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景观二元属性的保护发展之路
2018-01-23◎文杰
◎文 杰
一、乡村文化景观二元属性的内涵
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大多根植于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也都在乡村,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乡村文化景观。可以说,乡村文化景观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发展与传承乡村文化景观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1.地域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并服务于农耕社会,它是一个地区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信仰而形成的文化现象,是各民族地域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乡村的精神信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形态。文化具有地域性、宗教性等特点,每一个乡村文化景观,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发展历史,这段历史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构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并成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记忆。乡村文化景观的地域性更加突出乡村文化的本土性和内生性,它区别于当下以城市为中心的大众文化,以及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农村文化,是对乡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延续。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通过乡土文化重塑乡村文明,保存民风民俗与乡土味道,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对振兴乡村、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增强农民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传承性。乡村文化景观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它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和生活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耕作制度和中华文明的内涵,集合了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它涵盖多个文化层面,既包括乡村的田园风貌、建筑、民间风俗、工艺品,又包含乡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宗族文化、节日庆典等多种表现形式,是我国存在的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乡村中的传统民居展示了中国人山水为林、择善而居的生活智慧,宗祠庙宇反映了中国人最朴素的信仰崇拜,乡村的年节习俗彰显了中国人追求欢乐喜庆的生活品性,而乡村中的手工艺文化更是承载了中国人随性自然的东方美学。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成为构建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功能拓展、农民增收、传统民俗和特色文化保护都需要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一方面,优秀农耕文化、民俗礼仪、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重塑乡村文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村民的参与,这就需要“众人拾柴”的向心力,增强村民公共参与意识。以传统民俗为例,传统农村社会有稳固的情感维系和寄托方式,通过传统风俗习惯表达邻里亲情,如在节日庆典时的舞龙、舞狮、社火、庙会,对先人表达怀念和敬仰的祭祀等文化活动,这些风俗礼仪以及传统的村落建筑、地标雕塑就成为了村民的共同记忆,成为联系他们情感的纽带以及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可以营造乡村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有效遏制当下乡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文化景观也是一种生产力。以传统工艺为例,乡村是传统手工艺的聚集地,手工艺文化塑造了乡村的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家具器皿等,维系了村民生产生活、民间风俗、节日气氛,这也是一种文化生产和创造,是一种文化生产力,如很多村寨依山而建的吊脚楼、蜡染的服装、极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村民也会以此为生,增加收入,保护和传承这些蕴含深厚传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乡村文化景观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近15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已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递减,这其中包含大量具有历史风貌的传统村落,在我们还未能全面了解乡村文化景观时,这些乡土文化遗存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和遗忘的境地,乡村文化景观的抢救和保护进度远远落后于它消失的速度。
1.乡村“空心化”带来文化景观消逝危险。随着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逐步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农村人口在职业、产业结构、地域空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年轻人对乡村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一些传统文化甚至被认为是封建和落后的,并且年龄越小越想走出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精英群体流失严重,乡村生产力不足,贫困村、空心村、老人村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所面临的事实。而乡村发展最重要的是要留得住人,乡村“空心化”不仅造成乡土建筑等物质文化景观维护的艰难,也导致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历经千百年形成的传统乡村文化很可能就会中断,甚至消逝。
2.乡村城镇化造成文化景观破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乡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乡村在跨越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特色文化消失的危机。随着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被打破,城市文化开始不断引入农村,乡村文化被城市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是民居建筑城市化、趋同化,城市审美取向使乡村面貌变得样板化,传统民居改建独立楼房、夯土建筑改建砖瓦房等,这些城市化风格建筑缺乏乡村的独特味道,没有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同时许多乡村文化建筑被拆除,导致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被破坏。二是乡村文化生产、礼仪、社交等都呈现出与城市文化相似的风貌,脱离了乡土文化的根基,传统民俗表演、庙会等公共文化活动,让位于电视、上网等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私人活动,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断降低,地方特色风俗变成千篇一律的活动。城市文化有值得吸收的精华,但不是乡村文明建设所期待的愿景,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是关键,而不是一味模仿和照搬城市文化。
3.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待解决。目前,全国上下掀起了“乡村振兴”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好路子,而在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矛盾和背离。经济的落后使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得以保存,而乡村旅游利用独特的文化景观推动经济发展,这不可避免会对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和独特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当文化景观被当做旅游资源加以利用时,文化资源的稀缺性也就被大大的破坏,削弱了文化景观的内生性,同时也会造成景观同质化问题。
4.政策保障和学科理论滞后。乡村文化景观之所以走到被破坏甚至消逝的地步,除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文化进入之外,很大承度上是由于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缺少政策保障、激励机制以及财力的支持,针对文物和乡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破坏文化景观的行为参考依据不足,文化景观发展与传承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同时也磨灭了人们对乡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积极性。再者,我国关于乡村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滞后。长期以来,在乡村文化景观的规划实践中,都呈现出以城市规划手段来建设乡村文化景观的现象。
三、乡村文化景观二元属性的保护发展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景观作为农村振兴的一张特色牌,在发挥其可观、可娱、可参与的功能基础上,更要注重文化景观的保护,要保持其乡土性和优秀文化的传承性,避免急功近利,对文化景观造成破坏。
1.乡村文化景观的深入挖掘和梳理。面对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文化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开始逐步与城市趋同,政府部门和一些民间组织团体越来越重视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梳理,加强了对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由于乡村文化历史久远、分布广泛、内容丰富,还有相当多的乡村文化景观未被发掘和整理,这些文化遗存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摧毁的境地。针对我国文化景观的现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乡村文化人才认真挖掘和整理,开展乡村文化景观普查,做好传统村落、民居建筑、风俗礼仪、地方歌舞、传统工艺等特色乡村文化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建立专门的乡村文化景观目录和传承数据库,同时组织专家对普查的文化景观进行分类定级评估,明确保护和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传承文化功能的乡村景观以及濒危景观,要加强抢救和保护。同时,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景观的精神文化内涵,探究其承载的历史特色文化,进行深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2.传承创新,保护性发展。一方面,对乡村文化景观要积极和全方位传承。所谓积极传承,是指在继承乡村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符合时代要求,既挖掘地域特色,又要与时代相融,在保护原生态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结合城市文化发展特点,创新乡村文化传承载体与方式,把对乡村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和动态利用结合起来,让乡村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全方位传承则不仅要延承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要延承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要坚持保护为主,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发展原则。乡村文化景观开发要秉持科学有序的态度,注重在保护中发展,尊重乡村文化,注意乡土味道,杜绝大拆大建行为,必须以乡村原有景观、生态环境、乡村艺术等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础,把乡村建筑修缮、民俗开发、传统村落保护等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对于城乡结合的一般乡村,要因地制宜纳入城镇统筹规划,而对于传统民居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要为其文化价值的传承和维系创造有利条件。在构建乡村文化景观时,既要因地制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从文化脉络和乡土风俗上入手,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乡村文化景观带来的美妙感受。
3.加强乡村文化认同的培育。要加强乡村文化认同,首先就要解决对乡村文化的认知。要把普及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内容,特别是广大农民和一线专门从事乡村文化保护的部门和工作者更要进行此项教育。一是培育全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在多数人看来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生活在其中的村民的事情,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也是他们的责任,对这种错误的认识,必须加强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各种乡村文化展览、巡演等活动,让乡村文化走出去,发挥乡村文化的现代功用,如礼俗文化中所包含的人伦道德、孝亲敬祖、修己务实,节日文化中俗语格言、牌匾楹联等乡村文化,通过开展孝亲、诚信、勤劳节俭等教育,发挥乡村文化在稳定社会、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改变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知,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给他们物质和精神方面所带来的改变。二是对接触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展文化认同教育。由于他们长期居住在乡村,难以观察和发现当地文化景观的独特性,更不能全面认识到文化景观的价值,因此要消除他们对城市文化的盲目跟风和崇拜,转变他们视乡村文化为过时、落后文化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能深刻意识到失去乡土文化等同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三是国家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组织力量编写相关教材,让乡土文化走进课堂,提升农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提升城市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亲切感。
4.加强“人脉”培养。乡村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要培养延承乡村文化的“人脉”。一方面,突出农民的主体性。乡土文化根基在农村,农民是主体,在城乡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不复存在,这就需要认清现状抓主流。以老人居多的留守农民是乡土文化的传承人,从他们身上了解和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涵育乡风也就保住了乡土文化。同时,要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教育和培养,解决乡土文化传承断档的问题。再者是加强农村在校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使他们成为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广泛挖掘人才资源,抽调工作人员逐村探访乡土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传艺、交流等活动。同时,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延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建立人才信息库,对乡村文化人才实施分级管理,完善人才奖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及相应补贴,以调动他们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积极性。
5.加强公共文化景观的建设。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外在关注对其保护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若要形成内生的持续动力,公共文化景观建设必不可少。一是乡村博物馆的建设。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们对它的认知和珍惜程度,乡村博物馆真实反映了村民的生活、生产、起居和文化活动,对培养人们尤其是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知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能让村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乡村文化拥有者,增加对乡村文化自豪感,同时博物馆的真实性也会持续吸引参观者的到来,塑造乡村文化地标,使乡村文化景观真正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保护乡村文化景观不是保护落后的乡村文化,要取其精髓,展示那些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同时也要加强资金和人力的投入,避免陷入对短期经济效益追求的误区中,丢失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二是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场所的改造和利用,如祠堂、庙宇、集市的保护与传承利用,通过开展曲艺、传统习俗等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文化景观的新地标,也可利用闲置民宅重新营造一个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或传统农作体验中心,展示传统风俗礼仪、农耕文化及乡村农作的智慧与魅力。
6.加强政策保护和学科理论完善。一是相关部门在乡村发展规划中应专门编制针对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规定,设立乡村文化保护专项,其内容可涉及多个方面,如历史变革、风俗民情、名人传记、传统工艺、家族族谱等方面。二是立法保护乡村文化景观。国外一些国家已相继制定了相关法律,明确乡村文化景观的公共财产属性。对于传统文化资源深厚的中国而言,立法保护乡村文化景观更是必要。三是从全民参与的角度制定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机制和保护对策,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四是加强学科理论的研究,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学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新形势下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文化景观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理论成果,为各地乡村文化景观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四、结束语
我国地大物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乡村发展的基础和机遇就蕴藏在特色乡村文化中,这其中包含着乡村振兴发展的历史文化财富和生产创造的智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景观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根基,以此保证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