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的民法保护分析
2018-01-23孟宪政
孟宪政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一、民法对于肖像权的保护方式
(一)在肖像权进行侵害前进行预防
民法是我国法律文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民事责任和基本的人权进行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赋予一些事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样能够有效确保这些事情不会在社会生活中大面积的发生,并且在发生后能够有据可依,有法可寻,所以民法在肖像权的保护中可以有效的形成一种预防性的保护,民法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来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样就能够有效预防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这些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的肖像权起到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公民肖像权受到侵害。
(二)在侵害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民法对于我国公民的肖像权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保护机制,公民的肖像权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应该受到一定的法律保护,对于公民肖像权的保护,不能单单依靠预防机制来进行保护,在公民的肖像权遭受侵害的过程中,民法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发生侵害时,民法的存在可以为受害人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受害人可以在遭受侵害的过程中积极地寻求民法的保护,防止受到更多的侵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对于侵害肖像权的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作用的,民法对于肖像权的保护可以有效降低侵权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在侵权行为发生后索求相应赔偿
在社会竞争不断加大的当今社会,人们的肖像权在不断受到侵害,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在社会中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在上演着,对于肖像权的侵权行为,需要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社会的和谐,维护我国公民的肖像权。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民法对于受侵害的公民来说是最有效的一个索赔依据,受侵害的公民可以利用民法向侵权人索求一定的赔偿,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担负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的发生,保证社会更好地发展。
二、更好地利用民法进行肖像权的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当前的民法内容,补充相关规定
《民法总则》第185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重大进步。近年来,我国屡屡出
现一些以虚构、歪曲事实等方式,恶意诋毁侮辱英烈的名誉、荣誉的现象,比如恶意诋毁雷锋、邱少云等等,有损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该条款的规定给予了英雄烈士的人格以特别的保护。但是,对于普通死者的姓名、肖像等权利《民法总则》没有进行规定,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还存在很多的争议,比如对普通死者肖像的保护期限、保护范围、保护方式等等。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还需要将来制定编修《民法分则》时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以更好的实现对肖像权的合法保护。
(二)要对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定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侵权行为是层出不穷的,侵权手段和侵权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民法中,仅有的一些相关法律规定是不能很好的对当前的侵权行为进行必要的保护的,不能包括所有的肖像权侵权行为,这样就不能很好地保证我国公民的肖像权不受到侵害,所以在将来制定的《民法分则》中,需要对侵权的具体行为和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规定,要细化法律内容,把具体的情况分出来,保证不同的情况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这样在进行维权时就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三)要对侵权行为制定合理的赔偿标准
我国公民的肖像权对于公民来说是一项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体现我国社会对于人权的重视程度的一个关键的依据,因此维护我国公民的肖像权是非常重要的。在现有民事法律法规中,对于我国公民的肖像权的相关规定尚且存在一定的漏洞,对于一些侵权行为的相关赔偿标准不是很明确,导致在进行侵权赔偿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需要对民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要对有关侵权赔偿的相关标准进行合理化的制定,要依据实际的情况和当今社会的发展程度来进行赔偿标准的制定,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进行肖像权的维权。
三、总结
本文对肖像权的民法保护分析做了研究。民法对于我国公民的肖像权的保护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保护方式主要是侵权前的预防保护,侵权发生过程中的及时制止和侵权发生后的维权索赔。想要更好的利用民法进行肖像权的维护,需要对民法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制定合理的赔偿标准。
[ 参 考 文 献 ]
[1]谭威.论我国集体肖像的民法保护[J].理论观察,2016(8):87-89.
[2]郭竞雄.关于完善我国肖像权立法的相关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5(22):228-228,227.
[3]杨晓婧.肖像权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4(2):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