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典诗迹映衬下的白苏互动
——以白居易、苏轼之苏杭名篇为中心

2018-01-23杨恂骅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孤山乐天诗集

杨恂骅

谈白居易的苏杭创作,无法绕开的一个人便是苏轼。从地理分布而言,白苏在西湖灵隐地区留下的诗迹众多,很多相互交错,组成了西湖地区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从人物关系而言,苏轼是白居易的拥趸,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白居易的影响。从苏杭范式而言,白苏吟咏苏杭山水之作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是开创苏杭诗歌模式的先导者。因此,白居易的苏杭诗文是极富历史穿梭感的互动创作。白苏互动也就成为互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围绕西湖风光的互动

仔细检索白乐天在杭的风景诗,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一首不和西湖有关,它们或是直接以吟咏西湖风光为题,或者间有诗句涉及西湖,总之白居易对西湖的痴迷可谓欲罢不能。苏轼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冷斋夜话》云,“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西湖”①(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词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92页。。那么,白苏在摹写西湖风光时有什么相似之处?白苏二人的情感有何互动?苏轼对白居易又有哪些超越呢?这需要以他们两人的西湖诗为中心进行仔细探讨。

(一)孤山竹阁与白苏情感互动

孤山是西湖北缘最重要的景观,它紧挨白堤,又与断桥残雪和平湖秋月景观相接。白居易多次登临孤山、回望孤山,留下了众多吟咏孤山的诗作。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①(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14页。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②(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18页。

烟波淡荡摇空绿,楼殿参差倚斜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③(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21页。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杭州春望》)④(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23页。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孤山寺遇雨》)⑤(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27页。

这些吟咏孤山寺的名句,或是从远处观孤山寺的整体状貌“楼殿参差”“蓬莱宫在海中央”;或是从近处观孤山寺旁接的水面“水面初平云脚低”;或是咏孤山寺的风物“山石榴花”;或是咏孤山寺西南路的春草“草绿裙腰一道斜”,可谓是把孤山寺远近大小的景致都囊括在其中了。但是白诗仅是围绕孤山寺来写,并没有具体写孤山是怎样的情形,孤山清景给人怎样的感受。这一点在苏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补充。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云: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遽遽。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⑥(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27页。

孤山是清绝之境,林深无人,鸟雀上下相呼。孤山为何神奇呢?因为孤山深处是高僧的居所。苏轼自言登孤山访高僧的不易,因为山前路盘旋屈曲往复。但是高僧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信奉大道的高僧是不会在意幽居的孤独的。苏轼就这样像一个朝奉者一样往孤山的深处去寻高僧的所在。天寒路远加上回程人的催促让苏轼最后不得不先行离去。苏轼目下的孤山应该是一座神圣仙山,除了高僧居住带来的灵气之外,云木环合,野鹘盘浮,这一切都给清幽的孤山染上一层神秘的气息。孤山之行大概是很不尽兴的,因为回家后的苏轼追忆起当时的经历,已经无法描摹孤山的清幽神秘,只能留下来一个“清”字聊以概括。

如果把白苏在孤山上的经营仅理解成吟咏孤山及孤山寺的诗歌,那么恐怕是挂一漏万。孤山之奇,不独在山之清幽,僧之高德,寺之峻秀,孤山竹阁和柏堂也是孤山胜迹难以忽视的一面。“孤山竹阁”白居易和苏轼都曾下榻过,白居易有《宿竹阁》,苏轼有《孤山二咏(竹阁)》。小小竹阁将唐宋两位名家联系在一起,使孤山愈富盛名。

晚坐松岩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白居易《宿竹阁》)①(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10页。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苏轼《孤山二咏(竹阁)》)②(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55页。

根据诗中的描述,竹阁应该是孤山寺中一处无人居住,且被竹子围绕的庭院。白诗更注重宿竹阁的体验,苏诗则更注重描摹竹阁的外在环境。乐天认为宿孤山寺竹阁,即是悟道的方式,应该秉持幽独的理念,服下丹药,体味玄关。苏轼更觉得眼前这处白公遗居,更有些神仙气味,像是白鹤和苍龙的居所。眼前的竹子就像是协律郎萧悦画的赠乐天的绝笔之作。这样苏轼对白居易产生了怀念之情,他甚至觉得这十亩无人居住的竹田,更像是乐天在渭村生活过的居所。竹阁之前还有白居易的遗像一尊,苏轼欲把新诗献给乐天观赏,但是他觉得乐天无言更像“病维摩诘”。这首诗是苏轼主动造访白居易孤山竹阁,在白遗像前怀念其人所作,围绕竹阁引发的白苏感情互动,感人至深。苏轼围绕孤山竹阁的吟咏,还有他的词《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③(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词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0页。借竹阁风景送陈述古。

(二)望湖楼、望海楼的登楼叙事——白苏“中隐”的实现方式

白苏都喜爱登楼。因为登上凤凰山顶的望湖楼、望海楼能远眺钱塘江潮,近观西湖灵隐,享受到临水赏景所不能有的乐趣。白苏都把登楼观湖当作“中隐”的方式。苏轼在诗中坦言,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是受到了白居易思想的影响,“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河山。”④(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词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87页。因此,登楼之于白苏,就是“中隐”的现实表达。

白居易独爱观湖,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这么热衷于登望海楼赏西湖呢?

一是西湖上早晚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他称“东楼胜事我偏知,气候旦随昏旦移”⑤(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29页。。二是水面如镜,千里一色的视觉冲击,也令诗人迷醉,“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⑥(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78页。三是望湖有疏解心中烦闷,促使心情舒畅的精神作用。“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⑦(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29页。四是登楼可将西湖畔景色尽收眼底,如在指列。《杭州春望》中提到,春天登上望海楼可看到曙霞、白沙堤、伍员庙、苏小小墓、柿带、梨花、孤山寺路这八种景色,可谓丰富至极。《东楼南望六韵》提到,望海楼能远眺江涛大海、近看鱼盐集市、鸥鹢雁猿。五是登楼所见之景往往境界阔大,气势非凡。“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⑧(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30页。《唐宋诗醇》云,“高瞻远瞩,坐驰可以役万景也。”⑨(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36页。山川海天尽收眼底,灯火万家皆入眼帘,星空银河中央平铺。六是登楼观景所见景物往往鲜奇,尤其是在斜阳映衬淡烟疏雨之间,景物仿佛图画一般,美不胜收。“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①(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31页。蜃云方散,楼阁被遮蔽好像残破不全,残虹照水,远望仿佛桥梁被折断。这样的景色只有雨后烟雾将散未散之际才能见到。风吹湖面掀起千片浪花,大雁成行点缀在青天之上。

苏轼对望海楼也有相同的热爱,他的《望海楼晚景五绝》五首和《自和望海楼晚景五绝》五首,集中反映了他在望海楼上赏景的感受。一是钱塘江潮的动态拟写。“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十二回。”②(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词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31页。表达出钱塘江潮潮头形成一线、潮身宛如堆雪、远看好似银山的具体特点。二是楼上江风吹雨的现实感受。与白居易重在描写眼见之景不同,苏轼尤爱抒写望海楼上江风吹雨的场面。“横风吹雨入楼斜”“雨过潮平江海碧”“江上秋风晚来急”③(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32页。,而且特别注重“凉”的感受,“细雨作寒知有意”④(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53页。“倦听空阶滴夜凉”⑤(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52页。“睡美初凉撼不㢇”⑥(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51页。“玉笙哀怨弄初凉”⑦(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33页。。

苏轼围绕望湖楼的吟咏,艺术价值要远高于望海楼。他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五首。描写湖上“急雨”,自出机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⑧(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83页。东坡善于捕捉湖上瞬间突变的自然风物:雨泻、云翻、风卷、天晴,写得远近相交,动静结合,声色相融,情景相映。东坡惊讶钱塘湖美得清秀澄明,西湖的女儿却不懂得云水潇湘的沉郁苍茫。

二、围绕灵隐天竺的互动

灵隐寺、天竺山与西湖相伴相生,在乐天眼中,灵隐寺的地位高于西湖,是余杭最胜景,“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⑨(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86页。。自白居易后,历朝历代的诗人喜将西湖灵隐并举。西湖与灵隐的关系是什么呢?如果说西湖是以自然风光取胜,那么灵隐就是以人文底蕴占先。西湖灵隐是杭城自然人文的双重瑰宝。乐天为何认为灵隐寺在他眼中更胜过西湖呢?在笔者看来,一是由于冷泉亭的存在;二是灵隐寺五百年的历史,历代名人的灵隐故事和灵隐题咏;三是灵隐所居高僧的倾慕。

乐天最喜与天竺灵隐僧人讨教佛法。韬光是与乐天情感互动最频繁的僧人。乐天为招来韬光法师讨教,甚至自己做斋饭,恭敬地等待韬光。《招韬光禅师》云:

白屋炊香饭,荤腥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相伴食,饮罢一瓯茶。①(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86页。

乐天很少将自己摘菜除叶洗手滤水的场面如此细致地展现出来,若不是要招韬光禅师来用斋,乐天怎会如此虔诚?韬光在乐天心目中是佛法的象征,尊敬韬光也就是对佛法的虔诚。

值得注意的是,韬光总是存在于乐天的幻想之中,从未在现实中真实出现过。即使是乐天如此殷勤,韬光也以婉拒告终。但是韬光与乐天的情感互动是真实存在的。二人唱和的真迹至晚保存到北宋庆历年间,其石刻至晚保存到北宋的绍圣年间。苏轼赴虔州经苏州时,曾亲眼所见乐天与韬光唱和之石刻。《唐宋诗醇》云:

唐韬光禅师自钱塘天竺来住此山,乐天守苏日以此诗寄之。庆历中,先君游此山,犹见乐天真迹。后四十七年轼南迁过虔,复经此寺,徒见石刻而已。绍圣元年八月十七日。②(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904页。

但是韬光禅师故意塑造出来的神秘感,加剧了乐天内心的崇敬。在《寄韬光禅师》中这样写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高僧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③(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58页。乐天始终故意美化韬光,说他在灵岩山上讲佛传法之时天香桂子散落,钟声悠扬引起下界共鸣。

除了韬光之外,坚上人、光上人、如上大人、永欢上人也是乐天主要的交往对象。但他不再表现出如此生活化的场景,而是着意表达自己对佛理的思索,希望得到诸位上人的认可。

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④(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908页。

芳情相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⑤(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24页。

彼此皆儿戏,须臾色即空。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感悟妄缘题如上大人壁》)⑥(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15页。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内道场永欢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⑦(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49页。

仔细观察这些诗句,可以发现这些都是最为浅显的佛理:“现实与梦境”“色空”“苦海”“灵山”,谈不上多么高深,甚至可以说是常识。而乐天酬赠的这些上人均无与乐天唱和之作,可见他们对于乐天的佛理修为和以佛教常识入诗的行为并不十分认同。也可以说,这些上人与乐天的交情实际很浅,远不如韬光来得情深义重。

乐天最爱天竺桂子和灵隐海石榴花、红辛夷花。这是他讨教佛法之外,最为欣赏的风物。他留恋桂子石榴花时说,“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⑧(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42页。赞美红辛夷花的芳情香思时说,“紫粉笔含尖火焰,红燕脂染小莲花。”①(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27页。对天竺灵隐独有的花卉的喜爱,也是乐天经常造访天竺灵隐的原因。

苏轼也爱与天竺灵隐僧讨问佛法。与他交往的主要是海月辩师和辩才大师。苏轼自言在向佛教大师请教上受到乐天很深的影响。“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②(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15页。苏轼认为向乐天学习,向大师们讨教佛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生迅疾,酸辛皆有,即使是乐天这样的奇才,精研道术,也不能保证自己成为道家蓬莱仙山的坐客,因此只有向西方极乐世界寻求通途,才能免除今世的痛苦。

苏轼与乐天都爱精研佛教义理,主要表现在他对生前勤修功德的心理认同。“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③(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42页。苏轼欲探求人生死之因,但是无意间看见自己梦中的身影。由此他认为应该借鉴沙门竺法师的善言,生前多积德行善,死后才能结得善果。

苏轼对高僧样貌的崇敬,一如乐天,他这样描述第一眼所见辩才大师的相貌,“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④(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43页。辩才大师瘦长如鹳鹄,两眼竟然碧色,清幽深邃,光照山谷。与他对视感觉到浑身清凉,烦恼一洗而尽。这和乐天对于韬光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的崇敬有异曲同工之妙。与乐天相似,这种对高僧样貌的崇敬,立即演变为对高僧法力的惊叹,“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⑤(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35页。苏轼四岁不会行走的儿子,居然在辩才大师仅仅摸了摸头顶的情况下,动如脱兔。这让苏轼不得不对佛法产生了由衷地痴迷。他甚至认为道家那一套虚伪作态,不值一提,“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⑥(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35页。

与乐天不同的是,苏轼显然更爱周游,他游遍北高峰、飞来峰,宿灵隐寺,留下了诸多他考察古迹的诗作。他的诗更像是一篇篇游记,将自己路中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让读者恍若跟随苏轼在灵隐间游历,引人入胜。《游灵隐高峰塔》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装。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入门空有无,云海浩茫茫。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心知不复来,欲归更彷徨。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⑦(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35页。

苏轼很早便打听到灵隐高峰塔路途屈曲,高远漫长,因此抓紧时间在床上用过早饭后,穿上山野行装出发。山谷之内雾气缭绕、阳光昏暗,晨光熹微,草木的香气也弥漫在空气中。古松屈曲盘旋像龙蛇,怪石硕大无朋可以放牛羊。走了许久才听到钟磬的声音,飞鸟震悚为之下行。入高峰塔门云海茫茫。只见一个聋道士老病绝粮等着寿终正寝,他也不回答苏轼的话,就指着穴藜床。这种幽暗冷寂苍远渺茫的环境让苏轼不愿再来,心生彷徨。《游灵隐高峰塔》是苏轼着意突出灵隐山幽暗苍茫环境之作,暗含了诗人对神明隐者的敬畏。

乐天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①(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57页。苏轼说,“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②(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86页。白苏最爱之景皆在灵隐。上文已述乐天为何最爱灵隐。那么苏轼为何最爱灵隐呢?这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在西湖两岸塑造的亭台宫殿皆毁于战乱,西湖不复吴越王时期的繁华有关。“屋堆黄金斗量珠,运折不劳折简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③(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39页。在苏轼看来,西湖最为壮观的吴越王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宫殿荒芜坍圮,侍从四散奔走,看了反而让人忧心郁郁。灵隐何以胜西湖呢?在苏轼看来,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乔松柳蒲塑造的清幽气氛。灵隐寺在白居易时代有五百年的历史,在苏轼时代有七百五十年的历史。这让寺院中生长千百年的乔松显得古奥深邃,颇具历史沧桑气息。乔松下柳蒲环抱又有清幽冷寂的意味。二是灵隐大殿僧人众多,钟鸣鼓应,气势恢宏。“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④(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39页。三是住持的居室装饰豪华,香气馥郁,气势不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⑤(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39页。四是清幽超仙的体验和落日孤烟的美景。苏轼自言在灵隐寺夜宿,有一种美妙的清幽脱尘、好似神仙的感觉,“清风徐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⑥(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39页。尤其是看到乌鸦在自己头上振翅,伴着落日孤烟的美景,让人沉醉其中。“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⑦(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39页。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灵隐寺创作往往与民生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苏轼灵隐创作的一大特色。其主要表现在对杭城农民农业生产的关注。形成两个侧面,一是避涝求晴,二是避旱祷雨。苏轼对于为政者漠不关心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十分痛恨。《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云,“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⑧(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39页。这首诗讽刺当政者在暴雨致涝之时,不思拯救灾民,反而高堂之上幽居。与乐天相同,苏轼在旱季为百姓祷雨也是尽心竭力,《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云,“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中略)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海更茫然。”⑨(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70页。

三、围绕钱塘江潮的互动

钱塘江潮是杭城一大景观,“八月八日潮,壮观天下无。”乐天虽没有直接咏写钱塘江之作,可是他对于江潮雄伟阔大的气势记忆深刻。“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⑩(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39页。“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①(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97页。对于杭城人民迎涛弄潮的民俗也有生动的描摹,“秋风霞飐弄涛旗。”②(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05页。苏轼对钱塘江潮的摹写在数量上和精细度上超过了白居易,他有组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上文讲到,苏轼善于把握钱塘江潮的动态。“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十二回。”③(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829页。描摹钱塘江潮具体特点:潮头形成一线、潮身宛如堆雪、远看好似银山,抒写楼上江风吹雨的现实感受。如果说这些是钱塘江潮的动态素描和诗人的体感的话,《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则更侧重苏轼由钱塘江潮引发的感慨: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其一)④(宋)苏轼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31页。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其二)⑤(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64页。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其三)⑥(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65页。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其四)⑦(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65页。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其五)⑧(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66页。

这几组诗描摹的景象,一是圆月霜风下的江潮吹月景观。苏轼让重门勿上锁,因为敞开大门可以更清楚地看见江潮吹拂波浪送月的美景。二是浪花浑山。八月十五日的钱塘江潮浪头应该很高,浪花一色洁白,与远处的越山颜色相混合,分辨不清哪儿是山,哪儿是浪。

这几组诗抒发的感慨有如下几种:一是与沧波共白头感慨人生易老。“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二是观潮肆虐希冀沧海变桑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三是观气势汹汹东来的潮水,希冀夫差在世,弩射海神使之潮不能近城。“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这三种感慨指向不同,前一种向内,是自我衰老的体验,与乐天的“垂老”主题类似。后两种向外,是苏轼民本意识的反映。

从地理空间上看,白苏诗迹在西湖灵隐范围内互相勾连错结。从时间线索上看,白苏诗作在唐宋时期互相辉映,成为构建西湖叙事文化空间的重要推手。

猜你喜欢

孤山乐天诗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诗集精选
《乐天》
诗集精选
西 湖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林和靖与梅云——孤山梅林里的爱情往事
双榆树(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