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所见战时经济问题探析

2018-01-23阎盛国

孙子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动员孙子

阎盛国

《孙子兵法》不仅是研究用兵艺术的一部重要典籍,而且是考察战时经济问题的一面重要镜子。学术界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成果斐然,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注解和考证方面,①代表性的注解成果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魏汝霖:《孙子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代表性的考证成果有: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李零:《关于银雀山简本〈孙子〉研究的商榷——〈孙子〉著作时代和作者的重议》,《文史》第7辑。杨丙安、陈彭:《〈孙子〉书两大传本系统源流考》,《文史》第17辑。以及现代社会众多领域的应用方面。②代表性的现代应用成果有:静柔:《孙子兵法与竞技体育谋略》,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杨少俊:《孙子兵法的电脑研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美]马克·麦克内利(Mark McNeilly)著;宋克勤译:《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孙子兵法与竞争的学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杨先举:《孙子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张文儒:《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陈金华:《决胜法庭——孙子兵法在诉讼中的运用》,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吴如嵩、黄英:《孙子兵法与养生治病》,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学界很少有人站在经济学史的视角,把《孙子兵法》视作一部反映古代战时经济问题的研究之作,借以探讨其中隐含的一些重要经济问题。立足于经济背景下考察《孙子兵法》,自然涉及《孙子兵法》产生的年代问题。关于《孙子兵法》究竟产生于何时?主要存在“战国说”和“春秋说”两种争议。以齐思和为代表,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所言之战术、军制,其中所有之名辞,皆系战国时物,而其著书体例,又系战国时代之体例,则其书为战国中后期之著作,似可确定。”③齐思和:《孙子兵法著作时代考》,《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第225页。以何炳棣为代表,从《孙子兵法》书中涉及的军队及战争规模、“五行相克”、“黄帝伐四帝”等专题,论证了《孙子兵法》全书的春秋属性。①何炳棣:《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孙子兵法〉》,《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现今《孙子兵法》的春秋属性得到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学术界一般认为,《孙子兵法》产生于我国春秋末期。”②参见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绪言,第2页。本文尝试分析《孙子兵法》所反映的特定历史时代的战时经济问题,借此进一步丰富对春秋时代战时经济问题的认知。

一、 《孙子兵法》所见战时开支问题

《孙子兵法》关注战时开支问题。孙子《计篇》有“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③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页,第29-30页,第35页,第48页,第91页。值得注意的是,“主用”是指“军备物质、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④吴九龙:《孙子校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页。孙子《作战篇》具体描述了春秋时代战时开支的大致情况:“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⑤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页,第29-30页,第35页,第48页,第91页。孙子指出战时开支项目有多种,比如“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这些项目,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战争开支的总体状况。孙子所列战时开支项目虽说有限,但其显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极具代表性。孙子让后人对春秋时代的战时开支项目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孙子兵法》反映的战时开支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孙子根据开支的规模,把战时开支分为“大型开支”和“小型开支”。孙子所讲的“车甲之奉”,代表的是“大型开支”。这种开支主要用于当时战争中各种大型、重要的武器装备的制造。如孙子《作战篇》提及的“驰车”和“革车”和将士们使用盔甲,无疑都是属于这一类型。“驰车”是当时用于进攻的一种轻型战车,“革车”是当时装载物资的一种辎重车辆。孙子《作战篇》提及的“胶漆之材”,代表的是“小型开支”。这种开支主要用于维护与建造各种作战器械所用的微型材料。“胶”是粘合物质用的,“漆”是用来维护物质装备的,可以有效防止蛀虫。“胶”和“漆”这两种物质材料的使用,尽管其在当时战争中不为大多数人关注,但这两种物质却又是维护和建造作战装备不可缺少的两种材料。孙子显然认识到“胶”和“漆”这两种物质,尽管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如果这些物质使用数量相当可观,自然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孙子意在告诉人们,战争的费用开支多种多样,既包括大型装备的开支,也包括一些不起眼物质材料的开支。所以,战争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可见,孙子对战争开支问题,观察得多么细致独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孙子兵法·作战篇》也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代武器制造的规模与水平。这一时期可以制造许多类型的武器装备。除上面提及的战车制造外,春秋时代还制造许多的常规武器装备,如“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⑥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页,第29-30页,第35页,第48页,第91。另外,春秋时代已经能制造各种攻城的器械,“修橹轒辒,具器械。”⑦杨丙安:《十 一家注孙子校 理》,第8页 ,第29-30页,第35页,第48页 ,第91页。《孙子兵法》还提到了远射武器“弩”的记载:孙子《势篇》有“势如彍弩,节如发机”⑧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页,第29-30页,第35页,第48页,第91。之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力为基础。”⑨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81页。值得一提的是,孙子所说的“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在表现军队规模的同时,“千驷”“千乘”这些装备数量,间接反映出春秋时代战车生产的能力是相当高的。各种类型武器装备的制造,客观上证明了春秋时代战时经济的生产发展水平与规模。

第二,孙子根据开支公开还是隐秘的状态,把战时开支分为“显性开支”和“隐性开支”。孙子所说的“带甲十万”,代表的是战争中的一种“显性开支”,“带甲十万”的一支军队的开支最终可以通过一个总的费用数字反映出来,也就是当时政府为这支军队最终支付了多少费用,这显然是一清二楚的。而孙子所说的“宾客之用”,却是代表的是“隐性开支”。当时“宾客”群体庞大,身份比较复杂,地位比较特殊。在春秋时代,“宾客”主要是指各诸侯国的使节及游士,他们有时从事公开的外交活动,有时从事隐秘的活动,为各自国家利益或者自己的主人服务。由于宾客当中的一些人在战争中往往从事秘密活动,因而他们的开支情况是相当隐密的,从来就不对外公开公布。孙子意在告诉人们,在春秋时代战争中,战争开支有的是公开的,人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有案可稽。有的开支是从来不对外公开的,具体如何使用,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哪些人身上,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例如,孙子《用间篇》提到的“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96—297页,第35页,第261页,第77-78页。《孙子兵法》揭示用间活动当中用间者对间谍赏赐,不仅开支大,而且是一种秘密开支。

第三,孙子根据开支对象不同,把战时开支分为“公家开支”和“百姓开支”。即孙子《作战篇》提及的“百姓之费”和“公家之费。”②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96—297页,第35页,第261页,第77-78页。这种开支分类显而易见,主要表明战争开支的影响不仅对国家本身,而且对民众本身也会产生影响。

第四,孙子根据开支使用情况不同,还把战时开支分为“一般开支”和“特殊开支”。孙子所说的“千里馈粮”,代表的是战争中的“一般开支”。这种开支用于一般性常见的物质开支,最常见的是军队的粮食消耗。另外,孙子《九地篇》所说的“施无法之赏”③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96—297页,第35页,第261页,第77-78页。代表的是战争中的一种“特殊开支”“无法之赏”是战争当中一种超出惯例、破格的奖赏,这种开支并不是经常性的,只是到了特殊场合,或者到了非常时期,才进行这种例外的开支。总之,孙子意在告诉人们,战争开支,既有一般性的开支,也有特殊性的开支。

孙子由此让人们见识到春秋时代战争开支的林林总总。孙子通过这些具体而又有代表性的各类战时开支项目,意在告诫人们,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准备战争,战争开支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它会波及许多层面。

二、 《孙子兵法》所见战时经济动员问题

《孙子兵法》提出了具体考察国家综合动员能力的一种系统方法,那就是孙子《形篇》所讲的:“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④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96—297页,第35页,第261页,第77-78页。郭化若对上述内容的翻译最能鲜明体现这种春秋时代国家综合动员能力的考察,表现在军事上有五个考察范畴: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对双方都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产生(土地面积大小的)“度”的问题;(双方土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就产生(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问题;(双方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不同,就产生(能动员和供给兵卒众寡的)“数”的问题;(双方人力众寡的)“数”的不同,就产生(军事力量轻重对比的)“称”了;(双方力量轻重的)“称”的不同,就产生胜败。⑤郭化若:《孙子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1—12页。显然,这种考察方法既适用本国,也适用于敌国,对于观察一个国家的经济动员能力提供了重要参照。

从《孙子兵法》全书综合考察,孙子显然并没有完全把战时经济动员仰赖于本国自身,而是通过实施多元的战时经济动员方式,使春秋时代战时经济动员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和加强。孙子总结了武装一支“带甲十万”的军队大致需要“日费千金”。“千金”不是实指,而是虚指。意思是说,一支数量十万远程作战的军队,每天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值得注意一点是,战争当中,并不仅仅是金钱消耗的问题,有了金钱,并不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而战争当中,更重要的是解决各种战时常用的物质问题,孙子显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说:“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30—31页,第33页,第10页,第140页,第35页,第38页,第277-278页。孙子强调长时间的持续战争将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国家各种战争物质消耗就会面临匮乏。因此,孙子非常关注战时物质动员这一重要问题,而且提出一些重要战时物质动员的有效方式,从而高效而又科学地解决军队作战物质来源这一重大问题。“孙子在《火攻篇》中斩钉截铁地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这里的‘动’字,一般解释为军事行动,其实它应包括常备军的行动和战争动员。”②严国群,《〈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动员思想》//于汝波.《〈孙子〉新论集粹——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长征出版社,1992年。当然,这种动员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动员,显然也包括战争物质方面的动员。而《孙子兵法》所反映的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取用于国”是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最基本方式。曹操注解:“兵甲战具,取用国中。”③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30—31页,第33页,第10页,第140页,第35页,第38页,第277-278页。也就是说,在战争当中,军队的主要武器装备依赖于国内,而不是寄托于敌人身上。这表明孙子对武器装备问题的高度重视。孙子《计篇》中就曾提出判定双方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其中,就有“兵众孰强?”④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30—31页,第33页,第10页,第140页,第35页,第38页,第277-278页。这里“兵”不是指士兵,而是指军队的武器装备。此外,孙子《军争篇》中强调两军相争,争夺的是利益,同时提醒指挥者不能忘记争夺利益背后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其中,就有对武器装备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孙子提出明确告诫:“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⑤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30—31页,第33页,第10页,第140页,第35页,第38页,第277-278页。为什么孙子一定要把武器装备生产仰赖于国内,而不是寄托在敌人的身上?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战争当中武器装备消耗数量巨大。正如孙子《作战篇》中所讲的“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⑥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30—31页,第33页,第10页,第140页,第35页,第38页,第277-278页。一个国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武器装备生产能力,显然是难于应付长时期战争的需要。二是本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便于本国的军队使用。由于本国将士日常进行武器使用训练,自然对这些武器性能比较熟悉,这样就会提高武器的作战效能,而从敌人那里夺得武器装备,显然需要一个熟悉和熟练的过程,这就会影响军队作战的效果。因此,孙子“取用于国”的主张显然具有自身的科学性。但也不要忽视孙子所说另外一点,尽管孙子主张“取用于国”,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孙子并不完全排斥从敌人那里获取武器装备。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孙子《作战篇》如此写道:“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⑦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30—31页,第33页,第10页,第140页,第35页,第38页,第277-278页。孙子不仅注意奖赏首先获得敌人战车的作战人员,而且注意改变敌人的战车标识,把它们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队伍当中。此外,孙子还不忽视对敌人物质装备的破坏,以此降低敌人的作战能力。孙子《火攻篇》云:“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⑧杨丙安:《十 一家注孙子校 理》,第30—31页,第33页,第10页 ,第140页 ,第35页,第38页,第277-278页。其中“辎”代表的是敌人正在使用的武器装备;“库”代表的是敌人贮藏等待使用的各种物质;“队”代表的是敌人“交通运输线”,是指处于运动状态下的武器装备和物质。

第二,“因粮于敌”是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重要补充方式。孙子主张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孙子《九地篇》云:“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46—247页,第36页,第257页,第37页,第237页,第245页,第265页, 第144-145页,第282页,第136页。孙子反复强调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的好处:一是孙子所讲的“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可以满足自己军队的粮食需求。二是孙子所讲的“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②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46—247页,第36页,第257页,第37页,第237页,第245页,第265页, 第144-145页,第282页,第136页。明智的将帅一定要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而春秋时代为何“因粮于敌”会有如此好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时的运输工具系统比较落后,靠的是人力和畜力。二是运输的道路不好,交通非常不便。三是运输过程当中充满各种风险。四是运输者在输送过程当中也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才有了孙子所讲的“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的效果。至关重要的是,尽管孙子提到“因粮于敌”好处多多,但是,孙子显然不是完全主张“因粮于敌”,依赖于敌人。孙子主张“因粮于敌”,只不过是春秋时代军队远程作战当中用粮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方式。孙子在《作战篇》中有“粮不三载”的说法。汪中《述学》有云:“古人措词,凡一、二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指也,虚数不可执也。”故此“三”字当即《论语》所谓“三思”“三复”之“三”。③吴九龙:《孙子校释》,第25页。因此,“粮不三载”是说不多次从本国运输粮食,清楚地说明孙子并不是单纯一味把粮食的获取寄托在敌人身上。这是因为“因粮于敌”并不是随时随地均可实现。有时敌人会放火焚毁粮食,有时敌人还会在粮食中下毒。孙子《九地篇》中就强调“重地,吾将继其食”。④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46—247页,第36页,第257页,第37页,第237页,第245页,第265页, 第144-145页,第282页,第136页。在“重地”这种环境,孙子强调一定要注意军粮保障供给。孙子把“因粮于敌”视为战时物质动员的重要补充方式,无疑也是具有科学性的。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孙子所说的春秋时代环境下的“因粮于敌”。

第三,“取敌之利”⑤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46—247页,第36页,第257页,第37页,第237页,第245页,第265页, 第144-145页,第282页,第136页。是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又一重要补充方式。孙子主张通过奖赏方式鼓励将士夺取敌人的利益,“取敌之利者,货也”,孙子强调“重地则掠”。何谓重地?孙子《九地篇》指明这种特殊的环境,“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⑥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46—247页,第36页,第257页,第37页,第237页,第245页,第265页, 第144-145页,第282页,第136页。此外,孙子《九地篇》中还以提问的方式提出:“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⑦杨 丙安 :《 十一 家注 孙子 校理 》, 第246—247页, 第36页 ,第257页 ,第37页,第237页, 第245页, 第265页, 第144-145页 ,第282页 ,第136页 。孙子《九地篇》还强调“先其所爱,微与之期。”⑧杨丙 安: 《十 一家 注孙 子校 理》 ,第246—247页, 第36页 ,第257页 ,第37页,第237页 ,第245页 ,第265页 , 第144-145页 ,第282页 ,第136页 。孙子“所爱”究竟是指什么?孙子的“所爱”内涵是指具有重要影响的战略因素,其包含四个属性层面:一是重要的战略区域;二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三是重要的依靠力量;四是重要的精神象征。其中,孙子“所爱”就包括对敌人重要战略资源的获取。孙子指出,获取敌人各种物质资源,不要忘记奖赏部下,要做到与之同利。孙子《军争篇》中说:“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⑨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46—247页,第36页,第257页,第37页,第237页,第245页,第265页, 第144-145页,第282页,第136页。另外,孙子《火攻篇》中告诫将帅不注意奖赏部下,就很难巩固胜利成果,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曹操注解:“若水之留,不复还也。”⑩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46—247页,第36页,第257页,第37页,第237页,第245页,第265页, 第144-145页,第282页,第136页。不及时赏赐将士,致使战事失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孙子在《军争篇》中就强调“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指出争夺利益过程当中存在相当大的危险性,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84页,第173页,第33页,第34页,第289页,第88-89页。当然这个“利”,指的是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因此,孙子一再强调在利益面前要全面思考,既要考虑事情有利的一面,又要考虑事情有害的一面,“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②杨丙安: 《十一家 注孙子校理 》,第284页,第173页 ,第33页 ,第34页,第289页,第88-89页。防止为了争夺利益,付出沉重代价。

总之,“取用于国”是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基本方式,“因粮于敌”“取敌之利”是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重要补充方式。孙子认为这些物质动员方式不可本末倒置,应该科学正确对待。这些物质动员方式从根本上反映了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自力更生为主,掠夺敌人为辅。

三、 《孙子兵法》所见战时赋役问题

孙子《作战篇》曰:“役不再籍。”曹操注解:“籍,犹赋也。言初赋民而便取胜,不复归国发兵也。”③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84页,第173页,第33页,第34页,第289页,第88-89页。曹操的注解,无疑反映出春秋时代的战时赋役负担问题。《国语》有“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④《国语》卷一九《吴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00页。之说。郭化若《孙子译注》注解:“役,兵役;籍,户籍。”⑤郭化若:《孙子译注》,第91页。郭化若进一步点明这是一种兵役制度。孙子《作战篇》中有言:“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⑥杨丙安:《十 一家注孙子校 理》,第284页,第173页,第33页, 第34页,第289页,第88-89页。此处提及的“丘役”之说,类似“丘甲”之说。《左传》成公元年:“为齐难故,作丘甲。”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83页。对于这种兵制问题,有学者明确指出:“古时,兵制和田制有密切的联系。”⑧金景芳:《论井田制度》,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66页。显而易见,《孙子兵法》所反映的春秋时代战时赋役负担问题与田制有着密切联系。《孙子兵法》中究竟有那些内容反映出春秋时代的田制呢?

这可从孙子《用间篇》表述中找到具体相关的信息:“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⑨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84页,第173页,第33页,第34页,第289页,第88-89页。饶有趣味的是,文中提到,春秋时代“兴师十万”,但出现“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的结果,也就是“十万”与“七十万”这一组数字所形成的比例关系。需要提醒的是,《孙子兵法》使用这组数字,特别注意逻辑性与科学性。这也是孙子的一贯风格。我们还可从《孙子兵法》对数字的其他使用发现,“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⑩杨 丙安 : 《十 一 家注 孙 子校 理 》, 第284页 , 第173页 , 第33页 , 第34页, 第289页, 第88-89页。孙子用“天地”变化作比喻,说明善战者出奇制胜的方法无穷无尽。孙子用“四时”变化作比喻,说明善战者的出奇制胜是有一定规律性可寻的,这是因为一年四季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孙子用“五声”“五色”“五味”变化作比喻,说明善战者出奇制胜是建立在组合的基础之上,这种出奇制胜是由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式进行组合的。可见,孙子使用“四时”“五声”“五色”“五味”,不仅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也具有科学性。另外,法国学者魏立德专门对孙子的数理逻辑有精彩的论述,“明确提出数理逻辑中与《孙子兵法》这类著作有密切关系的若干因素。”①[法国]魏立德:《关于〈孙子兵法〉中的数理逻辑》,《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孙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页。古代战略家使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三类:(1)统计方法,就象《孙子兵法·作战》开头那段所描述的。(2)预测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分析冲突的可能结果,例如《孙子兵法·计》所说的“庙算”。这种计算方法还应包括所谓“兵阴阳”的各种卜算方法。(3)与布阵有关的空间分布方法。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见识了孙子数理逻辑所展现的风采。由此,我们不可轻易否定孙子所说的“兴师十万”出现“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这种逻辑性和科学性可以从古代著名注家对孙子《用间篇》中一段话的注解进行分析。最先对《孙子兵法》作注解的曹操,是这样注解孙子所说“兴师十万”出现“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他说:“古者,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言十万之师举,不事耕稼者七十万家。”曹操的这种解释大体说明这组数字出现的成因,但没有具体说明这是受何种制度的影响。唐代李筌注解是:“古者,发一家之兵,则邻里三族共资之,是以不得耕作者七十万家,而资十万之众矣。”这种解释还没有曹操具体到位,依然没有说清事情的本质。宋代梅尧臣认同曹操之说,“输粮供用,公私烦役,疲于道路,废于耒耜也。曹说是也。”唐代杜牧对这组数字比例关系的解释则是一针见血,从正面切中了井田制度,使人们对这组数字的比例关系的使用豁然开朗:“古者,一夫田一顷。夫九顷之地,中心一顷,凿井树庐,八家居之,是为井田。怠,疲也。言七十万家奉十万之师,转输疲于道路也。”②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89页。张预在杜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深入说明战争对于民众的烦扰不可避免:“井田之法: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兴兵十万,则辍耕作者七十万家也。或问曰:重地则掠,疲于道路而转输何也?曰:非止运粮,亦供器用也。用兵贵掠敌者,谓深践敌境,则当备其乏,故须掠以继食,非专馆谷于敌也。亦有碛卤之地,无粮可因,得不饷乎?”③李浴日:《孙子新研究》,《民国丛书》第四编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92 年,第282页。另外,民国时期研究《孙子兵法》颇有名气的李浴日特别指出:“七十万家”乃“系从井田制度算出数字。”④李浴日:《孙子新研究》,《民国丛书》第四编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92 年,第282页。进一步明确给予相应的定论。金景芳对井田制内容的一些解释,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孙子提及那组数字比例的来源与成因,“公田则是一井九百亩田中,除去八家各分百亩之外的那一百亩。这一百亩公田由八家共耕,收获的农产品全部交给公家。古人把这种办法叫做助,或叫做籍。”⑤金景芳:《论井田制度》,第19页。这当然是和平年代的一种做法。在战争年代,每有一家的成年男子走上战场,就会有服兵役的这一家的一百亩,不得不由其他七家共同负担。因此,最终就会推导出孙子所说的结果。

由此可见,井田制度是孙子所说的“兴师十万”出现“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的根本原因,反映了春秋时代井田制度依然是当时普遍实行的赋役制度。从《孙子兵法》的一些注解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杜牧和张预的解释,从根本上反映了孙子《用间篇》应用数字“十万”与“七十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说明《孙子兵法》应用数字的逻辑性之强,超乎人们想象。孙子隐晦地指出春秋时代的战时赋役制度依然是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孙子兵法》反映的赋役制度与井田制度有着密切联系,这一结论的发现,自然也应成为《孙子兵法》诞生年代的一个重要佐证,它的意义和价值绝对不可以被低估。这一结论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和佐证《孙子兵法》的春秋属性,应当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从《孙子兵法》所包含的井田制度考证《孙子兵法》产生的年代,也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这部书可以看作是观察春秋时代战时经济问题的一面重要镜子,它客观反映出春秋时代战时开支的多种情况,孙子主要把战时开支分为“大型开支”和“小型开支”,“显性开支”和“隐性开支”,“国家开支”和“百姓开支”,“一般开支”和“特殊开支”等。而且,当时的武器装备的数量与规模,间接地证明了春秋时代战时经济的生产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孙子兵法》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三种方式,“取用于国”是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最基本方式。“因粮于敌”和“取敌之利”是春秋时代战时物质动员的重要补充方式,为支撑春秋时代军队的远程作战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因粮于敌”和“取敌之利”这两种物质动员方式是“以战养战”战时物质动员方式的历史根源所在。尽管如此,但也不能忽视春秋时代“取用于国”这种自力更生为主的物质动员方式。另外,《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兴师十万”出现“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这一社会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客观地反映出春秋时代的战时赋役制度依然是建立在井田制度的基础之上,这种观察不仅有助于了解井田制度对春秋时代战时经济体制的重要影响,而且,从《孙子兵法》所反映出的这种井田制度来看,还可以进一步佐证《孙子兵法》的春秋属性。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动员孙子
《孙子兵法》组歌
孙子壵
音乐迪斯尼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回顾与思考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