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的研究与保护申遗刍议

2018-01-23李欣妍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城址合浦北海

李欣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2)

1 北海史迹研究与保护申遗的历程

北海史迹于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后,这一概念逐为人知,相关的研究与保护申遗工作逐步兴起。

1.1 研究回顾

自2012年北海赢得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资格、2013年国家批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广西深入开展北海史迹考古研究,探寻汉代合浦港口遗址,整理了合浦汉墓出土文物,发表了合浦汉墓发掘系列报告与随葬品研究文章,认定了一批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的“舶来品”文物,开展了北海史迹遗产点与海上丝绸之路关联性的课题研究等。2016年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来自德国、比利时、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以及国内各学术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计1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展示了学者们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治区文化厅协助北海和合浦组织策划和邀请相关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课题研究,整合其直属单位力量,开展考古资料整理、相关文物及文化现象的研究。2017年合浦县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举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发掘、研究和保护利用专家座谈会,聘用国内14名著名学者为首批学术顾问,并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订《关于合浦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的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合浦县举行跨地区跨国界的多维对话: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2018年5月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了《合浦汉墓群与汉城城址及相关遗存考古工作计划》,该计划旨在科学规划2018—2022年考古发掘和课题研究工作。

1.2 保护申遗历程

北海史迹主要由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和草鞋村汉城址这3处遗产点构成。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合浦汉墓群已发掘的汉墓逾1 200多座,地下仍分布着近万座汉墓,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2002—2011年先后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大浪古城遗址面积约5万m2,其城墙、城壕、码头等基本布局都保存了最初的外形和设计样式,成为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发现的保持最为完整的汉代县治之一。经2007—2012年两次大规模发掘和数次局部发掘发现,草鞋村汉城址其周长1 200~1 300 m,总面积近10万m2,是目前合浦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的聚落遗址,应为当时的合浦郡城所在[1]。

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汉城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将合浦汉墓群列入“十三五”时期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将合浦汉墓群与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批复《合浦汉墓群总体保护规划》,并多次安排了有关保护项目专项资金。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多次前往北海调研指导。

北海史迹的保护申遗工作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列入《广西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路与行动》文件和有关建设工作方案,申遗基础工作写进2018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建设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自治区成立了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加大力度推进北海史迹研究、保护和申遗工作,协调解决申遗工作重大问题。自治区文化厅和北海市政府建立了厅市会商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北海史迹保护和申遗基础工作。北海市、合浦县均成立了本级申遗组织领导机构[2]。2018年4月,北海市与上海、广州等24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章程》,正式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

2 北海史迹的重要价值

2.1 印证了史书记载

合浦汉墓群随葬品中包含大量海外舶来品,其中的玻璃器就是《汉书.地理志》记载的“璧琉璃”,金饼则为史籍中的“黄金”,而石榴子石、蚀刻玛瑙、水晶、绿松石、波斯陶壶、金花球、焊珠金饰片、香料、金饼、胡人佣座灯等物品则为史籍中的“奇石异物”[3]。它们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物证,是北海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浪古城遗址印证了文献中对汉代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记载,其城址、码头等遗存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草鞋村汉城址继承和发展了大浪古城的城市功能,它的发现对考古学、历史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促进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

汉武帝时,这条从合浦等港口启航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当时它所途径的国家分别是:都元国(今越南南部)、邑卢没国(今泰国华富里)、谌离国(今泰国佛统)、夫甘都卢(今缅甸)、皮宗国(今苏门答腊岛)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黄支国(今印度东海岸的建支)、已程不国(在今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4]。东汉时,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跨过印度半岛,西行至波斯湾,再进一步延伸到欧洲地区。东南亚国家如日南(今越南)、徼外叶调国(今爪哇)、掸国(今缅甸)等国以及南亚天竺国(今印度)纷纷遣使沿着这条航路前往中原朝贡。延熹九年(166年),远在欧洲的大秦国(罗马帝国)首次遣使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自合浦港登岸前往,抵达洛阳,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汉桓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依靠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与南海诸国、西亚国家、欧洲国家依然保持友好而频繁的联系。三国时期大秦国商人曾从合浦港登陆前往东吴都城建业;西晋时,与南海诸国的林邑、扶南等国有官方来往;南朝时,海上交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南海诸国一些国家基本上每年都来我国朝贡,中外高僧逾10人往来于南海取经、传道。隋朝时,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埃及和东非,此时广州已确立了东南沿海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的地位,但合浦港所在的交州仍是岭南第二大的发航地,故有“首广州、次交州”的说法。唐代,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超过陆上丝绸之路,广州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接着是合浦所在的交州以及泉州、扬州等[5]。从合浦港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应该是“广州通海夷道”的组成部分。宋元时期,瓷器成为主要出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演变成“海上陶瓷之路”。

2.3 见证了两汉时期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

合浦汉墓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器物,其中珠饰(属于史书所提的“奇石”“璧琉璃”)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与南亚、东南亚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都有着密切联系,是两汉时期中外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其中如绿柱石、石英质、石榴子石等在南亚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南亚次大陆珠饰制作技术起源较早,宝玉石珠饰是其珠饰制作的特色之一;部分石榴子石珠饰中包裹体类型组合与印度阿里卡梅度遗址(Arikamedu, 印度古代著名的港口城市)发现石榴子石一致,它们可能都是来自印度中部的加里贝特矿床(Garibpet deposit);“印度—太平洋贸易珠”的主要制作产地则为印度的阿里卡梅度及其附近地区;方塔形玻璃珠饰主要流行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但其材质属于我国自制的铅钡玻璃,说明了异域风格的器物被岭南当地人仿制,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本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合浦草鞋村汉城址汉墓出土了1件波斯绿釉陶瓶,这是国内首次发现东汉时期的波斯绿釉陶瓶。这种以带棱口沿、长颈、单耳、鼓腹和圈足为特征的器物常见于波斯帕提亚时期的遗址。镂空金花球、波斯釉陶、半宝石珠饰、蚀刻珠等相似器物在印度帕特南遗址也有出土。而合浦汉墓的叠涩穹窿顶以及汉墓出土的铜钹、胡人佣、钵生莲花器等器物也充分体现了一些域外的文化因素经过模仿改造,植入到本土文化中,佛教文化很有可能经海上丝绸之路从合浦港登陆继而传入中原地区。

2.4 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

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是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待它。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广西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要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因此,北海史迹作为“海丝”早期遗存,在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研究与保护申遗有利于推进国家战略建设,且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大局。

3 北海史迹研究与保护申遗的现状

3.1 研究现状

当前北海史迹研究呈现出专题性、协同性、多元化、系统性、前瞻性等良好态势,主要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成绩:①确认了合浦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合浦在古代海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②初步认定大浪古城遗址为西汉中期合浦的县治所在地,草鞋村一直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合浦郡的郡治所在地;③认定一批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的“舶来品”文物;开展有关海丝申遗课题研究,完成了“北海(合浦)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遗产点真实性和完整性”“合浦汉墓汉城址综合研究”等7项课题的研究,并举行研究成果报告会、专家座谈会等;④编印了“合浦汉墓汉城址综合研究”等5项课题研究专著,撰写了《汉代合浦港的考古学研究》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书;⑤促进了学术界对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

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北海史迹的研究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突出普遍价值、时间范围及路线图等问题还未形成学术上的共识,申遗的技术路线尚不明确,推进申遗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障碍,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同国家间的沟通和研究;另一方面受到史籍记载匮乏、考古发掘提供的实证支撑不够、自身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有限等因素制约,北海史迹研究存在本土科研人才匮乏、科研力量分散、经费投入不足、相关学术问题探讨不足、遗产点真实性、完整性发掘不够、公众参与力度不大、突出的普遍价值不明显等问题。

3.2 保护申遗现状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当前自治区、市、县形成合力,有序地推进北海史迹的保护申遗工作,文物本体保护、遗产点阐释与展示、遗产点周边环境整治、宣传与推介等各类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合浦县申遗中心)以及申遗领导工作小组(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三级)、厅市会商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了遗产点相关保护法规,如《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点保护办法》《北海市合浦汉墓群保护条例》;

三是依法实施保护管理,划定重点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开展安全技术防范工程项目,汉墓群及汉城址文物本体保护状况良好;

四是加快推进遗产点环境整治工作,规划建设合浦汉墓群与汉城考古遗址公园;

五是建设展示设施,改造提升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加强馆藏文物保护;

六是扩大宣传交流,组织海丝文物精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多次召开北海史迹考古和海丝申遗的座谈会,推介大型舞剧《碧海丝路》先后到东南亚、欧洲等地进行展演,拍摄制作《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沧海丝路》等影视作品。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北海史迹保护申遗工作仍存在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遗产点保护办法尚未升级为保护条例、汉城保护规划尚未审批通过、环境整治难度较大等突出的问题,而上文所提及的基础研究薄弱问题也极大地制约了北海史迹申遗工作的进展。

4 近期推动申遗工作的建议

4.1 加强基础研究

一是继续开展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草鞋村汉城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加强对已有的北海史迹考古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二是加强多学科合作,尤其是加强科技考古工作者和田野考古工作者的合作;三是壮大研究团队,加大力度引进高等院校专业人才,且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继续聘请专家顾问,形成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或研讨会等交流活动;四是加大研究投入,一方面需加强重视度的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北海史迹联合申遗工作的重要性,在政策层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需在经费和设备方面增加投入,完善科研经费和购置设备的审批制度、管理制度、监管制度以及设备的共享模式。

4.2 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实施《北海市合浦汉墓群保护规划》,加快大浪古城遗址保护规划、草鞋村汉城址保护规划的编制上报工作;二是启动编制北海史迹遗产点保护与管理规划;三是制定实施《广西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点保护条例》,为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四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

4.3 扩大公众参与度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化遗产点群众对北海史迹保护和申遗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度;二是必须与文化遗产点相关部门、机构和利益相关者达成保护共识。按照申遗相关要求,做好北海史迹的保护管理工作,扎实推进申遗各项基础性工作。

4.4 扎实开展保护和申遗基础工作

一是加快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汉城址的本体保护与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合浦汉墓群密集区、重点保护区文物保护工程,严格控制文物保护范围及周边区域的新建项目;二是启动规划建设合浦汉墓群与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建立遗产标识系统;三是加快合浦汉墓群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工程进度,在此基础上建设完成遗产点监测预警系统;四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信息数据库。

(致谢:本文得到广西申遗办专家办公室副主任蓝日勇先生的悉心指导,深表感谢!)

猜你喜欢

城址合浦北海
合浦绒螯蟹研究进展
北海北、南海南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作品欣赏
最早记载合浦的文献之我见
1936年抗战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
北海银行柏庄印钞厂设立前后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