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智能化发展模式探究

2018-01-22张颖侯梦雅曾永新彭伟斌

南方企业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智能化互联网+

张颖 侯梦雅 曾永新 彭伟斌

摘 要:垃圾分类回收是将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近年来,杭州市不断总结国内外垃圾分类回收智能化发展的经验,紧扣“分类减量”主题,不断尝试将智能型的“效率+服务”模式渗入杭州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中去,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独特模式。

关键词:杭州地区;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智能化

绪论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已逾1亿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此外,历年垃圾堆存量已逾60亿吨,目前已有20余座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为了减少垃圾处理日益增长的压力,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只有利用前沿技术、实施更加高效便捷的措施,才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变“垃圾围城”为“资源围城”。

研究意义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仍有大量的城市生活废弃物未被有效回收利用,资源大量浪费,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经济转型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粗放式发展方式向集约式、循环性经济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可持续发展观向经济转型提出基本要求。在城市垃圾管理方面,目前國内多数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工作停滞于不规范和盲目状态。[1]

国内外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经验

国外经验——德国

德国是第一个系统的以立法来应对固体废物管理问题的欧盟国家,采用细致分类制度,其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制已运行超过20年。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垃圾分别经由不同颜色的垃圾箱进行回收,棕色为有机废物、黑色为剩余废物、黄色为各类包装、蓝色为纸类。市民领取黄色袋子回收带有绿点标志的轻型包装类垃圾,该部分垃圾由专门装有感情器的玻璃智能回收箱回收,待装满后自动通知市政厅回收。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则装到从商店免费领回的小箱中,体积满后送至商店回收。

注意用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实行塑料瓶押金国收制度。

国内经验——深圳

2015年起,配备5913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形成住宅区垃圾分类1.0版本;2018年初建立集中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安排志愿者督导,形成“楼层撤桶+定时定点督导”的2.0版本;目前陆续推出3.0版,为每个集中投放点配备小型洗手池,开展家庭厨余垃圾的分类回收;未来的终极4.0版将全面推行楼层撤桶,实行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同时在各分类投放点配备无线监控。主管部结合诚信体系,联合相关部门,设立“黑名单”。拟将厨余垃圾纳入分类处理系统:规划建设厨余垃圾中段干湿分离设施、末端处理设施。对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系统进行试点:加强监管方面的投资,建立垃圾中央收集站智能控制系统和负压收集管道。

杭州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现状

杭州市自2010年正式开展新一轮垃圾分类工作,近八年来,在垃圾分类实名制、实户制、垃圾不落地等创新性措施的基础上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同时推进智慧垃圾分类。目前,杭州市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主要有两种模式:

利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通过该设备的垃圾袋自助发放机、太阳能智能垃圾分类专用回收箱、智能垃圾分类平台三大设备,通过扫描二维码,建立一户一码实名制,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来实施垃圾分类投放。

第三方企业构建集线上互联、线下物流、过程信息采集和跟踪、末端分选和仓储于一体的“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服务平台。将生活垃圾分为干、湿两类,居民可通过多种方式来联系第三方企业,由其提供上门回收干垃圾服务。由于居民只需进行干湿分类,因此接受度高,同时制定“环保金”制度,按照再生资源重量来支付居民环保金,可用于兑换商品,居民参与积极性较高。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对杭州市某社区的调研结果分析中发现,宣传力度不够(26.25%)和公众环保意识不强(45%)是居民认为目前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社区内会不定期安排志愿者上门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社区宣传栏中也设有相关内容,但其仍存在宣传断点化、垃圾桶清理不及时等问题。更需引起重视的是,社区在清运过程中将居民已运贮后的垃圾一并清运,这严重打击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发展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的策略及方案

居民方:自觉提高垃圾分类意识,积极配合所在地进行垃圾分类,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智能化行动中,让生活垃圾主动走出家门、走向智能。

企业方:把“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智能化模式应用到企业垃圾处理上,在企业文化上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内部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从企业端增强分类意识。

政府方:协调和统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智能化的模式,精简垃圾分类方式,解决环保意识扩散中存在的盲点,制定对应的激励机制,促进垃圾分类走向大众、走向市场,用法律法规去保证机制的运行,增加环保部门的透明度。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飞跃,张翱,勾竞懿.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减量化理论与实践[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2]赵由才,赵敏慧,曾超,李杭芬.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智能化互联网+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