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镇市葡萄产业入选国家特色农产品特优区分析

2018-01-23◎岑

农业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北镇葡萄发展

◎岑 昕

近年来,为了加快葡萄产业发展,北镇市认真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发展精深加工,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科技支撑,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注重质量安全,构建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一、北镇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经济社会发展良好,促进葡萄产业发展。北镇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幅员面积1693平方公里,地理概貌可划分为山、平、洼三种地形,耕地141.3万亩。近年来,北镇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为118.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41.2亿元。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09.4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55.6亿元、畜牧业产值49.8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691元。

2.地理位置气候适宜,有利于葡萄生产。北镇市地理区位独特。位于医巫闾山东麓,介于东经121°19'~122°13',北纬40°12'~40°48'之间,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医巫闾山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12.5公里,最高海拔866.6 m,大小山头940多个,有效阻挡了冬季冷风的侵袭,形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冬寒而长,夏热而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4℃,≥10℃有效积温3408.3℃,年日照时数为2871小时,无霜期164天,最长达172天,果实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达12.9 ℃,有利于葡萄着色和含糖量增加。区域内无工矿企业,栽培环境无污染,土质通透性好,矿质微量元素含量高,增施有机肥和秸秆改良土壤后,有机质达3.5~5.0%之间,为葡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土地环境。

3.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有助于葡萄产业推进。北镇是我国北方葡萄种植起步较早的县区之一,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独特的气候环境为葡萄栽培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市葡萄早、中、晚熟品种齐全,主要品种有巨峰、辽峰、香悦、巨玫瑰、醉金香、阳光玫瑰、绿宝等20多个,鲜食、酿酒、榨汁各类品种特色鲜明。

4.文化旅游底蕴深厚,有利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医巫闾山是中国北方名山,自然风光雄奇壮丽,有北镇庙、辽代双塔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7处。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级景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八个国字号品牌,2016年各景区共接待游人469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实现2.58 亿元,旅游社会总收入实现66.2 亿元。全市初步形成了吃 、住 、行 、游、购 、娱的旅游服务体系。

二、北镇市促进葡萄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方法

一是编制产业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012年,北镇市委、市政府特聘请国内最具权威的葡萄产业研究机构—天津葡萄研究中心,为北镇精心编制了《北镇市2013-2022年葡萄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区域布局、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明确了“一带、两区、十二个重点项目”,为北镇葡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北镇市已形成纵贯医巫闾山脚下南北52公里的葡萄经济带,种植面积21万亩,产量36万吨,总产值20亿元,成为东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

二是提高产业认识,促进产业稳步发展。北镇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葡萄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葡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葡萄学会,强化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近年来市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累计争取上级资金6000多万元,为葡萄产业升级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

三是发展精深加工,构建完整产业链条。积极延长葡萄产业链条,坚持鲜食和加工并重,尤其注重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大了对青岩干红、盈月饮品、多库酒业、常兴鸿远等葡萄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从事果酒、果汁生产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极大地提高了产后效益。目前,北镇葡萄产业从育苗、用药、施肥、下架,到果品包装,鲜储、运输、加工以至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和专门的企业负责管理和生产,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是注重冷链建设,形成鲜储物流基地。北镇市高度重视葡萄冷链物流建设,加大了对新建葡萄鲜储窖的扶持力度,每窖补助2万元以上,有效调动了广大葡萄种植户发展葡萄鲜储的积极性。全市建有大小恒温冷库4700多座,储藏保鲜能力18万吨以上,销售辐射全国近30个省(市、区),增收1.5亿元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贮藏保鲜基地。北镇着力打造了大市、常兴两大葡萄冷链市场,成为集葡萄鲜储、包装、销售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大型物流中心,两大市场年销售能力达20万吨以上。

五是实施品牌战略,塑造良好产品形象。北镇市通过严格执行高标准绿色果蔬生产技术,生产优质、安全的一流产品;通过积极开展商标注册,争创一流品牌、标志品牌,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葡萄品牌。目前,北镇巨峰葡萄已通过国家地理标识登记,全市有20万亩巨峰葡萄通过国家和辽宁省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其中5万亩葡萄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以“闾山常兴”、“常兴青岩”和“华惠幽香”为代表的北镇绿色葡萄品牌已经打入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超市,并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常兴鸿远合作社生产的“闾山常兴”巨峰葡萄先后荣获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

六是实施典型示范,带动产业快速推进。北镇市大力鼓励扶持联户经营、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葡萄)示范区建设和标准园建设,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达到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带动葡萄产业全面发展的效果。目前,全市形成了露地葡萄以大市关彪、廖屯何少青等十大标准园为基地,设施葡萄以常兴范屯、廖屯大祖惠农科技果蔬专业合作社、广宁刘家、高山子季家、柳家先锋为基地,辐射带动全市葡萄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2015年,常兴鸿远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葡萄)示范区,共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面积1600亩,建设新型智能化温室示范区、高科技避雨栽培技术示范区、露地优质葡萄栽培示范区、检测物流商务功能区、葡萄文化观赏区、休闲体验区六大区域,代表全省乃至我国北方葡萄栽培管理的最高水平,引领北镇葡萄产业发展方向。

七是重视质量安全,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北镇市在葡萄产品监管上大力推进产业经营安全体系建设。2016年,北镇市成立农产品质量监管局,研建投入品监管平台,建成辽宁省第一个县级高标准农产品检测中心,将全市农资经营单位、重点农事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纳入网络监管,构建“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确保葡萄产品绿色无公害,实现了葡萄质量安全可追溯和产业提质增效。

八是注重科技支撑,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北镇市与国内多家大中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聘请技术顾问,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创造性地开展“看、讲、答、送、帮”五位一体的科普推广机制。制定葡萄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重点推广控产、套袋、病虫害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管理、机械化作业等一系列优质栽培管理技术。探索改进葡萄鲜储技术,使贮藏保鲜技术从土窖土法保鲜发展到机械恒温贮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贮藏保鲜期从60~90天延长至120~210天,损耗率由过去的25~30%下降到目前的3%以下,平均每公斤增值1.00~1.50元,并且保证了贮后产品完美如初。推广设施葡萄栽培,全市设施葡萄面积1万多亩,品种以着色香为主,亩产量2000~3000公斤,单价每市斤10~15元,果实成熟期每年4月初至7月末,填补了这一时段东北无鲜食葡萄上市的空白,价格高、效益好。

三、促进北镇市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要狠抓“三品”培育提升。在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品种优良、产品优质、品牌优秀的有利格局。一是推广种植优良品种。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老品种,积极引进培育新的优良品种。

二要加强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推广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严格绿色安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把投入品使用,注重产品质量安全,提高葡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要加快特色品牌培育。立足本地资源特色,通过举办、参与葡萄学术研讨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方式,宣传本市葡萄品牌。加强地理标识产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认证,创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业。

四要构建“两区一带”格局,促进产业融合。推动特优区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结合,促进产业间融合发展,形成发展新业态。在贯穿北镇南北的旅游带上,大力发展葡萄观光园、采摘园,使农业与旅游、农业与文化、农业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五要强化“资源整合”投入,满足产业需要。整合项目资金,整合技术力量,整合信息资源,引导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六要搭建“互联网+”平台,拓宽流通市场。在做好葡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葡萄销售途径,发展葡萄电子商务、“互联网+葡萄”等新兴销售方式。加快发展“互联网+”葡萄产品流通,促进与葡萄相关的电子商务发展,力争2~3年内实现葡萄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物流信息和物流配送直接入户。与各大知名电商、网站无缝对接,搭建“互联网+葡萄”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葡萄产业,使“北镇葡萄”占领东北、走向全国、打入国际市场。积极举办全国性葡萄学术研讨会、产销对接会、产品博览会等会议,探索葡萄产业新媒体宣传方式,构筑北镇葡萄互联网经济模式。

猜你喜欢

北镇葡萄发展
辽宁:2021 年北镇葡萄减产不减收
农产品地理标志——北镇葡萄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当葡萄成熟时
北镇葡萄品牌产业振兴发展计划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过张北镇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