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打掉一个利用虚拟外汇投资平台诈骗的团伙

2018-01-23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何某团伙外汇

“炒外汇”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投资项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对于大多数群众而言,相比股票、基金等传统投资项目,这仍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追求高回报的心理以及对网络投资平台的“一知半解”,设计圈套骗取投资者钱财。近日,上海公安机关成功捣毁了一个利用虚拟外汇投资平台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投入15万元全部“亏损” 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5月下旬,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天山路派出所接到陈阿姨报案,称其于2017年9月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一自称“外汇交易专家”的何某,并根据何某推荐,在某网络平台上开户,后通过该平台投入资金15万元。此后,何某通过花言巧语说服陈阿姨,获得了其代理操作的委托,并收取约1.5万元佣金。

陈阿姨本以为这桩委托省心省力,坐等收钱即可。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刚刚过了一个月,何某便发来短信称,“由于投资失误,15万元全部亏损,一分不剩。”陈阿姨怀疑自己被骗,便报了案。

起初,民警还以为这是一起普通的投资失败案例,但在向何某了解情况后发现事有蹊跷。原来,何某此前通过地铁口散发的金融广告找到了一家外汇券商公司,并结识了该公司行政主管陈某。随后,经陈某介绍,何某在该公司注册并投入了18万元用于“炒外汇”,但不久后投资失败全部亏空。何某心有不甘,于是她便找到了陈阿姨,想通过代理赚佣金的方式减少损失。何某在自身没有能力进行外汇操作的情况下,依然和陈阿姨协商了代理投资外汇的相关事宜,已经属于隐瞒事实。更可疑的是,连续两次近33万元的投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消耗殆尽,确实令人费解。

接报后,长宁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对受害人提供的资金账户流向进行梳理,另一路则对广告上印的券商公司情况开展调查。经过初步调查,民警发现受害人的账户资金最终流入的是一家新能源科技企业,该企业没有相关经营证券投资的资质。民警查询该公司注册信息及人事架构,了解到从公司法定代表人、CEO再到技术、财务总监均为亲属关系。民警通过对该公司资金流向的梳理发现,所有投资人的资金均被汇入到同一个资金池账户,并且有近1亿元的资金被用于购买金融理财产品。也就是说,所有投资者的钱并没有实际用于外汇投资交易,而是在“体内循环”。这些线索让专案组基本断定这是一个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拟投资的诈骗团伙。

“捣鬼”遵守“二八定律” 操作手法极其隐蔽

7月3日,专案组经过前期摸排,确定了几名犯罪嫌疑人居住点后,兵分多路同步实施抓捕行动,一举将犯罪嫌疑人朱某、钱某等团伙成员6人抓获归案,缴获作案手机10余部、银行卡10余张。

民警经侦查得知,该团伙利用名下公司扮演“虚假券商”身份,并在国外开发的一个网络平台上开设账户。随后,通过广告营销等手段进行宣传招揽投资者。

在积累了客户资源后,该团伙利用该网络平台原有的实际交易通道和模拟操作通道,将所有投资者的资金全部纳入到虚拟交易池中。他们通过后台数据观察每一位投资者的操作手法,对于“懂行”的投资者,他们会将其放回到真正的市场中。而对于“半瓶水”或者“盲操”的投资者,他们则利用赚取高额手续费以及虚假购买的做法来对投资者逐渐平仓,一步步吞噬投资者资金池内的钱款。

调查中,民警发现该团伙进行后台“捣鬼”时,也并非肆无忌惮,而是严格遵守“二八定律”(两成人盈利,八成人亏损),操作手法极其隐蔽。

犯罪嫌疑人朱某、钱某等6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何某因隐瞒事实、参与诈骗活动,也被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猜你喜欢

何某团伙外汇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中国外汇》广告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暴力威胁致被害人自陷危险而死亡如何定性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外汇管理蓝图2019
如何叫醒装睡的人
找出8名盗贼
“团伙”威力强过“团队”
偷渡客呃賭客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