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实现我国伟大复兴

2018-01-22李珺怡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复兴实现科技创新

李珺怡

摘要:从党的“十九大”中窥探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方向和途径。十九大中重点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本文主要是根据十九大中“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科技创新的内容进行学习,并结合当前国家发展的现状进行科技创新发展方面的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科技创新 实现 复兴

十九大工作报告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报告中强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已经从认识阶段逐步过渡到加强建设和发展阶段。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科技创新。而要进行科技创新,就行国家对重点科技项目的支持,需要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需要支持中小学企业创新、另外还需要进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为此十九大工作报告中的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方略,为今后我国的科技、经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那就是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一、加强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国家科技发展,并转化成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国家重大项目,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由国家统一协调和部署,就促进让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研究和实施。所谓的重大科技项目,一定是科技前沿的,能够促进人类发展的重大项目,当然也需要进行研究和创新。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中国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经过遴选,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等4个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已全面启动。确立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后,就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和实践。科技部对国际重大科技项目,也采取了“一项一策”,其中强调了创新组织实施方式,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并提出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我们从中就可以发现,国家的重点科技项目,在国家的这个大平台的基础下,鼓励各方参与其中,这样才有助于科技方面的突破。为了加强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还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首先,就是打牢科技基础,要在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有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有原创性的发现,从而实现重要科技领域跨越发展。其次就是国家要对科技战略引导,集中精力破解科技难点。党中央确定的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就为我国进行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接下来就要按照国家发展的需求,对关键核心机技术进行突破。最后就是要强调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論调。科技创新不是为了单纯的研究,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要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带动更多的领域,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创新,能够提升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效率。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表现为以科技实力为中心的国家综合实力竞争。我们对科技体制深化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为此只有制定相关的政策并落实下去,才能完成这一历史是使命。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也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给了基本的思路。为此结合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方面的思考和研究,认为可以做好三方面:首先,就是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人企业,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在企业创新方面有一定的成绩,国家或当地政府要给适当的支持和奖励,或者是具有一定的科技创基础和发展等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从而激励和帮助更多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企业制造转化的企业创造。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应该给予支持,由于他们的企业实力有限,但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无限,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重点帮扶。其次就是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科研院校和学科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大学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为了配合国家科技创新,就要对大学和学科进行优化,合理布局。在这方面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就是进行科研院校和学科的建设,让学科基础厚实,促进交叉学科的生长。一些关键领域,很多都是在交叉学科中产生的。最后就是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大体上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深圳、北京、上海和杭州、南京等城市也成为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一些城市,但是今后会有更多区域和城市金融创新城市和区域城市。如果要实现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成了,也要进行两方面努力。首先是当地政府对途径企业发展进行创新专项规定,比如,上海市进行制定的是执行情况与考核激励挂钩,产业集团、科研院所挂钩比例上限分别达到30%、50%。另外,国家也要对这方面进行中心的转移。国家层面在政策方面也要给予大力的支持。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点题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在第二年,上海就宣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样就促进了科创中心建设与发展。

三、培养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技术人才

钱老之问,给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定下目标:“我们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说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第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生产力的关键。为此,我们要按照十九大中对培养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教育和应用。首先,国家应该加强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加快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就能够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其次,就是可以通过与国际一流大师、学者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学到有用知识和经验,通过学习和融合,提升本国人才的质量。最后,继续进行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工作。集中力量引进和培养人才,从而突破尖端技术,造福人类。通过这些引进和培育人才的计划,让大量的高水平人才集中起来,共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队伍,进而增强我国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十九大中为培养科技人才指明了方面,也进行了大力支持,那么接下来就要认真的落实,在今后的一段的时间内尽快实现。

总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进行科技创新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在,这样我国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只有重视科技创新,才能提升生产力,让我们经济甚至是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快速发展。十九大的宏伟蓝图指明我国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实践和探索,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

[2]黄娟,汪明进.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04):50-61.

[3]樊杰,刘汉初.“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驱动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经济地理,2016,36(01):1-9.

(作者单位:太谷二中启航学校)

猜你喜欢

复兴实现科技创新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钟摆回摆,自行车在中国“复兴”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