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寺郎腰大葱产业转型实践
2018-01-23翟军委李进中
翟军委 李进中
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寺郎腰大葱从清朝发展至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尤其近几年,寺郎腰大葱产业经过不断打造,很好地适应了市场、科技等形势的需求,并不断创新品牌、提质增效,取得了长足发展。
基本情况
寺郎腰大葱生产地处于济源市大峪镇,因这里特殊的红黏土质,产出的大葱葱白长,肉质厚,耐贮存,清爽可口,备受消费者青睐。
2008年8月,寺郎腰大葱种植区成立了大峪镇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通过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加强管理,扎实服务,使大葱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发展措施
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完善专业合作社功能。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的创新经营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规模化管理。按照无公害绿色大葱的生产要求,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改进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户效益。过去农户种植单一品种章丘大葱系列,2011年以来引进寒葱等品种,尤其是2013年,应用富硒营养液生产“富硒大葱”,每公斤大葱硒含量46微克,进一步提升了寺郎腰大葱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强化培训,规范种植。制定大葱种植技术规程,技术人员对基地生产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每周到基地培训指导技术1~2次,随时解决种植户技术问题。在大葱生产关键时期,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办公,提高农户管理种植水平。
主要成效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以寺郎腰大葱特色园为依托,按照基础设施完备、产品质量保障、生产管理规范、科技应用领先、标志标识明显的建设理念,新建大葱交易场所1处,观景台1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1个。园区建成后,将逐步实现病虫害综合防治、高效节水灌溉、机械耕作生产、产品统一包装销售等功能。
合作社引领闯市场。大葱合作社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在当地集贸市场设立了直营站、代销点,建立“互联网+”大葱网络,实现了销售渠道稳定。2017年,合作社带动农民平均增收5000元,成员收入高于当地同行业非成员农户1800元,在当地影响极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尝试与探索
开展绿色大葱加工保鲜技术探索。根据寺郎腰大葱特有的品质,合作社积极考察脱水大葱、大葱油、大葱入药等大葱加工产品的生产利用,拓展大葱产业链。
大葱发展模式探索。采取“合作社自身基地建设”“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显现品牌效益,增加收入,促进现代农业有序发展。
与休闲观光农业融合。2015年,寺郎腰村成为济源市首个国家特色产业村。近年来,围绕大葱产业,该村举办“风车—菜花节”“大葱—油葵花节”等活动。寺郎腰大葱产业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