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问题分析
2018-01-22王焕
王焕
摘 要:将不同的双创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制定教练型教师激励制,成立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家库。学校赋予指导委员会一定的管理权限,硬性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摒弃齐抓共管谁都不管的现象,同时将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的设备仪器盘活,师生共创,利用双创平台来提升我校的社会服务力。
关键词:家居学院;创业;前景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最终归宿
没有创新或创新很少的创业不叫创业,创新分为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心智。双创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双创教育的目的是发现个别人、带动一批人、引导多数人的教育。基于以上,我认为需要一个适合我们高职学校的双创教育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的“三加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库、创新创业人才库、创业项目库+创业孵化基地。
三库建设的意义:第一,学院专家库(创业导师库)的建立可主动为政府提供信息,便于政府搭建学校和市场沟通的平台,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第二,创业人才(学生)库的建立有利于及时发现有创业潜质的优秀学生,便于跟踪服务及收集校友信息。第三,建立创业项目库可以先聚筛,自然提升,迭代创新,为学院三年的双高建设目标和创新创业大赛选育优质项目。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目前互联网+大赛已是教育部的第一品牌赛事,大赛是高校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用以及创业就业综合实力的展示。三届国赛总决赛刘延东副总理和教育部长亲临现场,规格之高,从2015年创办以来,累计有220万大学生、55万个团队参赛,而且“互联网+”大赛一大特色是选择投资人与企业家做大赛的评委专家。
创新创业的导师
导师应该是哪些人?创新创业导师是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就业上岗的人员,其通过各种思路引导、多种正规渠道来帮助创业者实现创新创业和就业,为全校学生及在孵企业、创业者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辅导服务的导师。
创新创业导师的构成:成功的创业企业家;行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管理专家;投资、金融、法律、咨询等专家;其他科技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工作者。
创新创业导师的工作方式:第一,创新创业导师为学校提供课程讲座的方式;第二,创新创业导师为入孵企业提供咨询辅导的方式:创业咨询、专题诊断、一对一辅导。第一代创业者,有的可能是文盲;第二代创业者大多专科毕业,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第三代创业者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他们需要什么能力?大学能给他们什么能力?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大学生免费提供专业培训。另外,支持教师将基于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学校赋予指导委员会一定的管理权限,硬性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摒弃齐抓共管谁都不管的现象,同时将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的设备仪器盘活,师生共创,利用双创平台,提升我校的社会服务力。我们的林之源就应当这样发展下去,千方百计搞好成本核算,收入的每一笔款,第一位的就是缴税,要雷打不动,必须第一时间办结。然后再考虑如何投入,见到产出和效益,也就是利润。同时还需要学院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使之真正成为在全省高校领先或走在前列的名副其实的好企业,为打造龙江经济增长新引擎提供有效服务。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既是创新理论的传授者,又是创业实践的指导者,这是相对于传统理论课最大的区别,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具有理论知识奠基,更需要相关实践经验支撑。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创新精神内化形成的有效载体,也是创新理论向创业实践迁移转化的现实途径,更是学生的初次创业体验,而科学合理、多元一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方式
高职院校在专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同时,要以项目立项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相应技术咨询服务,与此同时,发挥主人翁作用,以学生创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协调政府给予扶持,加强与企业对接。同时,实施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创新创业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实现途径,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这些规律并熟知其实现途径,有可能会使大学生在迷茫中探索,既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还可能导致更多的失败。为此,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双创基本常识和方法的教育与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行舟,温金英.地方高校獨立二级学院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12(16).
[2]戴静.系统科学对独立二级学院发展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3]胡楠.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独立二级学院的比较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