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源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探究

2018-01-23黄振强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河源文化遗产物质

黄振强

(广东省河源开放大学,广东 河源 517000)

河源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客家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了解客家文化的有力途径。保护和利用好河源的文化遗产,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以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河源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从而推进文化大市建设,河源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频频亮相各种媒体,在广大群众中迅速传播,客观上为河源文化遗产宣传造势。

悠久的历史给河源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和平林寨古村落、颜检古墓、赵佗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紫金花朝戏、忠信花灯、和平采茶戏等。这些文化遗产是河源历史悠久的见证和体现,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1.1 河源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亦称“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也有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还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目前,河源物质文化遗产有26处,国家级1处、省级3处、市级10处、县级12处。文化遗产的数量居全省第三,这是省委对河源丰富文化遗产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河源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1.2 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等。目前,河源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9项,其中民间美术1项,传统戏曲5项,传统音乐4项,传统舞蹈21项,传统技艺32项,杂技与竞技6项,民俗18项,民间文学2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94人,其中列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

1.3 河源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近年来,河源政府十分注重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的成果展现,文化部门公开出版了《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浰江船谣》《席床生日节》《山歌当酒唱长河》《花朝戏普及手册》《忠信花灯与吊灯习俗》等书籍,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出版的《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集学术性、知识性、文献性于一体,以图文声像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文化价值及传承现状等,堪称河源“非遗”数据库[1]。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客家古邑”,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品德,赋予了文化遗产更多的存续空间。河源众多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一块“文明碎片”,拼接“文明碎片”、传承客家文化,对市文化馆来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从2007年起,河源开始着手建立市、县两级文化遗产名录保护机制。2008年6月,成立了河源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市委、市政府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纳入《河源市建设文化河源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要求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程。同时,市、县区两级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2]。 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还出台了保护计划,市政府还对重点非遗项目和传习基地给予适当经费补贴,为市级传承人发放了经费补贴。

2 河源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影响深远、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河源虽然在保护与利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上级资金的大力扶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引来了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但随之产生的困难和问题也日显突出。

2.1 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保护意识

河源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由于缺乏对文化遗产在主流文化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容易把“文化遗产”当作“文物”看待,“文物”保护被等同于对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普查工作力度,对文化遗产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缺乏深入的调研。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滞后,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正确的开发利用。目前只有紫金花朝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平忠信花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再也没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省级艺术文化遗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相对滞后。河源政府虽较早地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但由于缺乏相对应的配套措施,致使地方政府对保护和抢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清,保护力度不够,在抢救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重开发、轻管理,重建筑创新、轻保持原貌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传承与保护方面,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没有统一规划,只停留在小规模上的修修补补。

另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广大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缺乏主动保护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不少民众认为文化遗产与自己无关,是政府的事,导致河源文化遗产没有深入人心,没有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骄傲。

2.2 资金投入不足,欠缺整体规划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持久工程和公益性社会文化项目。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去改善专业保护机构的条件,留住专业人才。与珠三角和邻近省市相比,河源每年文化遗产保护的补助经费投入极其有限。大部分县区还未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导致基层文化馆缺乏经费,开展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和保护,只能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严重制约了河源地区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目前除了紫金花朝戏得到了国家资金扶持之外,其他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靠当地财政支出部分经费来维持,而财政吃紧的当地政府很难维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出现了有项目没进展的尴尬局面。

当前,河源的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缺少保护和利用的整体规划。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没有形成与其他产业利用相配合的文化品牌或有强影响力的开发项目,未能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机结合。因为资金紧缺问题,河源的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仅能维持对一些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他一些文化遗产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许多文物或古建筑已年久失修。如和平林寨古村落没有得到全面的保护和利用、东源锡场的颜检古墓还没有得到保护。

2.3 管理体制不善,紧缺专业人才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需要大批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吃苦耐劳的专职人员,目前,河源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各地文化馆存在专业人员普遍偏少、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偏老、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诸多问题: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传承渠道不畅;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够和价值认知、教育与非物质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全脱节;地方院校还没有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专业,承担不了为当地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专业人才的任务。

一些“非遗”项目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也比较少,其存在已岌岌可危,如和平县的“泥鸡”、龙川县的“木偶戏”、连平县的“采茶戏”、东源的“火龙舞”等[3], 虽然已登记建档,但表演者大多年事已高,没有培养传人,有失传的危险。目前河源市与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体制仍未理顺,市县均没有从事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如果要开展全市性的文化遗产普查,只能从文化馆临时抽调人员来完成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现有文化馆人才结构和机制也不尽合理,缺乏熟练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致使河源的文化遗产在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中难以深入和突破,影响了河源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3 河源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策略

文化遗产是河源历史悠久的见证和体现,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工作[4]。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正确处理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以宣传教育为契机,增强保护意识

为了增强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各县区应开展一些文艺节目巡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和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让河源人民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概念走进老百姓的视野,使老百姓逐渐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各级政府还应加大文化遗产的申报力度,进一步提高河源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提高民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把保护文化遗产提升为全民运动,激发民众的保护意识[5]。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保护文化遗产时可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有效利用互联网的途径,促使文化遗产冲破时空的束缚。

此外,学校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如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传统文化保护大专班,聘请民间艺人为授课教师,为大学生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另一方面,相关县区可将和平泥鸡、忠信花灯制作等项目列为中小学校的美术工艺课普及推广,积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让学生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激发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3.2 以理论专家为阵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要成功地进行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需要既精通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及专业人才作指导。为了更好地保护河源文化遗产,必须建立系统的管理文化遗产的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通过组织培训班、定期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扶持,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相当稳定的专兼职工作队伍。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编制,建立市、县、镇三级保护工作中心。近年来,河源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所作为,为培养社科专家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开展培训会、社科成果评奖、首届社科专家评选活动,组织社科工作者申报市级以上课题,目前已有《文化传承视角下和平采茶戏的保护和发展》等10多项课题获省社科联资助项目、有《河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等20多项课题获市社科联资助项目,为河源的文化遗产研究和探讨作出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3.3 以旅游开发为途径,保证文化遗产有效利用

河源文化遗产已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兴起进一步提高了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认识,增强了民众保护的自觉性,促进了河源文化遗产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保护维修文物景点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以后,要正确处理好河源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在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合理利用文物的最佳途径,以促进河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坚决反对只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不重视旅游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充分发挥河源文化遗产在河源旅游中的作用,并将一定比例的旅游收入投到文物保护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中[6]。当前,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的旅游相得益彰。如紫金南岭红色基地、东源南园古村、和平林寨古村落等,都很好地把旅游与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古建筑带旺了当地旅游业,旅游的收入又促进了古建筑的修缮。

当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只依赖旅游业的部分收入修补古建筑是行不通的,还需当地政府加大对保护开发专项经费的投入,将其纳入到财政预算之中,要做到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对经费逐年增加。积极争取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或探索文化企业、旅游企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反哺机制,从而让河源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4 结束语

近年来,河源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域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铸魂立德工程,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的优秀内涵,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布局,加快新传媒文化创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现代化企业和新型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擦亮“两地”文化品牌和“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品牌。因此,河源要充分利用丰富文化遗产的这一优势,将文化遗产与当前的发展思路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充分进行资源综合分析,科学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分步有序推进规划。充分做挖掘文化遗产内涵,保证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调发展,充分体现生态文化的建筑特色,促进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总而言之,保护与开发虽然是一对难解的矛盾,但也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对于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是前提,发展和利用是目的。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是为了解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只要能够通过合理开发保护,河源文化遗产定能获得既保护又利用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河源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山西岚河源省级湿地公园湿地恢复技术措施
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