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话语语言学特征分析

2018-01-22杜晓薇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语料库手段跨文化

杜晓薇

摘要:语料库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政治语言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段,有效传播政治信息,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基于语料库政治话语分析揭示语言是如何为特定政治目的服务,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文从政治语篇的词汇、句法结构和引文三方面特征入手,分析了政治话语特征的社会文化动因,并简要讨论了本研究结果对理解、翻译政治语言的意义。

关键词:语料库 政治语言 手段 跨文化

政治语言也叫政治语篇,是含有政治信息的语言。Lakeoff 指出“政治即是语言,同时语言也是政治”。政治语言的使用者主要是政治主体。政治语言代表国家立场、传播国家形象,主要运用在涉及政治权利关系的场合。政治语言的功能是交流政治信息,具有权利工具性。本研究通过分析真实政治语料,旨在探讨政治话语的语言学特点,并从跨文化角度对影响政治语言翻译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提高政治翻译质量,以增强政治互信。

一、政治话语研究回顾

政治话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言语在政治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现修辞学家专门教授演讲技巧。修辞主要应用于言語和辩论等方面,是话语分析的先驱。政治话语分析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对修辞学的定义和功能以及政治演说的文体、内容、形式等作了具体而独特的论述。自索绪尔建立现代语言学以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已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的不同应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指导研究话语分析,包括政治话语的分析。

目前,对政治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大多数语言学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语和从句上,忽略了语句之间反映的政治和文化意义,而传播学中的学者们则侧重于语言和语篇的研究。忽视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影响政治话语的因素。且多对美国领导人的政治话语的文体特征做了大量研究,对中国政治话语的研究却不多,中美政治话语的比较研究更少。尤其是与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话语的对比研究进行较少。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政治文本历时的词频有哪些变化和延续?

2.政治文本中、英版本的人称代词对比有何差异?

(二)语料及数据收集步骤

语料库语言学就是出现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边缘上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以真实语言使用中的语言事实为基本证据,凭借现代计算机的自动与交互技术,采用数据驱动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从中寻找语言使用的规律,大规模的语料库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分析具有可靠性。语料库语言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对自然语言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本文自建语料库采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双语平行语料(2008-2018)。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于语料库政治文本的词频分析

辛克莱尔(Sinclair,1991:30)“任何人在研究一个文本时都需要知道每个不同单词的形式在其中的出现频率。“语言研究者不仅要明确语言中存在哪些单位和结构,更要了解这些单位和结构在语言出现的频率,词频统计是语言学计量研究的基础手段,可以用来确定作者的写作风格,比较不同时期语言的发展特征。词频对比分析对政治文献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不同时期的政治文献高频词的变化,可分析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客观数据有助于分析领导人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历史研究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08-2018)的高频词,从词汇规律变化进行分析,更好的理解政府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语言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官方话语中的词频变化应反映了这一点。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始终重视坚持改革、经济,坚持发展,农村城镇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完善制度,更加关注创新,加强了国家意识。选择政治文本进行词频分析,通过高频词语的变化,从中可以把握政策变动的大体情况。运用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找出报告中共同高频词和特有高频词,来研究政治理念和政治思维的一致性和变化。特有高频词是指明显高于平均词频的词。除了共同高频词以外,不同领导人演说的高频词中经常会不同使用频率特别高的词。共同高频词反映了政治的延续性的话,特有高频词则说明了政治的变化性和不同时期政治思维方法的变化。

(二)基于语料库政治文本中、英版本的人称代词对比分析

《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体,用词谨慎,语言规范,较为正式。《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文件为了达到对外宣产的目的,在保持原文内容、风格的前提下,其译文接近本族语言句法特征符合本族语者的表达习惯和使用习惯。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双语平行语料(2011-2018)话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和具体做法进行定量分析。理解中、英版本的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差异。

研究显示双语平行语料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存在明显的跨文化差异。中英文政治平行语料话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和用法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一,仔细观察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本,大量使用了无主句。与之相对比,在报告的译稿中,我们很难找到无主句。第二,英文版本中的报告第一人称代词均使用高于中文版本,尤其是第一人称复数代词We使用频率极其高。

而这种差异既是有英汉不同语言特点造成的,也是由中美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所选文本的性质造成的。英语是主语导向的语言,而汉语是主题导向的语言。汉语的基本结构乃是以一个主题或范围,加上一个或数个评论或陈述所组成的,不需要有直接的主谓关系。汉语突出的是主题而不是主语,汉语是非形态语言,并不注重句法结构形式上的完整,保证上下文的意思清楚条件下,是可以主语或其他成分省略的。而大部分英语句式,必须要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缺一不可。为了保证句子形式上的完整,绝大部分的句子都不能没有主语。英文报告中不可能包含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同时由于英语语言的特点,无主语的句子如祈使句,语气强硬,发出命令,并不适合大量使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利于政府形象。英文倾向于使用主语导向的句子,而中文向于频繁使用无主句。这一事实更加表明了英语是以形合为特征的语言,而汉语是以意合为特征的语言。

中英版本报告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差异也同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相关。在跨文化研究中,常用的文化维度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比,集体主义文化更注重群体内成员之间社会和谐(Triandis,1995:34)。中文文化更多强调集体主义,强调社会责任和义务;英文文化在个体主义的影响下,更多强调个体角色,根据个体的决定采取行动。第一人称代词表示了说话者的参与和权威,而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拉近了说话者和受众的距离,号召民众参与,同时也会迷糊责任界限。政治语篇官方领导人的讲话在交流国家信息以促进国家关系良好发展的同时,又希望通过此类政治话语于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改变话语接受方对传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认知,从而达到改变、端正或提升国家形象的目的。理解两种文化差异,有助于促进政治文化交流,有助于更好的翻译中国的政治语言,傳播中国的思想文化,走向世界。

四、结语

通过以上基于语料库对的分析和对比,本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词汇层面的变化和延续;《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中无主语的句子居多,但英文译本中一部分无主语句子采用了添加主语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Clarendon.

[2]Beard, A. (2000).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3]Brown, P. & Levinson,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Charteris - Black, J. (2004).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5]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01):75-81.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语料库手段跨文化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