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东林书院保护与利用探析

2018-01-23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东林故居无锡

沈 恬

(无锡市东林书院管理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在2018年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历史使命。

无锡东林书院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历史文化古迹,明清以来,其旧址受到历朝各级官府和地方人士的重视保护,得以延存至今。它是无锡城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古迹,也是目前仍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关注、研究并仰慕向往的历史纪念遗址。东林书院萃中华文化及我国理学思想之精粹,在明末历史上影响持续半个世纪,在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进入新时代,东林书院将迎来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书院的资源,使其更符合无锡文化重镇之称号,发挥无锡文脉之作用,绽放无锡第一人文胜景之光芒,是颇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共鸣和思考。

1 东林书院价值综述

1.1 历史文化价值

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由当时知名理学家杨时创建并长期讲学其间。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为继承杨时讲学遗志,共同倡议捐资重修东林书院,先后主盟其中,聚众讲学,讲习之余,还讽议朝政,指陈时弊。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东林书院成为当时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脍炙人口的对联不仅表达了当时学者志士的远大抱负,更是东林学者们读书讲学,不忘国家安危的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立志救世,兼善天下”“兴教化,育善才”,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书院的教育内容,更新了书院传统的教学方法,成为明末天下读书人一心景仰朝拜的读书圣地,创造了“吴中自古未有之盛”,更有“天下言正学者首东林”之赞誉。2006年,东林书院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旅游观赏价值

东林书院占地面积13 000 m2,建筑面积为2 800 m2,保存下来的建筑有20余间,基本保持了明清建筑历史风貌。其内部建筑在总体布局上采用“左庙右学”形制,书院建筑呈廊院式: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典雅幽静,为读书讲学传经论道得天独厚的场所,同时兼顾书院建筑的讲学、祭祀、藏书3个功能。书院分区明确,排列有序,是一组既能适应功能需要,又有丰富多样的空间联系的建筑群。书院内石坊高耸,廊院相连,花林扶疏,碧水莹莹,基本上保持了明代“藏修息游,砥砺文行”的理想读书讲学之境,切实有效地达到了文物保护目的,并且成为无锡市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新的旅游热点。2010年,书院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3 社会教育价值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形式,敦化育人一直是其根本宗旨,早在1997年,书院就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修复开放后,书院在社教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更为重视设计和开发、延伸和拓展,其中品牌活动“朗朗读书在东林”少儿经典诵读活动便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尝试。2003年,书院在锡城首开国学教育之先河,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至今已举办了2 000多场次,吸引了无锡市上万名少年儿童的积极参与。基于书院良好的国学传播平台,2015年书院又设立了“明礼堂”,作为无锡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示范基地,吸引青少年参与体验了解传统礼仪。

另一方面,书院还开设了“东林国学讲堂”,将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从青少年拓展至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东林国学讲堂由高校国学院专家教授亲自开讲,如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彭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复旦大学国学社名誉社长郑召利等,引领社会各界人士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目前,讲堂已成为无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2 东林书院保护和利用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总体规划,缺少文化氛围

为了更好地保护东林书院,1983年成立了无锡市东林书院文物保管所,负责书院的保护工作,同时对外开放。1993年,正式划定东林书院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东林书院旧址保护范围:以旧址四至为界,即东到解放东路,北到箬叶巷,西至苏家弄,南与原市第二中学相隔一围墙。这一区域即为原书院旧址,作为重点保护区。其上原有其他建筑,按规划逐步搬迁拆除。基建控制地带:南、北、西各自保护范围界址外延30 m,东侧因属路面开阔的解放东路,故不作划定。凡在控制地带内的建筑物的高度、体量、色调、形式等均应与书院建筑保持协调统一、自然和谐。2002年,书院开始全面修复,并将位于重点保护区内的东林小学整体搬迁,从而基本恢复书院明清时候盛貌,总投资达千万元。书院本可以借此机会,成为锡城当之无愧的文化象征。可惜的是,周边控制地带始终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统一规划和整改,致使书院外部环境和内部景区风格截然不同。周边高楼林立,既有学校、银行、考试院,还有现代名人纪念馆,再加上道路狭小,停车杂乱,大大破坏了书院的整体价值和文化氛围。

2.2 缺乏文化活力,缺少文化精品

东林书院在全面修复开放之初,曾举办过多场富含东林文化特色的展览,如《东林先贤顾允成手迹展》《东林书院历史回眸展》《东林学子影存展》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创新精神的缺乏,书院的文化活力渐渐流失,又回到了展览内容固定,展陈手段单一的老路上。例如现在的常设展览都已是10年前的布展陈列,哪怕是最新的《东林历史陈列展》《杨时历史资料展》也已经有7年历史。2017年书院曾对《“朗朗读书在东林”少儿成果汇报展》进行内容的更新,但也是换汤不换药,仅仅是更新了近几年的活动内容,具体展览框架并无大的改动。

关于书院的品牌活动“少儿经典诵读与八礼四仪宣教活动”,虽然内容与形式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缺少一定的规模,宣传也做得不如人意,因此始终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另一活动“东林国学讲堂”则与无锡另一个讲堂“东林文化讲坛”在名称和内容高度类似,让很多业内人士都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2.3 缺乏学术研究,缺少内核提炼

由于现在东林书院已成为集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因此书院工作人员的精力大多用于应付各项日常开放接待及行政文书工作,很少有时间专注于书院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出现了严重的学术研究断层。在遇到专业上的疑问时,书院在职工作人员竟无法解答。东林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宽泛,到底何为东林文化、何为东林精神,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因此在宣传上,书院自身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3 新时代书院保护和利用的应对之策

3.1 加大文化景点之间的互动合作,合力打造文化精品

《无锡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推动博物馆、体育馆、艺术馆等特色场馆向游客开放,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加强街区艺术景观的美学呈现,以及城市色彩设计,提升城市艺术魅力。绍兴鲁迅故里历史街区在20世纪也曾破败不堪,很多历史遗迹淹没于民居中,价值不断丧失。后经集中规划和整治,街区内的文物古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从合理利用的角度出发,将街区辟为文商旅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街区。整个规划项目达到515 700 m2,总投资约10亿元[1]。如今,鲁迅故里历史街区早已成为绍兴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对比绍兴的大手笔,距离东林书院约100 m处的小娄巷历史街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和打造过程中,预计投资达5亿元,规划面积约2.3万 m2。小娄巷是无锡谈氏和秦氏两大名门望族的世居之地,其中的秦氏家族与东林书院渊源颇深,不仅有多位秦氏族人师承东林、讲学东林,入祀东林道南祠。清朝中后期,秦氏家族更设置义庄专门用于填补书院的讲学、岁修经费,从而保证了书院的正常运转。秦氏后人之一的秦邦宪作为我党早期领导人、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其故居离小娄巷新生路路口不过200 m距离。因此,如能将街区和周边文化景点进行整合,加强互动合作,无疑会产生更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外,由于主城区的文化景点本身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经费不足,虽然每年开展的各项活动、展览数量不少,却很少引发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往往是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因此如能将各个小景点进行统一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年推出一项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活动,打造真正值得人们去参与、欣赏、学习的文化精品。

3.2 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做好景区推广和宣传

讲学、藏书、祭祀是中国传统书院的三大事业,是书院最主要的功能组成[2]。如果说20世纪的东林书院仅仅是用来让人遥想与缅怀的遗址和古建筑,那进入新时代,东林书院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功能,将三大事业发扬光大。根据东林书院现有的功能定位,将东林书院划分为4个功能区块:一是精华展览区,以中线线上的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为核心,展示东林文化和讲学场景;二是国学教育区,以小辨斋、三公祠为核心,作为国学启蒙教育和八礼四仪展示互动区;三是图书借阅区,以东林庵为核心,利用无锡图书馆分馆这一有利条件,主打传统、廉洁、精致主题,辅以茶道表演、创意产品、文化展览、读书沙龙等多种内容;四是祭祀崇贤区,以道南祠为核心,全面恢复东林传统祭祀典礼释奠礼和释菜礼,展示书院文脉起源和祭祀礼仪。

同时,利用互联网及现代化设备,做好景区推广和宣传。名人故居和文化场馆应以更先进的理念和手段将自身文化特色传播出去。目前很多文化场馆都开通了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但只有精心打造,才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另外,创新展示手段,增加互动要素,调整展示方式,都将更为适应现代人的游览观赏习惯,更好地达到宣传的目的。

3.3 利用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串联周边故居

在无锡的主城区,分布着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市控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部分为名人曾经生活过的遗址或旧址,例如东林书院、秦邦宪故居、钱钟书故居、顾毓琇故居、张闻天旧居、薛福成故居等。一直以来,如何串联各个故居,成为名人故居类文化场馆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北京铜锣鼓巷周边包含大大小小几十条胡同,其中名人宅邸数不胜数,正是有了三轮车夫的指引和讲解,我们才得以走入其中,探寻一二。有专家认为:旅游交通是一个过程,旅游者的体验经历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如果旅游交通能够传达出美好、难得、独享的旅游体验,那么游客将非常愿意为这种体验付费买单[3]。浙江绍兴、江苏扬州在这方面都已做出典范。

无锡旧时水网密布,河道发达。1949年后河道被填没筑路,无锡主城区的道路便深受此影响,巷弄交错,宽窄不一。无锡的名人故居隐藏在这些背街小巷中,因规模不大,宣传不足等种种原因,大多不为人识。10年前的那个笑话如今依然记忆犹新,一位上海的教授慕名来拜访东林书院和钱钟书故居,已经到了书院,却没找对入口,最后感叹:“名垂宇内的东林书院怎么就一个小小的池塘和一家茶室”,而钱钟书故居则根本无缘踏访,只因连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故居位置所在[4]。10年过去了,网络导航解决了不识位置的尴尬,却无法解决文化景点交通不便、停车困难、魅力不足等新问题。因此,如果能以三轮车这类较为适合走街串巷的交通工具代步,既能增加趣味性,也会增加完整度;同时三轮车夫在经过统一培训后可以成为锡城的一群特殊导游,引导游客寻找美食、宾馆,满足游客吃住玩等多项需求。既可让名人故居活起来,也可带动周边经济效应,打造文商旅结合的无锡名人文化圈。

3.4 深入挖掘东林文化内涵,讲好东林故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岳麓书院之所以成为现代中国书院保护与利用的标杆,最根本是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学术研究团队,他们在国学研究、教育治学、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上取得的显著成就[5],成为书院良性循环的核心,也成为讲好岳麓故事的源泉。正是有了深入研究,才有文化自信,才生骄傲底气,才能讲好故事。东林文化中饱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如爱国为民、尊师重道、清正廉洁、学术自由等,这些都是东林故事荡气回肠,引人入胜的绝佳元素,但由于缺少深入挖掘和用心讲述,东林的故事始终不为人知。因此建议利用东林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团队,联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开展“东林故事月月说”活动。在现有人员结构和数量没法调整和增加的情况下,利用学会和高校的有限资源,打破无学术无研究的尴尬,开辟东林书院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所谓的“东林故事月月说”,其内容太过宽泛,提炼不够精准,表达过于晦涩,若是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播,应是事半功倍。以最近大热的“国家宝藏”为例,这档节目开办已有多年,为什么最近才得到这么多关注和好评?其实并非内容原因,换种表述方式,换个主讲人物,其接受程度便截然不同。文物存在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并从中得到启示。东林书院作为历史留给无锡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果能将书院的历史沿革、教学管理、三大事业、建筑碑刻、名人诗赋等方面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再借助一定的名人效应,必将成为我们城市富有特色的文化宝藏。

[1]林玉娟.旅游业环境中建筑历史遗存的适应性更新:以绍兴市和黄山市的实践为例[D].北京:清华大学,2004.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63.

[3]沈仲亮.旅游交通给力全域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6-12- 09(002).

[4]丁骋骋.无锡:除了少锡还少什么[N].上海证券报,2008-03-10(007).

[5]张敏.长沙高校文物保护单位利用模式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7(7):21-26.

猜你喜欢

东林故居无锡
无锡一棉
卫立煌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dual-frequency microwave diagnosis of plasma for solving phase integer ambiguity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