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以载道,冰心玉壶

2018-01-22蔡陈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展览馆汉服

岭南,五岭之南谓之岭南,古称百越之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海南文化、桂系文化、港澳文化等几个文化圈。岭南文化借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兼容并蓄地包含有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务实、包容、多元的性格,让岭南文化拥有雅俗共赏的良好受众群体。岭南音乐文化不仅拥有广袤的音乐种类宽度,也同样拥有长远的历史时间跨度,各种乐种剧种曲种以及各种民俗活动体裁样式多种多样,以其丰富多彩饱满的情绪抒发手法在中华大文化体中独树一帜。主要涵盖三大板块。一者古时岭南百越诸族的本土音乐,而如今尤以黎族的音乐为主要代表,而如今依然在大面积的江河流域和沿海各地以活化石的方式存在。二者以中原文化为传承的汉族的粤方言、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三大方言民系,不同历史时期自中原迁徙至岭南,使得中原文明和百越文明的交融而成。三者海运的发展,也让汉文化更大跨度的和海洋泊来文化有了结合,从而形成包罗万象的岭南文化,岭南音乐亦是如此。

对于种类繁杂,分布散乱的岭南音乐的整理与保存刻不容缓,由此,岭南音乐文化馆的建成也是必要的。2000年在周凯模教授的倡导下,星海音乐学院组织七个考察组,分别对广府、潮汕、客家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以及其相关民俗作了广泛深入调查,收集了大批珍贵的民俗音乐与名家资料,并于同年12月25日建成了整合广府音乐、潮汕音乐、客家音乐及少数民族音乐四大音乐文化板块及各派名家的“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这个平台是首次将岭南音乐资源初步系统化地有机整合,亦是岭南地区首个本土音乐文化的展览馆。其建设的意义不仅于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展览”功用,也在将音乐遗产保护的同时,也是一个集合当代教学、科研和社会产业服务的学术实验基地,不仅于继承传统,也在于开拓创新。若以音乐宗旨而论,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弘扬了立足本土又广纳博采的立体化音乐观、文化观、美学观;教育意义而言,其使受众群增强了对于故土音乐文化精深、博大的自豪感,唤起以进一步发展岭南音乐文化的独特风貌为己任的使命感。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以秉承岭南文化为己任,着力挖掘与保存传承岭南文化,同时让更多受众了解岭南文化。

目前,岭南音乐文化实体平台展览馆坐落于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内,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岭南音乐文化馆包含有六大主题板块,“岭南音乐名家、岭南地方音乐”、“岭南民俗乐器”、“岭南音乐创作”、“岭南音乐非遗资源采集、表演、研究”、“岭南音乐民俗图文长廊”、“岭南音乐活态传习平台”。六大主题板块分别陈列展示从展览馆筹建以来采集整理的一大批珍贵的第一手实地考察的资料以及科研成果。

一、展览馆人事组织架构及其运营模式

在岭南音乐文化不断传承与开拓过程中,吴迪老师作为展览馆团队运营总监以及学术指导教师的身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掌舵者的角色,指引着岭南音乐文化航船的航向。吴迪老师以他的执着,诉说着其不忘初心、致力于岭南音乐文化为己任的赤子之心。

在吴迪老师带领的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散发其独特魅力的过程中,吸引着一群朝气蓬勃的面孔,他们正是来自星海音乐学院各专业的同学们,在时值风华正茂、满腔热血,投身志愿,付出青春与汗水,只愿收获成熟与欣慰,为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虽尽绵薄之力,但却为展览馆工作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的志愿者团队在2010年组建起来,并且成功运营至今。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团队在摸爬滚打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自我运营机制,即:“教师指导、自我管理、自主服务、接轨社会”的运营模式,一反传统的学术与时间脱节现象,实现了学产结合、对接社会,使学术更具有社会价值意义而存在。

志愿者团队由团队运营总监兼学术指导教师吴迪老师带领,分为总监助理和团队五大职能部门。五大职能部门具体分为:“人力运营调控”、“媒体市场推广”、“品牌形象设计”、“资源设备开发”、“学术活态拓展”等五个职能部门,部门下设的分别还有三个不同功能的项目,各项目对应还下设了部门统筹和统筹助理,往下延伸还有各项目的项目监制和项目助理。各个职能部门虽然各司其职,但在统一有机体内相得益彰,彼此与下属项目保持配合,以相对完善且清晰的层级负责组织及架构开展日常的运营管理和学术运营。

人力运营调控部门:主要是对岭南音乐展览馆志愿者团队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调配,收集和整理各个部门职员的工作资料并对此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其次是对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和项目工作进行监督和通报;第三则是配合展览馆以及其他部门各项目之间的准备工作,做好前期策划人力排期和人员分工的安排工作。展览馆内部一切的项目活动都离不开人力资源部门对志愿者们的调控和管理,可谓是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志愿者团队的骨架。

媒体市场推广部门:主要是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的平台,凭借广泛的媒介:微信、微博、人人网、官网网站等平台,对内对外准确滴、及时地传达展览馆的最新动态。媒体市场推广部门为展览馆量身定做一系列配套的宣传品,融入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创意,发挥想象力,用包含平面、视频、手工等的多媒体设计来展现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的魅力。该部门是展现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风采的窗口。

品牌形象设计部门:主要负载岭南音乐文化建设志愿者团队内部形象的建设,对外推展馆品牌,整合并开拓符合品牌形象设计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是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的门面担当。

资源设备开发部门:该部门主要功能及日常工作是对展馆各项活动存档备份;对数字资料庆典并拷贝;完善广府考察的档案;以及技术培训。该部门是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不可获取的部门之一,是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最坚实的后盾。

学术活态拓展部门:该部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得具有一般静态展示功能的展馆,拓宽、延伸到课堂教学、学科学术研究。该部门为打造展览馆岭南音乐文化的学术品牌形象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报道与学术评析写作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的所有对外咨询发布。但由于该小组是以一个以独立形式成立的团队,成立时间尚没有其他部门长,也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因此暂时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的下属。不过,该小组却也是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以上多有部门当中,最具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展览馆的特点的莫过于“学术活态拓展”部门。其学术学以致用、学为所用,故由学到用的过程,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以实现,则更容易也更利于文化传播的力度以及范围,受众群体也更容易接纳和吸收岭南音乐文化。这就是为什么该学术部门能作为吴迪老师所重视并倾心致力开展的部门项目的重要原因。

二、学术活态拓展之探究——以“岭南音乐学术论坛之《华夏有衣,襟带天地》汉服与汉文化讲座”学术活动为例

经过笔者对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的调研分析,在众多的文化门类中,展览馆是以下三个标准来筛选,进一步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分析的。第一,是与岭南音乐或者与音乐文化相关联的文化主题;第二,是主题与题材具备趣味性、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第三,尽可能涉猎范围广泛的,确保有一定数量的受众群体。笔者在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历年来做过的大大小小一共一百五十三期的学术项目活动,发现了这样一期学术论坛之文化讲座:“《华夏有衣,襟带天地》汉服与汉文化”。

在此次文化讲座中,特邀主讲嘉宾——岭南汉服研究会首席讲师杨蕾老师,为受众人群揭开传统汉服的神秘面纱,不仅邀请的嘉宾讲演经验丰富、博学多才,而且讲座内容生动精彩:从汉服座序、特点、与其他国家传统服装的区别和辨析、衍生、消亡、以及汉服复兴的意义等方面来诠释汉服汉文化。讲座的形式更是结合了公益性、观赏性、学术性、人性化等特点。自周公制礼乐,礼乐制支撑着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而衣食住行恰恰正是礼乐制的一个侧面,通过服饰折射出当时的文化状态。服饰是文化的一个折射面,通过该活动让嘉宾习得了解文化的侧面,通过服饰在时空中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岭南文化作为华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服饰文化必然成为一个新的项目课题。岭南文化发酵于汉文化南下与百越文化相结合而成,故通过汉服研究岭南文化称为必不可少的活态学术拓展。虽管中窥豹,却也领略其文化的一斑。

“汉服运动”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行为,这次汉服与汉文化的讲座活动的意义就在于让受众人群了解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题材,让嘉宾舍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会遥远中国古人的生活状态,虽此时此景,却感彼时彼情,更大程度还原华夏文明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音乐表演的形式与服饰穿戴搭配互相有关联,可以直接与受众人群进行互动与交流,了解受众人群的想法与反馈。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的学术活态拓展部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了文化传播的力度以及扩充了文化传播的范围,受众群体也更容易接纳和吸收岭南音乐的文化内容。其中展览馆志愿者团队的自我运营机制:“教师指导、自我管理、自主服务、接轨社会”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学产结合,对接社会,使学术更具有社会价值意义而存在。由于团队太年轻,运作方面目前还尚未成熟,在未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灿烂的发展前景。

如何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能够让更多人去接受岭南音乐文化,这也是展览馆常务负责人吴迪老师对岭南音乐文化存在的问题之担忧所在。他说道:“演奏岭南音乐的人包括我在内有很多,但从我专业来说,岭南音乐文化更缺乏的是推广,其重点不在于需要有多少人能够喜欢,而是如何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能够让更多人去接受岭南音乐与岭南音乐文化。对于我而言,借由岭南文化展览馆的平台团队岭南文化展览馆的平台举办如此之多的学术交流、展示活动,不管是理论研究,亦或是演出实践,其目的就是活生生的岭南音乐与现代生活环境保持同步,能够让我们的岭南音乐文化的价值得以传播、推广”。

“文以载道”,是以文化承载“道”。岭南音乐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的组成保存传承岭南文化,而展览馆以秉承传播岭南文化为己任,着力挖掘与保存传承岭南文化,同时让更多受众了解岭南文化;“冰心玉壶”说的是玉做的壶冰的心,形容纯洁赤诚之心。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通过纯净有责任的社会环境土壤,作为岭南地区研究地域音乐文化的学术象征,努力推进着岭南音乐文化的神圣使命,滋养着岭南音乐文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蚁潇颖,李直.品读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J].乐器,2013,(06).

[2]冯光钰,赵荣光,周凯模.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开馆致辞[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1).

[3]周凱模,王少明,吴迪.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十二载记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4]温带宝.岭南音乐馆藏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5]刘智忠.承前启后、任重道远——论“岭南音乐”的发展战略[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6]淳光,肖廷超,戴月,等.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

[7]杨正艳.创建志愿者自主管理的新模式[DB/OL].网页,2010-03-15.

[8]关于志愿者活动体验的调查——以志愿者素质与技能为例[DB/OL].百度文库,2014-10-30.

[9]吴迪.倾心致力岭南本土音乐文化研究与推广[DB/OL].新华娱乐,2013-09-25.

(本文是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调研论文;作者简介:蔡陈,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职称:硕士研究生在读;学位:星海音乐学院2016级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展览馆汉服
岭南文化名家
中国展览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汉服新“江湖”
上台说汉服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全球首个水下展览馆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
基于岭南文化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