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饮茶文化的返璞与时尚
——从三种饮茶方式探索饮茶文化

2018-01-23胡晓军林福滨

贵茶 2018年1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茶叶

文-胡晓军 林福滨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明清更是无茶不欢。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和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本文将从一个茶从业者的角度,从三种饮茶方式探索茶文化的返璞与时尚。

清饮:精细高雅的返璞

清饮法是饮茶方法的一种,清饮是指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加入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种细品慢饮,不在茶汤种加入任何调味品,体味的完全是茶固有的芬芳。苏东坡曾有诗比喻,“从来佳茗似佳人”。清饮的茶,正如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不需要人工的雕饰,也能散发出自然的韵味。

清饮时,一杯好茶在手,慢慢啜饮,默默赏味,最能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欢愉,轻快、激动、舒畅之情油然而生。中国人多喜欢清饮,特别是名特优茶,一定要清饮才能领略其独特风味,享受到饮茶的乐趣。所谓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由于清饮最能够反映茶的本味,因此红茶、白茶、乌龙茶等也制定了相关的冲泡标准,不同的茶,不同的器皿,不同的水,配置以不同的茶人,再加上优雅的环境、精美的茶席,适宜的花道香道,使得清饮成为茶馆、茶室、茶空间、茶会、雅集中一道精细独特高雅风景。自明代开始的撮泡法至今长盛不衰。清饮的发展,既有历史的传承、民俗的积淀,也有现当代茶人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也有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吸纳。

清饮的高雅精细是茶文化的返璞,是“琴棋诗画诗酒花”的茶,让我们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种慢节奏的放松,让我们凭借一片树叶可以感知内心的片刻宁静,不啻为疗愈现代综合征的一剂良方。

调饮:温馨浪漫的创新

慢节奏的清饮带给我们很多精神的愉悦,但往往因其再是奖赏空间上的限制而被打上“老气、麻烦、死贵、啰嗦”的标签,作为懂得审时度势的茶人我们要了解这些消费年轻群体,还原茶“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本质。不管是“排队六小时,每人限购三杯”的喜茶,还是奶茶妹妹投资的因味茶、甚至于星巴克华中区运营总监创办的煮葉(TEASURE)等各种品牌,让“年轻人爱上喝茶”逐渐成为现实。温馨浪漫、便捷创新的调饮无疑是茶界的一股清流,让我们在匆忙的生活中处处享受小确幸。

讲到调饮,最先并被推之于世界,非红茶莫属,所以本节之前选了一首与红茶有关的词作,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调饮茶;

茶中加奶首次被谈及是在1680年,是在书信作家塞维涅夫人笔下,其尺牍生动、风趣,反映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社会风貌,被奉为法国文学的瑰宝。在那些奶制品被大量消费的地方,经常可见茶加奶的喝法。像印度的masala茶和英国的调配茶饮。这些茶倾向用高香的红茶来调配,这样还能尝到奶香下的茶味,像阿萨姆茶、还有东弗里西亚调配茶(德国北部沿海)。

在中国,汉族喝茶是不加奶的,不过满族人有喝奶茶的习惯,一直到入关建立清朝以后还保留着这个传统。香港奶茶倒是沿袭的英国殖民时期的习惯。西藏和其他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民族喝茶也加奶,不过,他们还会多加酥油和盐巴。

从世界茶的调饮历史来看,茶的调饮无非为三类:茶与茶的拼配,茶与其他植物的拼配,茶与其他非植物类物质(酥油、盐、糖、酒等)的拼配。综观中国茶文化史,我们也能从中找到不少经典案例。

茶与茶的拼配

钱钟书有个一生都无法戒掉的嗜好,就是每天早上要来一杯牛奶红茶。据说,老先生钟爱“立顿”,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大陆是买不到的,夫人杨绛就用滇红、祁红和湖红按比例掺和在一起,取滇红的香、湖红的苦、祁红的色来替代。

是不是真的调制出了“立顿”味儿,不过钱老先生却以这种三合红兑奶,饮用了很长段时间。杨绛先生回忆说:看到这种茶叶,总令她想起在英国最快乐的日子!

在梁实秋的《喝茶》一文中,他写道:“父执有名玉贵者,旗人,精于饮馔,居恒以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无不称善。茶以人为名,乃迳呼此茶为“玉贵”,私家秘传,外人无有得知。”这玉贵典型的拼配。

茶与茶的拼配调饮可以做的尝试:云南月光白干茶里加上少许滇红就能让白茶的滋味变得更加柔和甜润;冲泡桐木关野生红茶时,加上少许政和银针,它们能让茶的滋味变得更加怡人;还有生普拼熟普,普洱新茶拼普洱老茶,恰当的比例能带来意外的惊喜。喜茶里的金凤和四季春这两款茶,也是由乌龙茶和绿茶拼配而来的。

茶与其他植物的拼配

茶自古以来都有和其他植物搭配的传统。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以至于后来形成的茉莉花茶、桂花龙井,深受港人追捧的菊花普洱,风靡全球的玫瑰红茶,近年来风行的陈皮普洱,小青柑,无不如此。

喜茶,除了名声大噪的芝士奶盖之外,喜茶的特色是拼配茶底,比如菜单上的樱花/桂花/桃香/荔枝等花果香的调味茶。如今,街头那些喜茶的各种仿冒者“皇茶们”等,还在原封不动地照搬拼配方式。

茶与其他非植物类物质(酥油、盐、糖、奶,酒等)的拼配

茶与酥油、盐的搭配多出现于少数民族区域,茶与糖奶的则风行于整个世界。在著名茶文化学者王旭峰的《茶人三部曲》有这样一段描述:此时架在火钳上的两只茶杯都热浪滚滚的升着雾气,一只冒着酒气,一只冒着茶气。茶熬得时间一长,都浓郁成汁了。绿爱便用一块毛巾包了茶杯把手,然后醉眼朦胧的把那普洱沱茶汁往热腾腾的酒杯里倒……说:“你知道这是什么?这是龙虎斗,懂吗?记住,得用茶往酒里倒,可不能酒往茶里倒。你尝尝,什么味道?治百病的。趁热吃,祛湿发汗,祛寒解表”……沈绿爱调饮的“龙虎斗”实际上就是云南丽江纳西民族的一种调饮传统。龙虎斗,纳西语为“阿吉勒烤”,是纳西族最传统且独有的饮茶方式。将煮沸的茶汤猛然倒进盛有燃烧着的白酒的茶盅里,发出的滋滋声响,便是“龙”与“虎”相斗最美妙的时刻。

这种新奇的喝茶体验制作方法其实简单。一个陶罐用于盛水,将水烧开、煮沸。另一个陶罐用于烤茶,在陶罐里加入适量的茶叶,放在火塘上边转动、边烘烤,等到茶叶被烤出焦香的气味时,就将煮水陶罐里的水倒进烤茶陶罐,再煨煮几分钟。同时,在茶盅里倒上半盅白酒,点燃后将煮沸的茶汤猛然倒进茶盅里。滚烫的茶汤与燃烧着的白酒骤然相合,两者相遇时迸发火花,产生了滋滋的声响。据说,纳西族人把这种声响看作吉祥的象征,发出的声响越大,就认为越吉祥,大家就越高兴。但纳西族认为,制作“龙虎斗”茶时,只许将茶水倒入白酒中,切不可将白酒倒入茶水内。

药饮:延年益寿的归真

茶与药颇为常见数千年来,有关饮茶与健康的记载很多。特别是我国古代,茶常被当作药物使用,在祖国医药学宝库中,茶作为单方或复方而入药的,颇为常见。

茶药与茶疗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1983年林乾良氏又提出“茶疗”这一词汇。

茶疗的实施,有两个层次的概念。狭义的茶疗,仅指应用茶叶,未加任何中西药。当然,这是茶疗的基石与主体。没有这一基石与主体,茶疗就不能成立。由于茶叶在传统应用上其功效已有二十四项之多(见下文),所以光是茶叶一味也足以构成茶疗体系。茶疗的第二个层次概念,就是广义上的茶疗,即可在茶叶外酌加适量的中、西药物,构成一个复方来应用。当然,也包括某些方中无茶,但在煎服法中规定用“茶汤送下的复方。这实际上是茶、药并服。

功效与主治功效与主治,是中药的最主要内容。没有功效与主治,就不成其为药物。上文曾述及“茶为万病之药”,可知茶是有很多功效与主治的。功效,亦可称之为功能、功用或效能,系指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是一种抽象名词,如《新修本草》正文中的“利小便”、“去痰”等。主治,是指所能治疗的主要病症,如同书正文中的“瘘疮”、“热渴”等。关于茶的功效,大致可以归纳为二十四项。茶的药理解释至于为什么茶叶能有这些功效与主治呢,本草自有它的解释,一般系从气味厚薄、天人合一、升降、归经等理论加以阐述。如《本草纲目》解释茶的药理作用说:“机曰: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明中之阳,可升可降。利头目,盖本诸此。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茶的药饮也就是茶疗养生会逐渐风靡。作为推动茶疗发展的茶人们,不但要在科学安全的范围里进行尝试,也要关注到饮品本身色香味的调和,药饮可以有医生的作用但不是医生的身份,需谨记。

结语

中国茶文化要取得长足,必须多元共治。这就要求茶文化的主力军—茶人们心底无私、兼容并包;既能吸引年轻人,因为在这个如此重视颜值的时代,对于拍照比吃喝更重要的年轻人来说,清饮的精细典雅,调饮的混搭浪漫、甜点简餐、周边产品等,将“茶”跟各种气味相投的事物跨界,创造出新的消费品类,赋予茶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实际上,高颜值、高逼格的背后,就是让顾客获得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当然定期的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健康讲座也将关爱扩大到每一个人的健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返璞与时尚的两面大旗下,清饮、调饮、药饮三驾马车齐驱,会为中国茶产业、中国茶文化写下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