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2018-01-22高昕葳
高昕葳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制造业也进入了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空前繁荣阶段,对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迫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逐渐在各类高职院校探索并实践。本文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讨简析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该模式在建立完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西部高职;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传承发扬我国古代工匠“学徒制”模式的新兴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教育部以教职成〔2014〕9号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目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在吸收、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余,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不适于中国国情的情况,因此应当结合本国国情适时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创新和改造。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向发达地区的流失使这种结合实际情况的探索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领悟、把握专业知识及技能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知识的传授方式依旧将教师的课堂教授作为主要组成部分,这种方式对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缺乏掌握专业知识的主动性。而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会给学生提供顶岗实习之外的更多到实际岗位上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实践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完成学习者向工作者的转化
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是单纯以学习者的身份单一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导致学生对岗位工作的了解少之又少,学习者与工作者的身份被割裂开。而职业院校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虽然很好地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岗位能力,但与教学环节的衔接仍然有着真空地带。现代学徒制在某种意义上讲,前置了岗位培训,缩短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中存在的真空地带,帮助学生去了解岗位信息,使学生领悟作为工作者工作的意义,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时尽快完成自己心态上的转变,更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现代学徒制”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前“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标准并不统一
“现代学徒制”雖已在我国发展了一段时间,但就当前西部地区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来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并没有统一的培养标准,甚至同一个学校的不同专业都有着不同的模式,这导致试点学徒制专业即便具备成功经验,也很难实行一定范围内的推广,难以总结真正的可借鉴经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浪费。只有真正做到一定范围内的“五位一体”,形成既定标准,现代学徒制才能快速健康地开花结果。
企业参与度不高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是学生兼具学习者与工作者的身份,即“招生即招工”的人才共同培养模式。而在西部地区,多数企业对混合所有制办学等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有所排斥,甚至不关注、不了解,校企合作多局限于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又因个别企业更愿意采用低成本的普通劳动者而不愿意采用较高成本的高素质人才,致使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度并不高。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相关政策的制定与修正必不可少。
“现代学徒制”实行过程中的各项探索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对于机电一体化这类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专业来说,一定要从实训基地建设出发,在建设之初邀请符合专业发展的、有行业领导能力的企业深度参与到实训设备、实训项目、实训流程、实训标准等的开发和制定中;在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培养方式的确定上,加强企业一线工程师和学校一线教师的直接对接交流,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结合,深化“产教融合”,做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硬、软件保障。
确保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和现代学徒制的制度相互影响、促进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延伸和拓展,学校的相关制度建设应该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做出合理调整,不能一味地利用学院制度的大框架去框定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开展。上课地点与课时标准应按照工厂岗位的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在生活方面,应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作息时间,加强学生对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的了解;在思想教育方面,也要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出发点,做好有特色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转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环节。“现代学徒制”借鉴于德国“双元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这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也有相应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策略被提出。总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当前还处在发展与完善的阶段,这一阶段中要取得真正实效,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政府行业的大力支持。
(作者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新课程 (下),2014(11).