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滚动协整与BEKK-GARCH模型
2018-01-23严哲人徐媛媛肖小勇李崇光
严哲人,徐媛媛,肖小勇,李崇光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奶业是农业经济领域的朝阳产业,也是民生健康领域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奶业的快速发展,原料奶市场无法长期保持稳定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瓶颈之一[1]。原料奶价格作为对市场的直接反映,也是奶业生产环节的价值体现和加工环节的成本表现,对整个奶业链的供需导向和价格信号传递均具有重要作用。而近年来,国内原料奶价格波动频繁且不断走低致使奶农散户和牧企亏损严重,2015年初在国内河北、山东、内蒙古甚至广东等众多地区迅速蔓延的“倒奶杀牛”现象对国内优质奶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和冲击,甚至影响了整个奶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受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市场供求失衡、汇率走低等因素影响[2],国际原料奶市场也进入寒冬期,价格持续剧烈波动。随着国内乳品贸易迅速发展,国内原料奶价格除了受到供求、成本等传统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源自国际市场的非传统因素冲击,因此,深入探究国际原料奶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这对维护国内原料奶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那么,国际原料奶价格的波动是否会引起国内原料奶价格的波动?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间是否具有动态关联性,二者间是否具有价格溢出效应?
近年来,关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之间价格溢出效应的研究十分丰富,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外农产品价格间的均值溢出效应研究,即价格序列在均值(一阶矩)层面的关联性[3]。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农产品价格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4]。同时,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受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5]。一些研究进一步指出,国际贸易促进了市场间的高度整合,国际农产品价格能通过贸易路径对国内价格具有明显的经济影响,进而形成价格传导效应[6-7]。二是关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即价格序列在方差(二阶矩)层面的关联性[2]。在农产品金融化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并带有一定溢出性,对国内相应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8]。比如,国内外大豆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国际食糖价格对国内食糖价格具有显著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9-10]。具体到国内外原料奶市场,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价格溢出效应中的均值层面。相关研究表明,原料奶收购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价格会对原料奶价格形成具有正向且长期的作用[11]。国内原料奶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来自国际价格的冲击[12],而且经过Coupla模型检验可进一步估算出国内原料奶价格有30%~50%的波动源于国际市场的波动冲击,并且该影响仍有扩大的趋势[13]。也有学者分析指出国内原料奶行业价格系统的自发调节能力有限,对市场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影响很小[14],这从侧面折射出我国原料奶价格易受国际市场冲击。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现有关于国内外原料奶市场间价格溢出效应的研究并不全面,在方差波动层面的相关研究还有所欠缺;同时,由于二者的价格关系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但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全样本静态分析法,因而并不能充分反映这一特征。而在目前金融证券市场、能源与大宗粮食市场的相关研究中,何光辉等[15]和徐媛媛等[16]等运用全样本滚动拟合方法为研究不同市场间的价格动态联动性提供了方法依据。基于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现象出发,以二者间的动态关联性为切入点,通过运用滚动协整分析法从均值层面剖析价格变量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及其时变全貌,并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运用BEKK-GARCH模型从方差层面对变量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探究,以期了解国际原料奶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机制,为缓解国内原料奶市场价格波动,维护国内奶业安全稳定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滚动协整分析法
通过分析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间的协整关系,进而在均值(一阶矩)层面考察一方市场价格在水平方向的变化对另一方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即价格均值溢出效应。同时,为了更充分描述二者间关系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情况,在传统的Johansen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VEC)模型的全样本静态分析框架基础上加以改进,借鉴何光辉等[15]在其对入世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动态国际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滚动协整分析法,即运用滚动时间窗口技术,通过样本区间滚动对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间的协整关系及均值溢出效应进行动态拟合。
滚动协整分析法是一种探讨变量间协整关系随时间变化的统计技术,能更大程度地提取数据信息,提升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其中,总样本数为n;d1和d2分别代表滚动窗口起、止序号,二者的变动范围分别为[1, n-dw+1]和[dw, n];dw为固定窗口,长度为(d2-d1+1);d1与d2每次向前移动1单位,在固定窗口下滚动完毕可得到(n-dw+1)组新的子序列,再对每组新的子序列依次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VEC检验,从而获取相关迹统计量与误差修正系数的时间序列。设定VEC模型表达式为:
式中:Pgnt和Pgjt分别为国内和国际原料奶价格;(Pgnt-1-β[d1,d2]·Pgjt-1)是误差修正项,反映价格变量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β为协整系数,衡量国际原料奶价格受国内原料奶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α1、α2为误差修正系数,分别反映国内、国际原料奶价格受到冲击后调整回均衡价格的速度,若α1显著,而α2不显著,说明是均衡状态通过国内价格的调整实现的,即国际原料奶价格对国内原料奶价格具有溢出效应;反之,若α1不显著,而α2显著,表明国内原料奶价格对国际原料奶价格具有溢出效应。此外,εt作为扰动项同时也满足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RACH)模型。
1.2 BEKK-GARCH模型
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可能在水平层面存在动态联系,除此之外,对此本文通过构建二元BEKKGARCH模型从方差(二阶矩)层面进一步度量一方市场价格波动对另一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即价格波动溢出效应。BEKK-GARCH模型最早由国外学者Rapsomanikis和Mugera[17]应用于评估农产品价格波动溢出效应,该模型能在较弱的条件下更好地表现价格的波动性,获得更加缜密的研究结果。同时根据相关研究,GARCH模型的阶数比较小,一般情况下使用GARCH(1, 1)模型就能满足对现实中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18],因而本文选择构建BEKK-GARCH(1, 1)模型。均值方程为:
将Ht进一步展开为:
其矩阵形式为:
式中:C为下三角矩阵,A为ARCH项系数矩阵,B为GARCH项系数矩阵。aij为价格j对价格i的ARCH型波动溢出,bij为价格j对价格i的GARCH型波动溢出。h11,t、h22,t、h12,t和h21,t依次表示国内原料奶价格和国际原料奶价格在时刻t的条件方差以及彼此间的条件协方差,h11,t-1、h22,t-1与协方差h21,t-1反映自身和对方的前期波动。ε1,t-12、ε2,t-12则分别代表国内原料奶价格和国际原料奶价格的前期绝对残差,ε1,t-1ε2,t-1表示二者的相互影响。对BEKK-GARCH模型参数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假定θ为待估参数,T表示样本量,N表示序列数量且残差 εt服从二元条件正态分布,则样本的对数似然函数形式为:
如果a12=0且b12=0,则式(4)可整理得:
这表示国内原料奶价格的条件方差仅受自身前期绝对残差和前期波动的影响,国际奶价对国内奶价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反之,若a12≠0或b12≠0,表明国际奶价则对国内奶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同理,若a21=0且b21=0,意味着国内奶价对国际奶价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若a21≠0或b21≠0,则证明国内奶价对国际奶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此外,如果系数矩阵A、B中的非对角元素a12,b12,a21和b21不全为0,则表示国内外原料奶价格之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综上讨论,可以提出三个假设进行验证,1)国际原料奶价格对国内原料奶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即H0∶a12=b12=0;2)国内原料奶价格对国际原料奶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即H0∶a21=b21=0;3)国内外原料奶价格之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即 H0: a12=b12=0,a21=b21=0。
1.3 数据来源与说明
分别选取2008—2016年国内外原料奶市场的月度价格数据作为价格变量。其中,国内原料奶价格单位为元/kg;国际原料奶价格单位为美元/100kg。考虑到国际原料奶呈规模性进入国内市场是在以2008年以后,因而为考察国内外原料奶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将价格序列的时间跨度设定为2008年1月—2016年12月。本文使用的国内原料奶原始价格数据来源于农业部定点监测的蒙古、河北、黑龙江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国际原料奶原始价格数据来源于国际牧场联盟(IFCN)提供的国际市场平均价格,二者数据的统计范围广泛且统计方式较为科学,均具有合理的代表性。
在实证分析前,首先对原始数据做如下处理:一是为确保国内外数据计量单位统一,按照汇率转换、单位变换,将国际原料奶“美元/100kg”统一成“元/kg”;二是为剔除物价波动因素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1月为基期,将国内价格序列按国家食品(奶类)价格指数进行折实,将国际价格序列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奶类)价格指数进行折实,其中,汇率数据与相关价格指数数据则均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库;三是为避免异方差影响,在实证分析前对各变量采取对数化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国内外原料奶价格在涨跌态势与波动具有较为明显的动态一致性(图1)。自2009年8月以来,国内原料奶价格呈“先增后减”的倒V型变化趋势,其中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价格由3.38元/kg持续上涨至4.26元/kg,涨幅超过25.2%;之后价格开始走低,至2015年7月连续下跌了20.2%。而在同一时期,国际原料奶价格经历了类似的暴涨暴跌,呈“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如2012年12月—2014年2月,价格由2.51元/kg波动上涨至3.42元/kg,涨幅达36.3%;2014年2月—2015年7月迎来新一轮暴跌,价格从3.42元/kg骤跌至近年来最低水平1.42元/kg,跌幅超过58.5%。
受市场供求、经济形势等共同因素影响,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了乳品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原料奶市场却存在优质奶源供应不足、生产成本较高,奶业下游环节挤压等问题,加之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影响,国内原料奶供给无法持续满足市场的刚性需求,因此,国内市场缺口对国际原料奶的有效需求进一步提升。据海关统计,2008年以来,我国乳品年净进口量由35万t增至195.5万t,年均增长23.9%,若折合成原料奶则年均超过国内产量的1/5,而2015年我国高达31.4亿美元的乳品贸易逆差表明国际原料奶市场的影响力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图1 国内外原料奶价格走势Fig. 1 Domestic and imported raw milk price trends
长期存在的需求缺口可能会使国内原料奶市场在短期内丧失价格主导地位。而随着国际原料奶持续挤占国内市场,在最近一轮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期,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产生了严重的“价格倒挂”现象并导致国内原料奶供给结构性过剩,造成奶价动荡下跌,使散户奶农和规模化牧企亏损严重,甚至引发国内产区大范围的“倒奶杀牛”风波。
2.2 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动态协整关系分析
运用ADF方法对价格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国内外原料奶价格原始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其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的结果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协整向量个数为0”的原假设(表1),说明国内外原料奶市场间具有长期整合关系。
基于滚动时间窗口技术,将在全样本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滚动协整法检验国内外原料奶价格的动态协整关系。考虑到协整检验的统计量是服从渐近分布,样本数不易较少,以24个月为单位作为固定窗口dw的长度进行滚动,每次向前推进一月,至滚动完毕共得到85对新的子序列,将子序列依次进行Johasen协整检验,得到一组(85个)关于迹统计量的时间序列。根据标准迹统计量的时变走势显示(图2),x轴所示的时间t为每个滚动窗口最后一个数据所对应的时点。当标准化迹统计量大于1时,意味着10%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特定子区间内存在显著协整关系;反之,当标准化迹统计量小于1时,意味着10%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即特定子区间内不存在显著协整关系。曲线为滚动协整中的标准化迹统计量,直线为标准化临界线(y=1),阴影区域表示标准迹统计量集中超出临界线的协整关系显著的时段。从图中阴影区域的分布来看,2009—2016年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间显著的协整关系在各年均有显现。
表1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Table 1 Results of 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
图2 滚动协整中迹统计量的时变走势图Fig. 2 Time-varying chart of the trace statistics of rolling cointegration
2.3 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协整关系的时变特征
迹统计量是检验协整关系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运动轨迹进一步表明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间协整关系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其中,2009—2011年二者的迹统计量集中表现为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国内原料奶产量仅能提供乳品企业加工处理能力的2/3[1],并且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的持续发酵,国内优质奶源供不应求程度加剧,进口需求不断提升,而且自2009年中新自贸区协议实施以后,乳制品实际关税水平由12%进一步降低至8%,以新西兰为代表的奶业发达国家顺势打开中国市场并不断扩大出口量。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国内各类乳品共净进口23万t,折合原料奶179万t,而2009—2011年国内原料奶净进口量年均增幅达22.9%,2009年乳品净进口56万t,折合原料奶393.4万t,而2011年国内乳品总净进口则为86.3万t,较2008年增长275.2%,折合原料奶594.5万t,较2008年增长232.1%。因此,随着乳品的进口需求明显提升,国内外原料奶价格在该时期内具有持续显著的协整关系。
而在“三聚氰胺”、“皮革奶”等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国家出台《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更新升级《生乳》等66项国家强制性标准,使奶业生产有法可依,有标可循,同时,各级政府为维护奶业稳定发展从2011下半年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调节措施,如发布《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扶持规模化牧场建设,扩大奶牛良种补贴等,随后两年,国内原料奶生产恢复较快,形势乐观,2012年国内牛奶产量达3 744万t,乳制品产量2 545.1万t,分别增长5.3%和40.6%。在政策效果显现期间,玉米、豆粕等传统饲料价格也稳中有降,奶牛养殖效益较好,2013年下半年国内市场甚至一度出现了全国性“奶荒”、奶价持续上涨现象,而这一时期进口奶源只处于补充地位,国内与国际市场间的协整性显著降低。
然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原料奶市场陷入低迷,价格持续暴跌,新西兰、欧盟等国际主要奶源供应地原料奶价格下跌30%~50%,基本维持在2.8~3.2元/kg[19]。与此同时,国内原料奶生产成本自2010年以来逐年上升,2014年平均达到了3.7元/kg,加之行业奶粉库存积压,直接对国内原料奶收购形成压力[20],下游加工企业存在严重的限收、拒收现象,面对强大的国际冲击压力,不具备优势的国内原料奶市场价格被动下跌,致使散户奶农大范围退出,规模化牧企大量进行喷粉处理,规模牧场原料奶价格平均下跌11%,国内奶牛养殖亏损面积超过50%,进而引发2015年初大规模性的“倒奶杀牛”风波,此时国内外原料奶价格具有较为明显的协整关系。此外,2015年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以及2016年下半年中新新一轮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中国承诺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原料奶以及其他乳制品的进口关税将逐渐降为0,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著增强了国内外原料奶市场的关联性。
2.4 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协整关系作为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具有很强的拉动力,能够将短期冲击所带来的暂时性非均衡状态迅速拉回到均衡状态,通过进一步构建VEC模型定量评估各市场对非均衡的反向调节机制。结果表明,模型协整系数为-0.273(表2),表明国际原料奶价格每变动1%,国内原料奶价格则同方向变动0.27%。国内原料奶价格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国内原料奶价格受到冲击后可以向长期均衡价格反向修正,国际原料奶价格对国内原料奶价格具有明显的均值溢出效应;而国际价格的误差修正项系数为正值,说明国际价格相对于国内价格偏低,误差修正项对其变动具有正向调整作用,此时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偏离会在短期内不断修正并向长期均衡收敛。
表2 VEC模型估计结果表Table 2 Estimated result of the VEC model
为进一步衡量国内外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方向,继续采用滚动时间窗口技术对每一组子序列进行VEC检验并获取两组关于误差修正系数的时间序列,通过对比国内误差修正系数与国际误差修正系数可衡量两个市场调整到共同均衡价格的相对速度,从而确定二者间价格溢出效应的方向。
比较国内与国际误差修正系数(图3),国内原料奶价格的误差修正系数小于0且基本显著,而国际原料奶价格的误差修正系数的误差修正系数波动幅度更大却基本不显著。这意味着当受到短期冲击后,国际原料奶价格对与国内原料奶价格间协整性的依赖非常低,一旦出现短期波动,基本不具有向长期均衡的修正过程,而国内原料奶价格在长期协整关系的拉动下,通过不断修正向长期均衡收敛,即均衡状态主要是通过国内原料奶价格的调整实现的,说明国内外原料奶价格的均值溢出主要是沿“国际到国内”单方向进行。2008年以后,国际原料奶通过贸易进口急剧涌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外市场接轨过快,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传导至国内会造成奶价持续不断波动,易导致“奶荒”与“倒奶”现象交替发生,加之国内市场固有的不足,最终使国内原料奶业反复陷入这种“极端循环”之中。
然而从某些局部来看,如2011年12月—2012年2月、2013年12月—2014年4月间,国内误差修正系数不显著但国际系数基本显著,表明国际原料奶价格对国内原料奶价格不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其原因可能是一系列奶业负面事件后,政府为恢复国内原料奶市场信心出台了如规模化牧场基建扶持等相关鼓励政策,2012年国内100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养殖比重为37%,较2008年提高了17.5%。而2014年随着国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迅速涌入奶业,各地疫情控制良好,原料奶产量不断增加[21],这些举措在短期内刺激了国内原料奶产能发展与扩张,提高了国内原料奶的有效自给率和市场定价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市场的溢出影响。
图3 国内外原料奶价格的滚动误差修正系数Fig. 3 Rolling error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of domestic and imported raw milk prices
2.5 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分析
采用极大似然法对BEKK-GARCH模型及各相关参数进行测算。首先,估计未施加任何约束的方差方程,然后,通过Wald检验对受约束的BEKKGARCH模型原假设进行检验。由结果可知,矩阵元素a22和b11分别在1%和5%水平上显著(表3),说明国内外原料奶价格当期波动会受到自身历史价格的显著影响。其中,国内原料奶价格的滞后信息对当期价格波动存在GARCH型效应,即国内原料奶价格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持久性;而国际原料奶价格的滞后信息对当期价格具有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即国际原料奶的价格波动主要反映方差时变性。
表3 BEKK-GARCH模型估计结果表Table 3 Estimated result of BEKK-GARCH model
除此之外,再对国内外原料奶市场间交叉波动溢出效应进行验证,并通过Wald检验进一步验证国内外原料奶市场间是否具有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以及二者的价格溢出效应方向。结果显示矩阵元素a12和b12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异于零,表明国际原料奶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对国内市场造成集聚性冲击与波动持久性影响,即存在单向的ARCH型和G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而元素a21和b21均无法在10%的显著水平上拒绝“等于0”的原假设,说明国内原料奶价格对国际原料奶价格不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表3下方Wald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1(a12=b12=0)和原假设 3(a12=b12=0,a21=b21=0),这再次印证国际原料奶价格对国际原料奶价格具有显著波动溢出效应;但是,假设2的Wald检验值为2.173,未能达到10%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接受原假设2(a21=b21=0),这说明国内原料奶价格对国际原料奶价格不具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
综上所述,国内外原料奶市场之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是单向的,即国际原料奶价格对国内原料奶价格存在显著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由此可见,随着国内原料奶市场与国际市场过快接轨,价格信号通过原料奶的进口导向由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顺向溢出;同时,价格波动风险也伴随着该顺向溢出过程进行传递,国际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引起国内奶价频繁波动,在一定时期对国内市场产生集聚冲击并持续加剧国内原料奶市场的低迷形势。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论
研究表明,国内外原料奶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价格溢出效应,在当前市场开放条件下,面对国际市场的强力冲击,国内原料奶市场往往处于被动,自身的健康发展明显受到制约。持续增长的原料奶刚性需求刺激了乳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张,导致原料奶价格信号依托进口贸易路径由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传导。总体而言,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同方向变化,二者的价格波动具有动态一致性。与此同时,由于此价格溢出效应具有单向性,在一定时期内,国际原料奶价格波动会加剧国内原料奶价格波动,并对市场造成集聚性冲击和持续性影响。
然而,受特定事件的影响,国内外原料奶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当国内奶业市场低迷,乳品进口数量激增会显著提升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度;而在国内奶源形势发展较好时期,国际价格冲击影响会随着双方市场协整性的降低而明显受到抑制,这对采取合理措施缓解国际市场价格溢出效应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此,可针对性地制定灵活准确的发展策略,以着力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为内在途径,以合理实施乳品进口调控为外在措施,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的价格溢出影响,进而维护国内原料奶业稳定发展。
3.2 对策建议
1)实施优质奶源工程,构建奶业协同发展机制。抵御国际原料奶市场冲击的内在途径是合理开发和严格保护国内优质奶源,增强行业整体实力。国内奶源供给主体应积极合作,及时吸收引进先进养殖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生产集约化与组织化程度,依靠规模化、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优质奶源产量,从而推动原料奶行业提质转型、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2)适当调整补贴方向,保障原料奶生产经营主体利益。目前,规模化牧场与散户奶农是原料奶的供给主力,对于牧企,补贴资金应该适当由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向运营环节、后端产品环节转移,如加大牧场青贮饲料收购补贴力度,对牧企喷粉损失和原奶滞销进行补贴;对于奶农,应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对于质量合格但属于结构性的原料奶自然增量,规定乳企不得限收、拒收,切实维护散户奶农的利益。
3)持续完善奶业信息服务系统,有效把握国内原料奶供给导向。奶业协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合作,共同建设原料奶信息合作平台,统一收集并发布奶牛存、出栏量、原奶产量以及饲料价格、收购价格等信息,建立原料奶价格监测预警机制,为奶农、牧场等生产经营主体正确判断市场动态提供参考,促进国内原料奶市场有效供给,引导价格合理波动。
4)提升原料奶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进口乳品的调控力度。由于进口乳品品类繁多、质量不齐,缓慢恢复的国内原料奶市场秩序被进一步扰乱,屡陷困局。因此,相关部门应严格确立并相应提高国家标准乳品质量等级,尤其加大对复原乳、还原奶产品的监管严控力度;合理运用WTO规则,适当提高国际乳品准入门槛,灵活把握进口许可管理制度,加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抑制乳品过度进口,为国内原料奶需求争取空间。
[1] 钱贵霞, 解晶. 中国原料奶供求矛盾关系的实证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3): 272-276.Qian G X, Xie J.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raw milk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0, 31(3): 272-276.
[2] 董晓霞, 张玉梅, 王东杰, 等. 新一轮全球奶制品价格暴跌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5(11): 91-93.Dong X X, Zhang Y M, Wang D J, et al. Analysis on China’s response strategy to the new round of global dairy price collapse[J]. Price: Theory and Practice, 2015(11): 91-93.
[3] 肖小勇, 章胜勇. 原油价格与农产品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6(1): 90-97.Xiao X Y, Zhang S Y. Study on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crude oil pric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6(1): 90-97.
[4] 罗锋, 牛宝俊.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9(6): 16-22.Luo F, Niu B J. The pass-through effect of fluc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dome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VAR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09(6): 16-22.
[5] 顾国达, 方晨靓. 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下的局面转移模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6):67-76.Gu G D, Fang C 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ce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Based on the situation transfer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0(6): 67-76.
[6] 王孝松, 谢申祥. 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J]. 经济研究, 2012(3): 141-153.Wang X S, Xie S X. How do prices of foreig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ffect price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2(3): 141-153.
[7] 方晨靓, 顾国达. 农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制研究——一个非对称性视角的文献综述[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6-14.Fang C J, Gu G D. Study on international price volatilit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iterature review from asymmetric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6): 6-14.
[8] 黄守坤. 国际大宗商品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溢出[J]. 宏观经济研究, 2015(7): 88-95.Huang S K. Study on the volatility spillover of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rices to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J].Macroeconomics, 2015(7): 88-95.
[9] 肖小勇, 李崇光, 李剑. 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2): 42-55.Xiao X Y, Li C G, Li J. Analysis on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food price on China’s grain pri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4(2): 42-55.
[10] 高群, 柯杨敏. 国内外食糖市场整合与价格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VEC-BEKK-GARCH(1,1)模型的实证[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3): 28-33.Gao Q, Ke Y M. Market integration and price spillover effect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gar industry: Based on VEC-BEKK-GARCH(1,1) model[J].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 Forum, 2016(3): 28-33.
[11] 张俊华, 花俊国. 双重约束下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3): 430-439.Zhang J H, Hua J 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asurements of raw milk price fluctuation under dual restraints[J].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7(3): 430-439.
[12] 李胜利, 周鑫宇, 曹志军. 我国原料奶及乳制品市场价格波动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0, 46(4): 37-42.Li S L, Zhou X Y, Cao Z J. Analysis on the market fluctuation of China raw milk and dairy products[J].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10, 46(4): 37-42.
[13] 王惠惠, 何忠伟, 刘芳. 影响中国奶价波动的国际因素分析——基于时变Copula模型[J]. 世界农业, 2015(11): 155-159.Wang H H, He Z W, Liu F.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luctuation of China’s milk price: Based on the timevarying Copula model[J]. World Agriculture, 2015(11): 155-159.
[14] 董晓霞, 许世卫, 李哲敏, 等. 我国奶业产业链价格波动传导机制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10): 48-49.Dong X X, Xu S W, Li Z M, et al. Analysis 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price fluctuation in China’s dairy industry[J]. Price:Theory and Practice, 2010(10): 48-49.
[15] 何光辉, 杨咸月, 陈诗一. 入世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动态国际一体化研究[J]. 经济研究, 2012(10): 82-96.He G H, Yang X Y, Chen S Y. Dynamic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for Chinese stock market since accession to the WTO[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2(10): 82-96.
[16] 徐媛媛, 严哲人, 王传美, 等. 原油价格与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研究——基于滚动协整分析法[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38(4): 605-613.Xu Y Y, Yan Z R, Wang C M, et al. Research on the transmission effects of crude oil price on grain price by the rolling cointegration model[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7, 38(4):605-613.
[17] Rapsomanikis G, Mugera H. Price Transmission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s in Food Marke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M]. New York: Springer, 2011.
[18] 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Yi D H. Data Analysis and Eviews Application[M]. Beijing: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2008.
[19] 李胜利, 曹志军, 刘玉满, 等. 2014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J].中国畜牧杂志, 2015, 51(2): 33-37.Li S L, Cao Z J, Liu Y M, et al.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a dairy industry in 2014[J].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5, 51(2): 33-37.
[20] 胡冰川, 董晓霞. 乳品进口冲击与中国乳业安全的策略选择——兼论国内农业安全网的贸易条件[J]. 农业经济问题,2016(1): 84-94.Hu B C, Dong X X.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dairy import and the strategy choice for dairy safety: Trade condit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safety net[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6(1):84-94.
[21] 刘希, 李彤, 权聪娜, 等. 我国原料奶生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5, 51(16): 3-7.Liu X, Li T, Quan C N, et al. Analysis on production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raw milk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15, 51(1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