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总目录
2018-01-23
● 哲学专题讨论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田鹏颖(1·4)
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正义维度…………………………………… 龚 群(1·16)
新型的世界哲学应当是怎样的——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谈起 ……………………………… 张 法(1·26)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哲学思考…………… 李 伟 马玉洁(1·41)
走出价值“两极”的误区——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内涵 ………潘忠宇 于 兰(2·4)
价值相对主义就是价值虚无主义——苏格拉底论正义与定义 ……………………………… 安希孟(2·14)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现代哲学的智慧——兼论中国古典哲学的困境 …………………………… 蔡志栋(2·22)
人文科学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时代?……………………………… 孙周兴(2·35)
人、动物、历史:19世纪人类学的幻灭………………………………… [德]安德里亚斯·乌尔斯·索梅尔(3·4)
尼采的自然主义、自由和文化超越 ………………[德]赫尔穆特·海特(3·15)
尼采的“敌基督者”与“反自然”的虚无主义…………………… 韩王韦(3·30)
伽达默尔和布兰顿论诠释……………………[美]克莉丝缇娜·拉芳特(4·3)
语气、意义与诠释——以侮慢语为例的分析 ………[美]欧尼·勒炮 马修·斯通(4·15)
维护人类的尊严——人工智能技术观的思考 …………………………………林德宏(5·4)
集体智慧——智能化社会条件下人类合作和共享智能的基本形态 张 怡(5·15)
复杂性哲学视角下的人工智能医学……………………………… 朱 晶(5·27)
亲亲与时间——论张祥龙先生的现象学儒学或亲亲现象学 ……………朱 刚(6·4)
法家政治与儒家政治的时间特征——兼评《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 黄启祥(6·30)
原时间、亲亲与权力传承——回应朱刚和黄启祥 …………………………………… 张祥龙(6·43)
● 哲学传统研究
不可预思之在与本有——晚期谢林与后期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德]马库斯·加布里埃尔(1·53)
黑格尔与所与的神话………………………………[美]约翰·麦克道尔(1·71)
论诠释学对话:方法、本体与德行 ……………………………… 王 骏(1·85)
从“实事求是”到“文化自信”——近四十年来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鸟瞰 ……………… 鲍文欣(2·42)
近四十年来大陆宋明理学研究的几条线索……………………… 张锦枝(2·54)
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趋势 ………… 储昭华 幸玉芳(2·68)
“无情有性”与“无情有道性”说的历史形成新论 ……………… 杨维中(3·41)
从“量度”到“幸福”:柏拉图晚期伦理思想中的适度原则探究 张波波(3·55)
“自由为体”的两种进路——浅析严复、梁启超自由观之同异 ……………………… 郑东华(3·66)
刘蕺山“无善而至善”思想研究 ………………………………… 武文超(3·82)
发现自身之存在——拉特克利夫的“实存感受”与海德格尔 ……………… 梁家荣(4·35)
驯养、教化和自然——从《旧约》musar到古希腊παιδεία观念的流变 ……… 鲍永玲(4·49)
“刺猬”与“狐狸”:伯林与麦克莱伦的马克思研究模式 ……… 凌菲霞(4·58)
老庄的丧祭思想——兼与儒家死亡哲学比较 ……………………………… 何 丹(4·70)
从主体“功夫”到“如在”境界——倪培民中国哲学诠释进路简评 ……………………… 丁为祥(5·38)
魏晋哲学对“言语”之反思——以王弼和僧肇为例 …………………………………… 包 蕾(5·52)
自由与有限性——对海德格尔《论人类自由的本质》的解读 …………… 蔡文菁(5·66)
康德“恶魔的共和国”诠解 ……………………………………… 汪志坚(5·79)
卢梭与追求幸福…………………………………[美]克里斯托弗·凯利(6·52)
思 想的本性和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德国理念论的
争执,抑或互补? ……………………………………………… 丁三东(6·65)
后现代哲学解构主体的他者向度及其理论困境——兼论马克思实践概念对主体性重建的启示 ………… 李晓梅(6·79)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中西哲学比较视角下的关系范畴探析……………………………王 前 (1·94)
大数据与人的发展…………………………………………………马拥军(1·105)
网络主权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王小伟 姚 禹(1·116)
人的尊严与文化间的对话:问题与前景 …………[美]威廉·A.巴比里(2·79)
人文主义危机与存在问题………………………………………… 陈 勇(2·86)
忒修斯之船悖论的语言游戏理论分析…………………………… 欧阳曼(2·99)
论实质合理性……………………………………………………… 吴 畏(3·94)
《周易》 中的男女伦理观 …………………………………………周 山(3·105)
生活、表达与理解之关联——晚期狄尔泰对精神科学的诠释学奠基……………………………………………[德] 汉斯·乌李希·莱辛(4·84)
黑格尔:个体与共同体冲突的成功和解者?——基于市民社会中贫困问题的考察 …………………… 梁燕晓(4·99)
约瑟夫·拉兹的理由分类学:以规范性为中心 …………………金 韬(4·113)
自我的涌现………[美]特伦斯·迪肯 詹姆斯·海格 杰伊·奥格威(5·89)
透视厌倦:存在主义视角下的信念型塑与修正 ………孙丹阳 李 侠(5·103)
“超真实”概念探析 ………………………………………………马小茹(5·115)
经济伦理学如何能够加强社会凝聚力?……………[美]乔治·恩德勒(6·93)
存在“之间”与“介入”伦理——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思考范例 ………………………徐艳东(6·108)
●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实在论——超越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 ……………………………曹天予(1·126)
斯唐热的科学划界观………………………………………………孟 强(1·146)
消除语义表征和直接表征的界限——布兰顿和麦克道尔的思想分疏与和解 ………………周 靖(1·156)
数字方法的兴起:Web在社会与文化研究中的重定位 …………陈 鹏(2·108)
论数据的本质及其与信息的关系…………………………………张贵红(2·119)
胡塞尔论近代科学的数学化……………………………奚颖瑞 单 巍(2·133)
胡明复的科学论思想及其导源……………………………………李醒民(2·145)
大数据:深调制与不透明表征………………[美]拉斐尔·阿尔瓦拉多 [美]保罗·汉弗莱斯(3·115)
现象保守主义如何摆脱主体视角反驳……………………………见 雷(3·132)
论可废止性推理的理论证成………………………………………高伟伟(3·144)
人工智能的自主性与责任…………………………………………邬 桑(4·125)
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对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的探究 ………………刘学良(4·135)
瑞比哲学咨询的四阶段(FITT)法分析 …………………………陈 红(4·147)
“先验—偶然知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严格区分指称与指称对象的角度看 ………………冯立荣(5·135)
现象意向性超越了自然化意向性吗?…………………魏屹东 杜雅君(5·149)
知识建构的信号逻辑……………………………………韩永进 孙夜晴(6·119)
技术、身体及其空间表征 ………………………………刘伟伟 刘侃文(6·127)
●随笔与访谈
个人经验、哲学问题与世界哲学大会——德莫特·莫兰教授访谈………………………[爱尔兰]德莫特·莫兰 郑辟瑞 张俊国(1·166)
从西学“中国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吴 震(1·179)
从千岛之城到万岛之国——挪威哲学印象 …………………………………………应 奇(1·185)
关于“间性”和哲学开端问题 ……………………………………俞宣孟(3·168)
为真理而奋斗、为自由而呐喊、为社会而献身——论梁存秀先生的思想遗产 ……………………………江 怡(3·173)
治学当存秀,学界有自由——怀念笑对人生的梁志学(存秀)先生 …………………邓安庆(3·181)
成为你自己:尼采自我塑造的生活艺术——评亚历山大·内哈马斯的《尼采:生命之为文学》 …郝 苑(3·186)
蔡元培的哲学活动与上海…………………………………………张腾宇(5·162)
吕洞宾之《道德经》注本读论 ……………………………………王伟凯(5·170)
逻辑、语言与世界——访清华大学王路教授 ………………………戴 冕 王 路(4·179)
杰瑞·福多的人生与哲学——欧尼·勒炮教授访谈………………………………[美]欧尼·勒炮 刘小涛 何朝安(4·189)
从现象学到分析哲学,只为寻找“实在性”——访伯努瓦教授 …………… [法]若瑟兰·伯努瓦 谢 晶(6·138)
当具身认知在跨学科合作中得到耦合——访加拉格尔教授…………………………………… [美]肖恩·加拉格尔 何 静(6·150)
科学哲学如何塑造更好的“后人类”社会——访斯乔平教授……[俄罗斯]瓦切斯拉夫·谢苗诺维奇·斯乔平 章含舟 陈 欢(6·160)
从牛津出发,半个世纪追求最严格的分析哲学——访皮考克教授 ………………克里斯多夫·皮考克 郁 锋(6·176)
●动态与书评
突现、计算科学及大数据——保罗·汉弗莱斯教授学术报告及其著作中文版首发式综述……………………………………………刘益宇 薛永红 李亚娟(2·167)
“第六届中德科学技术哲学论坛”综述 …………………………张 帆(2·180)
当代中国古希腊哲学研究方法论刍议——兼评《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 ……喻郭飞(2·188)
必然性与本质——评《模态与本质:一个逻辑哲学的研究进路》 ………朱建平(5·178)
政治与价值关系视野下的西方公民宗教理论——简评《公民宗教:政治哲学史对话》 …………………李育书(5·187)
“真理、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刘叶涛 魏良钰(4·160)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
高层学术论坛”综述 ……………………………………杨 又 齐 康(4·168)
“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新时代哲学的使命与担当”——第二十九届全国社科院系统哲学大会会议综述 ……李 杨(4·174)
智能化社会的来临与哲学的预见—— “智能化社会与人类发展”学术会议暨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综述 …………………………叶圣华(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