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2018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摘选
2018-01-23本刊
2月4日,立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公开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今年中央1号文件管全面管长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管全面、管长远。
管全面方面,以往的中央1号文件讲农业问题、讲农村经济发展讲得比较多。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二十字的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
管长远方面,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今年中央1号文件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搭建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2018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韩俊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
对于如何破除障碍,韩俊指出了三个关键:解决“钱”的问题,关键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解决“地”的问题,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为了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今年中央1号文件谋划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确立起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一是有国家战略规划引领。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通过与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二是有党内法规保障。今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有一系列重要战略、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支撑。如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等,以及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等。四是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作保障。今年中央1号文件围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制度建设。
20字的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
未来的乡村什么样?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详细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勾勒出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今年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成员祝卫东等对此进行了解读。
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当前,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生态环境不吃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更多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乡风文明是保障。振兴乡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不能让传统乡村文化被破坏、被取代。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建设幸福家庭、友爱乡村、和谐社会。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治理有效是基础。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问题凸显,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才能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要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解决乡村社会“散”的问题,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让农村家家联系紧起来、守望相助兴起来、干群关系亲起来。
生活富裕是根本。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上5点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是简单机械相加,不能只抓其一不顾其他,不能认为解决了其中一项任务,其他的就能迎刃而解,更不能遇到坡坎绕道走,果子熟了抢着摘。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
农民合作社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什么作用呢?对此韩俊表示,乡村振兴必须有兴旺的产业作支撑,发展兴旺的产业要靠一家一户,也要靠农民的合作组织,包括各种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会对发展农民合作社提出政策性要求,今年也不例外。比如,今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有一节讲到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对如何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小农户的话语权,提出了政策要求。这几年,关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有一些新的探索。比如,浙江专门在全省范围内试点,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也在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大力发展生产、信用、供销“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这种“三位一体”的改革探索,也是今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2018年中央1号文件的新闻发布会上,韩俊表示,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三分部署,七分落实,接下来就是要实化、细化有关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方案,把施工图抓紧作好。这样就能够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