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8-01-23郭晓娜刘义臣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2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贫困人口攻坚

郭晓娜 刘义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第三年,距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两年时间,因此精准脱贫工作进入倒计时,脱贫攻坚任务更艰巨,需要啃下更多硬骨头,克服减贫成本高、脱贫效果差的困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集中体现着党的形象和服务宗旨。为实现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我国建立了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帮扶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精准聚焦贫困群体、精准施策、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责任,是脱贫政策和帮扶资金分配的最后一公里,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脱贫实践中,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在缺乏外部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被动应付上级政府的检查,缺乏主动发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

对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客观认识

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形成,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工业化、城镇化优先发展的政策有关。在财政支出的分配环节,政府集中资金、技术、公共设施建设等资源,优先投入到城市建设,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土地、资本、人才等从农村陆续转移到城市,再加上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工业发展速度,导致农业的产出不足以支持农村人口的消费,势必造成农村地区人口贫困的发生。同时,与农业自身的特点也关系密切,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农业生产效率低,附加值小,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十分落后。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贫困,必须越过一个人均收入水平和资本积累水平的门槛,才能进入持续的经济增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贫困陷阱思想,即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

从福利经济学分析,贫困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竞争的失败导致了生活上的困难。如果不能将发展的福利一定程度地惠及贫困人口,对富裕人口的生活将会造成威胁,同时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影响整个社会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在注重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平性,实现社会包容式的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脱贫政策和贫困户群体之间联系的纽带,一方面对贫困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掌握着第一手脱贫政策的反馈意见,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可或缺。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监督不到位、管理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存在一定问题。

脱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受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年龄、知识结构的限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系统的脱贫政策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在政策执行中有很强的观望态度,导致了许多政策难以落实。即使部分落实了的政策,村民也经常存在误读和理解不足的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大多没有升迁的压力,主要由村民选举产生,为村民负责,与县、乡(镇)党委、政府的脱贫行动存在分歧,脱贫的紧迫感缺乏,导致了主观落实政策的能动性缺乏。

检查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精准帮扶的职责,需要将帮扶资金和政策准确对应到每一个贫困户。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求按民主和公开的程序建立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保证脱贫工作的精准和效率。由于农民对扶贫政策了解不透彻,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民主程序不完善,导致农民对扶贫工作过程的监督缺乏。而县、乡政府的检查以专项督导为主,无法深入每个贫困户开展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村支部书记具有较高的权威,再加上彼此之间都比较熟悉,导致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发挥作用。

培训再学习的方式单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缺乏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主动作为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识不到位,对政策吃不透。199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开始实施,从制度上开始重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文件在讲到培训内容时,要求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执行中,以农村干部的政策轮训为主要形式,以参观考察先进典型为辅。在脱贫攻坚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思想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农村发展先进典型培训等内容缺一不可,培训目标应调整为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适应农村改革的趋势,鼓励运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创新发展模式,增强自身的领导力、引领力、凝聚力、提高法制意识,开拓农村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培训方式要多样化,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供给效率。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分析

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发展政策的任务,是要找到一种能把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诱发和动员起来的压力和诱导机制。脱贫攻坚的关键是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充分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发挥农村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和文化传承作用。

引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农业向“农业+企业”“农业+互联网”“农业+基地”等方向发展,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基础和内生动力。

当前,农民已经适应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和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但思想和价值观与农业发展趋势还不一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的威望和领导力,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土地流转探索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发挥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集体收入,进而通过集体收入的再分配政策,支持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

发挥好带头人的领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是村内能人的代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在村民中有较高的威望,村民将其视为带头人。因此,在他们周围聚集着一批村内精英人才,一旦有合适的项目,他们有能力在短期内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农民回村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村内亲缘关系和熟人社会之间良好氛围的基础上,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社会信用和号召力,能协调好人才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发挥其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发挥好其战斗堡垒作用,是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组织保障。在脱贫攻坚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党在农村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脱贫政策,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提高脱贫政策的效率,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贫困人口攻坚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隐形贫困人口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大学生村干部参与农村基层关工委工作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