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之研究
2018-01-22邓韵金廷芳
邓韵 金廷芳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大众教育普及化,各高校招生人数逐年攀增,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下高校发展需求,缺点不断显现,很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本文从模式、理念与方法三大方面阐述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应用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期下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问题;创新措施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模式滞后
当下,国内很多大学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滞后性显著,一成不变地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相同专业、不同班级采用一个教学方案,以学生学科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没有重视大学生除学习成绩以外能力的发展情况,更谈不上有效引导。新时期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环境与对象均发生了显著改变,以致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约束力与引导力不断降低。
理念陈旧
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主要以口头说教的方式进行,而没有积极结合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的现实情况,更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此同时,也没有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强行管教,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或极端行為,教育管理的意义明显被削弱了[1]。
方法单一
方法单一是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极为明显的弊端,国内多数高校采用外在的规范体制进行教育管理工作,采用强制性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管束。但是,新时期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融合发展的时代,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大学生身处这样的复杂环境中,若采用单一的教育管理方法,就无法帮助大学生面对事物时进行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可见,主动创新与优化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是极为迫切的。
新时期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创建教育管理新模式
新时期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在创新过程中应将人才培养设为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南与目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召唤与需求,而上述目标的实现绝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积极为大学生创设优势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创新的观念。在课外,引导大学生以发展兴趣爱好为基点建设社团,并开展有关的创新活动。
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社会环境中,在明确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可采用如下策略:首先,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实用价值,帮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科学定位,并初步明确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校方要和企业建设双向互动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平台,推荐表现优异的学生到企业任职;最后,校方要定期组织面试技巧讲座、职场模拟等活动,帮助学生在演练中不断提升应变能力,获得更多口语交际技巧,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调增教育管理方法
建设网络引导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也应不断提升科技化、信息化与网络化水平,主动构建网络引导平台,进而拓展教育管理空间。一是要建设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网站,将网络设为有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营”。同时认真落实校园网的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进行有效引导与督促,减少他们接触不良网站的机会;二是加强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教育,侧重点是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并树立良好的信息素养。
建设思想教育平台
新时期下,创新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强化其与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贴近性。在内容上,应重视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在方法上,应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扭转传统以单纯说教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方式,结合社会焦点事件,主动举办道德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对道德品质有更深刻的理解,积极践行文明行为[2]。
建设和谐校园工程
具体而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点,在维护校园内部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侧重点是增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结合传统假日、先进人物典范等举办多样化、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体育与娱乐活动,提升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性。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至校园文化活动中,强化载体的创新性,应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举办活动,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优化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促使学校形成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工程。
结语
综上所述,发现大学教育管理与学生学习、生活与思想等数个方面相关联。新时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其是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助力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作者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5).
[2]曾艳.“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