
“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既发展了现代农业,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变成农民致富的‘金山银山’。”俞学文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团开放日上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十几年来,他所创办的更香有机茶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和武义更香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10万山区农民致富。
1995年,俞学文揣着2000元和未婚妻一起到北京闯荡,从推销茶叶罐到自己加工茉莉花茶,3年时间,他从一个茶叶“门外汉”变成“更香”茶叶品牌的创办者。就这样,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感觉和一股闯劲,俞学文在北京立住了脚,在马连道有了第一家店铺。
1998年,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一次培训班让俞学文受到了很大启发,有机茶倡导的生产方式是拒绝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对种植环节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俞学文意识到,要想占领更大的市场,茶叶品质至关重要,这就必须从原料种植着手。他决定回到家乡浙江武义县,建立更香公司的有机茶种植基地。更香茶叶公司为种植基地提供订单、建设资金和种植标准,武义基地提供优质、稳定的原材料,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加入到更香茶叶基地的管理、种植、采摘和加工生产中。
为了更好地组织当地农户生产,俞学文于2004年成立了更香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摸索出了一条“农户+合作社+基地+公司+市场”的绿色产业链。俞学文借助“更香”品牌,让原料种植和生产加工两个环节紧密结合,合作社专注打造种植基地,加工公司着力塑造茶叶品牌。如今,更香茶叶已开发出有机绿茶、有机花茶、有机铁观音等多种产品,有机茶、无公害茶面积6万余亩,其中有机茶占武义县全县有机茶园总面积的80%。
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浙江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通过“五水共治”、雾霾治理,山更青了,水变绿了,茶农也真正得到了实惠。“更香”茶叶的武义茶园获评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如今,位于武义县白姆乡的生产加工园区占地1000多亩,建有15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拥有各类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二十多条,跨越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花茶等茶类的加工,年加工能力2000多吨。更香有机茶研究院、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研发基地相继成立,为更香茶叶注入更强的研发能力,攻克了茶叶种植、病虫害无害化防治、茶叶清洁化加工、新品种开发等课题,累计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及12项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荣获 “中国茶行业年度百强”“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连锁经营首批试点企业”“浙江省示范茶厂”等诸多荣誉;产品获得50多项国内外奖项。
“我们武义的茶园上央视新闻联播啦!”今年央视新闻联播“春天的中国”出现武义俞源乡九龙山茶园镜头。万亩茶园,一山春色,镜头中成片成片的武义茶园把群山覆盖,望不到边际,茶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真正铺就了当地茶农的致富路。
反哺乡亲,身体力行探路乡村振兴
年岁渐长,少小离家的俞学文越来越生发出一种浓重的乡愁情绪,而呼吁“浙商”回乡的政策也让他坚定了回到家乡青坑村作一番贡献的决心。200多万债务、2000元的村集体年收入和一堆“烂尾”工程是他2012年回乡任青坑村委会主任时所面对的现实。“当时村集体的唯一收入就是一块老茶山,一年2000元的承包款,我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改变家乡面貌。”
俞学文给自己定了一条“先村务后企业”的规定,他觉得既然下决心回村里做事,就要拿出更多精力干出成效。他首先帮助村里还清债务,又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建议通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就这样,村“两委”决定发展1000多亩油茶、茶叶、毛竹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同时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项目资金。
如今,青坑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口竖起了欢迎各方来客的高大牌坊,26株枫香树组成古树群倒影在山涧绿水之中,独具江南园林特色的亭台点缀在碧波荡漾的水塘里,一栋栋红墙黑瓦的新房子掩映在青山中。这番自然与山水相结合的美丽景观,不仅重塑了乡亲们的美丽家园,也为村里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走访村镇县市,听取农民的心声就成了俞学文每年的重要工作之一,走访中还时常给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对一些重病的困难户,还送去慰问金。作为农民代表,他的建议始终围绕“三农”,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合作社发展、农村“三资”、农民工待遇、留守儿童、城乡差别、乡村振兴等问题,他先后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建议:《关于要求制定〈农业投入法〉的议案》《关于加强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保护未成年人安全成长的建议》《关于加快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议案》……一条条建议都反映出俞学文对“三农”的情怀与思考,他觉得“当代表必须多反映基层的现实困难,这样心里才能踏实”。
优化环境吸引人才返乡是俞学文多年建言的问题。“要吸引更多懂技术、懂经营的年轻人回流乡村创业创新。对大学生‘村官’要在薪酬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上给予保障,留得住人更要留得住心。乡村振兴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振兴。”俞学文建议地方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政策,让在外创业的懂技术懂经营的企业家、乡贤等优秀人才回流乡村,反哺家乡。作为返乡的“浙商”代表,他深知人才对带动一方发展的深远意义,他们的财富基础、发展思路和人脉资源都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宝贵财富。
“浙商”回乡怎么干,俞学文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总书记提出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新时期乡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武义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发源地,后陈经验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和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在实践中摸索,再通过学习和借鉴去超越,俞学文感受到治村兴村和当年闯荡北京时一样,让他激情澎湃。
“村务工作要协调好村集体和村民的关系,工作方法是疏导和化解。政策出台要因地制宜、细化配套,对保障农民利益有延续性和稳定性。贫困地区脱贫要精准施策,探索企业和贫困地区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就业难和创业难的问题。”在多年的建言履职中,俞学文不负重托,用真情实意和实干才智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