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8-01-22范红梅
范红梅
摘要: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教师,应把握好这个关键时期,以身作责,创设环境,运用游戏,家园合作,正确评价等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字:以身作责,创设环境,运用游戏,家园合作,正确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且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终身受用。那究竟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身作责,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幼儿而言,模仿教师那是司空见惯的常事儿。教师的品行修养如何,形象如何,都会在幼儿的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幼儿教师自身思想和品德修养在具体问题上的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活动,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有热爱事业,热爱幼儿的美好情怀。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幼儿平时的举动,说话的声调,表情都酷似他的某一位老师。这说明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影响,如要求幼儿之间友好相处,幼儿园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友好的集体,不能在孩子面前说长道短,随便议论哪个老师,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做到规范。平时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决不做出相反的表现,用自己的行为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如要求幼儿讲礼貌,教师师首先礼貌待客,早晨见面先问小朋友早;幼儿给老师拿凳子坐,老师要马上回声谢谢。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久而久之幼儿会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礼貌用语就会成为幼儿的习惯用语。总之,要求幼儿做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有诚实、正直的品质,有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文明行為。
二、创设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图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图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空洞的说教,反面的嘲笑、讽刺,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都是有害的,因此,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应精心设计、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利用讲故事、看图片、现场表演等手段,让幼儿辨别情节中人物行为的是非、对错,以富有说服力的方式去引导,以生动形象的具体榜样熏陶、感染和影响幼儿。让幼儿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加深幼儿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幼儿从形象的教育中掌握一定的行为准则,分清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等,激发幼儿对不良行为的厌恶感,产生仿效道德行为的欲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游戏最符合幼儿的活动心理和年龄特征,所以最受幼儿喜爱,且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表现和发展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方式。因此,应针对儿童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其变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多做一些儿童喜欢的游戏,将教育融游戏于一体,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
四、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次,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多方面共同合作来完成。这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正确评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当孩子乱扔垃圾的时候,老师可以跟大家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