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有可为

2018-01-23杨礼宪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6期
关键词:优先农业农村

■ 文 / 杨礼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三个“优先”,首次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是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决心,下大力气补齐农业农村短腿短板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重大发展,表明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认识深度、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部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切实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须坚持以下五个优先。

一、发展理念优先变革

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关键。牢固树立并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实现农业农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一是政绩观优先转变。树立衡量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要看工业,更要看农业;要看城市,更要看农村;要看经济总量,更要看民生改善的理念。在主要领导精力分配、财政资金分配、重大工程项目安排等方面,真正做到优先考虑农业农村。二是责任落实优先要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把优先发展要求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三是考核指标优先设置。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体为省、市、县三级的工作任务,量化设置为考核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实现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自律他律共用。

二、政策设计优先考虑

政策具有先导性和指向性,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要坚持重中之重的思想方针,在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金融保险、收入保障等方面,设计、完善、实施支持政策体系。一是出台非常规的政策措施。明确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健全“三农”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将农业农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总量增加。加大对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农业科技、职业农民培训等投入,促进农业降本提效;加大对退耕还林、退耕还湿和退养还滩、节水灌溉、耕地地力保护、化肥和农药减量、农业废弃物回收、地下水超采和重金属污染地区治理等的投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和完善中央、省、市、县四级投融资平台。三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解决金融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建立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用地保障政策。四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等,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的联动政策。五是政策设计要有操作性和超前性。强化政策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引导整合扶持政策向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品牌建设、主体培育、产村融合、生产服务等领域聚集,健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

三、机制体制优先创设

机制体制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保障,须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一是构建要素交换上满足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机制体制。推动工业资本积累和国民收入分配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大幅度提高公共财政在“三农”领域投入比例,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二是构建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机制体制。在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上,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优先,保证农业产业用水用电用地等需求,特别是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快创新农业设施用地政策。三是构建公共服务上满足农业农村发展优先的机制体制。基础设施优先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应优先在农村覆盖,尽快拉平城乡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四是构建履职尽责上一个部门统筹管理的机制体制。以一个部门负主要责任为基本原则,加快大部制改革,赋予相关职责任务,理顺上下关系,畅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渠道。

四、推进路径优先规划

规划具有引导和指导性,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统领。科学的规划,可以减少农业农村发展的要素投入。一是优先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各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任务,编制乡村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谋划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风文明、民主自治等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制约各地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二是优先制定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以村庄、庭院绿化美化为目标任务,优化村庄绿化、污水管网、公共设施等布局,实现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河道治理,提高环境的保护和整治效果。三是优先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以产业兴旺为目标任务,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步骤措施,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搭配,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五、工作推进优先考虑重点抓手

工作推进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根本。

(一)优先发展农村产业

发展农村产业,必须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补齐短板、强化支撑。一是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仓”战略,保障耕地的质量与数量,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建设。二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用工业化、市场化、科技化、绿色化理念来谋划、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业、园艺业,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三是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四是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就业增收。深入挖掘农业的文化、生态等功能,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信息农业。五是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条件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实行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综合机械化水平。六是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立科技有效支撑、质量安全全程管理、公共服务健全的生产体系,三产融合发展、政策城乡统筹、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和规模现代的经营体系。

(二)民生保障优先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在共建共享中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一是优先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有”到“好”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继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便利性。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二是优先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配套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供电、通信、饮水、绿化等基础设施投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三是健全覆盖乡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着力增加农民基础养老金,完善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着力提高农民报销比例,统筹乡村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覆盖面。

(三)人才优先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农村人才培养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根本,统筹实施各类培训计划,充分发挥现有培训机构作用,把各类涉农院校、事业单位、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动员组织起来,构建分级分类培训体系。一是培育农业技术人员。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三定向”办法,实施“一村一大”招生政策,扩大农业类专业学历教育招生规模,确保每村都有1名以上接受过农业教育的大学生,培养新生代农业技术人员。采取政府支持,机构参与,企业为主的方式,建设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平台,提高农技人员培训效果。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业技术人员。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提升现有农技人员的技能水平。二是培育乡村管理人才。加强实践锻炼。派出优秀青年管理人员到先进的专业经济组织和发达经济地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见贤思齐,把别人的长处和经验变成自己的本领,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改进当地存在的较为落后的状态。引进人才。破除地域封闭、夜郎自大狭隘观念,制定比较宽松的政策,搭建创业的平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吸引和招聘全国各地的优秀管理人才。建立保障体系。从发现举荐人才、培养爱护人才、尊重支持人才到使用人才等方面形成一套制度和措施,使各类管理人才能立足本乡本土,发挥才干,大胆创新,迎难而上,勇于创新与创业。三是培育新乡贤。加强乡村好人、道德模范的宣传,让好人与道德模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标杆,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形成新乡贤文化,吸引一大批有积累、有情怀、有温度的“新乡贤”下乡“认”亲、返乡“走”亲、回乡“养”亲。明确由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发布新乡贤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坚持因地制宜,以社会威望、技能水平、经营效益等为参考因素,提出新乡贤认定条件和认定标准。四是培育基层组织带头人。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培训范围和规模。

(四)村庄整洁优先

一是推动绿色生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展畜禽粪污、农业秸秆、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农业低碳发展。二是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对乡村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扩容完善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三是实施美丽乡村创建。以特色村、精品村、中心村为节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讲,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看是否把“三农”优先放在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大战略中,是否优先放在城市与农村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中,是否优先放在三次产业的大结构中,是否优先放在市民农民的大格局中,是否优先放在宏观制度设计中,是否优先放在微观资源配置中来考虑和推进。

坚持农业农村发展优先,要注意防止几个问题:一是防止主观臆断。要切实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工作,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征求老百姓意见,防止主观臆断,不搞强迫命令。二是防止虎头蛇尾。必须按照“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要求,树立长期奋斗的意识,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积小成为大功。三是防止外硬里软。农业农村的道路、房屋、生产设施设备等硬件基础设施改善很重要,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产业布局、人才培养、技术运用、文化传承等软实力方面,也需要全面加强、同步提升。四是防止“整齐划一”。我国农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民情风俗等差异较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能强求一律,搞一个模式甚至是“样板工程”。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过度建设,坚决防止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赶进度,搞层层验收和达标升级,决不能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债务。

猜你喜欢

优先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八月备忘录
八月备忘录
40年,教育优先
优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