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虎地秦簡校詁(二則)*

2018-01-23陳送文

简帛 2018年2期

陳送文

關鍵詞: 睡虎地 秦簡 校詁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七三正壹:“尾,百事凶。以祠,必有敫(憿)。”《日書》乙種同。整理者注:“憿,《説文》:‘幸也。’”(1)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 《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3頁。孔家坡漢簡《日書》作:“尾,百事凶。以祠,必有敗。”按: 與睡虎地秦簡《日書》“敫”相對應之字,孔家坡作“敗”。以此觀之,睡虎地秦簡整理小組讀“敫”爲“憿”,訓爲“幸”當誤。“敫”在此當是表示不吉一類的意思。“敫”字在睡虎地秦簡中多次出現,劉樂賢先生指出:“敫字在《日書》中多次出現,其確切含義一時難以確定。《日書》的四敫日,後代選擇通書有作四激日、四擊日者,則敫可讀爲激或擊。又,‘徐篇’的敫日在‘秦除篇’中作摯(執)。從本篇文句推測,此處的敫當有不吉一類意思。”(2)劉樂賢: 《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58頁。王子今先生認爲:“取‘敫’字原義似乎也可以通釋簡文。《説文》放部:‘敫,光景流也。’”(3)王子今: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4頁。《秦簡牘合集〔壹〕》指出:“這裏的‘敫’應與日書常見的‘敫’一樣,爲不吉一類意思。”(4)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陳偉主編: 《秦簡牘合集〔壹〕》,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390頁。“敫”字有“不吉一類意思”,其意見正確可從,更有進者,我們認爲“敫”可讀爲“撓”。北大漢簡《老子》簡一二五:“恒有欲,以觀其所僥(徼)。”整理者注:“‘僥’,帛書作‘噭’,傳世本作‘徼’,三字音近可通,讀爲‘徼’是。”(5)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44頁。北大漢簡《老子》“僥”,帛書本和傳世本異文分别作“噭”“徼”,這是“敫”讀爲“撓”最直接的證據。又從“敫”與從“堯”之字古多相通。《莊子·在宥》:“此以人之國僥倖也。”《經典釋文》:“僥字或作徼。”《淮南子·泰族》:“察陵陸水澤肥墽高下之宜。”《太平御覽》六二四引“墽”作“墝”。《韓詩外傳》二:“高墻豐上激下未必崩也。”“激”,《説苑·建本》作“墝”。“敫”上古音爲見紐宵部,“撓”上古音爲泥紐宵部。兩者韻部相同,聲紐相近。見紐與泥紐古有相通之例。如“蘜”,《類篇》:“居六切。又諾叶切。”“飢”,居夷切;又乃歷切。(6)黄焯: 《古今聲類通轉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頁。“撓”,敗也。《左傳》成公二年:“師徒撓敗。”杜預注:“撓,敗也。”《梁書·南海王大臨傳》:“彪若成功,不資我力;如其撓敗,以我説焉,不可往也。”“撓敗”連言,亦可參。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雌雄節》一一二上:“憲敖(傲)驕居(倨),是胃(謂)雄節。”(14)此條例證爲王輝先生見告。整理者注:“憲,疑讀爲悍。”(15)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 《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70頁注釋[九六]。“悍傲”義同“傲悍”,亦可參。張家山漢簡《蓋廬》簡四八:“暴敖不鄰者,攻之。”《荀子·榮辱》:“飾邪説,文奸言,爲倚事,陶誕突盜,惕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16)此條例證爲王輝先生見告。“惕悍憍暴”,“憍”即“驕”,與“傲”義近。“惕”,王念孫指出“惕”當爲“愓”字之譌,訓爲“放”,通作“蕩”。(17)〔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37—438頁。《荀子·修身》:“加惕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此處“惕”亦當是“愓”之譌誤。《荀子·榮辱》:“蕩悍者常危害。”可參。

典籍中“暴”與“悍”、“傲(或作敖)”與“暴”常常對文或連言。《韓詩外傳》卷三:“故上賢使能而等級不踰,折暴禁悍而刑罰不過。”《荀子·王制》:“如是而可以誅暴禁悍矣。”《荀子·强國》:“知夫爲人上者不美不飾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勝悍也。”《荀子·正論》:“夫征暴誅悍,治之盛也。”《荀子·王制》:“抃急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變,奸邪不作,司寇之事也。”《韓詩外傳》卷二:“埶尊貴者,不以愛民行義理,而反以暴敖淩物。”《荀子·賦》:“仁人絀約,敖暴擅强。”皆可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