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与价值

2018-01-22李星昊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中的重要问题。目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演变成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人们对此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其必要性和价值展开分析。本文阐述心理学的必要性,并对其主要价值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 课程教学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为常见的方式,并且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心理学构建的必要性

(一)对课程的“学”与“教”方面的探究

我们国家的心理学课程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类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现如今,人们认为心理教育课堂是培养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最佳方式,而心理教育活动是其基本要求。不仅如此,从实践效果来看,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方式。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因此其教学互动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将“学”和“教”结合在一起[1]。

(二)对于课程的“学”与“教”方面予以重视

心理素质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往往无法直接通过教学的方式加以培养,而需要将其知识和技能结合在一起,通过引导的方式使二者完成相互转换。从当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心理素质知识和技能是帮助学生们增强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个体知识和技能的增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得知,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素质教育,这也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

(三)对课程的“学”与“教”方面的规律研究

提高心理教育课程质量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其技能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最早源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对于学生的体验十分重视。教师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降。为此,教师应丰富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心理学构建的主要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开展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即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但是,这项工作实际操作的难度非常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为此,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模式,逐步改变其心理状况。目前来看,应用率最高的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们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将“教”和“学”结合在一起,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如此便能够为后期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

(二)解决深层次理论问题

在完成教育心理学的创建工作之后,需要针对心理健康展开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一种具象化的体现,帮助我们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本身具有内隐性特点,因此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更多是基础性知识以及相关能力,但是却未能将其有效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未来心理学研究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基于这一情况,在反对心理健康教学过于学科化的同时,需要充分重视具体体系的创建,从而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将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

(三)对心理学课程进行完善

对于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工作而言,“学”和“教”是核心问题。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该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延伸,逐步发展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从而使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多个学科分支。所以,在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以尽可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帮助人们解决各类问题,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3]。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某种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能对教师带来帮助,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心理素质本身具有内隐性以及间接性的特点,因此培养心理素质与其它知识和技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至少目前而言,具体的培养方式仍然没有得到统一,很多教师仍然在“学”和“教”两个方面不断探索。从心理学的范畴来看,一般涉及三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是心理学习、心理教学以及师生的心理活动。这些主题都是基础性主题,一方面能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给予一定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毕竟对于学生而言,心理素质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其自身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学校和教师应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实际价值,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程度。

参考文献:

[1]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院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31-42.

[2]李笑燃,陈中永,段兴华.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內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9):9-12.

[3]邱勇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研究概述[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46-50.

(作者简介:李星昊,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高中学历,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