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
2018-01-23李小静
◎李小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农村人口(农民)作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国内外研究实践表明,人力资源开发是一国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强国富国的重要抓手。我国要完成建设现代化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量大质低,流失严重的现状己成为我国农村经济腾飞、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巨大掣肘。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投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量多质低和流动性差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是以其庞大的人口资源为基础的。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堪忧,难以满足乡村复兴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支持。具体表现在:
一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质量低下。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截至2016年年底,仍有6.4亿农村常住人口,其中有3亿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可见,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依然巨大,人多地少的国情条件并没有根本改观,相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供求不足的新问题愈加凸显。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平均超过30%,农业从业者老龄化则更为突出,5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平均不足10%。[1]除了老龄化外,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还呈现出妇女化倾向,大量的留守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低,知识技术素质能力差,致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要素难以向农村渗透。目前,大多数农民只能够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显得无所适从。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民身体素质的总体水平偏低,在不少贫困地区,许多农民还存在着营养不良、饮水困难、住房条件差以及卫生、医疗设施匮乏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民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性差,难以吸引人才,尤其是优秀人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流动,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城市较好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拉力以及乡村资源落后和收入水平低下的推力作用下出现了大量流失,引致了耕地抛荒、粗放经营等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村新业态,推出农村“双创”政策,使得农业农村散发出朝阳活力,但由于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惯性作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和发育程度大大低于城市经济,致使农村内部人才大量流出和外部人才难以吸引,造成农村人才严重短缺。此外,由于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与之挂钩的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一方面造成了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难,另一方面也致使城市白领、大学生创业人员以及工商企业难以获得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难以真正落户农村,难以在农村享受与城市相似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些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农业农村发展新鲜血液的注入。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农业劳动者作为农村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得到高质量的开发利用,才能使乡村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富裕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现代化大农业是一个融农、科、教、工、经、商于一体的大农业,是一个高科技、高效能的综合农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的这种特点和趋势,无疑会对农村人力资源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农村既面临着农业劳动力后继无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还面临着现有人力资源因其文化水平低下而难以驾驭互联网+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化农业等新业态的难题,或者即使参与农业新业态的发展,也只能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拓宽的过程中从事低端种养环节,难以融入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进而实现收入的增加。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目标,必须不断开发和培养农村人力资源。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乡村实现生态宜居的关键一步
实现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为农民建设绿水青山的幸福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村作为现代化的短板和短腿,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乡镇企业因其生产水平低下,物耗能耗高,且发展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利益,只关注自己的盈亏,缺少社会责任,往往会把生产成本转嫁给自然,致使农村环境恶化;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污染的乡村转移以及现代物质机械和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装备,在提升现代农业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大量的机械化、化肥化和农药化,引发了耕地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过度的乡村建设造成乡土文化的断裂等等。乡村生态的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乡镇企业的经营者以及农业经营管理者缺少生态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造成的。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生态素质,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发展理念,才能真正落实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乡风文明的有力抓手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农民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的同时,也引发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等危机。在追求资本逻辑下,我国农村传统的民间信仰被打破,淳朴的乡风美德,如守望相助、诚实守信等逐渐被侵蚀,农村道德风化日下,社会治安混乱;而且在现代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下,农民的宿命观乃至封建迷信思想死灰复燃致使农村腐朽、消极、落后思想盛行。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乡风文明需要文明的乡风来保持,文明的乡风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改变当下陈旧、扭曲的价值观,才能为当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难啃的硬骨头。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县乡两级基层组织涣散,虽然大学生村官计划,提高了村干部的文化素质,改善了基层干部结构,但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青黄不接,面临着选人用人的捉襟见肘;二是我国农村现有村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贪污腐败等不良作风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国家政权与村庄自治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淡漠,对社会治理的参与程度不高。上述诸多问题决定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民的民主素质成为优化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
三、多措并举地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
农村人口资源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当农村人口资源的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时,农村人力资源得以形成;农村人力资本是农村人力资源中较为杰出和优秀的部分,是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掌握适应新时代所需要的经营管理能力,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劳动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振兴的实现有赖于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向人力资本的转换,而这一转换过程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发面发力:
(一)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依托,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无论怎样落脚点都在农民的行动。当前,培育懂农村、有闯劲儿且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和实现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敢创新,而且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有责任。[2]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新主体,而且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企业骨干,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领头羊”。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首先任务就是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职业农民,农业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才能为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和农业新业态的涌现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也只有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为现代职业农民掌握和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重点首先应该是针对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40、50”人员,他们长期从事农业耕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种田经验,对农业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通过农业技能培训着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文化传承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还要积极利用惠农政策为返乡创业的务工人员、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的返乡青年以及城市居民中的农业爱好者“筑巢引凤”,因为这部分人群的流动性和城市体验使得他们更具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乐于和易于接受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想,将其培养成高素质的生产经营者和农村管理者,是当前实现我国乡村复兴不容忽视的生产力。
(二)从政策、制度上供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匮乏的根本症结在于固化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这种城乡不平等的制度安排导致了农民政治自由、经济自由以及社会机会等合法权益的逐渐丧失,并最终沦为最贫困的群体。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指出,要促进农村发展,需要保证农民获得政治、经济、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上实质自由的实现,进而提高其生存和发展的可行能力。因此,在我国,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让农村高素质的人才真正留得住并能够吸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必须打破城乡之间不平等制度藩篱。这就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建立起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农地的“三权分置”让农民拥有土地的财产权并实现土地合法有序地流动和有效配置;深化“一国两策”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促进城乡医疗、社会保障的有效衔接,保障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倾斜力度,进而实现居村农民和返乡创业人员在农村能够享受与城市等量同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农村能够吸引到人才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同时,各地方政府还要顺应农村返乡创业潮的趋势,加大政策供给,破解影响返乡创业的政策壁垒,给予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学生等在城市就业创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补贴工资、社会保险等方式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留得住、干得好。
农村人力资源建设还需要通过外在制度的完善来约束和屏蔽生产经营主体和乡村治理主体的不良行为。在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乡村干部贪腐等问题困扰的今天,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和防贪腐制度,尤其是细化违反制度后的惩治细则,对于防范和规避主体的恶性具有重要的警戒作用。目前,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借助这些新平台,实现制度建设的电子化、程序化、精细化,更加凸显制度的客观性,同时通过大数据的监测也能让监督更加精准,通过“千里眼”来排查各种环境违规、违法和乡村干部贪腐问题。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微媒体等激发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农民的民主素养。
(三)从教育上支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升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专家舒尔茨指出,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投资的重要形式就是教育。英格尔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教育水平与现代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对于农村社会成员而言,教育的作用是使其现代化的基础。对此,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建设,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和条件(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对农村专业化、科技示范户、初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农村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具有一定基础的农村青年等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教育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促使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需要的指出的是,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文化素质,不能仅仅注重技术教育,更要高度注重培养农民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情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力资源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上的可靠性,才能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进行道德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而减少生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农业技术作为一种外在有形物质能量通过定期的知识培训、现场示范指导等方式即可完成,但是主体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自觉是一种内在的难以捕捉的心理和精神因素,如何让农村人力资源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需要农村基层教育者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最新时代内容无缝对接,将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实施常态化的宣传和教育,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涵养以增强其自省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从教育上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近年来,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层次上移的趋势即高中阶段后实施职业教育,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也呈现高职化倾向,这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鉴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惯性作用,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离农意识和倾向就会越浓,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完全解构的条件下,农村职业教育还应坚持早期化为宜,在建立起由地(市)级政府统筹有力、较为完善的连接初、中、高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的同时,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前期开发作用,让孩子们从小意识到农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现代农业是朝阳产业,改变人们对从事农业是低贱、有失体面选择的偏见,这将有利于培养他们强健的体制、耐劳的韧性、务农的思想和从事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开发的热情和本领。此外,为了使劳动者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快速进展,农村职业教育要把农村人力资源“阶段”开发变为全程开发,这样才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总之,从当前乡村振兴的角度考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难以满足我国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需要,它将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逐渐打破城乡二结构体制的藩篱,加大政策、教育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无疑是提升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有力措施,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