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应用于城市街道再生的解读
2018-01-22孟然
孟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深,人们对街道功能的要求逐渐提高,街道再生也成为必然趋势。当新与旧发生冲突时,共生理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有重要帮助。本文介绍了共生理论的由来与发展,解读了由共生理论发展而来的共生城市理论、圣域理论和中間领域理论,并从街道的空间共生、历史文化和文物共生、生态共生三个角度分析如何能在街道再生中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关键词:共生理论 街道再生 空间 历史文化 生态
街道最早的意义,是两边有房屋的道路。当城市出现后,伴随着各类具有生活、生产和娱乐功能的建筑的拔地而起,街道成为了连接城市中不同节点的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更逐渐成为了城市中独特的景观。现代化的城市街道便有了交通、商业、观光、居住这四大功能。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街道在功能、环境、规划等上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老街道开始渐渐落伍,街道的演变和再生已成为必然趋势。而这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街道的再生是否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否会造成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的湮灭,是否能顺应民众的需求等。当新与旧对立的出现,当建筑规划师在探索非此即彼的选择时,“共生理论”为街道再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共生理论,顾名思义,指的是两物质之间的“共存”,即相互协调与融合、相互促进与发展。把看似不相容的两物通过一定的联系融合在一起,使原本相克的两物和谐相处互利共赢,便是共生理论的追求。把共生理论应用于城市街道再生中,许多旧的存在与城市变迁的矛盾便可削弱甚至消除。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共生理论的由来和其在建筑学领域的发展,对由共生理论衍生的三大理论:共生城市理论、圣域理论和中间领域理论进行解读,并从空间共生、历史文化和文物共生及生态共生三个角度分析共生理论在城市街道再生规划中的应用。
一、共生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共生一词最早用于生物领域,由德国生物学家安东·德贝利于1879年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生活中最常见的共生现象就是随处可见的地衣——真菌和藻类的共生: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保护藻类不受侵害,而藻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供真菌生存。这便是最早的共生理念:两种生物的互利关系。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对共生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随着其在生物领域得到认可,共生理论也渐渐渗入到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等[1]。
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一些西方社会学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结合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因此他们提出了运用共生理论维护社会体系。而建筑学里最早提出共生理论的是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他在1987年出版的《共生思想》一书中阐明了他的共生哲学,并在城市建筑和街道的设计再生中注入了共生理论,如强调人与自然、城市与建筑的共生关系[2]。这是共生理论在城市建筑规划领域最初的实践,为今后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与建筑相关的共生理论逐渐衍生出三大理论:共生城市理论、圣域理论、中间领域理论。下面对这三大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一)共生城市理论
在吸收了多方思想后,黑川纪章提出城市中的共生理论: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不同文化之间的共生等。这可以概括为:削弱物质的矛盾,使对立双方能相互融合。作为一名建筑师和规划师,黑川纪章提出的“共生城市理论”批判了传统二元论将城市功能分离的模式[3]。他认为,离开了20世纪的机器时代,步入21世纪生命时代的人们,对城市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功能分离,而是功能融合。其中重要的功能分区如办公、娱乐、商业、居住不再是相互分离互不干扰,而是你中有我相互包含。
(二)圣域理论
黑川纪章在书中明确提出共生理论成立的两个条件,其一便是承认“圣域”,即尊重文化差异[4]。黑川纪章将圣域概括为独立存在的个体中,不可被外部完全理解的部分。圣域带有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域特色等浓厚的文化传统特征,在各个国家、民族、团体中,都有强制保护的一处圣域,容不得他人侵犯。
(三)中间领域理论
黑川纪章指出共生理论成立的第二个条件是建立中间领域,也就是在两个相互对立的分区之间,建立一个灵活的、功能模糊的、可被两分区兼用的区域,为两分区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4]。像街道公园、广场等就是城市的中间区域,起到连接城市中不同功能领域的作用。
二、街道再生的空间共生
(一)丰富街道的功能
旧街道的功能往往比较单一,而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仅仅赋予街道单一的功能,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而且功能单一的街道,往往更具危险性。像一些办公区域附近的街道,有的只具有交通的作用。这样的街道,在早中午上下班的高峰期时,使用频率会很高,但由于使用者绝大多数是上班族,所以除上下班高峰期,该街道的使用率会很低,甚至会出现人烟稀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使街道看上去冷清没有人味,还会使犯罪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在街道改造时,我们要丰富其功能,使街道可以在全天各个时间段都能够被充分的利用,便可以大大提高其利用率,使街道的各个功能在空间上得以共生,满足人们对土地高效利用的需要。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
贝聿铭曾说过“建筑不是服装,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5]在街道建筑中也是一样。时代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技术水平在提高,社会潮流和需求在不断更新,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今天我们再生的街道,总有一天会面临着新一轮的再生。因此我们在街道再生时,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利益,而舍弃长远的发展。
在进行街道再生工程时,要顺应该地整体的发展趋势,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未来的街道再生。这样,既可以满足当下的街道使用需求,又可以为未来街道再生节约成本,让现代和未来实现共生。
三、街道再生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共生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历史遗留古迹数不胜数,更有很多遗留下来的老街。随着年代的变迁,街道的风格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可能都在同一条街道上留下了自己的文明痕迹。就像大连的东关街区:这里有本地渔民留下的最原始的文明,有满清时期满族人留下的满族文明,有殖民战争时期外国多国家留下的外国文明,更有几千年来留下的中原文明。不同的文明交融与一条街,这条街便俨然成了不同文化的载体,也成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老街,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当地居民对过去的念想,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但真正住在人们记忆里的,一定不是那些破败老旧、半零不落的街道。所以街道再生有其必然性。但当街道再生真正被落实下去时,往往会遇到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有人认为那些破旧不堪的街道建筑就是一堆破烂。所以持有“破烂论”的人们会想着全部重建,将老街重建为现代街道。但总有民众心里是不愿的。在留有感情的人心中,他们更希望保留有老街的美好形象。所以当传统与现代对立时,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科技和现代摩登与时尚,而忘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
因此在街道改造中,可以采用“存表去里”、“整新如旧”的方法。对老旧建筑保护外观和整体面貌,而对其内部进行更新,使之具备现代人使用的使用要求。对新建筑来说,使之与街道整体风格相协调。通过这些方法,即保存街道原有的风格,又使街道能够更好的服务现代化社会,实现历史与未来共生。
四、街道的生态共生
从江泽民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到如今中国对《巴黎协定》的积极性,无不体现了中国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街道再生中,难免会牵扯环境问题。改造过程中对街区环境的影响、建筑垃圾带来的安全隐患、材料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等都是在街道改造中必须直面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成本的降低而采用劣质原料、不能在改造过程中对建筑垃圾随处扔掷或就地焚烧、不能为了街道的整体形象强制性地改变周围环境。
因此在街道改造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绿色环保材料。旧街道的建造材料都很老旧,其安全性不能保证,且又不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部分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今社会。如一些旧街道采用的石板路,极不适合车辆的通行,而且会增加绊倒的几率。在一些公路或儿童和老年人居住的地方,石板路便可能会带来不变。而很多新兴的环保材料和技术,正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如海绵道路:相对于普通的水泥、沥青等硬化道路,运用新的透水材料,可以促进城市水循环中的下渗过程,有效缓解地面干燥、内涝、扬尘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并增加城市地下水的存儲量。
五、总结与展望
共生主义本是生物界的学术名词,但当其应用于城市街道再生时,也为街道再生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理论创新。街道再生以其必然性时刻发生着,方法和理论也在更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使老旧街道的改造向着理论完备的方向发展。希望在共生理论的新思路下,街道再生能够越来越满足于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庞招伟.旧城主街更新设计策略-文化回归背景下的街道再生路径[J].规划师,2014,(s5):101-108.
[2]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郑欣,谭明祥.共生理论与中国建筑传统内涵的表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8,(09):98-99.
[4]侯引吭.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
[5]杨澜.贝聿铭:不赶时髦的建筑大师[J].华人时刊,1999,(16):22-24.
(作者单位:临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