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

2018-01-23张泽洪

民俗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庙会西山

张泽洪

江西省新建县的西山万寿宫庙会有着悠久历史,是道教最具影响的祭祀许真君的民俗活动。净明道作为以孝道为特点的道教一派,其以崇拜许逊的庙会活动的长期传承,在道教神仙信仰与地方民俗相结合方面具有典型性,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也具有特殊内涵。本文考察西山万寿宫庙会历史及其在道教史上的影响,以揭示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

一、许逊崇拜与西山万寿宫庙会的起源

西山万寿宫庙会起源于对许真君的崇拜,在江西地方社会中许逊被视为有功于民的仙真,民间赋予许逊江西福主、普天福主的称号,表达出地方百姓对其功业和神性的肯定。*西山万寿宫原有乾隆皇帝御笔亲书“普天福主”匾额。民间的许真君崇拜也得到国家的承认,北宋徽宗敕封许逊为“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历朝对许逊的褒崇及追加尊号,从“九州岛都仙太史高明大使”,“度师九州岛都仙太史高明大使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到“大孝大仁江西福主九州岛都仙太史兼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枢伏魔上相至道玄应神功妙济掌九天司职太乙定命注生仙卿三天按察都检校普奏谏议大夫天医大帝度人祖师净明普保天尊”。

西山万寿宫庙会起源于西晋元康(291-299)年间。在晋元康二年(292)许逊飞升之后,当地百姓为感念许逊孝道化民及其功德,举行斋醮科仪法会以纪念许真君,并衍化成一系列许逊崇拜的民俗活动。唐代道经《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载:

从晋元康二年真君举家飞升之后,至唐元和十四年,约五百六十二年递代相承,四乡百姓聚会于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三日三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作礼焚香,克意诚请,存亡获福,方休暇焉。镌券投龙,悉归斯潭洞矣。……每至升仙之日,朝拜及斋戒不阙。……其观中至正月、五月、八月并以十五日,朝礼建斋,诵赞行道,为国王、大臣、人民消灾祈福,至今相承不绝。*《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843-844页。

道教史上有郭景纯为许旌阳相宅之说,许逊飞升之后信众即在西山之阳建游帷观。西山早期庙会所在的游帷观,其名称则来自许旌阳上升时,空中有锦帷飘堕其处的传说。从西晋元康二年(292)至唐元和十四年(819),许逊崇拜的斋醮及庙会活动递代相承,这在中古道教史上也几乎是特例。

唐宋史籍道经不乏西山庙会的记载。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三引唐裴铏《裴铏传奇》所载《文箫》的故事,描述唐文宗大和(827-835)末年八月十五,书生文箫在西山游帷观所见庙会的盛况:

大和末岁……钟陵有西山,山有游帷观,即许仙君逊上升地也。每岁至中秋上升日,吴、越、楚、蜀人,不远千里而携契名香、珍果、绘绣、金钱,设斋醮,求福佑。时钟陵人万数,车马喧阗,士女栉比,数十里若阛阓,其间有豪杰,多以金召名姝善讴者,夜与丈夫闲立,握臂连踏而唱,其调清,其词艳,惟对答敏捷者胜。*(唐)裴铏著,周楞伽辑注:《裴铏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8页。

此记载说明唐元和十四年(819)至大和(827-835)末岁,西山庙会活动仍然递代传承。《孝道吴许二真君传》所载参加庙会的四乡百姓,而《裴铏传奇》称吴、越、楚、蜀人都不远千里而来参加庙会,到中秋许逊升仙的纪念日期,西山庙会已是数十里若街市的盛况。《裴铏传奇》的记载可谓是信史,此记载为后世道教所采纳。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五《吴彩鸾》,即沿袭《裴铏传奇》所载《文箫》的故事。《宣和书谱》卷五亦载西山庙会中秋夜踏歌的盛况说:

女仙吴彩鸾,自言西山吴真君之女。太和中,进士文萧客寓钟陵。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为盛集。萧往观焉。而彩鸾在歌场中,作调弄语以戏萧,萧心悦之。伺歌罢,蹑踪其后。至西山中,忽有青衣燃松明以烛路者。*桂第子译注:《宣和书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96页。

吴彩鸾与文萧的仙话故事流播甚广,以致在西山留下会仙亭遗迹。清康熙《南昌郡乘》卷二载:“彩鸾冈,县西八十里,与逍遥山相近。仙女吴彩鸾与文萧相遇于此,上有会仙亭故址。”*(清)叶舟修,陈弘绪纂:康熙《南昌郡乘》,清康熙二年(1663)刻本。

南宋道士白玉蟾曾栖止西山十年,对许逊仙迹和西山庙会盛况有实地感受。清同治《南昌府志》卷六十三载白玉蟾:“尝住逍遥山十年,翻阅道藏,并订正一科仪。有真迹四幅,今尚存逍遥山。”*(清)许应鑅、王之藩修,曾作舟、杜防纂:同治《南昌府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清康熙《新建县志》卷十一载:“白仙岭,县西七十里,虬岭南行起昭山,由昭山复起此岭,距藻山一里。宋白真人玉蟾祀地,真人住逍遥山玉隆宫,后喜此山,常憇息焉。今真迹四幅尚存。”*(清)杨周宪纂修:康熙《新建县志》,清康煕十九年(1680)刻本。白玉蟾撰写的《修真十书玉隆集》,收录其在西山玉隆万寿宫时期的道经,其中记录观察所见许逊事迹及西山道教,尤其详细记载西山庙会的仪式过程,是西山庙会史研究中最有史料价值的记载。*《修真十书玉隆集》共六卷,其中卷三十一为文集,卷三十二为诗集,卷三十五为逍遥山群仙传,卷三十六为诸仙传,卷三十三为《旌阳许真君传》,卷三十四为《续真君传》。清金桂馨《逍遥山万寿宫志》卷四,著录白玉蟾撰《晋旌阳令许真君实录正传》、《旌阳许真君后传》,实为白玉蟾的《旌阳许真君传》、《续真君传》的改写。白玉蟾《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三十四《续真君传》,载所见南宋时期纪念许真君庙会的实况说:

诸乡士庶,各备香华,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塑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除旱蝗。先期数日,率众社首,以瓜果酌献于前殿,名曰割瓜,预告迎请之期也。真君之像凡六,唯前殿与寝殿未尝动,余皆随意迎请。六旬之间,迎请周遍。洪瑞之境八十一乡之人,乃同诣宫醮谢,曰‘黄中斋’。”*《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三十四《续真君传》,《道藏》第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763页。

据白玉蟾所载宋代许真君庙会的仪式,包括割瓜、禁坛、南朝、西抚、接仙等民俗活动,并伴随黄中斋、修庆上升斋等道教斋醮法事的举行。从白玉蟾对庙会仪节的记载中,可见西山庙会的宗教内涵是以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来演绎净明道许真君的仙话故事,可谓是道教斋醮科仪与民俗信仰完美结合的典范。诸如庙会中举行的黄中斋,相传就是许真君流传的仪式。元代道经《许真君仙传》载:

每岁尚有黄中斋会,云八月十五日营斋会。遍召里人,长少毕集。至日中,祥云弥望,音乐腾空,羽盖龙车,从官兵卫,仙童綵女导从。*《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813页。

这显然是许真君八月十五日飞升仙话的仪式化演绎,参加庙会的崇拜许真君的虔诚信众,在传说中许真君飞升的神圣时刻,通过仪式增强了对许真君功德的历史记忆。

南宋道经《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西山净明道道士孙元明的后跋称为《许真君诗传》。题为“西山勇悟真人施岑”撰的《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序》的序文撰于“巨宋丙午祓禊日”,即南宋淳祐六年(1246)三月初三。孙元明《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后跋》则署:“岁在丁未七月十八日,灵宝大师管内都道正知逍遥山玉隆万寿宫孙元明顿首拜书。”丁未年即淳祐七年(1247)。据托名“西山勇悟真人施岑”的《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跋》所载,西山道士汪道冲、宋道升,赵道泰、赵道节、林守一、贾守澄、刘道益、孔守善等致力于编撰此经,而在此经编撰完成之后,“复得邢道坚募金镂梓,以衍其传绵千载而罔极,岂斯传之期永哉,使邢、梁二士之嘉名同不泯尔”。*《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815页。可知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西山道士邢道坚、梁道宁促成此经编撰。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在白玉蟾《续真君传》记载的基础上,以旌阳八十五化诗传的叙事格式,转录白玉蟾记载的许真君故事,并以“诗曰”的七言律诗对许真君故事进行文学化的概括提炼。其割瓜化、黄中化、禁坛化、净月化,就是对白玉蟾所载割瓜、禁坛、南朝、西抚、接仙等庙会活动的文学化演绎。兹引录如下:

割瓜化

每岁季夏,诸乡士庶各备香花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祖师小塑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镯除旱蝗。先期数日,率众社首以瓜果酌献于前殿,名曰割瓜,预告迎请之期也。诗曰:

年年社会甚繁华,季夏方临启割瓜。

旗帜舞风迎鼓乐,幡幢蔽日引香花。

乡村自此螟蝗绝,畎亩由兹谷麦嘉。

仙驾幸临多降福,故令士庶转诚加。

黄中化

祖师之像凡六,惟前殿与寝殿未尝动,余皆随意迎请。六旬之间迎请周遍,洪瑞之境八十一乡之人同诣宫醮谢,曰黄中斋。黄中仪式,祖师所流传也。诗曰:

巍然师像甚威雄,安座仙宫宝殿隆。

祈圣请恩垂惠泽,分身行化阐玄风。

瑞阳户户咸皈奉,洪郡家家悉敬崇。

八十一乡人集会,至今斋式演黄中。

禁坛化

七月二十八日,仙驾登官左之五龙岗,禁辟蛇虎,自古以然,谓之禁坛。故远近祈禳之人昼夜往还,绝无蛇虎之患。诗曰:

灏气横空玉宇凉,祖师仙驾幸龙岗。

浅深草泽驱蛇虺,远近山林绝虎狼。

昼夜道途无恐惧,往来车马自康强。

禁坛密有神明助,不负诚人一炷香。

净月化

仲秋号净月,自朔日一开宫,受四方行香祷赛荐献,先自州府始。州府具香烛酒币词疏,遣衙吏驰献。远迩之人,扶老携幼,肩舆乘骑,肩摩于路,且有商贾百货之射利,奇能异伎之逞巧。以至茶坊、酒炉、食肆、旅邸,相续于十余里之间,骈于关市,终月乃已。诗曰:

时当净月正开宫,遐迩归投贡献通。

无限经商图衒沽,几多伎艺逞奇工。

士民悉自诸方至,关市由兹万货丰。

终始三旬常拥遏,九衢社会鼓鼕鼕。*《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卷中,《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831页。

元代文士虞集至元三年(1266)二月初吉,曾游逍遥山瞻仰许旌阳遗迹,所撰《黄堂钟楼记》说:

自许君仙去,里中父老子孙,相传岁以八月初四日,载真君像至黄堂北面谒谌母,如其在世时。仆徒衣帻,歌谣之声,特为奇赏。噫!犹是当时之遗制,千余年而不废,其遗俗亦可称也哉。*同治《新建县志》卷八十四,(清)承霈修,杜友棠、杨兆崧纂:同治《新建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虞集实地考察所见西山庙会,客观反映元代仍然传承南朝的庙会习俗。清同治《新建县志》卷十五载:“相传许旌阳以八月十五日拔宅上升,居民感德立祀。宋徽宗敕修赐额玉隆万寿宫。历元明迄今,自八月朔,四远朝拜不绝,至十五日而最盛,居民辐辏成市。”*(清)承霈修,杜友棠、杨兆崧纂:同治《新建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则清代西山庙会递代传承,仍然是“四远朝拜不绝”的盛况。

综上,B水库第一种方法生产经营分摊比例取值为1;第二种方法不考虑重复库容因素,但考虑死库容因素,分摊比例为0.89,第三种方法重复库容和死库容因素均不考虑,分摊比例为0.87。

上述西山万寿宫八月庙会,是许真君上升日的仪式活动,而历史上许真君的祭祀活动,在正月、五月、八月都有相应的仪式活动。正月是许真君圣诞日的祭祀活动,建醮赛灯祈丰年的仪式甚为丰富。清金桂馨《逍遥山万寿宫志》卷十一载“开朝”说:

正月二十八,为真君圣诞日,邑中多谒宫上寿。其里人有建醮称贺者,有赛灯者,有接驾迎銮迁座尸祝者。抑又有游灯遍田野,以祈丰年,除旱涝虫蝻者。环逍遥山数十里,至今尽然。*(清)金桂馨、漆逢源纂辑:《逍遥山万寿宫志》,清光绪四年南昌铁柱宫刻本。

许逊在西山传播孝道有功于民,净明道在民间社会有极大影响,许逊信仰成为当地百姓的精神寄托,民间相信他“有祷则应,无感不通”,*《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840页。这是西山庙会得以传承一千多年的社会原因。

二、西山万寿宫庙会的传承与复兴

净明道尊许逊为祖师,自晋代许逊传道西山以后,南昌西山成为孝道的中心,许逊信仰亦因此递代传承。作为净明道祖庭的玉隆万寿宫,史称兴于晋而盛于唐,尤莫盛于宋。所谓“玉隆之祀,肇于唐之贞观,而盛于宋之政和,元之元贞”。*(清)黄爵滋:《重刻逍遥山万寿宫志序》,《藏外道书》第20册,巴蜀书社,1992年,第660页。北宋是西山道教的极盛时期,宋徽宗时玉隆万寿宫仿西京崇福宫例,建成江南颇具规模的道教宫观。史称大江之东西,尤为仙真窟宅,道家之大山,莫若旌阳之故宅。许逊被视为江西福主,至清末西山的香火仍然隆盛,以致民间有“报赛一都会”之说。*《逍遥山万寿宫志》卷十一《祀典志·小序》,《藏外道书》第20册,巴蜀书社,1992年,第799页。清刘声木《苌楚斋续笔》卷四《各省香火盛处》说:

如吾皖则九华山,江苏则茅山、金山、焦山,浙江则普陀山,江西则许真人庙,四川则峨眉山,山西则五台山,山东则泰山,湖南则南岳山,河南则太昊陵。隔省人士,不远数千里,前来顶礼者,犹往来不绝。*(清)刘声木撰:《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88年,第317页。

刘声木的记载说明南昌西山庙会,至清末仍在民间有巨大影响。《逍遥山万寿宫志》卷十一《祀典》收录铁柱万寿宫戊祭仪注,分为戊祭、开宫、南朝、西抚四个仪节。*(清)金桂馨、漆逢源纂辑:《逍遥山万寿宫志》,清光绪四年南昌铁柱宫刻本。清代西山庙会的南朝的仪式,仍然是乡人奉许逊仙仗,南谒谌母以谢师恩的活动。《逍遥山万寿宫志》卷十一《南朝纪事》说:

同社首事者,惟金田泉珠十五姓,轮行之约,三年一举。迄明万历间,社析为二,金田上下十姓为东社,泉珠左右五姓为西社,轮行扈跸。岁五月朔,首事者诣宫设醮,卜珓问行旌,或数年或数十年而后一允。……洪瑞二郡,随本乡扈从者,不下万人。*《藏外道书》第20册,巴蜀书社,1992年,第802页。

西山庙会一千多年兴盛不衰,与民间的香会组织有很大关系。以十数人或数十人构成的香会组织,是各地民众进香的组织形式。清同治《南昌县志》卷八《典祀志中·坛庙》载:

朝旌阳宫,村人争醵钱为香会,名“朝仙会”。自初一始,会或数十人,或十数人,一人为香头前导,刻蛟龙长二三尺佩于左,一人为香尾殿后,荷红幡书“万寿进香”四字,余皆缨帽长衫,鼓乐群行,示大患既平,民气欢腾。佩蛟龙者,谓就驯扰以象其功也。日数十百群,鼓乐喧阗道路。是日多轻阴,俗呼为“朝拜天”。*(清)陈纪麟、汪世泽修,刘于浔、曾作舟纂:同治《南昌县志》,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俗传八月朔日为许真君诞辰,各属乡愚之朝拜者均络绎于途,每不远数百里跋涉而至,以朝拜省城万寿宫及西山万寿宫为最多。其乡愚恒以十数人为一班,前行者执一木龙为香头,后行者□一旌,大书某某会“万寿进香”等字样。其余则戴大帽、执鼓乐鱼贯而行,名为进香。复有手执一小木凳,不拘男女均披发束裙,行数步辄一跪拜。由家至庙,有数十里者,亦不惮而为之,名曰“烧拜香”。至于乘马御车而往者,复趋之若骛,犹水之归壑焉。*《赣省陋俗》,《大公报》1904年8月20日。

此记载客观反映清末西山庙会的举行,仍然是以十数人为一班的香会形式进行。

而民国《丰城县志》卷三十五《风俗》,亦记载丰城香会的组织情况:

真君会,邑崇祀许旌阳,结会进香,几无村无之,大村或至数会,按岁轮值,司安仙、谢仙之责。每年七八月间,往西山朝谒。城内复有“盔袍会”,由永保、永佑、永宁、永长、永丰、永匾六会轮带盔袍,于每岁八月朔,宿山上盔袍。注:召集进香,安奉神位曰“安仙”,朝归散福曰“谢仙”。西山有万寿宫,即许祖殿。盔袍者,许者之盔袍也。”*任传藻修,杨向时纂:民国《丰城县志》,民国三十七年(1948)稿本。

历史上,丰城县、安义县的“盔袍会”都很有名,在庙会中会轮流负责许真君穿戴盔袍的换新。

江西各地许真君香会的组织,不仅共同构成庙会活动的实况延续,还是西山道教植根于民间社会的基础,西山道观在明万历年间曾遭火灾,道观的重建有香会的助力。据清刘于浔《重建逍遥山玉隆万寿宫记》,同治七年四月至十三年十二月重修募捐,“省垣绅董行馆一所,通计所费银洋制钱合银四万八千有奇,除本山香会收到乐输银洋制钱合银壹万七千八百有奇,其余俱由省局所收捐釐解去。”*《藏外道书》第20册,巴蜀书社,1992年,第658页。从万寿宫香会募得银钱的数量,亦可知西山庙会的作用及影响。

西山万寿宫庙会延续一千多年,庙会的仪式习俗及各种迎神威仪,以致成为地方社会最有影响的民俗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西山庙会仍然延续着古代的仪式传统,各种民间习俗与许真君信仰相交融,于子佳在《南昌人居》书中,就描绘当代西山庙会敬神队伍实况说:

神礼是庙会的一个序幕,是为参加庙会而组织的一种娱神敬神队伍,有的地方叫“神会”。在较大的娱神敬神活动中,一种是送神,一种是迎神。迎神又称迎台阁,多者人数上万,队伍长达二三公里,800支长铳为前导,2000多面彩旗随后。老年人手托香盘烟火缭绕,少年儿童着纸巾战袍,饰三国、水浒等戏剧人物,年轻姑娘手持宫灯、银牌、绣花锻伞、龙凤扇、花篮,伴随在三座神女娘娘的呢绒花轿前后。接着是手持锡制器皿、刀、矛、戈、戟等古代陶器和武器的队伍,陶器制品有古代各类花瓶、三星(人俑)、彩碟等,再是四人抬的木制亭台、楼阁,竹木丝绸扎制的龙凤、麒麟等。最后是几架铁木结构,6米高的三层台阁,上坐幼儿3-4人,饰古典故事人物,伴有乐队。游行持续三天,每村摆香案迎接,大村还请戏班演红,村村接客,户户做酒。*于子佳著:《南昌人居》,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223页。

所谓大村还请戏班演红,西山庙会期间的庙会戏,亦称真君戏、福主戏。许真君被尊为普天福主,八月初一到十五是香客朝拜的高峰期,届时唱真君戏亦达高潮。这种演出必请大班演出连台本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南昌市京剧四团排演的《许真君》,就是庙会期间上演的崇拜许逊的祭祀演剧。*《京剧中的季戏》,《江西文史资料》第1辑《谈京说鼓》,江西省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1994年,第40页。夜晚民间戏班演出的庙会戏,增加了庙会的喜庆气氛。

熊国宝道长在《西山万寿宫庙会盛况古今谈》中,则重点记录了癸未年西山万寿宫庙会的盛况:

2003年癸未年西山万寿宫庙会,农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一,接待各地有组织的庙会朝仙进香团就达五六百之多,零散香客信士更是不计其数。朝仙进香团多以宗族为单位,皆冠有其名,如“丰城剑邑万寿进香”、“樟树熊氏万寿进香”等等,并推选了具体负责人,人数多则数百人,少则几十人,分工较细,进香的香烛礼担在前,后为旌旗,旗上多用金丝线绣有“万寿进香”等字样,随后紧跟民间乐团,乐团一般有鼓、锣、唢、铙等,乐团之后为进香群众,进香群众统一着有地方特色的上装,多为红、黄两种颜色。自万寿宫山门前,进香团便有组织地三跪九叩徐徐而入,场景十分壮观。*熊国宝:《西山万寿宫庙会盛况古今谈》,《中国道教》2004年第1期。

西山庙会以许逊崇拜为显著特色,因此又称为真君会、朝仙会、敬香会。南昌府各县香客成群结队,前往西山虔诚朝拜,称为“万寿进香”。许真君上升的八月十五是庙会的高潮,因此有中秋节为江西第一之说。*清同治《新建县志》卷十五《邑肇志·风俗》载:“历元明迄今,自八月朔,四远朝拜不绝,至十五日而最盛。居民辐辏成市,中秋节为江西第一。”(清)承霈修,杜友棠、杨兆崧纂:同治《新建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在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影响下,江西各地民众在当地的许真君祠,也要在八月香期举行祭祀许真君的活动。兹举数例如下:

清同治《安义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载:

彰灵冈在县治之北,距县三里许,有许旌阳祠。每逢八月之朔,四方朝拜,一如万寿宫。*(清)杜林修,彭斗山、熊宝善纂:同治《安义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清同治《瑞州府志》卷二《地理志二·风俗》载:

八月初一等日,群谒许真君祠,男女烧香迎赛甚众。*(清)黄廷金修,萧凌兰、熊松之等纂:同治《瑞州府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清同治《靖安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载:

八月朔日,邑人朝拜许真君,趋走恐后,有膝行至生米乡之铁柱观者,盖其上升处也。*(清)徐家灜修,舒孔恂纂:同治《续纂靖安县志》,清同治九年(1870)活字本。

清同治《万安县志》卷一《方舆志·风俗》载:

八月朔日为“许真人诞辰”,有庙处,士女朝拜,络绎不绝,至十五日止。*(清)孙家铎修,熊松之纂:同治《万安县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清同治《会昌县志》卷十一《风俗》载:

八月十二,许真人诞辰,各虔设斋供,至庙稽首,唤优人演戏,城乡皆然。*(清)刘长景修,陈良栋、王骥纂:同治《会昌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不仅如此,南方各省、各县的江西会馆,届时也要举行祭祀许真君的活动。南宋白玉蟾记载“洪瑞之境八十一乡之人”参加庙会,而随着江西人在各地的经商和移民,许真君崇拜亦随之向更大地域范围内传播。

西山庙会上千年传承于地方社会,与净明道派道士的振兴道教不无关系。唐代道经《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载许真君飞升之后,“承二代侄男简承宗继世为道士,修持供养,专受孝道。晋永和三年敕再为置观。至贞观元年,国之不崇,人之疏索,观宇寥落,有似寂寞焉。至永淳三年,奉敕再兴孝道,承代传香,侄男简,简男卿长,长男法强,强男灵曜,曜侄孝通,通男叔嗣息,嗣息法胤,胤侄法恭,恭侄景阳,阳男显龙,龙男承观,观男道超,超男元枢,枢男玄基,基男绍珪,珪男文楚,楚男王仙、侄法真,真侄颢然矣”。*《道藏》第6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845页。唐高宗时期天师胡慧超,南宋时期的周真公、何守证,宋元间重振净明忠孝道的刘玉、黄元吉、徐慧、赵宜真、刘渊然。清代以来,康熙二年道人徐守诚,乾隆八年程阳升,嘉庆二年道人邓合溱、熊永雪,嘉庆八年道人胡合源、万合和,道光元年道人喻圆森、周教浪,道光十四年至二十八年,道人喻圆森、邹永栲,这些振兴西山万寿宫的道士,名载于道教史册。

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山万寿宫庙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逍遥山万寿宫志》卷十一《祀典志·南朝纪事》评述西山庙会长期传承之习俗说:“若夫鼓吹幢幡,香烟供馔,数十里络绎不绝,由晋迄今千五百岁,乃人之从奉许公者,千载如一日,万姓如一人。”*《藏外道书》第20册,巴蜀书社,1992年,第802-803页。西山万寿宫庙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许真君崇拜而衍化成民俗活动,支撑庙会一千七百多年传承不衰的原因,就是庙会所表达的民众对许真君崇拜的宗教内涵。

西山万寿宫庙会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标志着从国家的层面对庙会民俗文化意义的肯定。如今西山万寿宫庙会的仪式更加丰富多彩,每年七月二十至九月初一的香期庙会,各地信众从四面八方汇聚西山万寿宫,用传统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安康。庙会前夕,西山万寿宫净明道士斋戒沐浴,举行斋醮科仪法事,按传统仪轨给许真君神像净身、换袍,信众在高明殿举行隆重的焚香包祈福仪式,庙会祈求“福星”恩赐的人数已多达50万人。

三、结 语

历史上许真君有御大灾,捍大患之功,民间百姓尊其为江西福主。历史上西山万寿宫庙会由信众自发进行,也曾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支持。西山万寿宫庙会长期有序进行,彰显出许真君信仰在民间的巨大影响。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和文化意义丰富,具有宗教信仰、民间风俗、民间文艺等多重意涵。西山万寿宫庙会具有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的多学科研究价值,本文粗浅的研究仅算是抛砖引玉之作。

猜你喜欢

庙会西山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新年智慧庙会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元宵节,逛庙会
西山经(五) 南山有豹狡如狐
浅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以零陵庙会为例
庙会经济
观西山
西山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